“我明明递到你手上了,你赔我家祖传的宝贝!不对,打碎琉璃是大罪,你跟我去见官!”君晟扔下破布就伸手去抓赵大哥,赵大哥哪里敢被他抓住,撒腿就往门外跑,媒婆一看这大事不好啊,也跟着跑了出去。
“你给我回来!你往哪儿跑!陈喜,去给我把他抓回来!”君晟追到门口,看着赵大哥连滚带爬的一路跑上了大道,媒婆屁滚尿流的跟在后面,扯着嗓子就喊了起来,然后就看到那俩人跑的更快了,陈喜刚要追出去,就被君晟拉住了。
“把门口的马车弄进来,王八蛋不能白砸我个酒瓶子,马车就当赔我的了,他敢来要你就说让他赔我瓶子!屋里的碎片记得扫干净了,别扎了家里的孩子。”
君晟哼着歌儿就回屋了,一个空酒瓶换辆马车,还吓跑了一个提亲的傻比,机智点赞!点三十二个赞!
君晟的正房一共就三间,左边卧室右边书房,中间是大堂,大堂里都赶上唱大戏了,书房里念书的怎么也听着了,陈田本来一听提亲的就急的蹦高高,君晟是神仙不能成亲啊,成了亲要被天兵天将抓走的。
没等他冲进去,君晟就跳起来不同意了,熊孩子又高兴了,他再加上陪读的俩,三个孩子一起探着脑袋看热闹,等赵大哥被吓跑了,顾先生又把他们撵回座位继续读书,陈田背书都背的更大声了。
吓跑了提亲的傻比,君晟刚扔下的正事还得接着做,这玉米到底要准备多少米面来换啊,不是他吃饱撑的没事瞎算着玩,他空间里那几百吨粮食,都是按照现代的千克整数装袋的,最小袋的是五千克,最大的是五十千克,哪个拿出来合成大庆斤都不是整数啊,他又不能拆,都是封好口的,简直头疼死个人。
君晟抱着脑袋躺在炕上呻…吟,空间这次也没惯他懒毛病,理都不理他,君晟赖了半天看到耍赖没用,没办法又掏出一个还有点电的手机,翻出计算器功能就继续算了,最后算出除了自己那二十多亩,村里一共一百零七亩地,至少要准备六十多吨米面,君晟哀嚎了一声就苦着脸去了东厢库房,拿粮食这件事,谁也救不了他,全得他自己来。
吃晚饭的时候,累成狗的君晟趴在饭桌上连菜都没力气夹了,心情大好的陈田小朋友看他这样,自己吃一口,给君晟夹一口,君晟拿个勺子就从自己碗里往嘴里扒就行,顾老先生看他这懒样张了好几次嘴,到底没说一个字,这要是他孙子,他早一巴掌打脑后勺上把脸按进饭碗里了,饭都懒得吃,明天该懒得喘气了,考上秀才也还是个熊孩子。
考上秀才按说应该接着考举人了,考举人就要参加乡试,乡试跟每年都有的县试府试,还有三年两次的院试不同,乡试是三年一次开在八月的,说君晟运气好吧,今年正好有乡试,说运气不好吧,他读书的时间毕竟短,这么急着去考肯定是落第的份大,所以君晟也没赌那小几率,家里还有个考了一辈子没考上的顾老先生呢,他可不想正春风得意的时候被泼凉水,还是先把顾先生肚子里那些经验和往年考题都吃透了再说吧。
君晟这不急了,顾老先生也挺满意,他也怕君晟小小年纪的不够稳重,脑袋一热去考了,落选了再失去信心,听君晟说准备再苦读三年,摸着胡子就赞许了一番,这之后给三个孩子上课之余,又兼职了君晟的科举顾问,对君晟是有问必答,恨不得把一肚子的学问都掏出来塞给他。
村里的玉米收获了,大伙都忙着搓成玉米粒来换细粮,谁也没去找里正来称重,换粮那天就过称了,何必再折腾一趟,所以高高的麻袋堆起来了,可谁也没细想过这到底有多少,有那么几个觉得比一千斤多的,也没想到能有两千,只当是玉米比大米颗粒大占地方,直到最后一家也收拾完了,大伙全把玉米拉到了君晟家门口,第一户过了称,里正一报数,来的人全都惊呆了。
第一个过称的不是别人,是开春大会上说里正要打谁他就给递棍子的吴二牛,吴二牛家一共十四亩地,五亩半上田全种了玉米,过完称里正报出“一万二千零六十一斤”,吴二牛当时就傻眼了,陈喜和陈家男人把玉米一袋袋扛进院子里,又一袋袋的扛出大米白面堆到他的面前,吴二牛抱着里正就哭了。
第六十四只()
吴二牛别看比里正还大十几岁,可这村里姓吴的基本上都沾亲,吴里正家又辈分大,跟他差不多同岁的吴地主要叫他一声堂叔,这吴二牛也是吴地主一辈的,也得叫他堂叔,这位抱着吴里正哭着光会叫叔了,别的啥都不会说了,吴里正没好气的把他从身上撕下来:“赶紧搬走你的细粮,一半米一半面,当面查清,后面还好些人等着呢,要哭回家找你娘哭去!”
吴二牛嚎哭着回去叫儿子来搬粮食了,到家差点没把他七十多岁的老娘给吓着,这是那广晟考上秀才不认账了,没给粮食?等吴二牛哭着断断续续的说清楚,吴老娘一鞋底子就抽到他头上了,种出这些粮食还哭,当年全家差点饿死,当家的都没哭,儿子咋这么怂包!
一家家的过了称,换了大米白面的开始往家倒腾,后面排队的越瞅越心急,生怕换到自己就没细粮了,里正安慰了好一顿都没啥用,也懒得理了,结果天都黑了谁都不肯回家,硬是拖着里正熬了一通宵,第二天半上午才全换完,可往家搬也是大工程啊,牛车就那么几辆,几头牛累的都快吐白沫了,没办法全家能扛动粮食的全出动了,村里到君晟家这一路跟蚂蚁搬家似的。
东厢库房毕竟就那么几间,君晟又要算账,又要时不时的偷偷再往东厢填点粮食,忙的是一眼都没合,等最后一家换完了,君晟也累的快吐白沫了,瘫在玉米袋子上动都不动了,陈家男人和陈喜虽然比他身体好,可扛粮食包也是大苦力,虽然都轮着歇过,也没比君晟强到哪儿去,也都躺玉米袋子上打呼噜了。
陈田晚上被君晟撵回屋睡觉了,早晨起来又跟着顾先生读书,等他下课了出来一看,院子里除了池塘全堆满了装玉米的麻袋,君晟累的睡在麻袋上嘴都没劲闭,口水淌了一脸,熊孩子心疼坏了,想找个帮忙的也找不到,都在玉米袋子上睡着呢,呼噜打的震天响,谁也没吵醒谁。
说自己长大了好久没哭的陈田又抹眼泪了,进屋拿了被子出来给君晟把肚子盖上,又怕他晒着,打着伞就坐到了旁边,一手拿着伞,一手抹眼泪,把神仙都累倒了,这得多辛苦,等君晟一觉睡醒,熊孩子俩眼睛都哭肿了,啊,也不光是哭的,连哭带揉的,不肿才怪呢。
陈森是被晒醒的,脸都快晒脱皮了,火辣辣的疼,睁开眼坐起身一瞅,这当爹的心里不是滋味儿了,君晟肚子上盖着被子,脑袋上打着伞,自己儿子坐在人家身边直掉眼泪,这到底谁是你亲爹啊,心里泛酸的陈森把倆哥哥和俩侄子扒拉起来刚要回家,君晟醒了,给熊孩子擦了眼泪,就拦住陈家人喊陈妈开饭了,干了活连顿饭都不管,哪有这么办事的。
一伙熬了一宿的晃晃悠悠的晃进屋里,陈妈在厨房,也没啥避讳的,上衣一扒先一人冲了一瓢凉水,可算活过来了,虽然门里门外一共就十几步道儿,可架不住数量大啊,大米还好,可里面还有面粉呢,荡出来的面粉和上汗,几个人都包浆了,躺麻袋上那么一晒,好么,动一动都咔吧咔吧往地上掉渣子,跟出土文物似的。
几个人将就着冲了一把就先吃饭了,吃饱了歇匀了气,厨房的热水也烧好了,君晟的浴室是淋浴的,几个大男人脱光了一起洗了,君晟没去凑热闹,搬了浴桶在卧室洗的,陈田没让他动一个手指头,拿着块海绵给他从头搓到了脚,搓的君晟直哼哼,泡在水里又睡了一觉。
君晟这边关上大门都安心歇着了,村里蚂蚁搬家的搬到天黑透了才搬完,将就吃了一口谁也没歇着,都跑里正家了,问明年还种不种了,村里人都实在啊,说要全换给君晟,谁家都没留着,这明年想种都没有种子,里正在家睡了一下午,也是刚爬起来吃了口饭,大伙都来问他了,他也不知道啊,说好了明天去问君晟,就把人都打发回去了。
君晟好好歇了一下午,晚上等顾老先生睡了之后,就上院子里转了一圈,把剩下的米面和满院子的玉米都收了,回廊那边的波斯菊全压死了,君晟看着收了麻袋之后的一片狼藉,简直欲哭无泪,幸好还有半池子荷花幸免于难了,君晟蹲在池塘边上的石头上唉声叹气,陈田找出来的时候就看见君晟蹲那喂蚊子呢。
“田田啊,咱家的花都被玉米压死了!”君晟挠了挠手背,又叹了口气。
“明年再种!咱们回去睡觉吧!”
“要不我跟土地爷要点水,浇了水就又能活了。”君晟眼睛一亮,就想到空间里的井水了。
“不跟他要!他又打你的头!荷花还在呢,咱们等着吃莲子,不稀罕他的水!”陈田一想到那个爱打君晟脑袋的土地爷就一肚子气,死老头仗着官大欺负人,肯定是个贪官!难怪地里粮食出的少,肯定都被他贪了!觉得自己脑补出了真相的陈田十分气愤。
“好吧,这么大一片估计他也不能给我。”君晟又拍死一只蚊子,想了想空间那股抠门劲,拉着陈田回屋睡觉了,睡了一下午也没缓过劲啊,还是困。
第二天一大早,里正就被村里人扒拉起来了,让他赶紧来问君晟明年还种不种玉米,种的话要种多少,每家每户怎么摊派,这都是大事啊,里正被追的没办法,只好去了君晟家,君晟刚吃了早饭正要看书呢,听里正来了赶紧请了进来,里正把话一问,君晟明白了。
一下收了几十吨玉米,光靠府城那一个酒楼甩开了卖,几年也是卖不完的,君晟就没打算明年继续种,种别的又没有那么多种子,君晟就想起他当菜存的土豆和红薯了,这俩产量不一样也不能一起种,想了想觉得土豆能做粉条,粉条更好储存一些,君晟就出去一圈拿回了几个土豆。
里正看了看土豆觉得并不怎么起眼,可一听比玉米还产量高许多,正在翻书研究怎么育种,明年能不能种,能种多少,全是不知道,里正也不好打扰君晟研究育种了,捂着胸口就走了,这没准的信也不敢说出去,差点没被村里人问的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空间里的土豆是君晟当菜存的,本来就只有一千多斤,这两年他炖肉炒菜的就没少吃,因为吃不惯绿豆粉条还拿出一半做了土豆粉条,就剩不到五百斤了,君晟叹了口气,正好院子里的花全被玉米压死了,君晟就让陈喜把地给翻了翻,开始试着种土豆了。
院子里的土豆稀稀拉拉的长出小苗,比玉米晚种的花生芝麻葵花籽都收获了,陈家人也不会收拾,一股脑的全拉到了君晟院子里,葵花籽和花生好说,晒干了装麻袋里就行,芝麻可把君晟愁坏了,这玩意儿太小了!铺在防水布上刮阵风君晟都害怕给吹跑了,心惊胆战的好不容易都晒干了,上称一量君晟就不开心了,才一百七十多斤。
第六十五只()
日子一天一天过,吴地主一个月过来拉一次玉米面和酒,酒是君晟用白酒按比例兑水,掺兑好了才给吴地主的,玉米磨成面再拉走还是吴地主要求的,他怕酒楼里人多手杂的走漏出去,就让君晟在村子里磨成面再给他,每月来拉酒的时候顺便一起拉走,为了磨玉米面,君晟还买了一头小毛驴,腾了一间东厢房做了磨房,陈喜也总算不是天天坐着看大门了,有了事做整个人都精神了。
陈妈除了每天洗衣服做饭以外,就是帮着君晟照看院子里的土豆苗,陈忠虽然说是书童,每天也跟着学了不少,顾老先生也没嫌弃他是个奴隶,虽然没当做正经学生去教导,可他问点问题,老先生也会给他解答,毕竟还是个孩子呢,老人上了岁数心肠都软。
一晃又到了八月,自打头一次八月十五的大戏摆在君晟宅子门口害的君晟瞎了一顿眼,耳朵里敲了三天锣,去年和今年的大戏君晟出了钱都给撵到谷场去摆了,给孩子们放了一天假去凑了热闹,回来再给做一顿好吃的,中秋节也就凑合过了。
这两年陈田吃的好没少长个子,本来只到君晟肋骨下面,现在也齐胸高了,成天窝在屋里读书,跟当初那个又瘦又黑的小猴崽子简直就像两个人,白白净净穿着一身长袍,怎么看怎么像城里的小少爷。
陈田带着陈忠去看戏的时候,陈忠还给他背着个折叠椅子,他往上一坐,陈忠给他撑伞,兜里装着君晟给他带的炒瓜子,渴了还有冰镇果汁,嚯~外村来的都惊着了,纷纷打听这是谁家的少爷,后来一听是吴家庄广晟秀才的表弟,大伙知道了,村口那个大宅子里的少爷嘛!
过完了中秋到八月底,陈亮小宝宝满周岁了,孩子过一周岁是件大事,封建社会啊,结婚早,生育早,生活水平医疗条件都落后,孩子生下来很多养不活就夭折了,能养到周岁才算立住了,可以上户籍了,所以但凡家里过得去的都要给孩子庆祝一下,还要抓周呢!
君晟中秋节去陈家吃午饭的时候,陈老太太就提前告诉他了,让他到时候一定要来,君晟是个好奇心重的,没见过办周岁,当然要来凑热闹,笑呵呵的应了,回去就跟顾老先生打听小孩子办周岁都有什么讲究,他可不想再闹陈壮结婚时候被新人拜了的囧事了。
可惜君晟这次问错人了,顾老先生一个大男人,家里这种事情都是女人操办的,他哪里懂,可他不懂吧,他儿子孙子的也没少办,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就把自家怎么办的说了一遍,可他忘了他家办的时候他是孩子爷爷,君晟照着他的来,岂不也成家里长辈?俩读书读傻了的糊涂蛋真是糊涂到一起了,没救了。
八月二十六,君晟一大早就领着陈田回陈家了,陈喜跟在后面拉了一车东西,结果进门才发现,汪家比他来的更早,估计天没亮就往来走了,大伙都聚在陈家堂屋,不大的房子快挤塌了,君晟摸到炕沿刚坐下,陈亮小宝宝瞅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