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你说个理由!()
真没想到,那把伞是这样的来头,居然是非遗传承人做出来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是个让人遗憾的词。
多少曾经地位卓然、火热一时的东西,如皮影戏、如绢扇、如生漆、如点翠等等,曾经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有些甚至陪伴了人类几千年。
到如今,只能在一些特别的馆里才能见一见,大部分都只能看个图片,欣赏一下而已。
很多卓绝的精美技艺,就要随着人类的进步,而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会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
对于这些,有的人比较豁达,认为这是历史的必然,消失就消失了,没必要固守或者坚持;
而有些人却觉得,这些都是文明的符号,历史的见证,一个民族拥有了这些东西,会让人更觉得历史的厚重,这些当然要传承下去了。
不是有人说吗?唐朝时期,很多精美的文化和工艺等,都被周边各国给学了去,结果现在倒好,别人传承得比咱们还要好,害得有人看到自己的汉服不认识,认为那是脚盆的东西。
咱们的中医被人改成韩医,还要申请世界非遗保护;咱们的茶艺被脚盆给继承了去,倒成了他们的国学,而有人提出泡茶工艺的,还被人说成崇洋媚外,学别的国家……
这就是传承的断流。
听着似乎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无关痛痒,但是多少还是有些可惜的。
而要说到传承下去吧,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凡是要申请非遗的物资,其实不用想也知道,这些都已经被人们淘汰了,不被需要了,产生不了经济价值,这才是其根本原因。
这些已经被淘汰掉的东西,由谁传承呢?
不管由谁传承,这些物质都变不成钱,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固守,付出一生的心血去钻研。。。
付出心血钻研某件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付出注定不被人看见,注定没有什么回报。
路人知道了,看到了传承人的坚守,或许会张嘴鼓励他一声:“加油!坚持下去!”
但是,这加油可能一加就是一辈子。坚持下去,谈何容易!
放在别人的身上,这是值得称道的匠人精神,但是放在自己身上呢?
所以说,无论传承与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嘴上说一句传承,但做了就可能是一生。
虽然非遗补助也能有个万把两万块,但是如今这样的时代,这点钱也不知道能干点什么,只能说,聊胜于无。
程赫把伞的来历告诉了方经理,让他想办法在官网说明一下,这伞是非遗传承人做出来的,他们没办法卖。
如果真心想买的话,有兴趣的话,可以去那个人的地址,去那里买。虽然可能去买的人不多,但是,有一个是一个吧,希望能给传承人带去一点经济支撑。
再不然,程赫也可以联系一下这位传承人,看看他有没有兴趣把产品放在桃花村代卖。
吃晚饭的时候,白倩还在想这个事情,不知道是不是怀孕的原因,总是比一般人多愁善感一些。
她也知道不容易,但是,大环境就是这样,能申请到非遗补助的,还多少能拿一点钱,还有不少连这个待遇都没有的呢。
就比如桃花村的竹编一样,几十年无人问津,谁都没有想过传承不传承的,大家都想着,没了就没了吧;
如果不是因为一些机遇而火了,程赫帮着代为经营着,桃花村竹编也没有给大伙带来经济的这一天。
可是,这只是个例外,别的产业可不是这么容易复制这种经济模式的。
程赫也想到了这些。
以前,桃花村一无所有,靠着贵人的相助,桃花村竹编才走出了国门,被更多人知道,也带来了经济利益;
如今,他也有经济能力了,抛开村旅游经济项目不说,他有了苏兰籽,有了渐冻症特效药这个可以产生长期利益的产业,展望未来还有沙漠绿化项目,以及小莲山景区营业在即,他也不多不少可以算是有钱人了。
那他是不是也应该做些什么呢?
他可以接受贵人的相助,自己何妨也做一次贵人?
如果能为某个非遗产业做点什么,他真的愿意付出一点。
但是,想是这么想,关于做点什么,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油纸伞并不是生活必须品,而且现在有了新式轻便的自动尼龙伞后,人们日常也不需要用到油纸伞了。
这种做工精美的产品,如今只能当成艺术品摆设而已。
但是,艺术品要怎么被人关注和接受呢?
当初桃花村的竹编,是因为被江谦江老艺术家将产品带去了香港参加艺术博览会,而且还得到了瑞典皇室的赞美,才逐步被人关注上。
而程赫本身并不是什么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哪里能让人关注到艺术品本身?
其实,他挺羡慕脚盆的,那个国度的人重视艺术品,很多艺术品都能卖很高的价格,做艺术的人饿不死。他们传承过去的油纸伞,能卖出让人咋舌的价格,是真正把这个产业给做精了。
瞧瞧,传承过去的东西,反正还让他们发展出优越感了。
什么时候咱们自己的艺术家们,都能凭艺术养活自己,那就好了。
白倩一边吃菜,一边说道:“你也别着急,这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能解决最好;万一没办法,那也只能听天由命了。要不这样,咱们夏季不是还有个美国艺术品会展嘛,到时候就带几件伞的样品去,看看有没有市场,你觉得怎么样?”
去年八月中旬,美国博格会展中心开设了分馆,给他们发出过邀请,让他们带着桃花村的竹编艺术品去参展接客户,当时他们立即续了下一年的会费,今年也可以再次参加。
去年的收获不错,虽然才第一年参加,会馆也是新的分会馆,但因为展位的位置不错,倒是接到了几个大客户。
今年想必不会比去年的情形差。
程赫说道:“嗯,那就带去看看吧。这两天我找那个非遗传承人谈谈,看他有没有兴趣。”
也不知道能不能有点收获。
这边聊着,就见程心心一筷子一筷子的,把自己碗里的胡萝卜往白倩的碗里夹。
起初白倩没在意,还以为是孩子在亲近自己,她夹一块,自己就吃了一块,哪知道到后来,她一个接一个的夹过来。
白倩警觉了,问她:“心心,你自己不吃胡萝卜啊?”
“嗯。”程心心老实的点头承认。
这家伙一直就不爱吃胡萝卜,程赫知道。
程心心不敢往爸爸碗里夹,因为程赫会认真的批评她。而白倩嘛,多少有点纵容她。
这次,白倩不打算给纵容过去。她说道:“小朋友们不可以挑食的哦,吃胡萝卜对眼睛有好处,不能不吃的。”
“可是我不喜欢吃胡萝卜。”程心心嘟着嘴分辨道。
“那你说个理由。”白倩一脸严肃,想要等她先说,然后和她讲道理。
“……理由。”程心心睁圆了眼睛,字正腔圆的说道。
白倩:“……”
让说理由,她就真的说个“理由”?!
本来想一本正经的训她的,结果还差点忍不住没笑出来。
这家伙!
程赫也忍不住笑了出来,这家伙,从小就不喜欢吃胡萝卜。今天是胡萝卜丝炒的莴笋丝,里面放了虾米。为了不让她挑出来,胡萝卜丝还切得很细,想让她混着也吃点。
哪知道啊,这么细她都能挑出来,挑到她妈妈碗里,这个吃饭就吃得仔细了。
看来,下次要把胡萝卜打成浆,煮在汤里才能让她吃到。
程赫也哄着她:“乖,吃点胡萝卜会变得聪明,下次幼儿园的游戏,他们都比不过你,好不好?你可以得第一名。”
提到“第一名”,程心心就稍微买帐,表示默默的吃了一些。
第五百八十一章 程二宝出生()
自从初春忙了这么一阵后,后续的事情都按部就班,没什么可忙的。
百里桃花开了近二十天,以及这边山里的赏花农家乐,这些都是非常吸引游客的点,所以这些天村里算是小赚了一笔。
来欣赏桃花的游客量一多,各种消费也跟着起来了,家家农家乐都比较火爆,那赏花农家乐就更不必说了。
只要是天晴,阳光普照,桃花盛开,桃树下摆上桌子,游客就愿意去那里吃饭。一边吃饭,一边欣赏着桃花,看着片片花瓣落下来,就觉得很是舒服。
所以,程赫和程实两家承包的那座山,基本上现在就开始回本了。
程实一家子这些天是忙翻了天,也乐得见牙不见眼,这都是钱啊!眼看他们家今年也要添一个小的,下半年正是要钱的时候,这不是正好吗?
想起去年承包这座山时,正逢着讨论程实的婚事,那时候在犹豫,是先准备聘金结婚了再说,还是先把山承包下来。
主要也是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来。结果,程赫一听这事,主动说跟他们合伙,还承担了相当一大部分的资金,让程赫结婚没有后顾之忧,还把山头给承包下来了。
这不,还一开口就买了三年生的桃树,让今年一开年就能开始变现了。
如果不是程赫,这一切哪有可能啊!
就算他们咬牙把山承包下来了,估计也没能力去直接弄三年生的桃树,那还要再过两年才能有收入。他们的心里,对程赫是充满了感激。
其实,就他们承包的这座山,花期的这段时间里,三个人是肯定忙不过来的,还叫了几个亲戚过来帮忙,才能支应得开。这又是山坡护理,又是农家乐的,面积一大,桌数多,人员就得多。
他家的几个亲戚,也跟着小赚了一笔。
展望一下,赏花农家乐或者可以变成桃林农家乐,虽然不会像赏花这么火爆,但应该也会有一些。算是细水长流吧。
对于这些,程赫自然也是高兴的,有生意就有钱,这当然好了。
另外,他还有一件事情比较放在心上,就是跟川省的卢氏油纸伞的传承人联系上了。
程赫本来以为,像这种传承某个技艺的人,应该会是个老师傅,至少要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但是没想到,他联系上的这个人还很年轻,三十岁不到。
他是卢家油纸伞的传承人,名叫卢新建,也是家族传承人。
据他说,卢氏油纸伞历史相当悠久,曾发展出过好多个流派,如今杭派、闽派中,有不少是从他们这里分支过去的。
卢氏油纸伞在鼎盛辉煌的时候,是上清朝后期,那时他们镇上的一条街,有一条卢纸油纸伞街,整条街道上都生产油纸伞,几乎供应了整个川省一带的伞,生意很是红火。
就在明国时期,卢氏油纸伞的规模生产也还不小,那时候很多洋人都来买。
然而跟普遍的油纸伞的命运一样,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受到尼龙自动伞的冲击,油纸伞毫无竞争能力,一下子就垮了。
整个一条街的作坊垮掉得十不存一,曾经辉煌的产业一下子就这么没了,人们都纷纷改换门庭,换别的营生。
卢氏自然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不得不去干别的行业,但是这几十年下来,卢家的长辈们逢年过节还是会做一些油纸伞,哪怕不卖钱,也要做一做,做给后辈人看。
卢新建作为卢氏最年轻的一辈,从小耳濡目染,小时候就喜欢这些花花绿绿的伞。
现如今,在传承老手艺的春风之下,他也就顺理成章的继承下了这个传承,成为最年轻的工艺传承人。
不过,他是美术学院毕业的,拥有着现代的审美观念,他所传承下的油纸伞,会在传统的制作下,略经过一些改良,让伞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观。
不过,再怎么改良,它始终是油纸伞,始终只在人们记忆的角落里而已,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东西。
上次白行俊的同学,就是去他家过一次,见过当初曾辉煌至极的卢氏油纸伞一条街,如今改成了繁华的商业街,没有一家是卖油纸伞的。
当时,卢新建就赠送了那同学一把伞,以赠有缘人。
后来在那条火爆的广告视频里,看到了他自己的作品,意外之余,还有几分惊喜,没想到他做的油纸伞,以这样的方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卢新建接到程赫的电话,也很是激动,他都已经作好了默默一生的准备,没想到居然还有外界联系上他。
程赫跟他说,这段时间以来,不少游客希望能买到那样的油纸伞,看看他有没有兴趣做一些出来,放到桃花村售卖。
除此之外,今年八月份,他们会有一个美国的艺术品会展,如果他有兴趣发展国外的艺术品市场,可以做一些样品出来,到时候他带去试试。
不一定行得通,但是他们可以尝试一下。
卢新建很激动,自决定传承这门技艺以来,他就已经作好了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哪怕真是没有办法复兴它,哪怕真的只能做伞自娱自乐,他也甘心做一辈子。
实在没有想到,如今能有人向他伸出手来,还愿意把它带向国外,让中国油纸伞面向更大的世界。
只有深爱这一个行业,才能感受出那种在不抱希望之际,却有人伸出手来的感觉。
卢新建很激动,也很高兴。
程赫让他淡定,他跟他讲了桃花村竹编的发展史,如今桃花村的竹编产业已经建设了工厂,除了国内的订单外,还有大量的世界各地订单,桃花村以及周边一些村,都以经开始感受到了好处。
只要有信心,卢氏油纸伞也说不定能有这天呢。
其实,程赫还是很认同这位年轻的传承人的,这人是美术学院毕业,有着现代的审美,再将古老的油纸伞技艺相结合,必将会让这一个行业技艺走向新的巅峰。
年轻人不固守,不刻板,这是最重要的。
桃花村的竹编,不也办了一个现代的艺术学习中心吗?不注入新的血液,也是难以将面临消亡的产业救回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