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的田园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奶爸的田园生活-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一半,他给村民们结了帐。

    以后的货款也是这样,一半还帐,一半发钱,直到还完为止。

    村民们做了事,总是要看到钱的。他也不可能全部款项都先用来还自己的帐,等还清的那天,才开始给他们结钱。

    村民们虽然不至于等着米下锅,但是也很需要这笔钱。

    有些人没有出去打工,就帮着家里做些竹编的活儿,也是指望着这笔收入的。

    一半一半,慢慢还吧。

    反正第二批和第三批货,也即将要出货了。后续的订单也还是洽谈当中,这些帐倒是不怕变成死帐。

    他相信,这几个大的定单到了美国后,可以算成是占据了美国市场。

    后续如果想要持续有大订单的话,就得在货品的样式上面花心思了。

    很简单的道理,第一批货是这种,第二批货还是这种,第三批货还是这种——迟早那些人会审美疲劳,再好看的东西,也会变得普通。

    要让那些国外的人持续对这样东西有热情,那就得增加产品的花样。

    产品的花样,桃花村的人是难以做出很大的突破。

    技术好的人,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

    年轻人目前有不少人可以独自上手了,但他们也才仅仅刚刚学会而已,让他们有开发新品的能力,还是有些为难他们。

    程赫思考着这些问题,漫步走到了村艺术学习中心。

    这是一个三层楼的乡村建筑,与桃花村的大部分房子是一样的建筑风格,灰瓦白墙,一派古韵。

    年前的时候,这里才开过比较热闹的典礼,不少艺术家们过来捧过场。

    现在,位于最前面的展示厅里,还陈列着他们的作品。

    如今桃花村的旅游项目还没有正式开启,已经有不少人来这里观摩过。

    程赫走了进去,看到这里人气还是很旺的。

    学习中心面积不小,除了有一个类似于操场的巨大空地外,三层楼的建筑占地面积也不小。

    而且区域的作用也已经分明,一边是江谦的徒弟们学习木雕的地方,另一边是新招来的学习竹编的外村人。

    都是本村的亲戚,学了这么长时间,已经可以帮着做不少事情了。

    后面订单增多,增加人员是必须的。

    程赫走到木雕学习这边,看到江谦正在做某种刀法的示范,几十个徒弟们围着他,聚精会神的看着,领悟着。

    江谦和他的这些徒弟们,过完年就全部都搬过来了。

    他一边让徒弟们学习自己的木雕艺术,一边希望他们也欣赏学习一下桃花村的竹编艺术。

    身处其中,才能领悟更多。

    程赫没有走过去,而是在远处等着。

    江谦教完了今天的课,极费精力,正准备休息一下,看到了等在不远处的程赫。

    老艺术家脸上微微一笑。

    程赫这小子,没什么事情不会到这里来,他一向不大管具体的事情。

    其实江谦对程赫还是很意外的。

    一般来说,像他活到了这把年纪,才领悟到“少管闲事是福”,没想到程赫年纪这么轻,却领悟到了这一套的精髓。

    有的人啊,一辈子总是这也喜欢管,那也喜欢管,没想到到最后,替人操碎了心,还要被人嫌弃。

    少管闲事好,是福。

    他走过去,打趣道:“哟,今天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程赫笑道:“江老,我没打扰您工作吧?”

    “没,我今天的课都上完了。”江谦摆摆手说道。

    “您在我们桃花村呆得还习惯吧?我看您的精神状态还不错。”程赫又说道。

    “嗯,不错,我挺喜欢这里的,这不是把学习中心都建在这里了吗?平时上上课,再去山里转转,又锻炼了腿脚,还能呼吸自然空气,那当然好了。”江谦笑着说道。

    不但如此,在山村的伙食是最让他满意的,新鲜的蔬菜,绿色无污染,家养的鸡鸭……在这里吃的东西,都是农家种出来的,没有一样不放心。

    江谦现在几乎每周有一半的时间花在这里,教他的徒弟们。

    然后,他想起了什么,略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小程,你找我究竟有什么事情啊?不可能就这么找我闲聊吧?”

    程赫没想到江谦还这么性急,便说道:“江老,我有件事情想商量您,您和您的徒弟们设计出来的新品,能不能挑一些优秀的,我拿去拍画册?”

    “这可以啊,拍画册干嘛?”江谦好奇地问。

第二百四十四章 发工钱记() 
江谦把艺术学习中心开在桃花村,不但希望徒弟们学会他的木雕艺术,还希望他们能把桃花村的竹编艺术给结合起来,开拓品类。

    这可以说是一项新的艺术门类,是很有生命力的一个门类,他很有信心。

    希望他的徒弟们可以将新门类发扬光大。

    在这里,他的年轻徒弟们,可以随意打开创意,不管是设计哪方面的产品,都可以陈列展示。

    程赫给江谦提了个建议,等优秀的产品多了以后,何不集中拍一次广告画册?

    广告画册可以作为新品样板上传至网店,顾客看到后,如果有喜欢的,可以直接网上拍。

    对于国外的客户,他也可以把这些画册寄给顾客先看着。

    有喜欢的就可以下订单。

    如果谁能设计出一款销量爆增的爆款,那真是要名利双收了——不但可以直接获得产品利润的收益,还能在这一行里扬名。

    对于年轻的学徒来说,这真是再好也没有的事情。

    虽然说,学艺术谈钱有点俗,但是世上有几个人不是俗人?

    江谦以前几乎不参与这些商业设计。对于程赫的建议,虽然有些别扭,倒也没拒绝。

    他本来是想将木雕与竹编这种跨界的艺术结合品,来一个更深入的研究,将之达到最顶峰。

    在他的计划里,可没有商业这一环。

    不过,他也知道,商业经济有时候真的能促进一个产业。

    很多现实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他不喜欢这样,不喜欢艺术过多接触商业,他觉得过度商业有可能断掉艺术家的灵性。

    但他也不完全排斥。

    艺术家也是要吃饭的。先活下去,再来谈艺术灵性的问题。

    试试吧。

    也不全是坏事。

    江谦同意了程赫的建议,并通知了他的徒弟们。

    在学习中——不,甚至是以后的时间里,大家都可以踊跃创作,有优秀的作品,可以尝试拿去拍画册,接订单。

    接到订单的话,有提成拿的。

    这消息通知下去后,江谦明显感受到了徒弟们的学习热情涨了起来。

    徒弟们听到可以拍画册、接订单后,都感觉很不错。

    本来学这些东西,就是每天都拿着雕刻刀,不停的练习刀法,学习雕刻形态。

    现在呢,在练习的时候,如果产生了什么灵感,可以直接完成成品。如果产品非常优秀的话,是有可能赚大钱的。

    艺术,还真是需要这些现实的东西来刺激一下。

    程赫把这项计划也跟俞菲说了一下,跟她说,桃花村的竹编产业,可能会增添一条设计部门。

    有了设计部门的桃花村竹编,就相当有商业竞争力了。

    设计部门就相当于开发部,一个有自我开发能力的产品,就不单止于原本的手工艺术了。

    俞菲愉快的接下了这条任务,学着安排一些具体事务。

    她觉得很神奇,从去年决定来桃花村上班起,她的心是忐忑的,不知道自己过年要怎么回去。

    结果倒好,她不但很好的的完成了国内的销售任务,还接到了国外的大单。

    她收获了老板信任,也收获了自己的职业成就。

    除了能拿销售提成不说,她现在还管理着很多事情。

    这些是以前卖汽车不可能得到的。

    现在,她还将学着接触更多的东西,学着扩大部门间的管理。老板没有计较她的工作时间年限,这些都完全交给她尝试。

    她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做呢?

    她也希望快点有新品拍画册,那么她又可以和那些客户再联系一遍了。

    不管是对于她拿提成,还是对于公司的发展,当然是越接到更多订单越好,为此,她并不怕付出辛苦。

    ……

    第一批订单的款到帐后,一半用于还程赫,另一半要发给全村人。

    财务们的一通忙碌核算后,终于将金额明细给算了出来。

    有八十多家参与了这批外单,50万分下来,每家差不多近两万块钱。。。

    关于是发现金,还是直接发到卡上,村民们大部分选择了前者。

    大概是银行卡在村里还不是那么普及吧——大部分的人家,还在用存折。

    另外,有一些人家就算有银行卡,但是绑定手机、收短信什么的,这对于他们来说,算是高难度操作。

    他们认为还是发现金好些,实在的拿到了钱,踏实。

    他们想要踏实,财务部却是一件不小的工作量。

    这也不说了,单是50万的巨款运到村里来,都是一件大事。

    程赫先跟镇上的银行预约了日期,并说明白了是要给村里人发工资。

    镇上的银行工作人员接到电话,简直像听到了天书一般——村里发工资要这么嚣张了?

    50万的存款,在镇上倒不算什么稀奇,但说到给村里发工资,这就让人不敢想象了。

    每家发近两万块钱,还是要现金,啧啧啧!

    这个镇是小镇,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民企,工资千来块的常见,像这样在村里发近二万块的,没听说过。

    听程赫说了是桃花村后,他们也联想到了去年的一些传闻,他们也听说过,桃花村的竹编生意慢慢好了起来。

    但是也没有想象过,能让村民这么赚钱的。

    以前倒是听说拖欠民工的工资,现在又不年又不节的,却能有这么大额的工资发放,这真是一条正能量的消息。

    银行的工作人员给程赫预约了日期后,见他只有一个人来,还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押运车。

    安全第一嘛!

    50万都是村民的血汗钱,这一点,他们应该服务到位。

    一般人可能会把押运车想象得很神秘,事实上这没什么可神秘的。一般像这么近的距离,金额达到20万,也只用300块的费用而已。

    50万的话,要稍微多一些。

    这个费用银行承担了,长期顾客有优惠。他们也希望村民们能安全的拿到工钱。

    小钱而已,银行不在乎。

    当然了,这事情办妥后,肯定少不了再写一份报告,向上面表功,表明本支行对下辖村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等等。

    这也是银行的宣传题材啊。

    到了日期,程赫去银行办了取钱的手续,带着一辆押运车开向了桃花村。

    一路之上,实在太引人侧目。

    人们平时只看到押运车在路上行驶,或者开向银行,还没见过开往村里的。

    真是让人长见识了。

    押运车跟着来到了桃花村,在桃花村小学那里御下现金。

    财务们已经准备好了帐本,哪个名字要发多少金额等等。于是,押运车里面的人并没有马上走,而是举着枪候在一旁,耐心等待。

    不到一百人的钱,发起来很快,等一下也没事。

    村民们早就被通知了,今天要发工钱,都一早就候在了这里。

    看到一辆押运车跟着回来,都吓了一大跳。

    桃花村可从来没有开进来过这种车啊!

    那边财务人员的验钞机数得“哗哗”响,出纳人员也从旁协助,再三核对金额后,大声喊叫一声:“程民坤,一万八千九百三十六块五毛。来,点清楚了在这里签字。”

    金额是早就与村民核对过的,现在只需要点钱而已。

    六十岁的程大爷没想到自己是排第一个,咧开他没有门牙的嘴笑着,走了上前。

    怕他数不清楚,他儿子也走了上前,去替他点着钱。

    自然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都是验钞机点出来的。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是点完了一遍,乐呵呵的签字拿钱。

    厚厚的两大沓。

    拿在手里,踏实。

    第一个发放完毕,财务人员又大声喊道:“程毛顺,一万九千零八十三块。过来数一数,点清楚了就在这里签字。”

    程毛顺也乐呵呵地领到了他的钱。

    在大城市里,这或许不是什么大钱,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却是一笔不小的巨款。

    嗯,一会儿要赶紧存在银行去,趁着银行的人没有下班。

    这么多钱放在家里,怕是不安全。

    从年前忙到现在,收获了这么一笔钱,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外单和国内的订单不一样,国内的都是网络交易,只要顾客没有什么意见,确认收货后就能拿到钱,结帐比较快。

    但是也比较零散。有时候急用钱,塞缝补漏的,领了一笔也就花掉了,好像没有像这样攒在一起过。

    外单一次性结帐,就像家里养的猪一样,卖出去的那天,就能收到一大笔的钱。

    钱并不是多赚出来的,但是积累在一起,还是很有些喜人的。

    桃花村穷了多少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一次性拿到了这么可观的现金。

    这还是第一笔外单的款子呢。

第二百四十五章 柳叶花环() 
发完工资,正好到了幼儿园放学时间,程赫去接孩子。

    程心心穿着粉色的花上衣,白色的裤子,蹦蹦跳跳的跑出来。

    一见到爸爸,小丫头立即扑了上去,把他拉着蹲了下来,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程赫的心情瞬间被逗得非常好,牵着她的手往回走,一边笑着问道:“宝贝,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今天老师表扬我了。”程心心十分得意的说道,眼角眉梢全是笑。

    “是吗?为什么?”

    “爸爸,你猜。”

    “因为……你今天吃饭表现很好?”

    “不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