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那么一脸不可置信的神情,我又不是死而复生,很久不见,你不和我说一声新年快乐也就罢了,怎么这脸色和吃了糠一样。”
王青帘摆了摆手,而他半张脸孔映照在灯火下,另外半张脸孔则是被黑暗掩盖,此时看起来,显得是极其的诡异。
“师师傅,你怎么”
孙长宁看着王青帘的那张脸孔,王青帘摇摇头,此时头颅歪斜一下,那身子动了动,只是转眼,便整个人都站在灯光之下。
但饶是如此,那种诡异的感觉仍旧挥之不散,就好像是阴魂一般。
明明也有气血,明明也有呼吸,明明也是同样的脸,那种熟悉感也证明,眼前的人就是王青帘无误,孙长宁不认为有什么伪装术能骗过自己这个真丹。
此时的王青帘,给孙长宁的感觉是,随时都会消失,再一次没入黑暗之中,而直觉告诉孙长宁,这一次没入黑暗,那自己便无法感觉到了。
“很惊讶吧,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一种奇门遁甲之术。”
王青帘伸出一只手,在胸前虚握了一下,似乎抓了一把天上落下的雪。
“九遁之中的鬼遁之法,我远赴北极,杀了一个罡劲的小偷,把我道门的功夫夺了回来,但是我好像和这种遁法的相性不是太好,真的伤脑筋啊,这本是古代道家刺客用的功夫。”
他说的轻描淡写,而孙长宁则是心神猛地一震。
杀了一个罡劲!
明明应该是震动天地的事情,但在王青帘口中却好像是捏死了一只蚂蚁一样,轻飘飘不费吹灰之力。
开口就是杀罡,那么,王青帘本人的功夫,强大到了什么境界?
难道已至浑天?!
孙长宁感到不可思议“师傅,你已至浑天之劲?”
“浑天?”
王青帘笑了一声“浑天浑天,有一个浑字,我还没有到达那种境界,道家的纯阳无尘不好证,这一点看上去,佛门的金刚不坏就简单的多了。”
“不过么算是浑天之下第一人吧。”
王青帘笑了一声,而孙长宁则是心神大震。
但这还没反应过来,王青帘则是继续接口,说起奇门遁甲之事
“我之前所施的鬼遁之道,从阳转阴,鬼消隐消退,伴着狡诈与杀机,有通灵之功,而在洪荒寰宇,自古老时代,‘洪元’纪年之后是‘混元’,再之后是‘百成’,三大古老之岁汇成太初,而纯阳纯阴也在此时颠倒。”
“鬼遁者,鬼之一字,本属纯阴之物,而隐去遁法,用现代的话来说,是进行能量场质的变化,于是纯阴就变化为纯阳,鬼也可以变化为实体,古时候,修行鬼遁之法的,多是无名刺客,这和老聃庄周一派的道家功夫中所说的,阴尽阳纯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青帘的胸膛微微起伏,连续呼吸了九次,那种诡异的感觉消失殆尽,炽烈的气血只是瞬间便释放出来,但在刹那就被收回,然而纵然反应如此之快,王青帘脚下的那一片雪地只是眨眼就被融化的干干净净。
“嗯还是掌握的不顺畅,我果然不适合这种招数,暗杀什么的,不是我的风格啊。”
王青帘深吸第十口气,此时吞下又吐出,只是瞬息刹那,一股高渺到极限的感觉,或者说是压力,浩荡而传开。
孙长宁感到了这股力量,并且明明白白的判断出了高下!
仅仅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就已经远远超越了自己!
不,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之前开口就是杀罡,一位罡劲啊,天下都没有多少,整个世上明面上的罡劲不过二三十位,哪怕暗中还有隐藏的高手,最多也不超过五十之数。
这天下有七十亿人!
罡劲只有五十上下!
“师傅?”
“你真的是王青帘吗?”
孙长宁感觉不可置信,而王青帘笑起来“天下难道还有第二个王青帘吗?”
他双手在胸前轻轻抬起,而后又如压气般放下,此时看向孙长宁,道“三年时间,你的速度超乎了我的想象,我是真的没有计算到,你居然进步的如此妖孽。”
“我达到今天的水准,自幼练功,有一十二年,兄弟,我最开始和你说的,从娘胎里开始练武,其实我并没有骗你。”
“有些事情,你不明白,但是我明白,我与你相遇,实在是命运造化,天不断我峨眉山!”
“你达到丹劲,人中之王,真丹之尊,大宗师之名,不过短短三年,实在是跌破了天下的眼睛!”
他看向孙长宁“兄弟,我最后再称呼你一声兄弟啦,以前你叫我师傅,但我可从没有说过你是我的徒弟,但今天,我想了想,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打算正式收下你。”
“你是我第一个徒弟,同样也是最后一个,说实话,我这十二年教过的人太多了,都叫我师傅,但我没有一个承认的,你之所以能被很多人找上,还是因为你自己的天赋。”
“你太过出彩了,所以把我也带了出去,我让陈于淳关照你一下,没想到他还真的很上心,我回头还要多谢谢我这个师兄。”
孙长宁一愣,刚要说些什么,王青帘突然举起一只手来。
“你不必很快答复我,可以有考虑的时间,我也不是来逼宫的。兄弟,一入道门再难回头,当然不是不让你娶妻生子,而是这里面涉及到三教的斗争,一旦真正踏入,很多事情,东方西方,你会背负上很沉重的担子。”
“我不想让你卷到其中来,但是我又很希望山门多出你这样一个天才,所以我很矛盾,并且你现在有了龙王之称,事实上,我并没有教你多少功夫,你已经达到丹劲,以你的水准,完全可以自开山门了。”
“我让你当我真正的徒弟,其实是有一些狂妄了,毕竟你现在已经功成名就,我似乎和你,在真正的联接上,应该没有多少关系了。”
。
第六百五十四章 龙王,龙遁!()
大雪下,王青帘正视孙长宁。
“如果你答应了,那么我就真正传你奇门遁法!”
“龙虎风地鬼!”
王青帘开口:“道门九宫,本来保留九法,正是奇门九遁,可如今还有几宫留存,又有几宫尚在?”
“纯阳宫塌,重阳宫烂,阁皂宫凋,就算是茅山也换了三番,多少年浩劫,它们保留的遁法自然消失,奇门遁甲,由奇、门、遁、甲四大道宗组成,所谓奇者,乃指三奇,所谓门者,唤作八门,所谓遁者,正是九遁,所谓甲者,则是六甲之术!”
“如今九遁之法,龙虎山天师府掌天遁道,崆峒山轩辕宫握人遁道,青城山常道宫执神遁道,华山镇岳宫存云遁道,剩余五道遁法失传,但如今尽在我手!”
孙长宁听着王青帘的话,问道:“道门九宫保留九遁之法,自两千五百年前老聃大圣西行,后张道陵天师创立道教,九法已辗转多年?”
“纯阳宫,重阳宫,阁皂宫,茅山,常道宫,轩辕宫,天师府,镇岳宫还有一处,是峨眉山?”
王青帘望向孙长宁:“峨眉山虚陵宫如今亦有许多说法,我就不一一而言了,毕竟都已随风而去,成为遗址破落之处。”
孙长宁问:“九宫之中,没有武当山?”
“本是有的,但如今的武当,并非千年前的武当,重阳宫中本留存的风遁道,就是武当山保存的。”
“唐代贞观,公元27年至49年,为祈雨,唐太宗李世民唤武当节度使姚简应诏,立五龙祠,乾宁年间,武当山列七十二福地第九位。”
“但后来的武当,由于一些变故,转移了遁道,原因之根,正与宋代王重阳先师所立的重阳宫有些关系。”
王青帘开口:“如今武当仍旧执天下道门牛耳,几与龙虎山平起平坐,虽没有遁道在其中,但有六甲之秘放置,亦是我道门重地,况且武当张三丰先师有再造峨眉之恩,凡我峨眉残留弟子,皆不敢忘记。”
孙长宁:“再造峨眉?”
王青帘:“洪武年间,张三丰先师来到峨眉山,当时峨眉道家式微,佛门鼎盛,先师欲扶道而起,甚至一人闯入佛门伏虎寺,在其庙堂之上题下唐宋狂诗,以斥佛门侵占之事。”
“先师所言,三教同源同法,儒者行道济世,佛者悟道觉世,道者明道度世,此言记于《大道论》中。”
“永乐之年,先师唤数位仙山道客来至峨眉重新传道,虽然不曾振兴古宫天阙,但亦是不曾让佛门彻底毁去道门,如今还有道观留存峨眉之山,全靠张三丰之恩。”
王青帘笑了起来,但当中却有怒意。
“白云禅师立伏虎寺,本意是济世度人,但他那一派后徒收的都是什么货色!峨眉金顶摘了,如今换了主人,世人只称菩萨,谁还记得当年的仙家!”
“伏虎寺啊,伏虎寺!伏虎伏虎,这虎,到底说的是谁啊!”
孙长宁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难怪当初水龙会时,武当老道士贺有名听说自己是道派武人,立刻便阵营倾斜,后来知道是峨眉山客,更是暗中颇有照顾,包括大龙爷也是如此,原来猫腻是在这里。
张三丰,在历史中是隐仙派的人物,这一脉是老聃嫡传,讲究无为不争,而张三丰在隐仙派的地位可谓崇高无比!
老聃为隐仙初祖,尹喜为二祖,三祖是麻衣子李和,四祖则是大名鼎鼎的陈抟老祖。
五祖为陈抟老祖弟子火龙真人贾得升,而六祖,就是张三丰。
从头至尾,张三丰都是道家人物,根本不是某本小说中所说的,是佛门少林寺的挑水弟子,事实上,张三丰一生有没有去过少林寺都是两说,而峨眉山伏虎寺,他是真的去砸过场子的。
孙长宁对这些不甚了解,此时听王青帘讲完,没有半点迟疑,直接道:“我愿意跟随师傅修行。”
王青帘看着孙长宁:“兄弟!你可想好了,一入道门,终身道人!”
孙长宁笑:“又不是不能娶妻生子,再说了,师傅身为道人,不也常年在外,我权当是为了复兴一处武馆,师傅之恩,不敢不报,当年引路之人,如今我总要为你做点什么的。”
王青帘微微动容:“做点什么么。”
孙长宁:“敢叫天地换新颜,我在这里,我所见到,我能做到。”
王青帘叹息:“古时候师傅恩情重,如今不过是教导一些把式罢了,我当初也没有交给你多少厉害的拳法,那白猿接箭还是我师兄传给你的。”
“不成我门,不得我道,历来规矩就是如此,可如今你这么说,我却觉得受之有愧。”
孙长宁笑了:“投桃报李的道理我还是知道的,师傅,我可是紫华的大学生,文化水平可是很高的。”
“哪怕是做生意,你在我迷茫时给予我一点方向,那就如迷雾之海中的光芒,如果没有拳法,我未必能走到今天,说实话,大学也是拳法给我带的路子,真的是很巧合。”
“我适合这一条路,再换句话说,哪怕是我不想干了,等我从武林离开,有道门这颗大树,也没有人敢动我不是么?以前我遇到的那个老道说的好,一树生得万朵花,天下道门是一家。”
王青帘听完,哈哈大笑起来。
“投桃报李,投桃报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他猛然看向孙长宁,似乎是又下了什么决心。
双手突然摊开,随后握在身前,那居然躬下身子,对孙长宁行了一礼。
“师傅,当不起!”
孙长宁顿时一惊,而王青帘此时直起身子,道:“还是我肤浅了,妄图用师徒这种关系拉你踏入我的战车上,曾经我可以与你谈笑风生,但如今,不行了。”
“你终究也已经是一位大宗师,境界虽不如我,但地位已近似平起平坐。”
“道友,我该如此称呼你。”
王青帘笑了起来,而后深呼吸一口气,猛然开眼!
一股震动光与影的力量升腾起来,他脚下的雪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融化,直接蔓延到半条街道之上!
何等灼热与澎湃,简直如同一尊太阳!
“你已为人世宗师,早非曾经少年,我愿赠你一遁!”
王青帘直视孙长宁:“既为龙王,为何不修龙遁之道!”
第六百五十五章 人间的敌意()
“龙遁?”
孙长宁喃喃自语,重复了这两个字,而王青帘则是笑起来:“不错,龙遁之道,纯阳宫中所留存的龙遁之法,而龙遁道也是最早失传的绝技。”
“如今天下的纯阳宫倒是不少,然而没有一处是曾经那座宫阙的嫡传,毕竟道家称纯阳二字之处多了去了,随意路边一小观,或许都顶着纯阳二字。”
王青帘伸出手:“鬼遁是刺客之道,来去踪影全无,似我刚才那般,如果全力施展,彻底隐在黑暗之中,即使是灯光也无法照破,这在道家神通中,唤作立地无影。”
孙长宁一怔:“立地无影,这不是风门的”
记得清楚,风门之中,号称身法练到极致,可以达到道家神话中的立地无影。
“风门乃是自佛门之中分出,地水火风四大派都是如此,糅合道佛二家精髓,他们所谓的立地无影,是表示自己的身法太快,残影留存在人的视觉中,自然看起来就如同‘无影’一样。”
王青帘解释:“立地无影,本就是视觉欺骗,他那种也可以说是修成了这门神通,但如今的风门真的还有这种高手存在吗?需要打个问号。”
“鬼遁之法,也是如此,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同样是视觉欺骗的一种,然而比风门之法诡异与高明之处,就在于鬼遁走奇门之步,不仅无声,而且无息,更是无影。”
“而龙遁,与鬼遁这种专注于刺杀与诡异的招数不同,所谓龙者,行云布雨,吞风纳雷,能大能小,可潜入江河,亦可搅闹大海。”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地龙复出,天龙显形,龙魂神聚四散离合,是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天人威风的一种遁法。”
王青帘看向孙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