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很有意思,本来我们没有什么关系的,这下咱们有关系了,不过年前我还不想挑事,大家安安稳稳的,和和气气的,对了,我还有一个疑问,你们真的不认识我?”
“真的是被厉弘义指点来的?恐怕你们去打他的拳馆时,是踩着脑袋提着膀子离开的吧。”
孙长宁双眼中,那种气血在酝酿,隔着如此近的距离,这大个子感觉自己心脏都要炸开一样,扑通扑通的连跳,见孙长宁逼问,还没有多说两句,他立刻大喊“我招了,我都招了。”
“是我们打厉师傅的拳馆,确实是给他们全挑了,这踩着头,也有,只不过不是我做的!我没有这本事啊!”
大个子快速把自己“暂时”的战友都卖了个干净“那厉师傅虽然有愧他的姓名,一点也不厉害,但是他们拳馆里有国术馆的大师傅啊,已经练成暗劲,我们这里是”
他顿了一下,似乎内心中做了斟酌,但很快他就在别人的命和自己的命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自己的性命。
“我们的化劲高手出面,把那位国术馆的外教打断了一只胳膊”
“他叫周震,原本是两广中的顶尖高手,这一次应我们的邀请出山,担任外聘”
大个子一边说着,一边观察孙长宁的面色,眼看孙长宁脸色没有什么变化,于是心中呼出一口气,暗道还好,看起来那个厉弘义并不是这家伙的什么重要朋友。
他这个猜的倒是没错,孙长宁和厉弘义没有什么深入的交集,倒是厉弘义第一次被教育了之后有点心心念念想要拜孙长宁为师,这也算是被打服的代表,但是孙长宁并不想要收下他。
即使要收徒也不会选择他,更何况孙长宁一直认为,自己没有收徒的资格,毕竟这种事情,按照武林圈子里的规矩,没有师父(师傅)点头,自己是不能应下来的。
即使是李鹊,和自己的关系也不过就是老师和学生,而且并不传授拳法,要知道,老师和师傅是有很大区别的。
孙长宁松开了抓住他衣襟的手,这让大个子心中一块大石轰然落地,大口大口的喘息,简直如同刚刚从鬼门关前溜达一圈回来了一样。
“我们除了厉弘义那里的资料外,还有一个来源,就是柳山武馆,他们说认识你,而你确实也很强,我知道的不多,但有一点,其中似乎有人向着拳坛会进言,如果不能拉拢,最好就地斩杀”
“开馆大会的日子庄池已经说了,到时候所请来的各方代表都会在上面出现,柳山武馆也是代表江南的重要武行,所以也是有一定话语权”
大个子和盘托出,孙长宁扭了扭脖颈“哦,原来是他们。”
“仇恨越结越深,你不提我都忘记了,我和他们还有点恩怨,并且似乎不可化解。”
孙长宁眼睛陡然眯起,滔天的杀气汇聚在一点,澎湃而动!
“上一次让他们滚了,还犹不自知,很好,那么我就要清算一下了,曾经的性命之危,如今”
极度危险的气息发散,大个子咽喉如被人扼住一般,胸膛中一股气提不起来,顿时面色涨得通红。
“这这什么实力!”
那种压迫感就好像是在做梦一样,大个子瞪着眼睛,就像是鬼压床一样,明明有意识,但却根本无法有半点动作!
孙长宁把目光转移了,向着他的双目看去,就是这一刹那,那些杀意凝聚在一点,大个子面色瞬间变得赤红,血液涌上脑子,被刺激的浑身一抖,下一瞬间,那身子猛地一歪,却是砰的一下倒在了地上。
双目原睁,浑身僵硬,却是被活活吓死了!
那股骇人的杀气转眼散去,孙长宁转过身,飞起一脚,直接把还没有断气的庄池给踩死,他的胸膛被一脚踏下个大坑,而后只是转眼,孙长宁就离开了现场。
边上有几个围观群众,躲得极远,之前一动手,那种雷音地震就瞬间把他们撂倒在地了,那头昏脑涨,好不容易爬起来,嘴巴里喊着诶哟,再看那处,却是目瞪口呆,因为之前那帮子动手的人已经全都被打趴在地,看地上那一滩一滩的红血,怕不是还死了人!
“妈呀!”
寥寥几人吓得魂飞魄散,忙不迭的逃开,而也是很有运气,这些人中没有立刻报警的,而孙长宁的首要任务,并不是准备处理这个事情,而是掏出手机发了个讯息,那收件人正是陈于淳。
很快,对面就回复了信件,当中第一句就是谩骂,说孙长宁回来居然不第一时间通知他,第二句则是抱怨,说一回来就弄出这种事情。
随后手机就有铃声响起,孙长宁接通,连连是对陈于淳道歉,口中称“师伯,这不是先动手的,毕竟我现在这么个大身份,怎么会故意挑衅呢。”
【“我t信你啊!”】
对面爆了粗口,但随着孙长宁把事情说清楚,这也就明朗了,而陈于淳果然如孙长宁所想的那样,已经不在j市了,果然是调动,去了燕京,而时间也很巧合,正好是在自己回来的那一段时间。
这恐怕就是所谓运气和缘分了,按照陈于淳的说法,自己不必担心这个问题,他会通知这里的公安处理掉的。
把死掉的武林人士“处理”,这个事情其实并没有想象中困难,因为大部分武林人士手上都有点人命,有些是记录在案的,有些则需要小小的调查一下,等到武林人死了,公安不能对大众说这个事情,于是就记录,对外称“某个在逃犯人已经落网、或者已经死掉”之类的新闻,反正大部分人都不认识。
。
第六百二十八章 曾经仙山,如今遗土()
“那所谓的拳坛会,这个讯息很有意思,他们想要把江南江东,乃至江西,甚至一部分的两广区域都联合起来?口气倒是不小!”
“我记得你应该和陈玄龙他们有些往来,这个事情,拳坛会的底细你应该问问大龙爷几个人,当然,还有可能他们也加盟了那个所谓拳坛会,那么这个事情你就很被动了。”
孙长宁点点头:“我记得,这个东西,应该是有东瀛人股份在里面的,这些家伙不怀好意啊,师伯,这个剧情有点意思,或许需要有人当一次张无忌了。”
“张无忌?你要去把他们挑了?能联合到这么多家,高手必定不少,你现在去的话,我觉得有点不保险。”
陈于淳给出了建议,孙长宁道:“我知道,我会量力而行的,不过如果我提前突破到了罡劲,那就没有问题了吧?”
“罡劲?这不可能,你成丹了吧,我知道,但这才多久?”
“不过你若是真的成就罡劲,那便没有任何问题了,这个世上的罡劲,不足二十位!”
陈于淳吐出口气:“一位罡劲,那是站在人间顶峰的存在,劲力这种东西,越是向上人越少,但是在某一个境界,反而会出现一个反超。”
“什么意思?”
孙长宁听出了话外音,陈于淳道:“我说的是浑天,以及三教中的大天罡。”
“大天罡,如今摆在明面上的有九人,当中有五个人已经垂垂老矣,这是三教之中的无上战力,还有浑天,你猜猜,我东土的浑天有几位?”
“只说明面上的。”
陈于淳卖了个关子,孙长宁皱眉:“这我哪里能知道呢,但想来,一教不超过两位。。。不,这还有些多了,大内还有高手。。。。。”
“差不多,你猜的还是有点准确的。”
陈于淳笑了笑:“龙虎山天师府有一位。。。。法门寺中有一位,还有就是大内一位。”
“丹劲就可以返老还童,气血归复,伤势尽消,无病无灾一百年一点问题都没有,寻常人平均寿命才八十到九十,而丹劲到了一百还能日食三碗米饭,至于罡劲,一百二十没有任何问题,武功越高,越适合调理气血,如果修炼到浑天。。。。呵呵。”
“至于武当少林,经常被吹嘘的两个门派,他们是没有浑天。。。。。。甚至连大天罡级的高手的也没有。”
“而儒门,我们猜测,也有一位。”
孙长宁的目光动了下:“我们这里没有吗?”
“很遗憾,峨眉山上并没有大天罡级数的高手,仅仅只有一位天罡。”
陈于淳叹息:“现在的峨眉诸山,一提起来,都是大峨山,那已经成了佛门圣所,道派失了原本的驻地,只余下了二峨山。”
孙长宁明白,峨眉山共有四座,此四山合称峨眉,是大峨,二峨,三峨,四峨。
很直白的名字,就是一二三四,而古老以前,四山合称峨眉,道教立在大峨与二峨上,被称呼为第七虚陵天,直至明朝之前,道教之宫观还多于佛教之庙宇。
魏书。释老志中写到:“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生地,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千百万化,有德不德,随感应物,厥迹无常,授轩辕于峨眉,教帝于牧德。”
葛洪在抱扑子中亦说:“娥眉山、绥山(即二峨山),皆此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
高洪在抱朴子。金丹篇道:“青城山、峨眉山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
晋人所撰五符经具体的说:“皇人住峨眉山北,绝崖之下,苍玉为屋,黄帝往授三一五牙之法。”
道教早期经典三皇经说得更是绘声绘色:“三皇经乃神宝君所出,西陵真人所撰,此文在天玉府之中,诸仙人受之以藏诸名山石室,皆不足具,惟独蜀郡峨眉山具有此文。”
晚唐以后,峨眉山佛教日渐兴盛,道教不敌佛教,日益衰落。
到宋代以后,大峨山道教逐渐绝迹,道士多迁至绥山,即二峨山、还有青城山。大峨山逐渐成为佛教名山,普贤菩萨道场。
张三丰集载他于晚年拜峨眉山,见山上道教一片荒落,宫观苍凉,于是他在诗中写到:
“洞口瑶草封丹室,静中谁识古仙客”。
峨眉山的衰落,可以说是道教被佛教吞并的一个缩影,在文化的碰撞中失去了过去的一切,最后甚至流为佛门之所,而在武侠面世之后,则更是悲凉,无数人只知峨眉山郭襄女侠,然不记得曾经那些仙人道者。
无人记得,春秋时代,白衣一啸,天上一道惊雷过,人间拳法终诞出。
无人记得,春秋末年,苍剑挥舞,人游山中得剑法,三千越甲可吞吴。
无人记得,山下北方,大雪漫世,皇人到此居净土,苍玉为屋见黄帝。
无人记得,列仙传语,羌人卖羊,乘羊化木入巴蜀,摘得绥山取一桃。
新的文化与旧的文化碰撞,道教失去了圣地,直至后来明朝末年,待到西游记一书被写下,峨眉山上只言普贤菩萨,半点也不提那位白衣真客。
孙长宁忽然沉默下来,陈于淳感到气氛变化,于是开口询问,而孙长宁直道:
“师伯,你说我师傅自峨眉山上下来,然而二峨山如今还有道士吗?”
这个问题问的,陈于淳叹了口气:
“宫阙楼台都是遗址,明末之乱,清初之变,斥道扬佛,现在峨眉之道,确实不在二峨山顶了。”
“我们的功法已经失传,算上我师傅,也是王青帘的师傅,我们这一脉只有五个人,而师傅那一辈,只有三个人。”
“也就是说,加上你,现在也只有九个人而已。”
陈于淳说到这里,反而语气变得平稳了很多。
“世事轮转,古来道家洞天,如今成为佛教净土,也是因果注定,有时候天地自然之道不可更改,道祖老聃说过,顺其自然,无为无不为。”
“道家也曾经繁盛过,在唐宋时代,也曾远传中亚,但。。。。。没有佛家那么可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四百八十寺只是虚指,这首古诗明确的说出来了,当初的佛家是何等强盛。”
陈于淳说着:“清朝刘世琦所作南朝寺考序:‘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乃有七百余寺’,这都下,指的就是金陵。”
第六百二十九章 四方乱()
三千繁华皆为尘土,古老的宫阙最后被历史所覆灭,随后被他人鸠占鹊巢,这是悲凉的亦是不信的,但却是无可奈何,因为即使生在那个年代,凭借一人之力也无法改变什么。
挂断了陈于淳的电话,自家师伯答应托人查探一下拳坛会,并且明言,说不定到时候能抓到不少要犯,那孙长宁,说不定真的要当一回张无忌。。。。。
不过干的,却是赵敏的事情。
孙长宁忽然悟出了一些道理,有些事情,一人之力足以扭转乾坤,但有些事情,即使拼上性命也不过如同飞蛾扑火。
但关键在于,你的付出,是否把这个世界撬动了一点呢?
如果是,那么虽死无憾。
如果不是,那么你最终会被历史所忘记。
“一百年前,无数的文人志士为了新的世界而努力,他们发出呐喊,他们在咆哮,最后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流尽最后的血,但如果他们失败了,那么如今的世界,还会有他们的记载吗?”
“一切都会泯灭于尘埃,如同过去,如同那最古老的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被人所熟知,但其他的人呢?”
“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在史书中,无数的人只化作一句话而已。”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就是这一句话,里面代表了不知道多少人的性命与鲜血。
“历史之书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千古悠悠,到了最后,只有天地还记得你曾经存在过,他们注视着你,从你出生,一直到你灭亡,都不曾移开目光。”
心中隐隐有什么枷锁松动了,孙长宁感觉到这股奇异的力量,如水流一般在身躯中澎湃,冲刷着每一处毛孔,又似是精神之中有长河在咆哮。
这是一如曾经在草原上的那种感觉,那种悟道一般的感觉。
“来了!”
如滚滚浪潮冲刷心神,这一段时间的修行,那种入微的感觉再度显化,孙长宁的眼中,一切都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