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黄金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流黄金时代-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年……顺着垄沟接着找豆包呗,我啥也不会,只能种地。”十六岁的姜春宇一脸的茫然,空洞的眼神让韩枫都有些害怕。

    韩枫看得有些心疼。

    没错,村里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眼神儿,对未来、对出去、对学习心存畏惧。希望自己这个小孩伢子突然发起来能给这些老少爷们个刺激,该干点正事了。

    “过了初六,和我们去京城,开个烤肉店,你去帮忙咋样?”

    “啊!”

    姜春宇一惊,“你,还要开店?”

    “嗯。”

    “这,这个等我回去和我爸商量一下。”姜春宇的脸上挤出一丝笑来,“那啥,听说你昨个在刘二家把刘大秃子给蹬了?赢多少?”

    说到这个,姜春宇的眼睛亮了起来,瞪瞪的看着韩枫。

    韩枫的心有点儿犯堵。可这个长张黑乎乎圆脸的小子和姥姥家那边的白海军一样,从小在家里这头,是最好的朋友,一条裤子都穿过,一起去果园偷摘果子,去老哈河摸鱼,去山上放羊,有颗果子都是对半分着吃,和同龄那堆小子打架,这家伙下手狠。十四五那年去村西大坑那边天天偷看穿着红毛衣的崔舒萍时,这家伙是挡箭牌和搭子。

    “咱先说正事。过了年,和你三大爷一起去京城,你去那边帮衬,保证比你在砖厂推砖赚的多。”

    “嘿嘿,其实,我来你能借我一百,我,我想去玩两把。明年的事,明年再说行不?”姜春宇终于找到了机会,“反正,你赢十来万呢不是,多借我点!”

    

第63章 各有各的命() 
【感谢话情竹、908、我先看看好么兄弟投票支持。求收藏,求票,谢谢。】

    韩枫二话没说,直接从衣兜里拿出两张老人头。笑着递过去,“这不是事儿,拿着。去吧。”

    心——扎的空空的。

    我费这么大的劲,如此高调的折腾,就连你也不眼热我赚的钱,而是研究我赢的钱——真是无语!

    “小枫!谢啦啊,我赢了马上回来还你。我就说吗……正好借你年好彩头,嘿嘿!”拿着钱,飞也似的向后村的方向跑了。

    韩枫苦逼着个脸,笑了笑。

    “三子!”

    “啊,二爷爷。”

    韩忠把长长的烟袋已经吸完了的灰在墙头上磕掉,吐了口烟渣子。

    “小三子,你打这儿以后,这样的人,谁来借钱都不能给,不管是亲戚和朋友,还是同村同学啥的,你借给了他,就是害了他!他解不了多大的劲,不是赌就是吃,一折腾就没了!”

    韩枫笑笑,“爷爷,我晓得啦,再谁来都不给。”

    “那就对了,救急不救贫,更别说耍着用的!一个个不学好——对了,你爹?没怎么着你吧?”

    “没。”

    “你爹是个要面子的——不过,刚才开家会的时候,他不错,这一天也没见他再去赌,脸色也好,像换了个人似的,看来天下能治得了爹的只能是儿子,呵呵。三儿,爷是来和你说个事。”

    ……

    坐二爷爷的炕边。

    韩枫上辈子,就没听到过这番话。

    这才知道,自家祖上,是关里来的大地主,当时走兵荒的时候,祖宗那一代共有六支子人出关,三去去了吉黑两省已经没有联系,一支子没了后人,还有就是南山洼和哈河拐头哈脑的一支。还能记得老太太一点儿音容,她从解放前那段日子一手拉扯大了五个爷爷,大爷爷当的国民党兵,反正了以后,在北朝战场上冻掉了十个脚指头,伤残退伍,剩下的都在家务农,连文化也没有,比起能写会算的老太太差的远!

    “老辈子值钱的都被你太爷扎大烟扎没了,剩下的就这个,你太太说了,这个穷死也不能换钱,请家祖的时候得挂上。破四旧,五反,我都藏大粪坑里才躲了这劫!”

    韩枫略略的一看——心头猛的激荡了一下。

    虽然看不懂好多的繁体字,可是那质地绝对差不了——那十年,云希最喜欢的事之一就是淘换这些东西,跟着不学不学的也能看个大概,至少年份差不了。是一张工笔肖像,还有一堆帛纸家谱。

    这个,除了大逆不道的,估计谁也不敢拿去换钱,就算你拿出去了,哪个有钱的敢要啊?

    看了眼,二爷爷韩忠就小心的收了回去,“哎,咱家六几年前还有点东西来着,几个挺好的罐子,都被你大爷他们几个砸啦,拿着小本本一边唱一边砸,我那时候还挺美,当生产队长嘛,觉悟怎么也得比别人高啊!去年,老倪头家听说卖了只青花碗,来的人给了一万六……哎。人傻就不能怨别人!”

    韩枫笑了笑,心说,十年往后,这家人可能得悔死。

    “你打小就心善,可这法子没用。”二爷爷笑呵呵的,收完了东西,又抽上了烟袋,里面装的是中华的烟丝,“你以为这村里的人都是你啊?别说你,他们有韩华的两成,韩成的一半,甚至能和你小叔韩立军比比,那年轻时也是个立棍的,他都能撂下脸去推砖——敢比比那都是好样的。别费那个劲,没用。我当生产队长的时候,就已经把很多人家都看透了。你想想,连自家的苗都不好好拔弄、施肥都呼咙自个、收地差不多就行剩一地棒子的人家,你还指望他们能出外去受苦?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玉米面子大窝头,他们愿意过这样的日子,你还能逼着他们出去?”

    韩枫知道,自己错了。

    别说现在,就是前后在后世精准大扶贫的时候,负责的那个点儿有个破落户,只知道伸脖子要吃的,有钱了就去赌,好手好脚好脑袋的在家里天天蹲着就是不出去寻活打工……你有治吗?就像姜春宇,说正事儿都不上槽的,只能等他栽了再说了!

    ……一厢情愿,别把自己当救世主。

    得,二爷训的对。

    “爷。”韩枫看了看自家这个几十年前当过生产队长也曾叱咤风云、已经近七十的二爷爷。

    “人啊,各有各有命。你和他们不同。干自己该干的事,他们愿跟着你干就跟,不愿千万别强求。记住,自家人也一样!谁也没责任去可怜谁!”

    蹒跚的二奶奶送进来一盒糕点,打开牛皮糖包纸,“三儿,这是给你留的。没让你那几个弟妹看见,快吃吧,你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白脆皮五仁馅的了。吃,吃吧。”

    “这说着正事呢,你就不能一会儿再进来?”二爷爷的眼立了起来。

    二奶奶回了一眼,“我给我三孙儿吃食,用你管!”

    说完,转身出了门。

    “这老婆子!”

    韩枫只能笑笑——老韩家的爷们,个个都这么牛气,自家阿爸是最不着谱的,打折了阿妈的手腕子,让她从那时起就抑郁在心吧?

    哎,家传……这个毛病说什么也得改。

    “对了,还有啊。以后耍钱场别去了,再去我就让你爷打断你的腿!老韩家你爸他们这一代都毁在了那上头,十赌十输,都没个记性!去吧——”

    韩枫嘿嘿一笑,“绝对不去了!”

    “呵呵!和你大哥一个模性!不对,比你大哥还鬼!”

    韩枫回到隔了一条胡同西边自家的院子,和拴在杏树底下的大黄玩了半天。

    这家伙吃了三顿肉,似乎知道肉是韩枫买回来的,见着就各种蹭、上窜下跳的没完。

    “三儿!搬桌子,今年都到你二爷家吃!”韩立国过了一夜,像换了个人,腰也挺了,脸也亮了,连几天都不刮的胡子都用刀片咔嚓的干干净净,这一天都在家里外头的帮着白玉珍张罗饭菜,中午还亲自掌了灶,做了三个拿手的热菜。

    “哥!”个头有些矮,黄瘦黄瘦的妹妹韩香从堂屋飞出来,拿了一截带鱼塞到了哥嘴里,“给。妈刚炸的。”

    “好吃。”蹲一身子和韩香一般高,把着她的小腰,“你作业做完了吗?”

    

第64章 家和万事兴 修() 
“哥,你作业还一个字都没写呢!”

    韩香的脸当即就绿了,“你,你就喜欢欺负我。你自己的作业堆在我的桌子上,我哪有空地儿写?”

    说完,跑了。

    韩枫呃然。

    这是智商不在线啊,人家好好的来喂你口吃的,你非得提作业。

    ——哪个学生被提作业的时候不得急啊?自己不也是一题没做?

    ……

    傍晚开始,几家子加一起也没四十口子人的韩家一起聚在有台星海电视的二爷爷家屋里,挤的满满的。

    女人们在地上的大桌子边包饺子,外屋有做菜的,年轻的两个叔叔和一个没出嫁的小姑韩素梅在一起打牌看电视,两个更小一些的弟弟妹妹吃着各种糖果围着她们的大姐韩香比着谁的新衣裳好看。孩子们已经提前了半夜换了衣裳,欢喜的不行。

    黑白电视里,赵大山同志的小品让三个爷爷笑的直倒腰,比划着谁的脸更像他那张猪腰子脸。

    韩华、韩成和韩枫三个坐在角落里。

    两哥哥吸烟,韩枫吃梨。

    “你真的把刘大秃子给赢了?”韩成不信。

    “嗯哪。”

    韩枫看着电视里的猪腰子脸,想的却是那个秃子,长的有点像。

    “——他在咱乡里可是一霸,怕以后对咱家不利。”韩华也有些担心。“听说他在外头有几个厂,卖烧纸,寿衣,一年几十万的挣,光小老婆都四五个。”

    韩成闷闷的一句,“惹都惹了,怕他个叼!干就是了!”

    二哥韩成,在韩枫的记忆里不多,他是韩华的亲弟弟,过继给了大爷当儿子,高中毕业后介绍到一个外地的建筑公司上班,后来在外头成了家,好像他的岳父很有能耐,几年后去了东广省,除了偶而打个电话,几乎没有联系。

    家和万事兴,这是老太太留下的遗字,就包在了传家宝里。也许阿爸的字是遗传吧?

    上辈子,缺的是向心。其实大哥、二哥,包括自己,真的都不太差,几个叔伯大爷各有各的本事,没过好的原因有很多,不团结是其中的一种,攀比妒忌又是各一个。自家人要是中了这两条,按二爷爷说的,谁也甭想富起来,都是穷亲戚,帮不上忙还扯后腿。

    二爷爷过世之后,老韩家散叶开枝,各活各的,除了本家上坟祭祖就再没什么来往。

    上辈子没啥本事就也就算了,这辈子得试着干点啥。

    韩枫知道,在这个大时代里,家族观越来越淡,甚至家庭单元都会越来越小,再到后来婚姻中的男女因为经济地位关系而变的不稳定。可是,这其中也有异端,南方的达门望族的族观很强,后来兴旺多年的物流系有一半是亲族同宗的共同发迹起来的。

    这辈子重生,如果能努把力,让韩家每家每户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越活越好,让这些小时候照应自己的叔叔婶婶都过上好日子,何尝不能试试?

    小时候回家赶不上饭到大爷、二大爷、五叔哪家去吃都和自家一样,甚至有时能吃上白面馒头,吃的更好一些。有时是手擀面条儿,厚厚的一层油花儿,回想起这一大家子的亲善,韩枫的心就暖暖的。

    听了二哥的话,韩枫笑笑,“这个没啥,他若真是个大财主,也得顾他那张脸,明的不敢做啥,暗的他也干不出啥,抹他面子的是我,他一定在动尽心机的在琢磨我呢。”

    韩华想想,“要不,找人和他说和?”

    “哈哈!”韩枫笑了,“大哥,你这是关心则乱啊。那样咱可就被动了,等着吧,等他出招再说!要知道,咱兄弟俩也是在京城地界上混出名头的,他能搞出百万规模的事业,怎么可能是不动脑子的愣头青?”

    “对,对。打要是打听到了咱在京城混的,也会倍加小心。”韩华的脸一热,“我这还真是——没错,韩成你放心吧,刘大秃子现在是老虎吃刺猬,没法开口呢。“

    同一天。

    一把天亮输了十来万的刘大秃子刘文龙打听了半天老韩家。

    特别是那个点了自己一把的年轻小子。

    结果,折腾了一天,打听回来的消息让他很不理解。

    韩家很普通,老一代的都在给别人放羊,穷的叮当响。

    同辈儿里只有个韩立军出点斗性,好打仗,在街里还有两个把子兄弟。剩下的都不出彩。

    叫韩枫的那小子,二十来岁的第三代共三个兄弟,一个出门打工,老大韩华在京城打混,蹬自己那小子,竟然还在上学!

    上学!

    刘文龙直接懵逼了。

    怎么想都怎么不对,那小子钱哪来的?

    最不理解的是那一付老神在在,比自己都稳当的脾性——这岁数,没那可能!

    这牛逼,可真大了!

    刘文龙摸摸脑袋,这口气……怎么也得出啊,就算不出,也得有个口放了才行。不成,这个人一定要搞清楚,还有他哥。

    ……

    鞭炮声声中,送走了旧岁,迎来了壬申新年。

    去南山坟地请祖回来韩成的小脸都吓白了。

    拜岁之前,二爷爷韩忠威风凛凛的站在一大家子老幼当前,说了一大番子的话。

    韩家小一辈的老三要出斗了,不管上不上得大学,都是个有大本事的人。

    韩家自今日起,不得再胡打乱造,不赌不抽不嫖,都安本的过日子,若能趁上光景的,跟着韩枫好好干活,不愿又不听话的就老实的过自己的小家日子。

    救命救急的可以拆兑,韩枫韩华尽心就行。

    无故拉骚吃喝用度的毛票也不给一张。

    自家人不打马虎眼,二十天韩家小三子能从草原上倒腾一百万斤肉去京城卖,你们要谁有这本事,就站出来数说、数说!

    这下子,全家都知道韩枫到底是怎么发的大财了!

    这份本事……

    老少加一起,没一个敢说自己能抄理得动的,各个大伯叔叔们这才明白过来韩枫发的啥财!

    一百万斤!

    一斤赚五毛,那都是五十万啊,韩立峰做过小买卖,会算帐,他这一说话,立时全家都懵了,五十万?

    那得多少钱?

    “没那么多……只剩下十来万,大部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