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的期中,按例是全年级统考。考试流程与以往没什么区别,考的也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王充在家每晚勤奋学习,抢在考试前把课本都看了一遍。至于那些数量繁杂的辅导书上的习题,他只是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推导了解题过程,便放在了一边。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种细枝末节的东西,做多了,浪费时间啊!”
考试的卷子发到王充手上时,他浏览了一遍,再落笔时,竟有种庖丁解牛的快感,正如行云流水,未做如何思考,便早早地完成了答卷。虽然不知结果如何,但他有种直觉,至少在数学一门,成绩不会太低。
办公室里,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正利用午休时间批改试卷。当浏览到王充的卷子时,不由地轻咦了一声。数学老师正巧也在办公室,见状凑过来,见到王充的名字,神色同样变得有些奇异。两位老师就着这个学生的卷子,十分反常地在一起嘀咕了许久。
到了公布成绩的那一天,两门科目的卷子都由班主任统一发放。以往,班主任一向的习惯都是将本次考试各科目的前三名当众宣布,以示鼓励,剩余的卷子则直接传到每位同学的手中。但这次,他在惯常的话语后又破天荒地加了一句。
“除此之外,本次考试中有一名同学进步明显,考出了数学96,语文91的高分,让老师我也不由地为之惊讶。”
“他就是,王充同学!希望大家能多多向他学习!”
班内先是一静,随后有稀疏的掌声响起,很快便连成一片。上讲台拿卷子的时候,王充仍有些发懵。他只知道自己在学习上的天资有所精进,却不知在短短的数日内,成绩竟直接从不到八十的中游水平,冲到了如此前列。全班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竟有种烘烘暖炉围成的飘然感。一直等回到座位上,他胸膛中那颗怦怦跳动的心才逐渐平复。
但冷静下之后,他开始察觉到,在周围或好奇,或恭贺的目光中,竟还夹杂着一丝丝的负面情绪。状若无意地扫视过那些方向,他发现有几位同学的心绪中,果然带着些反感,甚至是嫉恨在内,在他的感官中甚是突出。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王充将其放在心底暗暗揣摩,似有所悟,却不透彻。
下课时,班主任将他叫出来,单独谈话。王充原以为老师是对自己的成绩存疑,因此来问个究竟,怎料对方根本没有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只是鼓励他找准自己的方向,继续努力,倒是让王充感动之下,再次平空对学习生出了几分兴趣。
其实世上哪有平白无故的信任。老师早在办公室中比对过了他的答卷,在并未找到抄袭痕迹的前提下,才转念决定再观察一段时间。若是名副其实,自然无虞;否则,恐怕真得对他“细细拷问”一番了。
“秋生,你咋学的,教教我呗。”刚得了一点空闲,一旁和他相熟的同桌便舔着脸来取经了。
“就看书呗。。。”要说学习方法,王充还真想不出自己的复习有什么值得总结的地方,在那儿吭哧了半天只编出一句话,“把书中的定理看懂,课文背熟就行了。”
“切,这还要你说,我要都能看懂,数学考96的就是我了。看你这副瓜皮的老样子,敝帚自珍!”
“。。。”
王充在班里人缘还过得去,因此这一天,不只是同桌,还有好几位同学都十分感兴趣地来问他提高成绩的“秘诀”,试图“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充自己思索,别人的看法其实也没错,一个平庸了数年的学生忽然间爆发,很难让人相信是“艰苦学习”的结果,听上去便像是走了捷径。
可他着实没有什么可传授的,总不能说出“抱歉,我就是脑子突然好使了,要不你们也去想办法提高提高智商”之类的话来。若非一人拿着卷子来求解难题时,他条条有理地将其阐述清楚,恐怕怀疑他有水分的就远非目前的少数几人了。
不过,这种受人肯定的感觉还是极大地激发了王充的学习热情。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他不止在课后及时温习书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今非昔比,所有老师都对他刮目相看。平时一些小测验的成绩更是拔尖,常能考到接近满分的程度。
人总是容易去习惯和接受,时间一长,同学们也逐渐忘却了曾经的他,转而将他作为一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学霸”来看待。
。。。
“秋生,下来玩吗?”不知是不是成绩进步,连带着在班上名望提升的缘故,他最近还交了些新朋友。此刻,便有几人在他家楼下喊他。
这种事情,王充自然是无法自作主张的。他趴在窗口看了一眼,就扭头去找母亲。
“去吧去吧。”徐爱莲道。如今,她对儿子的学习抓得也没以前紧了,没看到他的成绩正如火箭般上升吗。以往天天督促之下,却成效不显,现在每每逢人,便被夸她教子有方。王母高兴的同时,放儿子出去和同学戏耍,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奖励了。
第七章 童趣渐消()
王充兴高采烈地下楼,刚走过去,便见到一个孩子手里握着个上过清漆的木制弹弓,正洋洋得意地对着其他几人道:“前两天我爸出差的时候给我带回来了个这个,一会儿我们去打鸟吧。”
孩子们大多两眼放光,如同看到什么稀世珍宝般地盯着那个弹弓,王充虽然在乡下早已玩过不少这类的小玩意,但大多是自制的粗劣品,木头渣子还会刺手,哪有这么精细,因此心中也难免有些艳羡。
可是下一刻,便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你只有一个弹弓,我们四五个人,怎么分啊。”
那个弹弓所有者似乎没考虑到这一点,闻言呆了一呆,才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道:“没事,我们轮流使用,比谁的准头高!”
虽说是权宜之计,但听上去还不错,因此大伙也纷纷表示赞同。
为了躲开警察叔叔和臂上挂着红袖章的大妈,这群孩子在街道上转悠了好一会儿,最终来到了一个住人不多的老小区的绿地上。但真拿起弹弓的时候,他们才发现了其中的难度。
可能是身处城镇的关系,他们的射击对象只能局限于附近唯一能见到的鸟类——麻雀,而小麻雀又是最机灵谨慎的,常常他们还没靠近,便扇动翅膀飞走了。有孩子从地上拾了几颗石子,搭在橡皮筋上试试手,结果别说打到麻雀了,就连其站的树或电线杆都沾不到。其他人还笑话他,结果自己上前尝试,射击出的角度也是五花八门,大相径庭。看到效果如此不堪,群情顿时颇为沮丧。
这时,王充观察了一会儿,开口问道:“要不,借我使使?”
“行啊,不过不要抱太大指望便是了。”那位原本想要凭借此宝,在小伙伴面前“一展雄风”的男孩,此刻也不免有些灰心。看电视里放的那些场景,明明准头不至如此啊?
王充毕竟有使用的经验,接过弹弓,便依葫芦画瓢地捡石头上皮筋,向前方射出几发找了找手感。他发现,相比以往自己耍过的那些,这把弹弓的精准性的确有些许提高,应当是精良的制作工艺帮上的忙。但麻雀的机灵劲果然不可小觑,豆子般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转个不停,他这边刚拿弹弓对准,便被其感到异样,振翅而飞。
即便如此,他的准头依然要高于其他孩子。几发弹子打在树枝上弹落,立马吸引了几人的注意,目不转睛地看着王充,似乎在等待他创造什么奇迹。
可他略一思量,竟不进反退,往后挪出几步,将自己与麻雀的距离几乎移到了弹弓的射程之外。
“秋生,不要放弃啊,看你刚刚那两下子,不是还挺准的嘛。”有人忍不住出声提醒。
王充微微一笑,就站在那个位置,重新将弹弓的准星瞄向了远处的目标。
不出所料,这一次,由于距离过远,麻雀对即将来临的危机一无所觉,只是欢快地在树梢上蹦跶。
这一刹那,王充的感知被前所未有地调动了起来。原本一般人早已无法保持准头的方向,对于他而言,却仿佛有一道隐约的弧线成形。在脑中不断进行力道和角度的微调后,指尖一振,石子便平稳地飞出,在空中掠过,最后砸向另一头那只已躲闪不及的鸟儿。
“叽!”棕灰色的身子从枝叶间跌落,栽倒在了地上。
“耶!”王充忍不住握了握拳。
“这么远都能中,假的吧。。。”大家都一脸惊骇地看着王充,目光中流露的只有不可置信。
挠挠头,王充忽然发觉,自己从秦爷爷那儿得来的东西,又有了个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秋生,哦不,充哥,这是你的猎物,你来处理吧。”原先领头的孩子也被他的这手“技巧”所震慑,屁颠屁颠地把麻雀捡回来,捧在手心,要杀要剐,似乎就等王充一句话了。
看着眼前的小生灵紧闭着双眼,收拢了大半的翅膀微微颤抖,出奇地,他沸腾的气血在瞬间平息了下来,脑中残留的只有一种淡淡的悲天悯人之情。
自然万物,人类。。。王充沉默了片刻,道:“把它放生了吧。”
“啊?放生?”
“嗯。”
“好吧。。。”其他孩子虽有些不甘心,但谁让这是人家打下来的鸟呢。
被放到低矮树杈上的下一刻,麻雀双目一睁,仿佛突然寻回了飞翔的力量,迅速地远离了此地。
“真是麻雀精,还装死呢。”大伙忿忿不平,王充的心情却莫名松弛下来,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
孩童日常的游戏可不只是打弹弓。随着进一步参与到同学、朋友们的玩闹中,王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知。
打弹珠的时候,有敏锐的感知相牵引,除掉粗糙路面的干扰,进洞对他来说已成了很轻而易举的一件事。经常手里捏着一把弹珠出去,没玩多久,便多到两边兜里揣不下为止;如弹弓一类需要瞄准的玩物,更是可以用“箭无虚发”,指哪打哪来形容。要说这技术放在弓箭一类运动的专业水准中,也不算什么,但在小伙伴的圈子里,已俨然是“神迹”一般的存在。更不用提捉迷藏、弹卡片。。。等等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最熟悉的活动。
对于自己高超的“技术”,王充初始时的确感到很兴奋,在伙伴堆里有种“指点江山”的快感。可没过一两个月,每回都进行着这种毫无乐趣的竞争,其他人乐衷的活动在他的眼中,都变得索然无味起来。那时他还不懂其中的道理,只是偶尔自嘲地想到:我是不是该和电视剧里放的那个独孤求败一样,打遍天下无敌手之后,曲高和寡,选择归隐呢。难道这种感觉,便是所谓的孤独?
由此,还是一名小小少年的他,竟对童年时期所独有的玩乐产生了一些倦怠,虽然心中对此的感受很模糊,但反映在实际中,便是觉得生活有些不嘚劲,似乎少了点先前的蓬勃兴致。连带着整个人都和焉坏了的花朵一样,闷闷不乐。穷极无聊下,竟反而将更多的力气用在了学习上。
父母将王充的变化都看在眼里,虽对儿子的用功感到十分欣慰,但有时也不免为之心疼。谁不在望子成龙的同时,希望孩子在性格、谈吐上成为一个阳光、积极的人呢。
然而,天意难测,便在王充的生活状态陷入低谷之时,使其振奋的事情发生了。
一日,他来到班级,习惯性地打开桌板,竟发现在层叠的课本上方多了一封书信。纳闷之下,将其拆开一看,不由地愣了愣神。这竟然就是传说中的匿名情书!
少年时,所谓的“情窦初开”更多只是一种对异性的朦胧好感。王充的长相本就还算清秀,身上的异香便莫名地成了一个引子,大大增加了他在众人眼中的关注度。再加上突然变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不知不觉中,已经完美地符合了这个年龄段不少女孩心中“白马王子”的形象。
手中握着这张淡粉色的信纸,上面娟秀的字迹也让他知道不大可能是男生的恶作剧。王充平生头一回经历此事,开始还有些慌乱,做贼似地张望了一下四周,却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人物的注视。胡思乱想了几天后,他突然下了一个很无厘头的决心:我要找到这个女生!
经过无法详述的明察暗访,王小侦探追寻着蛛丝马迹,终于锁定了一个对象。竟然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茹画!
第八章 少女与小说,新的爱好()
要评价茹画,只能用“品学兼优”,或者更确切一点,“才貌双全”这个词来形容。虽然年纪还小,但小姑娘的巴掌脸和精致的五官,已经足以作为标准的美人胚子。再加上恬静的性子,班级排名前三的成绩,即使王充还是个尚未发育的小毛孩子,也不得不说。。。他心动了。
甚至在一开始,若不是有“线人”说对方动过他的桌子,他都不敢相信是茹画给自己递的情书。小子何德何能,得姑娘如此垂青啊。
为了试探一二,不及多等,他便找上了茹画。当然,他的行事风格还没那么直截了当,只是以学生时代惯常的“问问题”的名义,前去搭讪了一番。从对方含羞带怯的应对当中,王充知道,自己的猜测准没跑。
普天之下,还有比你情我愿更让恋爱中的男女幸福的事吗?至少王充暂时是不知道的。从那日起,他每天都找茹画“交流学习”,二人相处的时间从单纯的午休间隙,逐渐过渡延长到了课间,相互间的动作举止也越来越亲密。
茹画不算是个很开朗大方的女生,尤其在面对王充的时候。即便是在二人的关系熟络了之后,只要王充凑到她身边来,小脸依然会“刷”地红到耳根子,但还是极力装出没事的样子,指点着课本,履行学习委员的义务给王充讲题。
其实大部分的知识王充都懂,甚至在心中早已融会贯通。他只是喜欢坐在这个女孩儿身边,随便寻些理由,便盯着她粉嫩的耳垂和侧脸发愣。每当此时,心中总有种油然而生的欢喜感,不禁令他沉醉与着迷。
大家都不是睁眼瞎,即便孩子的情感神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