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着手中的奏折半天没有说话,旁边的太子垂着脸站在一旁,仿佛生怕再激怒皇帝引来什么灾祸。
李雍撩开官服跪下来。
皇帝抬起头,虽然被关在大牢里一天一夜,但是李雍的眼睛仍旧十分清亮,身上的官服也很整洁,脸上没有恐惧和慌张,神情不卑不亢,这样的年纪就有如此的气度很是难得。
皇帝威严地看过去:“你说季家能够将粮食运进京城,那么朕就给你们这个机会,季元衡是否能够保住性命就要看你说的那些话能不能兑现……”
“微臣等必然尽心竭力不负皇恩。”大殿里响起李雍沉着的声音。
太子目光一闪,立即皱起眉头,没想到李雍就这样被放出来,他想要阻止父皇这样做,却又不敢开口。
转念一想,这样对他也有几分好处,压在他身上的负担被李雍扛走了,不管河北的粮食够不够用,他都可以责令李雍筹备,即便最终粮食没有筹齐全,他也可以让李雍来顶罪。
李雍谢恩之后退了下去。
“父皇,”太子想起那些让他身陷险境的人,“冉六、顾珩那些人千万不能轻易放出来,否则将来谁都可以无视朝廷法度,一定要重重罚他们。”
不罚他们,他的脸面往哪里放。
皇帝敛目道:“那你觉得要怎么罚?”
太子躬身:“若是河北道真的起战事,就让他们前往。”冉六那些人平日里享乐惯了,在父皇面前也只是随便说说风凉话,真的打仗他们哪里敢上前。
皇帝道:“他们真的去立了军功,将来岂不是会更加肆无忌惮。”
真的有本事就不会做纨绔了,尤其是冉六学文只为了吟诗作对,习武也只会骑马打猎,别的一概不知,这样的人能立军功那就太奇怪了。
太子十分郑重地道:“到时候父皇恩威并施,武朝就添了几个栋梁之才。”
皇帝合起手中的奏折:“那就照太子说的办,将他们几个从大牢里放出来,准备一下去边疆重镇吧。”
太子拿了旨意走出大殿,心中说不出的欢快,他是武朝的太子,谁若是让他不快,都不会有好下场。
……
边疆将要打仗,先是朝廷官员得到消息,然后就是东奔西走的商贾发现端倪。
京城本来就是商贾汇集之地,有一点风吹草动,大商贾们就会互相打听消息,现在所有人都聚在李家门口,希望能听到李约说句话。
“我家主子不见客。”杜虞再次拒绝所有人。
李约说不见就是真的不见了。
李家宗长向来都是说一不二,几年前突然管起李家的产业,转眼的功夫就将生意做得很大,当时武朝内最大的行商也要毕恭毕敬找上门向他讨主意。只要李约说的话必然能够应验,但是讨他一个主意就像是看谶书般艰难,所以他们只得跟着李家身后,不管李约做什么,他们都会学着样子以期能有些小收获。
这次李家这样收粮食,是要将粮行开遍武朝不成?他们到底要不要跟着收。
众人不禁低声议论。
说话间,只听有人道:“进去向宗长禀告,三爷来了。”
所有人向来路看去,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男子从马上下来,穿着绯色的官服,一双眼睛中透着几分沉稳和端凝,看起来十分的英武。
“三爷,”李家下人来道,“宗长今天不见客,请您回去吧!”
李雍眉头微微一皱:“四叔身子不舒服吗?”
“宗主只说谁也不见,三爷就不要为难我们了。”
门房说完话上前行礼,然后关上了大门。
门外的人不禁一阵失落,若是连李家人都敲不开门,他们就更不用想了。
李雍只得上马离开。
“那位李三爷就是要去南方收漕粮的。”
“李家宗长不见他,也就是说李家已经下定决心做这笔买卖,这样一来岂不是要争粮了。”
“李家两支人不惜争粮,可见今年粮食必然能卖个高价。”
“那还等什么,快下手吧!”
季嫣然仔细听着议论声,直到马车走出胡同远离了人群,她才将掀开的窗帘放下。
李雍刚刚从宫中出来,皇上命他和永昌侯一起筹备军粮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京城,皇上果然要用李雍来对付李约。
马车里的容妈妈不禁道:“宗长可真厉害,敢在这时候收粮,与朝廷唱对台戏的也就只有他了。”
李约是个谨慎的人,他会这样做都是因为配合她和阿雍。
李丞微微一笑:“别人不好说,换成了宗长朝廷也会给他几分薄面,要知道这些年漕粮不足,地方官员都要与商贾拆借,宗长手中握着的不是一两张借据,光凭这个谁也不能为难他。如今宗长要收粮,不管是哪里的商贾都会伸手帮忙,雍哥去江南筹军粮,还真的要费些心思,一时半刻恐怕很难收齐全。”
说到最后李丞的神情已经变得十分郑重。
季嫣然明白这话的意思,就算是演戏也好,配合也罢,他们和四叔都要暂时走在两条路上。因为就算是假的也要让人看不出纰漏。
马车在李家门口停下,季嫣然刚刚下车就看到几个鼻青脸肿的人站在门口。
几个人如雄鸡般,抖着身上的羽毛,一点都不见倦意,冉六反倒还胖了一圈。
见到此情此景,季嫣然不禁觉得好笑,看来不管是冉家还是顾家都没少用银子打点,否则这几位爷怎么会被侍奉的这般光鲜照人。
不过早些出狱对他们可不见得有好处。
大家一起进了么,冉六正要去跟李丞说话,季嫣然已经看过去:“冉六爷,您不会也要随军去打仗吧?”
冉六扬起眉毛,惊讶的神情一闪而过,然后得意洋洋地道:“弟妹怎么知道的?对,没错,皇上已经下令让我们几个去边疆投军。”
李丞的脸沉下来:“你去投军?”
冉六点头:“是啊,我也要去。”
李丞接着道:“你会什么?”
冉六不禁僵在那里,半晌才讪讪地道:“会骑马算不算?”消息送回了家,祖母和母亲立即哭起来,父亲带着幕僚去商议要如何挽回,他虽然在大殿上说了豪言壮语,却没想到真的会是这个结果。
冉六故作轻松地笑道:“我也不一定就会死对吧?再说,抗击外敌本来就是大丈夫该做的,就算死了也值得。”
林少英上前拍了拍冉六的肩膀:“放心,我会照顾你。”
“爷不用你……”
几个人嘻嘻哈哈地让气氛轻松了不少。
季嫣然回到屋子里准备换了衣服再去待客,刚刚吩咐秋岚去取衣衫,就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紧接着她就被李雍拖进了怀里。
……………………………………………………………………
来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改变心意()
“是不是一晚没睡。”
李雍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虽然没睡她也不觉得困倦,反而很有精神,现在李雍回来了,明日哥哥也会一路南下,希望下一次见面,就是他们团聚之时。
季嫣然没有从李雍怀中挣脱出来,暖暖的温度让她有种踏实的感觉,或许真的是担忧他,所以才会一时心软。
“嫣然,你现在总该承认是在担心我。”
季嫣然点点头:“那是看在你救我哥哥的份上。”
李雍笑起来:“这么说我做对了?我们算不算有了个好的开始,明天一早我们去送舅兄南下,很快我就能将岳父和岳母接回京。”
看在他为此费尽心力的份上,她也就不开口反驳了。
眼看着她准备要挣扎,一颗心就提起来,最终她的手还是放下来,任由他揽着腰肢。他的心就不受控制地慌跳,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他也渐渐摸头了她的脾性,该下决心时绝不含糊,无论外面人怎么看,都会做她自己,而且还吃软不吃硬。
屋子里静悄悄的,仿佛能听到彼此心跳的声音。
窗口却传来几声鸟叫,一只身子浑圆的翠鸟将要顺着窗棂的空隙飞进来,李雍皱起眉头厉眼望去,那鸟儿似是感觉到了什么,又立即受了惊吓似的“扑棱棱”地飞走了。
李雍满意地垂下头接着道:“从前在军营里不觉得,现在才明白为什么那些成了家的将军,空闲的时候总会一遍遍看家书,我在大牢里就在想,等我去南方收粮的时候,你会不会也写家书给我。”
李雍此时此刻的直白,就像是刚刚穿越过来的她一样,她那时候觉得捉弄个封建士大夫很有意思,没想到现在反被钳制,难道连这个也会因果循环。
季嫣然忍不住抬起头去看李雍,却见他神情自若,一脸正经,仿佛方才的话并不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
明明是一丝不苟的模样啊,每次瞧见他这个样子,她都忍不住想要伸出手捏捏他的脸皮,看看那表情是不是摆拍的。
心里这样想着,还真的就动了手,等她意识到想要收回来,却发现他的脸已经贴在了她的手心上。
她不禁恍惚,到底是她的手太快,还是他的脸自动自觉地在迎合。
季嫣然想要在李雍脸上找到些端倪,他却是严肃而拘谨,目光中闪动着几分的惊讶,显然没有料到她会如此轻薄,一副被欺负了的模样。
这让她心里觉得很舒坦,就好像自己没吃亏,权当是在揩油。
他的下颌的胡茬还没来得及刮干净,在她指尖滑动,笔挺的鼻梁,一双比什么都要清澈的眼眸,他也是一夜没睡吧?却看起来这样的神采奕奕,而她就像是一颗蔫了的白菜。
“大牢很好坐吧?”
为什么从他和冉六都好像过的很舒畅。
李雍道:“不错,还有些稻草铺在身下,老鼠一家五口很爱吃牢饭,只要你不立即将饭吃光,就会成为它们的口中餐。”
季嫣然不禁笑出声:“以后还是不要去跟老鼠抢饭吃了,挺大的人了岂能欺负弱小。”
风顺着窗子暖暖地吹进来,她忽然觉得有些灼热。
忽然想起一件事。
“四叔为了帮我们已经被皇上恼怒,以后要小心行事,不能再让四叔为我们付出更多。”她能看得出来,李约闭门不出除了因常宁公主心灰意冷,还想要淡出皇帝的视线,可如今为了他们又站在人前。
不管是皇上还是谢變定然已经虎视眈眈地盯着四叔,这种随时都可能被人动手加害的滋味儿当然不好受。而且经过这件事之后,她觉得四叔心里另有思量,不管是面对皇帝还是朝廷,他都是镇定自若、毫不畏惧,甚至这一切就像他指尖的棋子般。
没有谁会轻易向挑战朝廷权威,如此的决绝不顾一切,难道常宁公主的死与皇帝有关?
真的是这样的话,四叔也会向皇帝报仇吗?
眼看着季嫣然陷入了思量,李雍手臂不由地收紧了些,然后低声道:“以后我会想的更加周全。”
说话间外面传来嘈杂的声音,想必是冉六几个耐不住寂寞已经闹起来。
季嫣然和李雍一起走出去查看,却没想到李丞拿着一根棍子追着冉六四处跑,冉六气喘吁吁显然吃了不少的亏。
李丞冷声道:“你若是这个样子,干脆不要想着上战场,还是求你父亲用冉家的颜面保下你留在京城。”
冉六见到李丞这样正色,忽然笑不起来了,看向李雍道:“别的我是学不会,不如三弟教教我如何脱逃吧。”
说了半天还是要去战场。
“大哥还好吗?”顾珩走过来轻声问季嫣然。
季嫣然点头:“挺好,就是比从前消瘦许多。”
顾珩除了脸色有些苍白之外,脸上仍旧挂着玩世不恭的笑容:“那就好。”
不一会儿功夫林少英也凑了过来,一双眼睛紧张地在顾珩身上看来看去,如同在看个小偷般:“季姐姐,我觉得你还是搬去我家里住一阵子,在京中我们林家该是最安全的地方。”
他现在无论看到哪个都觉得不顺眼。
……
冉九黎快走几步踏入了家门,她本是陪着母亲去京畿的庄子上住两天,听到消息之后就立即返回京城。
“小六呢?”冉夫人立即问管事。
管事躬身道:“六爷去了李家,看样子一会儿就应该能回来。”
冉夫人松口气,冉九黎却板着脸道:“哪个李家?”
管事道:“骁骑尉李雍家中。”
“这孩子,”冉夫人松了口气,“真是一点都不让人省心,三天两头地被关进大牢……定是要将我气死他才肯罢休。”
安顿好冉夫人,冉九黎径直去了书房,冉老爷正坐在书桌前看公文,见到女儿之后皱起的眉头仿佛松开了些:“你回来的正好,快来帮我想一想,我们家这次该怎么办?李……李约这次是要做什么?他该不会……改变心意了吧?”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彼此了解()
冉九黎摇了摇头。
冉守功见到这样的情景只是叹息:“常宁去了之后,他的想法就愈发难以琢磨,若是常宁在,恐怕现在已经是另外一番情形。”
冉九黎坐下来:“父亲现在不要说这些了,这次事关河北道无论他怎么做都是对的,让那个太子或是江家胡乱作为,恐怕会边疆失守,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冉守功点头道:“无论怎么样,边疆都要安稳,这么说我们也要帮帮李家了,”说到这里他不禁沉吟,“我们要怎么帮忙,难不成也让人去江南收粮食吗?”
所以说李约的心思让人难以琢磨,这些年很多时候他们明明想要帮忙,却无从下手。
冉守功望着女儿,家中的幕僚都不如女儿聪慧,这些年冉家都依靠女儿为他筹谋。
冉九黎道:“父亲先不要着急,既然想要帮忙就必然有机会。”
从书房里出来,冉九黎立即吩咐道:“拿着我的帖子去将李三奶奶请过来。”
管事应了一声立即去安排。
冉九黎回到屋子里换下衣服,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