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她都能冷静地去分析,除了对李雍处境的担忧。
“三奶奶。”
“三奶奶。”
她思量着向前走,半晌才回过神来,原来是容妈妈在叫她。
季嫣然茫然转过头去。
容妈妈向她点了点头,她却仍旧没有明白到底怎么了。
容妈妈只得开口提醒:“三奶奶,宗长来了。”
原来是四叔。
季嫣然这才回过神,转过头找到了李约的身影。
“四叔。”她走上前去行礼。
李约却半晌没有回话,她不由地抬起眼睛瞧过去,李约仍旧目光清亮,只是脸上的神情比平日里多了些严肃,不是那种担忧和焦急,而是……仿佛有些生气。
…………………………………………………………
四叔为什么生气呢。
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叔你认错人了()
李约先进了书房。
季嫣然立即跟了过去,总觉得会有些心虚似的,四叔那么帮她,可是这次的事却没跟四叔商量就动手去做了。
李约坐在那里不知在思量些什么,始终没有开口说话。
季嫣然抿了抿嘴唇道:“阿雍应该不会有事的。”
李约才抬起头来,目光中有几分复杂的神情,他就这样静静地瞧着她。
“四叔,”她献宝似的亲手倒了杯茶过去,“福康院里没有什么好茶,您就凑合着喝一口。”
李约摩挲着手中的茶杯,语气十分的平淡:“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让人告诉我一声。”
季嫣然道:“事出紧急我们也就没来的及跟您说,还好我们之前有所准备……”她说着这句话,明显地看到了李约的眼角一皱。
她又说错了什么吗?四叔平日里很温和,对她和李雍都十分宽容,没想到这次会生这么大的气。
季嫣然小心地试探着道:“四叔……是听说了什么吗?”除非事情很严重,李雍的处境很危险,想到这里她不禁又皱眉担忧起来。
李约的眼睛仿佛更深沉了些,半晌才道:“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名叫李约?”
突然之间就提起这个,季嫣然有些怔愣:“我……我知道是因为您与常宁公主有约定。”
李约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这样一来就让人看不出他的神情:“有什么约定?”
季嫣然听说过,到底实情是怎么样她也不知晓,想到这里她摇了摇头。
李约开口道:“她说她会回来找我,让我一定要好好活着。”他仿佛想到了往事,眼稍一颤,如同在古井中投入了一块石头,将那清辉的光芒打碎又重新拼合起来。
季嫣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人死不能复生,常宁公主会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太了解李约,知道她死了之后李约必然不肯独活,这份感情真是让人唏嘘。
季嫣然道:“公主也是为了四叔着想,好在四叔肯听公主的话,不过人死不能复生,四叔也该为自己以后做些打算,毕竟……除了这些以外,世间还有许多事值得人去追逐和体会。”
生命来之不易,不能用来蹉跎,她是在婉转的劝说李约。
李约的神情淡定自若:“你说的对,人死不能复生,这是人人都知晓的事,我又何尝不知晓她是在骗我,只是有半点的可能我都不愿意放过,毕竟她身上发生过不同寻常的事。”
李约这样一说季嫣然就明白过来,因为她和常宁公主都是穿越着,李约才会抱着希望,难道常宁公主没有说过,穿越是控制不了的吗
季嫣然道:“四叔,我和公主的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若是公主能够回来定然早就来寻四叔,现在已经过去十多年,您……也应该放下了。”
一阵微风吹来,季嫣然闻到一股淡淡的酒气,李约来之前饮了酒吗?怪不得他的表现和平日里不一样。
李约手中的茶喝光了,季嫣然忙上前再续一杯。
他轻声道:“十年,她不会已经将我忘了吧?”那声音极低,恍若是在叹息。
季嫣然不知该怎么安慰李约,只是道:“四叔你放心,常宁公主无论去了哪里都不会忘记您。”
他的衣袖翻开,露出那如同杏花般的衬底,顿时平添了几分的酸涩,他的目光迷离,望着季嫣然半晌才道:“阿宁,你是不是在跟我开玩笑。”
季嫣然心中一颤,四叔真的是醉了,竟然将她认成了常宁公主。
李约从怀里拿出一只布包递给季嫣然,等到季嫣然接过去,他似是支持不住,身子一歪靠在了引枕上。
门口的杜虞见状立即走上前去要去搀扶。
李约摇了摇手吩咐杜虞:“我在这里歇一会儿,你们先出去吧!”
杜虞应了一声,季嫣然也跟着退了下去。
帘子将要放开的一瞬间,李约掩住嘴轻轻地咳嗽。
季嫣然问向杜虞:“四叔怎么会喝了这么多酒。”
杜虞没有说话,两个人在门外站定,他看向她手中的布包:“你打开看一看。”
青色的布包里面是一株稻穗。
杜虞道:“听你说了麦苗,他就命人去了江南,又怕那人脚程不够快,他自己骑马在半途中将东西接了回来。”
没想到四叔会亲力亲为,如果说她跟李雍是在危机情况下互利互助,李约却是毫无保留地帮她。
季嫣然走到窗子下,想轻轻地将窗子从外面合上,免得李约睡着会着凉,却听到李约道:“今年你在江南种的稻子长得很饱满,你种在京城的那些虽然还看不出太大差别,但是有这些稻穗足够闹出不小的风波,你们季家一心扑在粮食上,做的都是为国为民的事,现在正是要用粮食的时候,皇帝不会轻易向你们下手,我安排了一些事,你回家就知道了,李雍会很快就放出来。”
季嫣然应了一声道:“四叔您好好歇着。”
李约没有再说话,仿佛已经睡着了。
季嫣然将要走出院子,不禁又回头看过去,不曾想正好对上杜虞的目光,杜虞最近忽然变得十分沉默,总觉得他好像有话要说,却又总是说不出口似的。
……
季嫣然一路回到了李家,刚刚换了衣服,秋岚就来道:“大小姐,族里来人了,带了几个掌柜的过来,在老太太那里说了半天话,说是想要买您在江南的田地。”
季嫣然立即想起了李约的话。
这就是李约的安排?让人来买她的田地,她这田地是要将父亲从边疆救回来的,不可能会卖给旁人,李约也很清楚,所以买地有可能这是在跟她做戏。
季嫣然带着人去了堂屋,还没有进门,李家的几位长辈已经看过来,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这就是雍哥媳妇,快来快来,我们正夸赞你,光是这一样就将孙子辈的媳妇儿们都比了下去。”
季嫣然上前行礼,立即就看到桌子上放着几株稻穗,看起来和方才李约给她的一模一样。
“雍哥媳妇,我就直接说了,”李家族中太爷笑着道,“我们这一支一直跟着宗长做米粮生意,也四处买了不少的田地,却从来没有种出早稻,我们是想,能不能将你在江南种了早稻的土地卖给我们族中一块。”
太爷声音刚落,就听到有个人急切地道:“不能卖。”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叔侄斗法()
季四太太快步走了过来,脸上满是焦急的神情,草草地向屋子里的长辈行了礼,就将季嫣然拉到一旁,笑着向李家老太爷道:“原本我们不该拂了您的面子,只是我们季家第一年种这田地,到底能不能收的好,收多少谁也不知晓……”
李家老太爷一脸明了的神情:“亲家太太放心,我们李季两家是亲家,李家自然不能亏了季家,我们就按照普通田地产粮的三倍算粮食的钱,土地按照当地的一等肥地的十倍价格来购买。”
季四太太听得一惊,李家这是什么意思,除了付土地的钱,还会将那些未收割的粮食也折算成银钱。
这样算下来要多少银子啊?
季四太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家老太爷笑着道:“只要季家肯卖,这样的田地,不管多少我们都愿意要。耕种这些田地的长工和佃户我们一同买过来,季家培养他们不容易,这些银钱我们都少不了。”
李家这是疯了不成。
季四太太瞪圆了眼睛,哪有这样买地的,要不是元征再三嘱咐她,一定要拦着季嫣然卖地,她只怕早就替季嫣然答应了。
有这些钱还怕买不到更好的田地?那可是十倍的价格。
季四太太不停地吞咽着,生怕一不留神她就会答应下来,没想到这件事会这样难以抉择。
“四婶,许多事您不知晓,您先坐下。”
季嫣然上前搀扶季四太太。
季四太太差点就顺着她的话茬点头,不过眼前又浮现出季元斌的模样,她立即道:“不管怎么样,这土地今年都不能卖,要卖也要等到明年再说。”说着她拉住了季嫣然的手,不停地向季嫣然使眼色。
季嫣然被季四太太扯着不能脱身,只得向李老太爷道:“那些田地的事我要先和娘家人商量一下。”
李老太爷笑着:“自然该如此。”
季嫣然就要带着季四太太出门,季四太太临走之前向李老太太行礼:“老太太,这田产我们不能卖,劳烦您向李氏族中说一声。”
李老太太皱起眉头:“怎么?四太太已经将这件事定下来了?”
“不是我,”季四太太忙道,“是我家老太爷和老爷,这田地关乎着我们季家,嫣然也要听娘家长辈的。”
眼看着季四太太和季嫣然走出去,李老太太不禁道:“我怎么记得那些田地都是嫣然在太原府时置办下的,这田地还没卖呢,他们就跑过来阻拦,真是财帛动人心啊。”
季嫣然带着季四太太进了门,季四太太将下人遣走,这才道:“你可千万不要上当。”
季嫣然睁大眼睛:“四婶这话从哪里来?”
季四太太道:“李家宗长带着一支族人买卖米粮。”
季嫣然点点头:“是啊,方才族中长辈已经说过了。”
季四太太接着道:“那你知道李家宗长的米铺开的多大吗?”
李约掌管京城李家所有的生意往来,他们是太原李家同宗不同枝,对其中的细节自然不清楚。
“很大,”季四太太睁大眼睛,“京畿很多达官显贵家中的米粮都会卖给他。从前李约压着不肯说,这些日子有人查出了端倪。”
季四太太接着道:“现在李约在以高于市价的价格四处收粮。”
“那怎么了,”季嫣然一脸疑惑,“李家做自己的生意……我这是……”
“你笨啊,”季四太太道,“李约是发现了今年粮食短缺,边疆又会起战事,才会下这样的决定,他们就算给你的价格再高,将来他们也会赚回去,所以你无论如何也不能卖给他们。”
季嫣然点了点头:“四婶放心,这地我是不会随便卖的。”
季四太太脸上露出笑容:“这就对了。”
将季四太太送走,季嫣然回到堂屋,看着屋外面站着的几个掌柜,一个个目不斜视,一看就知道都是精明能干的人。
四叔虽然没有在朝廷任职,但是十年里也没闲着,这样的家业的确让人觉得惊讶。
季嫣然进了门向李老太爷行礼:“老太爷带着那些掌柜是准备在京中收粮食?现在北方还没道产粮的季节啊。”
“没关系,”李老太爷笑道,“陈粮我们也收,只不过价格比不上新粮。”
李约让人这样大肆收购米粮,定然会传到皇上那里,皇上会怎么想。
粮食若是都被商贾买走了,真的打起仗来,朝廷还要高价向商贾借粮。皇上不会让李约将粮食买到手,可是根据武朝法度,李约做的是正经的买卖,那么只能找到一个人与李约斗法。
从李约的家业来看,他不缺银子,想要制约他不容易。既然如此倒不如釜底抽薪,让另一个李家人为朝廷筹备军粮。
家族内部相争,这是瓦解李家最好的办法。
眼下最好的人选自然是李雍。
这就是为什么四叔告诉她,李雍很快就会回来了。
季嫣然觉得自己的脑子已经转的很快了,可就是快不过李约,李约的聪明才智只能让人叹服。
可是这样一来,李约就会被皇帝视为眼中钉了啊。
他们都得到想要的结果,四叔要怎么办?
……
皇帝看着太子:“你出的主意很好,将那些买卖米粮的商贾全都抄家,必然会有足够的军粮。”
太子不敢抬头去看皇帝的脸色。
皇帝淡淡地道:“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太子心一沉:“这……这……一时半刻也找不到他们的错处,特别是李约的那些铺子,根本就让人查不出任何差错。”
“那你就让朕下令查抄?真是给朕出了一个好主意,”皇帝说着冷笑一声,“这些年你卖给他们多少的粮食?”
太子“噗通”一下跪在地上:“儿臣只是卖了后来置办的那些田产,并没有多少……父皇……”
“买卖米粮是人家的本事,”皇帝道,“你想要粮食就自己想法子筹买。”
太子的脸沉了下去,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皇帝额头上的青筋又一次冒出来,真是没用的东西,李约真是处处与他作对,在这样的时候联合商贾一起收粮食,万一起了战事,朝廷就真的要向商贾借粮了。
他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
“去大理寺将李雍带过来。”皇帝脸上露出一抹冷笑,他就给李雍这个机会,让他去筹粮,看看他们叔侄两个到底谁更厉害。
…………………………………………………………
第二百一十五章 背道而驰()
李雍走上大殿。
皇帝看着手中的奏折半天没有说话,旁边的太子垂着脸站在一旁,仿佛生怕再激怒皇帝引来什么灾祸。
李雍撩开官服跪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