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敏先是轻轻叹了口气,沉默半晌方才对杨柯说道:“你结婚的这段日子,处里发生了很多事。”
杨柯点点头,接口道:“我听说了。”
李和敏对此也不奇怪,继续说道:“廖如林现在恨我入骨,在部里乱来,在其他处室的同事面前诋毁我,甚至还影射咱们干部二处……”说着话,李和敏一双丹凤眼在杨柯脸上瞟着。
杨柯沉默了,这意思大概也是认为你李处长挡了人家提拔下放的路,人廖处长发泄发泄也是正常的。杨柯的表情让李和敏心中有些堵,郁闷地轻咳两声,然后苦笑着对杨柯说道:“连你也认为这是我的意思?你可以去问问部长,这事情我事先根本就不知道,我这……”
李和敏摇着头没将话说完,随后又是一阵沉默,然后李和敏突然问道:“将曾令孝提起来顶上廖如林的位子怎么样?”
杨柯悚然而惊,这老娘们心狠手辣啊,她是想将廖如林平调打发走,并且,发生这样的事情之后,廖如林的去向绝不会理想。这纯粹是在发泄,正好廖如林又气疯了在别的处室推泼助澜说李和敏坏话,让李和敏四处树敌,于是就撞枪口上了。若是廖如林不这样乱来,李和敏应该不会盯着他的,毕竟他也是受害者。要处理廖如林很简单,不管是她处长的身份还是背后的关系,和杨柯之间达成协议之后,随便谁都能将廖如林弄去一个犄角旮旯里窝上三五年的,到时候,这位34岁上副处,原本是能在39岁上正处的廖副处长差不多也就毁了。
“曾令孝能力不错!”杨柯略一沉吟,立即回答道。
“我也很看好他。”李和敏笑着说道,然后又说了些话,有关从其他处室抽调人手补充二科、三科科长职务的事情。这是正常的,省委组织部就是提拔人的地方,干部二处一直保留着四个科室,也是为此,自然不会因为陈超和马文军的下放而取消。听李和敏的意思,她本是打算将杨文雅提起来的,但目前她处境不妙,这个想法几乎不可能实现。这两个职位会从组织一处和干部三处抽人顶上,杨柯对此没有任何意见。
随后又说到有关干部考察和监督改革的事情,李和敏似乎是因为杨柯同意与她一起干掉廖如林而心情大好,半开玩笑地说道:“一个星期前就修改好了,就等你这新郎官从温柔乡中出来拍板呢。若是没什么问题,大概演练一翻就要开始下地州考察了,这次你也跑不掉。”
在谈话的最后,李和敏一脸苦笑地对杨柯说道:“我这冤得啊,这个事情,你还是去问问部长大人或是赵秘书吧。”
杨柯懂她的意思,她几次让杨柯去问姚恭友和赵志峰,是想让杨柯问出结果之后帮她正名,只是,这事情上杨柯是不可能如她愿的。
这黑锅处长大人您就继续背着吧!
从处长办公室出来,杨柯心中开始为廖如林默哀,先是被他在暗中闪了一次,现在又被李和敏这么来一下,这位39岁的副处长大人直接就悲剧了。
他倒是没想到李和敏如此果决,这样一来,可就便宜曾令孝了,这位小官二代洪福齐天啊,暗中坑了处长大人,处长大人还要升他官!杨柯想想心中也是好笑,果然这种背后阴人的事情是最让人感觉心情舒畅的。
过道上也遇见了其他一些工作人员,大多都如同杨文雅一样送些新婚祝福,尽管这些话早在当初请客时就说过了。从这些工作人员的表情上,杨柯能看到干部二处似乎笼罩上了一层乌云。
进入办公室,杨文雅还在打扫卫生,杨柯和她说了些无关痛痒的话,他发现不知何时开始,这杨小妞不怎么和他开玩笑了。等杨文雅打扫完毕,杨柯直接叫来了曾令孝并发出了命令:“给我把廖如林往死里顶,顶到他自己申请调离最好,那样,你机会就来了!”
听到最后一句,曾令孝立即激动起来,拍着胸脯跟杨柯保证道:“处长您放心,我保证:顶他个肺!”
ps:
晚点应该还能上传一章,求推荐票!!
第三十二章 下地州(一)()
打发走了斗志昂扬的曾令孝,杨柯才发现,自己提来的袋子忘在李和敏办公室了,那里面是给各位同事准备的回礼。
就在这时,杨文雅提着纸袋出现在办公室门口,脸上带着些笑意。
“杨处长啊,你想不声不响地给处长送礼,处长不收呢,让我给你还回来了。”
“呵呵,我先前忘那边了。正好,你帮我把这里面的小盒子分给同事们,那个大的是给处长的,麻烦你了。”
“我也有份?”杨文雅明知故问道。
“少谁也不敢少了你的啊。”
等杨文雅离去之后,杨柯又想了想,然后方才起身往姚恭友办公室走去。
部长办公室外面,迎接他的是一脸幽怨的赵志峰,那表情中所含的怨念,比千年怨妇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干的好事,昨天你们李处过来汇报工作,出来的时候瞟了我一眼,那眼神冷森森的看得我背脊发凉啊!”赵志峰将杨柯拦下,双手紧紧抓着杨柯胳膊,一个劲诉苦。
“她敢对你赵秘书不敬?”杨柯笑着打岔。
赵志峰撇了撇嘴,说道:“赵秘书好大个鸟,人家那些处长们给面子叫一声赵秘书,不给面子就直接叫赵志峰了!”
赵志峰这话说得有些夸张,不管他的前途如何,将来会如何,起码只要他还呆在姚恭友身边,若非是死仇,借那些处室一把手一个胆子他们也不敢直接叫赵志峰的名字。
领导身边受宠的秘书是很威风的。平时狐假虎威的事情都没少干,但离开领导之后,因为知道得太多了挂掉一部分,因为没基层工作经验冒然下放的那种。也大多都挂了,还有一部分则在其余机关过渡,最终能渡过去的也不多。所以,赵志峰这类秘书群体,最终能出人头地的实在不多。当然,这其中也分层面,市级以下的更少,因为市级以下的秘书党,知道得太多了被砍掉的比例更大,省级层面则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相对还好一些。再往上。到达国家层面。那就是通俗所说的“大秘”了,这个群体大多都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或是丰富的机关工作经验,已经越过了龙门。大多都前途似锦风光无限。
“赵哥,您受委屈了!我先去见部长,晚上请你喝酒!”杨柯反过来双手按住赵志峰肩膀,满脸“诚恳”地歉意,让赵秘书嘴角又是一阵抽搐。
真要说起来,杨柯和赵志峰之间关系算不得有多近,但秘书是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步伐是跟着服务的领导走的,姚恭友对杨柯亲厚,他自然就不敢怠慢。就如同揭东平的秘书朱荣华一样,在杨柯和赵邀面前,那是半点都怠慢不得的。
姚恭友正端坐在椅子上,一脸笑意地看着杨柯,等杨柯问好之后,姚部长问道:“这次你结婚,我没能在场,听说搞得很热闹?”
“我嫂子弄的,请了几个戏班子杂耍来表演节目,还不错吧。”
姚恭友点点头,叹息一声:“都结婚了!”随后又笑问道:“你老子可是等着抱孙子呢,什么时候能满足他这个愿望?”
“这个任务,有我哥顶着呢,暂时还落不到我头上来。”
姚恭友对杨柯的确很好,换个人来,哪会跟人如此拉家常,有事说事,没事滚蛋!
“部长……”
“叫姚叔!”姚恭友伸手点了点杨柯,提醒道。
“姚叔,关于干部二处的事情,是这样的,当初……”
等杨柯解释完毕,姚恭友笑了笑,对此不予评论,又问:“李和敏准备什么时候对廖如林动手?”
杨柯吃了一惊,随即回答道:“应该快了,先前还跟我说这事情来的。”
“她就这性子,吃这么大个闷亏,若是不发泄出来才不正常。恩,不提这个了,你看看这些修改过的方案,若是觉得没什么问题,就按这个执行吧。”姚恭友从桌上抽出一份文件,递给杨柯,随即又补充道:“拿回去看,我这还等个人。”
从姚恭友办公室出来,赵志峰仍然一脸幽怨地看着他,让杨柯浑身冒起一层鸡皮疙瘩,立即求饶道:“赵哥我错了,晚上请你喝酒!”
赵志峰翻个白眼,“先前你已经说过了。”
“外加唱k,我让曾令孝找几个大奶妞,保你喜欢!”
“你就这么看好曾令孝?”赵志峰问道。
杨柯点点头:“目前在干部二处,我找不到比他更适合的助手。”
“行吧,我知道了。晚上去不了,丈母娘今天过来,下次吧。下次我请你,我让曾令孝找几个大屁股妞,保你喜欢!”说到最后,道貌岸然的赵秘书一脸猥琐地笑了起来,将杨柯的话原封送还,让他感觉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修改之后的方案算得是集组织部各位大能众家之长,比杨柯这个刚迈入组织部的半吊子弄出来的原始方案强了不止一星半点,杨处长很努力地想从中挑几处错漏表现表现,最终颓然发现,这方案近乎完美。
之后的两天时间,干部二处开始了演戏,主要是方案中有个评分系统,需要根据被考察对象的回答做出评定。这是没有标准的,只能整理出平时考察时所收集到的回答来作参考,几位处长分别给予意见,将其设定出了一个框架。
这份新的考察方案主要注重于被考察干部的实绩分析和综合评定,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来考核,根据对方的临场表现、现实表现、个性特点中的突出与不足的地方来评分,根据总分来判定是否合格,算是给干部考察工作框架出了一个标准。尽管这标准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但也算得是组织工作的一大跨越了。
姚恭友在听到赵志峰汇报之后,二话不说就按照杨柯的意见将李和敏坑了一把,除了两家一直以来的交情占大头,与这份方案也不无关系。这一届干完,姚恭友是必然要调离组织部的,若是能在任期内做出些成绩,将会直接影响他下一步的位置,将这样一份规范的考评办法汇总上报到中组部,他能收获滔天大功。对于今年已经54岁的姚恭友来说,这考评办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杨柯对沈小晴食言了,原本说好三天之后搬家的,但在演练完毕,干部二处开始分配了任务并要求立即行动,两个新调来的科长也不例外,但都是跟着几位处长副处长混的。
李和敏、陈刚、廖如林、许定山、杨柯各带一人,分五个不同方向下地州,期限为三个星期,平均每人将负责四个地市八名干部的考察工作,任务不轻。
曾令孝、杨文雅与另一名科员被留在了处里留守,这是李和敏安排的,从这留守安排可以看得出来,这次考察归来之后,李和敏立即就会对廖如林动手!
第二天一大早,五辆挂着地州牌照的小车同时出现在省委门口,恭恭敬敬地将干部二处的大爷们请上了车。
杨柯走的方向正好是眉远、乐市、雨城和昌都,至于昌都过去的花市,在这次小地震中则未被波及,并且在之后的干部调动中也没有变动。
杨柯都忍不住摇头苦笑,刚从那头回来,现在又得过去了。与杨柯同行的是新任三科科长张卫东,原机关干部处调过来的,在干部考察上比杨柯这副处长有经验。
张卫东30岁,相貌一般,但人却很会来事,一路上都不用地州上的同志动手,自己就将杨处长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跟杨处长在媳妇娘家人面前表现得一样狗腿。
第三十三章 下地州(二)()
干部二处的工作人员下地州考察干部,全是由地州上派人上来接下去,这已经成了惯例。
说起这个现象其实很有意思,最初是由骆超定下来的,当时的说法是各部门经费紧张,干部二处时常下地州,千里奔袭之下,一年的油费就不得了。于是骆超下令,提前打电话让人上来接,当时这个动作在省委高层引起了非议,骆超笑着说了句:“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一时引为笑谈。
几年下来,这个惯例为组织部节省了不少油费。
其实骆超真正的用意并非如此,而是为了避免组织部的司机们借机申报油费。在那几年,组织部的司机开车下去,地州上都会帮忙将油加满,有的还给报一点单程油费什么的,都给得足足的,并且地州上加油的票据都会给司机拿回来报销,跑上几个地市,一两千块就到手了,在当时,这是巨额收入,这种风气养肥了好多司机。骆超这个动作,让原本油水十足的司机同志一下没了收获,这才是这项举动的根本目的。
骆超的想法很简单:反正你们都要花钱,那就全由你们去承担吧,我这头就省了。傻x,花钱讨好一个司机还不如直接讨好组织部!
其实,当这动作成为惯例之后,谁都讨好不了。
作为能和赵长德掰腕子的人物,骆部长岂是易与之辈,随手一个动作就对省委组织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起码如今的西川省委组织部比起其他省份来。要干净很多。
杨柯的第一站是眉远。
现在的眉远并非是地区行署单位,它只是乐市下属一个县,但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平原经济圈之内。工、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当初乐市地改市之时,其实就奠定了眉远特殊的地位。
如今的眉远县委书记江酬勤是乐市市委常委,与乐市市委书记黄柏然关系很僵,主要就是这位如同揭东平一样,在努力推动眉远从乐市版图中独立,并且如今的眉远已经处于半独立状态,只是因为黄柏然一直压着,省委还没做出决定罢了。但如今省委组织部的安排上也能看出,省委调整行政区划。建立眉远地区已经势在必行。黄柏然是压不住的。
他来眉远并非是考察干部。而是受老丈人吩咐,过来走一趟,看看眉远目前的情况。其实也就是随便走走看看,看看这被圈出来的几个县的城市化建设情况,看看党政领导班子的情况,看看当地民众的精神面貌,工农业比例是否合理等等,并没有具体的要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