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无妾-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铴。

    她之所以这般中意采薇,除了采薇那一笔丰富的嫁妆外,也是觉得采薇心性良善,知书识礼又聪明乖巧,且为人极有主意。都说妻贤夫祸少,她多少也是知道她的铴哥儿是个什么样人,这才想给他娶一个贤妻,好规劝约束着他些。

    这样,便是有朝一日她撒手去了,一想到有采薇这么个可靠之人陪在她的铴哥儿身边,照顾提醒着他,她也能走得安心些。

    采薇见她外祖母看着她叹了口气,隐约猜到老太太的心思,虽然早知外祖母对她的疼爱不过如此,可到底还是有些难受,一等陪着老太太用完了膳,便借口有些累了,还要准备第二日的考较,便告退回了秋棠院。

    不想,她二姨母赵明香带了两个女儿也正在院里等着她,又喊了她到上房去问了半日,一面略含酸意的恭喜她过了第一关,一面又埋怨她女儿吴婉,“当日我说给你也报个名儿去参选,你死活不依,早知道今儿出这样的题目,那几本女书我都是教你念过的,你若是去了,这第一关准定过了。”

    “只要这过了最难的一关,再往后那几关肯定都是极容易过的,这要是真被选中了该有多好,可你这丫头要死要活的就是不肯答应,非得望着那一棵歪脖子树吊死!”

    采薇不由在心里暗暗好笑,不知若是大姨母晓得她那一表人材、玉树临风的小儿子在她亲妹子口里竟成了个歪脖子树,会做何感想。

    不过她倒也因此一事对吴婉有些另眼相看。起初的时候吴婉同宜菲都对章家的四公子章雲有意,而章雲对生得更美的宜菲明显更亲热些,这只要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再往后宜菲一见能攀上定西候府这高枝,立时便将章雲给抛到了脑后,可见她看中的并不是章雲这个人而是他的身份地位,一旦有了更有身份地位之人出现,宜菲便立刻喜新厌旧了。

    倒是吴婉一直都只念着章雲一个,便是有这参选王妃的机会,为了表明她对章雲矢志不渝、忠贞不二的心意,宁愿以死相逼也不肯答应她母亲替她报了名去参选王妃。

    看来,这吴婉对章雲竟是动了真情,只不知她这一片痴情,能不能心想事成?

    吴婉见她母亲又拿了这事出来数落她,便不耐烦道:“好了,好了,薇妹妹累了一上午,母亲还是快些放她回屋去歇着吧!”

    说完也不等她母亲答应一声,便一把拉起采薇,说道:“走,咱们回房歇着去!再在这里呆下去,耳朵都快要起茧子了!”

    吴娟见采薇被她嫡姐硬拉出了明间,怯怯地跟她嫡母行了个礼,也跟在她们后面出来了,她同采薇跟吴婉道了别,两个人一道回了西厢房。

    她见采薇冲她一笑便要转身进她自己的卧室,忙道:“薇姐姐,方才听母亲说再往后的那几关都是极容易过的,姐姐又这么聪明,定然全是上评,况姐姐原就是和那颖川王殿下定过亲的,回头等姐姐做了王妃,可千万别忘了我,好歹带我进那王府里顽上一回才好?”

    采薇忙捂住她嘴道:“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妹妹可千万别乱说,这世间之事大多瞬息万变,从来没有万全之说,这些大话更是不能随便说出口的。你当姨妈那样讲,后面四关就当真那么容易过了不成?还不知明儿又会给出什么古怪的题目呢?”

    实则这第二天出的题目一点儿也不古怪,而是中规中矩。题目是卫国公太夫人出的,每位闺秀面前摆着一匹绸缎,一方素帕,还有各色针线,诸位闺秀可选用这些案上摆着的东西,无论是绣花也好还是裁剪衣裳也罢,要在一个时辰以内完成一件女红,然后由五位主选一一过目,依旧是给出“上”、“中”、“下”三等评语。

    宜菲一见这第二关竟是出了这么一道极容易的考女红的题,顿时喜上眉梢。她亲娘柳姨娘虽不会教她读书识字,但却教她针线活儿一定要做得细致精细,再多些花样子,这样才好绣些什么荷包啊扇套啊之类的去讨男人的欢心。所以她于这女红上也算是有个一技之长的。

    她便立时从那匹绸缎上剪下一块儿来,打算缝个香囊出来,她一面动手挑线,一面挑衅地看了采薇一眼。

    在一个府里住了三年多,她自然知道这女红正是周采薇的弱项,她最多也就是能做些个抹额之类的,连绣花都不会。当初她嫡姐宜芝出嫁时喊采薇帮她绣嫁妆,结果生生把个鸳鸯给绣成了野鸭。

    宜菲再一扫其他十几位闺秀,见众人脸上都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纷纷开始裁剪的裁剪,穿针的穿针,只周采薇仍是一动不动的坐着,在那里凝眉苦思,不由心中更乐。这题目对她们这些闺秀而言那是毫无难度,只怕今儿这一关大家都能拿出个不错的女红来,到时候只会更衬得周采薇那蹩脚的女红技艺差劲儿的可怜,看她这一关还怎么再拿到五个“上评”?

    颖川太妃见采薇迟迟不动手,只是在那里极力思索着什么,不由得也有些替她担心,眼见已经过去两刻钟了,她仍在那里低头苦想,时不时再手在那布匹上比划几下。

    眼见又过去了一炷香的功夫,周采薇忽然灿然一笑,一手取过那匹绸缎,展开来折了几下,再拿起剪刀剪了几剪,挑好了线就开始飞针走线的缝起来。

    她虽不擅绣花做香囊这些,但这女红最基本的缝纫还是做得极好的,不到半个时辰便收起针线,已是做好了一件直裾。

    她刚做好,时辰便到了,宫女们把十四位闺秀的女红呈上丹墀给五位主选过目,就见众女多是选了绣个花啊鸟啊,或是做个荷包香囊什么的,都是些小巧精致的女红。就只有周采薇一人做了件衣裳出来。

    孙太后第一个挑刺道:“周丫头,你自己过来瞧瞧,你看看人家这其余十几位闺秀的针线活儿,做得一个比一个精致,再看看你做的这件衣裳,这等简单的裁剪,就是那等乡野村姑都会做。”

    采薇微微一笑,上前道:“还请太后娘娘请一位女官姐姐试一试这身衣裳,便知其妙在何处?”

第一百一十回() 
孙太后被她勾起了好奇之心,也是想要让她输一个心服口服,便命那洪女史去换上这身衣裳来给众人瞧瞧,究竟有何奇妙之处。

    一时洪女史穿上那身直裾出来,众人初看时也不觉得有什么,孙太后正要再嘲笑周采薇几句,忽然听见卫国公太夫人惊叫道:“哎呀,这件衣裳竟然没有一道衣缝呢?”

    孙太后忙让洪女史走到她跟前,仔细一瞧,果然竟不见那身直裾上有任何一道衣缝,可她方才明明看见这周采薇是动了剪刀和针线的,怎么这会儿却找不出半点痕迹呢?

    定西候太夫人也感叹道:“人都说天衣无缝,老身先前还以为不过是杜撰出来的传说,不想今日竟真能亲眼所见!”

    这一回便是颖川太妃也不知道采薇是如何变出了这么一件无缝的“天衣”。

    原来采薇一见这第二关的题目,便知对她极为不利,她若想取得个上评,只能暂时取个巧宗儿。她先时在眉州老家时所读之书甚杂,她记得曾在一本古书里看到过一种裁剪古法,再配以一套针法,便可缝制出一套“无缝”的直裾来。

    她当时不过出于好奇,便细看了一遍,因不喜针线,也没亲自动手试过,但此时被逼到了这个份儿上,虽不知是否真能如此,也只得先试上一试。她先前想了两刻钟,便是在努力回想当时那古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万幸她既没记错了法子,而那法子也当真管用,缝出来的衣裳确实当得起一句“天衣无缝”。

    其实说是“无缝”,又怎么可能,不过是借助于精妙的裁剪之法,让整件衣服上只有一道衣缝罢了,且藏在隐蔽之处,若不仔细查看是绝计看不出来的,那孙太后老眼昏花,自然看不出来。

    孙太后见她反被打了脸,便气哼哼道:“这等雕虫小技,便是真搞了这么件衣裳出来,也不过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玩意儿罢了,也没多大用处。”

    便给了采薇一个中评,其余四位主选却对这件无缝的天衣赞叹不已,都给了采薇“上评”。

    而这一日十四位参选的闺秀再没有一个能从五位主选那里拿到五个“上评”,因此采薇这第二关的成绩仍是名列前茅,同曹、金二女并列第一。

    虽然顺利过了这前两关,但采薇却有些担心这接下来的第三关,既然卫国公夫人出了一道考较女红的题,那接下来定西候太夫人别要考较她们的厨艺吧?

    燕秦朝的女孩儿,无论是高门大户的千金,还是平头百姓的女儿,打小儿起必学的两项技艺,一个是女红,另一个就是厨艺。

    只不过贫家女所学的女红多以缝纫织布为主,可没那个闲钱让她们买来绸缎丝线,去跟个千金小姐一样慢悠悠的绣花玩儿。

    至于厨艺,平民家的女儿也是只要能烹饪菜肴,会做出饭菜来就是了,而高门贵爵之家的小姐们则是不仅要会做,知晓各种名菜的做法,还更要能品尝出每道菜肴所用到的原料,譬如尝了一块肉,不但要能说出是鸡肉还是鸭肉,还得尝得出是鸡胸肉还是鸭腿肉,用的调味料是花椒还是胡椒。

    若说采薇的女红是勉强还能拿得出手,那她的厨艺就是彻底的拿不出手,她母亲去得早,她父亲压根就不喜欢这种教养女儿的法子,便没再请人去教她怎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与其有那个闲功夫不如多读两本书是正经。

    因此采薇不过会做几样简单的菜肴,能品出鸡肉同鸭肉的不同,再就不能够了。

    她这一回也算是料事如神,第二天定西候太夫人出的题目,正是考较诸位闺秀厨艺如何的。

    其实定西候太夫人这道题目也并不怎么难,且出得极为公正,并不用让她们每人做一样自己最拿手的菜来给五位主选品尝,这每人的口味都不一样,自然给出的评语便会大有差别。

    因此这一回摆在十四位闺秀面前案上的,乃是一个釉里红四季花卉纹菱花口盘,里面盛着几筷子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的菜肴。

    就听定西候太夫人道:“这道菜是我娘家的不传之秘,虽做起来有些麻烦,要几十样东西来配它,极是花费功夫,但做好后只消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香油一拌就是了。”

    “还请诸位小姐们尝尝老身的手艺,看看可能尝得出来这是这道菜是用哪样菜蔬做出来的,将那菜蔬的名字写到纸上便是,只许写一个,限时一炷香。”

    众位闺秀一听只消说出这是用什么菜做出来的就好,竟不用再说出其它的那些配料,顿时觉得这道题目太过简单,自己每日里尝过了多少山珍海味,特色佳肴,还能品尝不出这盘中之物是用什么做出来的?看来这回定能拿一个上评回来。

    结果,等这第一口尝完,诸女脸上的神情都有些古怪,忙又挟了第二筷子送入口中,细细咀嚼一番,竟仍是尝不出来这是用什么做的。

    这一道题目,所有闺秀竟都是等到那香快燃尽了才匆匆在纸上胡乱写上一个答案。

    既然这道菜连那些受过十几年教导的小姐们都尝不出来,采薇自然就更品不出来这是个菜做的,眼见一炷香的时限已到,也是随便蒙了一个菜名写在那纸上,呈了上去。

    等定西候太夫人说出这道菜名叫茄鲞,乃是用去了皮的茄子配上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制成时,众位闺秀都有一种想摔盘子的冲动。

    这居然是茄鲞,谁吃过这种连半点茄子味都没有的茄鲞啊?就是那曾去过定西候府做客之人也从没尝过这道“风味别致”的茄鲞,定西候太夫人这是存心不想让人过关吧?

    一众闺秀顿时觉得定西候太夫人这题出得,简直比头一天孙太后出得那题还要难。但转念一想,既然大家都是在最后一刻才写出答案,多半大家都不知道这道菜是茄子做的,大不了大家都连个下评也拿不到,各人的名次仍同先前一样,倒也不怕有人会超过自已。

    不想,她们虽都尝不出来那道茄鲞,但这十四个蒙出来的答案里,竟有一位小姐运气极好的蒙对了,因此这三关便只这位安侍郎家的小姐一人拿了一个“上评”,其余十三位闺秀连个下评都没有。

    这位安小姐倒也是个诚实之人,当定西候太夫人问她是否之前尝过这茄鲞时,她竟老老实实的说并不曾尝过,因自己爱吃茄子,便写了个茄子在纸上,不想竟然蒙对了。

    众女虽有那嫉妒安小姐的好运的,但因她先前一个上评也没拿到过,名次靠前的几位小姐却也都没把她放在心上,众人心里想的已是第四关又会出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题目。

    第二天一早,采薇用过饭到二门乘轿时,见宜菲正立在门首,目不转睛的盯着她瞧,等她走近了,突然笑道:“周表姐,今儿这一关表姐可要千万仔细仔细,可别连个下评都拿不到,排名反倒要落在妹妹的后面!哈哈哈哈……”

    采薇见她又是这样一副得意张狂样儿,便知左相夫人定是在这一关的题目上又弄了些花样出来,宜菲定是早知道这题目会是什么,这才有恃无恐的来跟自己炫耀。

    其实这一回采薇也有猜过左相夫人会考较女子的哪项才艺,德行、女红、厨艺都已经考较过了,剩下来的那些女子能学的东西,也就只有近些年热起来的那“女子四艺”。

    周采薇想想嫁到安远伯府的那位“酷爱”弹琴的左相夫人的侄女,便猜左相夫人多半会出同琴道有关之题。

    而左相夫人出的这第四关题目同昨日定西候太夫人出的题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甫一开场,她便请了一位琴师坐在大殿正中为众人抚琴一曲。

    待那琴师一曲抚罢,孙夫人才笑眯眯道:“人都说‘曲有误,周郎顾’,可见倘若有人弹错了曲子,这精通琴艺之人定是能听得出来的。不知众位小姐可听出方才邵琴师弹的是哪一首曲子?为何我会选了那首曲子,其题意为何?那曲子里可又有什么弹错之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