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总是饿呢?”刚吃下蛋羹,胃里刚被熨暖,很快又觉得困了。承熹也知道太医说不能吃太多是有道理的,不然孩子怀太大了,将来难受的还是自己。她也分不清自己是真饿还是心里觉得饿,此时只能想别的事分分心。
先前两人成亲,江家五服内的亲戚来了不少,好些都是头一回来京城。见了京城的繁华之后,有几户再三思量,想在这里扎根,在江大爷的帮衬下买了宅子,时常来江家坐坐。
见了怀孕的公主,常有长辈夸她福相。
以前听过的奉承话多了,都是夸她大方得体,夸她容貌的,乍一听到这么个福相,承熹还没迷瞪过来。细细寻思好一会儿,一时啼笑皆非,什么福相,不就是在说自己胖了吗?
她自己照照镜子,确实如此。原先的下巴尖变圆了,双下巴也出来了,好像耳垂都肉乎了一点,看着就有福相。
此时江俨一只手臂揽在她腰上,腰上的软肉简直无所遁形,承熹戳戳自己腰上的软肉,声音有点颓:“我是不是胖了?”
江俨也在她肚子上摸了一把,确实胖了不少,起码腰比原来粗了两圈。不过比起原先几乎两手能握住的腰身,他更喜欢这样肉乎乎的手感,嘴上更甜:“不胖,正正好。”
双生子少见,多少人羡慕他一年怀俩,他们却都不懂江俨的忧愁。
最开始在虔城的时候公主孕吐,江俨愁;回京路上一路颠簸,他也愁;公主腰酸他愁,公主腿肚子抽筋他愁,公主吃得多又不爱走动,他更是愁得不得了。
何况怀孕还不止这些烦恼,还有一些不好启齿的不能说给太医听,简直愁肠百结。
夜里常常睡不好觉,一会腿抽筋,一会肚子里的孩子翻身,要起夜好几回,就没一回好好睡到天亮的。因为睡不好,公主白天头疼时还得喊太医来扎针,那么长的银针在头皮上斜斜扎进小一寸去,江俨都想跟着她一起掉眼泪。
有那么几回,江俨甚至想着把那俩折磨人的孩子塞自己肚子里得了,他不怕吃苦啊。
第177章 承熹俨番外 (三)()
二月初的天还不怎么暖和;前两天柳枝刚发了嫩芽,今日不知怎的又飘了雪,冷得人牙齿都打哆嗦。
江家的丫鬟连往日的仪态都没了,一路小跑着前行;停在正厅门口的时候踩到了石阶上的碎雪踉跄了一下,被门边的黑衣侍卫扶住了。
她也没空道谢;刚走近里屋便匆匆跪下;方要行礼,文宣帝便疾声问:“如何?”
“醒了醒了!”丫鬟忙说:“医女给施了针;现在醒了。”
文宣帝慢慢吁出一口气,连多问两句的力气都没有,挥挥手让她下去了;端茶的手都有点哆嗦,入了口都没察觉茶水早冷了。
天还没亮的时候江家来了信说承熹要生了;文宣帝早膳都没顾上吃,就等着出宫抱孙子了;却是来了江家才知道承熹还没生下来;先前还疼晕过去了;登时惊出一身冷汗。
虽说是同辈的亲家;江家大爷却没敢说话,文宣帝的脸色实在太难看,连对面坐着的太子脸上都青白一片。江老爷子声音发紧地宽慰两句:“都是有了经验的稳婆,定出不了差错。”
文宣帝脸色稍霁,胡乱点了点头,见坐在自己膝头的皓儿也小脸发白,忙挤出个笑脸来逗了他两句。
皇后在江俨院子里的耳房坐着,痛叫声喧闹声离她只有一墙之隔,更是心神不宁。若不是稳婆说贵气太盛的人对小孩运势不好,她就直接进屋去了。
问了问时辰,皇后脸色越差。她还记得承熹头一回生皓儿的时候也受了些罪,医女都说第二回生就要容易些了,可这回竟比头一回生皓儿花的时间还要长。
里屋的江俨才真真是煎熬,他以为自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怀孕什么样,分娩什么样,都从几本医经里头清楚了。之前妹妹生孩子的时候不到一个时辰就生了出来,他以为生娃都是这样的。
结果到了此时,他还是被吓傻了,不知道会疼这么久,也不知道会流这么多血。血水已经端走了两盆,他看得一阵阵眼晕,脸上惨白得没有血色,别的医女嬷嬷却面色如常,好像流这么多血该是正常的。
耳中充斥着各种乱糟糟的声音。
“参片呢?快拿过来!”
“……闷?闷也不能开窗啊公主!”
鼻尖满满的血气堵得他呼吸不畅,江俨手脚发冷,僵硬地在原地站着,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他多年来所有的无措都是在与公主相关的事上,可没有一回像这回,一点都不知道该做什么。
一刻钟前他还在公主的床边坐着,干坐了两个多时辰,他绞尽脑汁说了一篓子加油鼓劲的话。慢慢地,越来越难开口。
先前公主抓他的力气极大,喊疼的声音也响,听了嬷嬷的话尽量不大声叫来保存力气,还能吃下些东西。可熬了这么三个时辰,她的脸色比纸还白,□□声都成了气音,掐着他的手力道越来越小,手背和腕子上的青筋突起得吓人,右手食指的指甲劈掉了一半,那是刚才疼痛发作的时候在江俨手背上抓断的。
公主刚晕过去,江俨就被几个嬷嬷丫鬟挤到了一边,公主身边挤得满满的都是人,连他站着的位置都没有。
整个屋子都是人,乱糟糟的,江俨听不清她们说什么,只听见公主小声唤了他一声,他扑上前挤开了一个丫鬟,跪在她床边抖得不能自抑。
公主握着他的手在轻轻发颤,江俨反手紧紧握住了她,喉咙跟被屋里的血气堵住了似的,一个字都挤不出来。
她微微合着眼,只留了一条缝,江俨一时竟分不清她是醒着还是又疼晕过去了。他探指哆哆嗦嗦地在公主鼻尖一碰,气息微弱,好半晌才呼出一口气,腕上的脉搏跳得飞快。
“不生了……咱们不生了……”
产嬷嬷转眼就瞧见驸马爷哭得一把眼泪,声音都哽咽了,竟还一手揽在公主腰上把人抱了起来,像是把公主抱走就能不生了了一样。嬷嬷登时急得不得了,忙要上前去拦。
“你在这能做什么!还能替你媳妇生不成?”江夫人上前来重重呼了他一巴掌,江俨没醒过神来,脚下踉跄着倒退了两步,被拽到了门边,任凭江夫人和江家小妹怎么拉也拉不出人去,他脚下扎了根似的,挺着脖子往公主那边看。
仅剩的理智知道自己不该在这,什么忙都帮不上还会添乱。
可江俨看见公主手指微微蜷了一下,掀起眼皮朝他这个方向看了一眼,他倏地挣开江夫人和妹妹的牵制,跪在她床边抓着她的手。
承熹声音不稳,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挤不出来了,江俨几乎是看着她的嘴型分辨出来的——“你别添乱,你出去。”
“我……就不该回宫……”江俨眼里猩红一片,捧着她痉挛的手指凑到唇边吻了吻,颤着声音慢慢道:“也不该做什么面首……”
“能再见到公主,我就该知足了……不该再生什么奢望……”
江俨语序颠倒,几不成句,可几乎神智不清的承熹却听得很明白,他这是被吓到了,后悔两人行了敦伦之礼,后悔让她受这番罪。
承熹弯起手指在他下巴上挠了一把,留下两条血道道,费力地睁眼瞪了他一眼。原本全身的力气都被抽没了,不知从何处冒出来一股力气,让她能撑下去。她忽然就有了必须撑下去的理由——这才只是力竭,他就吓成了这个样子,万一她真有个三长两短的,江俨还不得把他自己逼死?
被她重重挠了两道,江俨反倒多了些生机,胡乱抹了抹眼中湿意,低声道:“想打我骂我都好,咱先把孩子生下来。”
听到独属于小孩子的“哇”得一身哭声,江俨只觉被这道声音从快要溺死的窒息中生拉硬拽了出来,终于得以大口大口喘气。
产嬷嬷脸上的焦虑丁点没少,见周围丫鬟面上都露了喜色,大声斥责:“分什么神!还有一个!”
听得此话,江俨眼前一黑。
承熹疼得已经迷糊了,浑浑噩噩中听见江俨说了什么,也没有听清,生怕他又说什么丧气话。很快地,听见第二声孩子哭啼的声音,她总算放心地晕了过去。
*【此处是承熹昏迷三天并做了个梦的分割线】
正是日落时分,村子里处处炊烟。
小院里种着一棵枣树,院墙有些矮,一半爬出了墙外去。树底下坐着个身量挺高的男子,着一身洗得发了白的粗布衣裳,背朝着刺眼的夕阳,手中正在编一个竹筐。
别人一晚上编一个就不少了,他一双手却极巧,一晚上编三个,熄灯了以后摸黑还能编俩,以此补贴家用。
承熹扶着墙慢腾腾挪到门前,朝着院子里那个蹲在一棵树下的背影喊:“江俨,你过来!”
那个身影没回头,手上动作也没停,像是没听到似的。
旁边厨房里走出来一个农妇,忙迎了上来把承熹扶好,脸上的笑容里有一种老实人惯有的淳朴:“哎,妹子你赶紧回屋去,这外头晒!”
她手上力气大,承熹身子发软,半推半挟带地被这人带进了屋子。这妇人瞅了瞅承熹,小心措辞:“妹子咋的又认错人啦?那人不是什么江俨,那是俺家大柱呀!”
承熹眸光一凉,紧紧绷着嘴角,慢腾腾吐出一口浊气。临进门前又朝那坐在树下的背影瞅,那男子回头看了一眼,眨眼功夫又扭回了头。
承熹也分不清他视线到底落在谁身上,心里的委屈一个劲地往出冒。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现在这儿的,半月前一个清晨她醒来,睁眼后发现自己全身都疼,腿上用纱布绑着两块夹板,抹了些黑乎乎的草药。
面前出现的就是这妇人,听她说自己从山上掉了下来,摔断了一条腿,被她家大柱捡回了家。
承熹虽还没明白自己的处境,还是半信半疑地道了句谢。没等她问清楚这是哪儿,就有个身量颀长的男子推门进来了,她脱口叫了一声:“江俨?”
江俨愣了一下,脸上浮上两分迷惑,头一句话就是:“你都醒了,咋还没走?”
“大柱你咋说话呢?”那农妇瞪了他一眼,笑着跟承熹说:“俺大柱脑子不好使,以前上山砍柴的时候摔坏了脑子。”
承熹脸上的笑一僵。她用了三天时间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江俨好像不认识她了,改了个名叫什么大柱。
“妹子你肯定是认错人啦!俺和俺大柱都成亲五年啦!”
刚听完这话的时候,承熹都以为自己小话本看多了,做了这么个荒诞无稽的梦。这明明就是江俨,她朝夕相处十几年的人还能认错?连他走路先迈左脚,手上哪儿茧薄哪儿茧厚她都清楚。她和江俨都成了亲生了娃,怎么突然冒出个娶了媳妇的大柱来?
可她在这儿一连住了半个月,这梦都没醒。
她花了半个月功夫才确定面前这农妇也不是什么会法术的老妖婆,真的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妇。
承熹没听过这村名,也没听过这县的名,至于这是哪个城辖下,哪个官管着,便是妇人听不明白了。她走过最远的路也不过是去县里,见过的身份最高的就是里正。
承熹想过了各种法子,卖掉了首饰请来县里的大夫给江俨看脑子,几服药喝了,江俨却还是不认识她。大概是被她弄烦了,刚开始耐着性子的客套变成了冷淡。他跟那妇人说五句话,也不跟她说一句,再加上江俨本来话就少,每天承熹费尽了口舌也不过得他应两声。
承熹从没想过在江俨脸上看惯了的寡淡神情和凉薄疏离的眼神放在自己身上时会这么伤人,她甚至想雇几个人把江俨绑回京城去。
可她又怕自己真的认错了人,转念再想,这妇人好心收留了自己,自己反倒恩将仇报,把人家相公掳走了,哪有这样的道理?
可她真的忍不了了!每天看到两人之间那种无形的默契——白天江俨下地耕种,这妇人后院种菜;空闲时候江俨编竹筐,那妇人做饭,时不时还说笑两句——承熹觉得自己快要疯了。
她勉强让理智回笼,倒是觉出了一些蹊跷:江俨摔坏了脑子,记不得以前的事了,什么都由那妇人说了算;那妇人说她和江俨成亲五年,两人却至今不同屋,也没有孩子,看着好像江俨跟她也不怎么亲近。
第178章 承熹俨番外 (四)()
趁着一位来串门的邻居上门时;承熹拉着她到门口小声问了问,才知道这妇人去年守了寡,她口里说的成亲五年的大柱是半年前才来的。
救下江俨的是个猎户,他不想养江俨这么一个受了伤的拖累;里正也不知道该把他放哪儿。江俨说要走,守寡的这妇人看他模样生得好;人长得也高大;就编了个说辞哄他,领回家当自己相公了。
这就对上了。
每每瞧见那妇人脸上憨厚老实的笑;承熹恨不得啐她一口,这哪里是个老实的农妇,跟人牙子也没什么两样。这也不是什么民风淳朴的小山村;救下了人居然就这样分配给寡妇了?若不是江俨心志坚定,指不定那这妇人孩子都怀上了。
那农妇也十分警觉;每天尽量减少她和江俨的接触,若不是看承熹身上还有几件首饰;大概直接把她打发走了。
今日那妇人赶集去了;江俨干完农活早早回来了;又坐在树底下编竹筐。
承熹扶着腿一步一步挪腾着走出门;光是几步路就走出一身汗。
她静静看着面前的江俨,心里一阵酸楚,若是以前她摔折了腿,江俨大概会抱着她走,哪里会像现在这样眼睁睁看着她挪腾出来,连扶都不扶一把。
“江俨,你真的不记得我了?”
江俨抬头瞥了她一眼,又低头瞧了瞧她的腿,微微蹙了眉,搬过树下一个小凳放在了她身后,又坐回原位,闷不吭声地收回了视线,继续去编那竹筐,手下动作飞快,竹筐编得也极紧实。
承熹又絮絮叨叨说了一通,讲两人怎么认识,怎么相处,怎么成亲。
见他听着听着,脸上升起一丝怀念。承熹捕捉到了他脸上的这个表情,心头一喜,“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