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朝驸马须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兴朝驸马须知-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段时间两人夜夜同榻而眠,因他行动不便,起夜洗漱都是成雅风帮忙的,更不堪的模样都被她瞧过。大约是因为如此,他多年来不容人近身的隔阂也在无形之中消减了。

    她暖暖的温度仿佛从身下床榻一点点蔓延到他身上。容璟邰忍不住侧过身,凑近她一些,犹豫片刻觉得不妥,又小心退后了一些。须臾之后,似乎又下定了什么主意,凑了近来。

    成雅风没睡着,此时正睁着眼看他这般反复的动作,唇畔笑意深深。忽的翻了个身,滚入他怀里,抬起的手臂正正搭在他腰间。

    容璟邰颤了一下,没敢动作,喉结一连上下滚动。

    许久后,听她呼吸渐稳,这才敢抬起手,指尖搭在她的手臂轻轻摩挲几下,握着她的手再没放开。

    成雅风抿着唇憋笑。这些日子太困了,此时沉甸甸的心事总算放下,没一会儿就睡熟了。她睡姿不好,以往多年又睡惯了大床,睡得四仰八叉。

    容璟邰白天小憩多了,夜里觉浅,被吵醒了也不说她,好脾气地缩在床的边沿处,只为她睡得更舒服些。

    他白日时用筷的动作越来越娴熟,夹错菜的次数越来越少。成雅风瞧见他渐渐有了笑模样,心中欢喜蔓上了眼角。真想夸夸他筷子使得好,却又怕他恼。

    *

    随二人一起住的几个暗卫跟了大皇子多年,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小时候沦落街头,过了好几年苦日子,后来才被大皇子捡回去。个个忠心耿耿,即便主子遭逢此大难,仍旧不离不弃。

    各个是八尺大汉,一身的好力气,白天就出去给这条街上的店家做工。银钱每日结一回,回来便交给成雅风,也没有半句委屈话。

    成雅风头一回被大皇子送走时,身上戴着的那身精贵首饰当了个干净。因是有份例的,她怕被有心人查到,便小心地把首饰拆散成一个个珠子,换着当铺去当。若是金饰就拆去上头的珠花,再去当。

    可惜这地方没人识货,死当来的银子不多,也只够他们维持生活。

    她没吃过这样的苦,却一点都不委屈,看着容璟邰慢慢恢复了力气,行走起身均与旧时无异,更觉得欢喜。

    容璟邰却替她委屈,她这样好的姑娘,合该一辈子华服美食,不该陪他过这么苦的日子。

    瞎子到底能做什么呢?

    他静静想了两日,铺开纸张,把曾经擅长的字画捡了起来。

    虽说双眼瞧不见了,触觉却比以前更灵敏了。饱蘸颜料的笔锋含有水分,宣纸上便会留下湿痕,即便干掉

    作者有话要说:  虽说双眼瞧不见了,触觉却比以前更灵敏了。饱蘸颜料的笔锋含有水分,宣纸上便会留下湿痕,即便干掉之后,也会有些微的凹凸不平。

    他便以此来分辩,一点点摩挲着纸上的痕迹,慢腾腾地写字作画。练了几回,找回了以前的手感,写字作画还有模有样的。

    成雅风好一番盛赞,以为他只是闲来无事的消遣,却不知她的夫君早已想到了更深更远的地方。

    作者有话说:原打算一章写完的,然而没写完,大概还要有半章_(:з」∠)_

第130章 襄城() 
一日暗卫带着大皇子出门遛了个圈,回来后用过午膳,成雅风牵着他走到床边坐下,用热腾腾的药汤浸透湿帕给他敷眼。

    容璟邰却握上她的手,从袖中掏出了一个小小的荷包,放在她手中,唇畔似有浅浅笑意。

    “这是……”成雅风不明所以,这荷包是她前两日亲手缝的。她母亲去得早,一手针线功夫极为粗浅,做出来的这荷包上头都是毛刺刺的针脚,摸上去一点不平整,模样更是丑得不像话。

    他却极为珍惜,每天得了空子就摩挲许久。成雅风瞧着好笑,猜他是因为看不到,所以不知道这荷包有多丑。成雅风便任他去,也没揭自己的短。

    此时却把这荷包还给了她,这是何意?

    觉出那荷包有些份量,里头放了东西。成雅风解开一看,里头竟是两锭雪花银。

    “这是卖画得来的。”他极为认真地说。成雅风怔怔瞧着掌心中的两锭雪花银,一时竟呆住了。

    “如今……我只能赚这点银子。”容璟邰抿抿唇,轻声答:“却不知,你会不会嫌弃?”

    若是从前,这点银子掉在路上,他都不会多瞅一眼。如今,却是好几日写字作画所得。

    成雅风笑得合不拢嘴,他把这两锭雪花银交到自己手中,比曾经他送自己价值千金的首饰更觉欢喜,一时差点掉了眼泪。连忙抹抹眼角,轻哼一声调侃道:“你身有隐疾我都不嫌弃了,如今不过再添一条眼盲,又有什么好嫌弃的!”

    他虽看不到,却也偏头极认真地“注视”着她,眼中点点茫白也似在发亮似的。

    原先他能瞧见的时候,眸中空寂一片。如今失明了,反倒慢慢有了神采。

    两人面面相觑好一会儿,他沉默着不作声,成雅风心中一慌,怕自己这话损了他的颜面,忙要描补一二。

    此时两人一坐一站,容璟邰忽的握着她腰肢抱上床,一翻身便轻轻巧巧把她压在身下。近得呼吸可闻。

    他这回犹豫的时间比往日都要短,唇凑了上前,在她脸上找了一会儿,才找准她唇的位置。

    “你……”

    “其实,”容璟邰轻声打断她的话:“我没有隐疾……”

    成雅风一时怔然,脑子全成了浆糊,先是颦着眉细细琢磨了一遍他这话,觉出其中深意慢慢张大了嘴巴,瞪大的双眼炯炯有神,模样十分可笑。

    察觉到抵在身下的那处滚烫微微跳动了两下,勃勃生机,且极有侵略性,她终于后知后觉地明白了什么。

    *

    牵涉到卖官鬻爵一案中的几位大臣被抄了家,所抄家资尽数收归户部。怕百姓心有不满,当年的税便减了一成,百姓纷纷额手称庆。

    太子此举让不少老臣安分了,却也寒了心。吏部尚书身为三朝元老,与他们同朝为官几十年,老来晚节不保,散尽家财不说,一辈子博下的好名声也毁了,着实惹人唏嘘。

    这些年世家一直对太子重用寒门不满,虚与委蛇步步退避,如今被逼到如此地步,自然心中恨恨。

    文宣帝刚理了几日朝事,又觉得头疼,胸口也沉闷气滞,唯有清晨最凉爽的时候能舒服些。太医说他这病还没养好,不能费心神,劝他多休养。

    文宣帝细细琢磨两日,此时离承昭及冠还有大半年,也是时候放手让他去做了。便又称病不朝,仍是由太子代为监国。

    他的病情瞒得死死的,除了身边近侍,朝中无人知晓陛下的病情究竟如何,是以文武百官都在暗中揣摩:到底太子这监国一职会做多久?更有甚者,揣测陛下这病还会不会好?

    如今文宣帝连着十几日不朝,竟有几位老臣上书言太子于朝事上尚显稚嫩,奏请陛下允两位亲王入京主持大局。

    盛亲王与废太子同为先太后养大,裕亲王又是一向死性不改,如何能放他们入京?岂不是纵虎入山林?

    文宣帝自是怒极,严辞训斥了如此提议的几位老臣,怕出了大乱子,只能撑着病体处理朝事,请亲王入京的事遂压下不提。

    *

    承熹这日出了宫,她打小学习古琴,教她的女先生性情温和,两人成了忘年交。这日正是那女先生的五十华诞,承熹便出宫为她贺寿。

    这女先生性情淡泊,不爱权谋,这些年来只在民间教书。她家中都是规矩人,知道面前的人是公主,跪伏于地行了大礼。承熹推辞不过,只好受了。

    虽那女先生留了膳,承熹却不敢再留,她的家人碍着承熹的身份各个唯唯诺诺。把人家的寿辰弄成了这般严肃的模样,承熹过意不去,不好久留,与女先生贺过寿,敬过三巡酒水,留下贺礼后便告辞了。

    这一条街是秀水街,京城的富商新贵多居此处,街上遍是敞亮的店堂铺面,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大兴民风开放,路上好些年轻妇人都与夫君并肩而行,有几对不怕人说闲话的小两口还手挽着手,十分恩爱的模样。

    承熹侧头瞧了瞧江俨,也默默把手挽了上去。

    江俨身子一僵,同手同脚地走了几步,总算恢复常态,却仍是心生荡漾。方才公主在那女先生家中喝了几杯水酒,如今双颊微粉,她又容貌姣好,街上好些路过的百姓都若有若无地看上一眼。

    江俨不想她这模样被别人瞧见,看见前头的一家酒楼,便问:“公主可要尝尝这家的挂炉烤鸭?”

    承熹抬头一看,这家酒楼外头挂着一个红字招牌,上头“百味斋”三个大字十分显眼。承熹小时候吃多了药膳,身子养好了以后,比常人更看重口腹之欲,看到这“百味”两字便心中一动。

    跑堂的小二眼招子极亮,吆喝一声:“客官,您里边请!”连问都没问,径直把二人往顶楼雅间请,天字间已经被占了,便把两人迎到了地字号。

    江俨没扫一眼菜谱,嘴皮子不停,一连点了十几道菜。小二脑子不够使,连忙掏出纸笔来记,临走还得了江俨小半块银子,咧嘴笑说:“好嘞,客官您稍等!保准给您先上!”

    承熹瞧江俨似乎驾轻就熟的样子,便笑问:“你怎的这般熟悉?”

    江俨敛袖给她倒了一杯茶水润口,“我娘极喜欢这家的挂炉烤鸭,我月底回家的时候常常包上一桌酒席送到家里。她的口味又与公主差不多。”

    此时酒楼中人不多,菜上得挺快,最大的盘子里头那烤鸭片成薄片,整整齐齐码在精致的盘中,蘸着秘制酱汁入口,酥嫩鲜香,果然十分美味。

    这百味斋是个三层的小楼,顶层视角最好,可以远远望到圃田泽上的渔船。只是却也很小,天地玄黄四间雅间一分,顶层就没什么空当了。

    隔壁的天字号雅间大约是坐了许多人,他二人这里却安静,更显隔壁嘈杂,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声音乱成一片。

    承熹耳力不佳,也没有听人说话的习惯,便没有在意。却见江俨神情一滞,停了筷子,凝神去听隔壁间说话,承熹忙问:“怎么了?”

    江俨一向神情寡淡,若是没什么大事,不会神情这样凝重。

    江俨没答话,内力凝成一线侧耳去听隔壁的动静。承熹也努力去听,只能勉强听清几个字,只好耐着性子等。

    耳力极佳的江俨能轻易分辨出说话者的音色、年纪,甚至能从说话人的语气猜测出那人的表情。听了几句,略略把隔壁间的座位图在脑中勾勒了出来。

    主座的人面朝南,声线风流,约莫是哪家的富贵公子在酒楼请客会友。他语气难掩惊讶:“……还有这等事?”

    另一人大着舌头,估摸是喝了不少酒,可还留有半分理智,压低了声音说:“可不是?前日地龙翻身,襄城山崩地裂,死了好几十人呐!”

    “嗤,我老子就在钦天监做事,还有那什么地动仪的玩意,怎么没听说?前日才发生的事你小子怎么就知道了?这等大事可容不得你妖言惑众!”席间一人嘲讽,其余人只觉他在胡吹乱侃,只当笑话来听。

    醉酒的那人重重一拍桌子:“爱信不信!小爷看你们是兄弟,这么大的秘密也没藏着掖着,你们还不信!哼,那小爷就不说了!”说罢推开椅子就要走。

    他态度放肆,这般喧宾夺主,主座的公子不高兴了,语气淡淡道:“坐下!继续讲,我这人最爱听故事。”

    醉酒的那人看席上身份最高的公子冷了脸,只好悻悻坐下,接着讲道:“那地龙一翻身啊,那可是山崩地裂地动山摇血流成河啊。”他压低了声音:“可你们知道这襄城是谁的封地吗?”

    席上众人沉默不语,只有主座的公子淡声道:“是承熹公主的封地。”

    襄城距离京城不远,快马加鞭不足两日功夫就能赶到帝京,物产富饶,民风淳朴。因为承熹公主是圣上唯一的掌上明珠,所以特赐襄城为承熹公主的封地。

    那人拊掌大声道:“对呀!襄城那座公主府金碧辉煌,可这次地龙翻身竟然把那么大的府邸震塌了!没错!震塌了!”

    众人都是半信半疑,又听他说:“正是大晌午的时候,大太阳一照,有人瞧见公主府破了的砖墙底下有什么东西露出来了,金灿灿的闪瞎人眼。走近了一看,墙角下满满的全是金条啊!”

    他夹了一筷子菜,咂巴咂巴嘴等着席上众人反应过来,慢条斯理接着说:“好些百姓一拥而上把那块墙拆了,光是那一面墙

    作者有话要说:  他夹了一筷子菜,咂巴咂巴嘴等着席上众人反应过来,慢条斯理接着说:“好些百姓一拥而上把那块墙拆了,光是那一面墙里头就足足有数百根金条啊。原来那不是砖墙,而是金墙!”

    “正当此时,城里的卫兵全部出动,把所有抢到了金条的人都抓起来押进了大牢,说是什么‘聚众作乱’!审都没审直接押大牢里头了!你们说这是什么理儿啊?”

    众人又是沉默,这次却连举筷落杯的声音都没了。

    作者有话说:正文里,大皇子就讲到这里,再有就是番外了。

第131章 叵测() 
一室静寂中,只有醉酒的那人仍喋喋不休:“据说这襄城是咱大兴龙脉的始源之地,山脉多起伏逶迤,潜藏剥换,紫气升腾比京城还旺。圣上把承熹公主的封地封在那里,就是为了让这天家血脉去护持龙脉。”

    “皆言龙脉须缠护周密,护卫有情而不斜飞逆转。可公主一直在京城呆着,去年年底还被休回了娘家。襄城久无祥瑞之气守着,如今又紫色大损,这不就生了灾祸嘛!”

    说了这番话,那人总算清醒了两分,似乎察觉自己说得太多了,连忙扇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子,干笑道:“诸位兄弟当个故事听听就算了,我也是从别人那儿听来的,当不得真当不得真哈!”

    而这厢,承熹因江俨越来越凝重的表情而心神不宁,彻底没了吃饭的心思。

    好一会儿,江俨声音低沉地唤了一声“公主”。语气沉郁,和往常寡淡的声音大有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