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打了一个电话过去,把事情一说,等着陈编剧给个答案。
可陈编剧那边听完话,整个人万分诧异道∶“什么,《寻秦记》是你写的?”
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明显敞亮了很多。
从男低音到男高音的转化,居然如此的自然完美,毫无瑕疵。
方景耳膜隐隐作痛,把手机略微放的远了一些,心中为华语乐坛损失了陈编剧这位高音唱将表示惋惜,也为华娱文坛多了陈编剧感到同情。
“你知不知道,你同时投稿十八家娱乐公司,这事情犯规矩了。”
“投稿只能够一稿一投,被拒稿后再投,哪有你这种一稿多投,一投就投十八家的啊。”
“而且偏偏这十八家几乎都看上了你的稿子,还有几家在一个大楼里,编辑经常一起吃饭。在吃饭聊天的时候,你一稿多投的事情就暴露了。”
“换作别人,就会被全部娱乐公司一起拒绝。但你那部《寻秦记》,唉,写的太好了。”
“轮到你居然就变成了十八家公司抢着连载,加上这件事情不知道怎么在圈子里传开了,很多公司看了你开篇后,也都想签你。”
说到这里,陈编剧的语气似乎变得有些悲痛,带着些许烂泥扶不上墙,怒其不争的意味。
“可是你,你居然在全部邮件里,都没有写上联系方式和笔名。”
“就连我都才知道是你。。。。。。”
“现在海西省做连载的娱乐公司都猜你是谁,都变成全城求稿了。”
说了这么久,陈编剧才堪堪打住,给了方景点说话的时间。
“那个,你还没告诉我哪家娱乐公司最有实力,稿费给的又多,最近我缺钱。”
“你是不是傻,最有实力的公司,当然也就是稿费给最多的公司。”
86 景大神横空出世()
挂掉陈编剧的电话,方景暗暗尴尬。
他确实忘记在邮件上写上地址与电话了,导致他们只能够通过邮件进行回复。
而且他没接触过小说圈子,不知道一稿一投的规矩,做了一回一稿多投的蠢事。
难以想象,当时那些编辑是怎么一边喝着一酒,一边谈论近期收到的稿子。大家都沾沾自喜,很神秘表示,自己发现了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
最后某位编辑一开口说出书名,大家才愕然知道,原来说的都是同一本小说。
《寻秦记》的名声就这样在小说圈子里传开了,碍于这本书小说实在是精彩纷呈,导致编辑们居然没有按照惯例统一回,反而纷纷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想要签下这本小说的连载版权。
最后陈编剧给的答案也很实在,往往实力最强的娱乐公司,稿费当然也给的更多。
听了这句话,方景才恍然大悟。
因为先前在众多邮件中反复权衡,反而让他从很多方面去思考,把简单的事情给弄复杂了。
既然想要稿费多,那么自然要找实力最强的公司。
有实力就等于有资金,有资金自然就开得出高稿费。
虽然实力较高的公司,收稿的门槛也更高。
但论起质量,他这本《寻秦记》还真不怕谁。
“书香娱乐,旗下书香文学报,一周双刊,海西省订阅量近十万,每期总销量都有三十万左右。”
“这是家光靠小说就爬上三流评级的娱乐公司,也是海西省最大的娱乐公司。”
一周双刊,就代表书香文学报,一周会对小说进行两次连载。
而连载小说,自然是连载的越快,读者读的越爽。
只不过报纸每期更新的时间越短,就代表承担的风险越高,如果一期的销量降下来,那么造成的损失就将越大,并且这对编辑团队,小说的质量,也是一种很大的考验。
往往能够做到一周一刊的报纸,就是小说圈里普遍的水准了。
书香文学报能够做到一周双刊,就是它的巨大优势,也是实力的体现。
而十万的订阅量,就代表全省有十万人长期订阅这家报纸,这种订阅用户,都会有专人送报纸到家门口的。总销量则包含了报亭,小卖铺等地方零散的销售。
海西省近亿的总人口,这十万订阅量,其实并不算高。
可在矮子里拔高个,书香文学报已经是海西省销量最高的一家报纸。
当初方景投稿的娱乐公司里,就有这家书香文学。而且他们的回复,也是表达出了非常希望和方景签约连载的意象,并且留下了主编的电话。
按照邮件里的电话号码,方景就和这位姓余的总编联系了一下。
“喂,您好。”
“您好余总编,我是《寻秦记》的作者,打算在你们书香文学连载小说。”
“希望能和你们合作,想仔细谈谈合约的问题。”
余清总编刚处理完下期报纸的排版,点了根烟坐在软软的老板椅上,顺手接起来了电话。
原本百无聊赖的他听到《寻秦记》这三个字后,瞬间挺直了腰杆,直接掐掉了刚刚才点着的烟。
他作为书香文学的总编,在海西的小说圈里,号称“三眼总编”。
很奇怪的称号,却证明着他的实力。
将近二十年的从业经历,令他读书时一目十行,三心两用简直成为了本能。毕竟编辑每天审阅的文字量堪称恐怖,速度绝对是够快。
可当他第一眼看到《寻秦记》的时候,就被完全吸引住了。
穿越时空,改变历史。。。。。。
这一个个新鲜的词汇,让他看到了从未看过的写法,从未看过的题材。
对于搞创作的人而言,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创意。
新的东西,才吸引是真正吸引的东西!
当他贪婪的把第一卷全部看完的时候,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签下这本小说。
因为他可以遇见,这种完全开创了一种新写法,新类型的小说,绝对可以大卖。
要知道书香文学可以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与余清分不开关系。他敏锐的判断力,往往能够准确判断出一本小说,销量是否能够上去。
这种判断力就好像他比别人多长了一只眼睛,能看到更多的东西一样。所以圈子里的人,都把他叫作“三眼总编”。
最近几天余清正发愁,怎么样才能够联系上《寻秦记》的作者,并且拿到连载的版权。千万不能让其他娱乐公司,把这本小说签走了。
否则的话,别说提高销量。
就连原本占有的市场,都很可能被对方用这本小说给抢走了。
娱乐公司的竞争就是这样,你吃了一块肉,别人就必定掉了一块肉。所以能够赚钱能够火的作品,谁不争着抢着要。
接到方景的电话,余清有种意外之喜的感觉,连忙回道∶“好好好,我们可以约个时间详谈。”
“请问这位作家怎么称呼。”
方景沉凝了一下∶“你叫我景大神吧。”
小说圈子,互相之间用更多的自然是笔名。
方景虽然没有笔名,可临时取一个也并不难。但是要取什么太文雅的笔名,一时半会还真想不出来,他也不好这一口。
那笔名就取通俗点的吧,直接把名字中的景字给拿了出来。
后缀就用大神这个称呼,两相结合他的新笔名就诞生了。
大神在网文作者里,可是一个响亮的称号,代表着畅销,代表着等级,代表站在行业顶端的那一小搓人。
方景则是不管到哪个圈子插一脚,都觉得不能丢了重生党的脸,必须要做到最顶端才满意。景大神这个笔名,就预示着他的决心。
“景大神?”
“大神你好,请问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余清不知道大神两个字的涵义,但也莫名觉得这个名字无形拉风,想要约这位作家找时间谈合约,却没想到被这位作家给回绝了。
合约的内容在电话里敲定,再通过邮寄的方式签约,而每期连载的内容,也可以直接发送邮箱过去便好。
方景是有意隐瞒了他的身份信息,不知道为什么,也许只是不想把自己在电影圈的纷扰,给待到小说圈来。
余清则暗暗猜测,这位景大神会不会是哪位作家的马甲?
一些作家手头有合约在身,却又准备另外发书赚钱,就会采用马甲的方式。
再看看《寻秦记》老道的写手手法,和穿越这种从未出现的创意,也绝对不像是新人能写出来的。
只是余清猜不出来,这位横空出世的景大神究竟会是谁呢?
87 挤掉了畅销作家()
在谈合约的时候,方景就只有一个要求——稿费!
“连载版权,一百万签约金。”
方景把《寻秦记》拿出来,就是为了换钱。
一口价一百万,正好足够电影工作室的注册资金。
而这个价钱,都已经略微超过了一些三线评级的小说作者。
可余清没有一点犹豫,张嘴就答应了下来,只有一个字∶“好”。
其实方景喊这个价格的时候,也有点没底。
虽然《寻秦记》的质量有保证,但他在小说圈绝对是一个纯新人,没有积累任何读者群。
一下就开价一百万,有点不切实际,但是余清的爽快出乎了他的预料。
不过对于余清而言,这本小说用这个价格签下绝对不亏。因为在看完《寻秦记》的第一卷后,他就已经完全爱上了这本小说,成为了方景的第一个忠实读者。
心中有爱,买什么都不会觉得贵!
当然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余清看好这本小说。他知道这本书,绝对能够给他带来超乎一百万的收益。
所以余清答应的才那么爽快,爽快到方景都有些不可置信。
接着缓了一下,余清接着才说道∶“但我有一些条件。”
“我们书香文学报,准备给你提供单独的连载版面。”
“一期要连载五千字,一周双刊就是一万字。”
“而且《寻秦记》的预定完成字数,至少要有五十万字。”
余清一百万的签约金,一口气就答应了下来。
要是没一点条件,方景可能都会有些慌了,有条件才是正常的。
可这些条件说出来后,对他而言根本不算是条件!
每周一万字?
总字数五十万?
在还未出现网络小说的时代,长篇小说一般都维持在十万字到三十万字之间,写到五十万并不多。
能够达到百万字以上的长篇小说,目前奥兰星几乎寥寥无几,突破两百万字的小说,更是没有一本。
而且一般小说作者,一周能有五千字就算是高产了,一周万字的要求很少人能够达到。
但方景根本不需要思考,一周别说一万字,一周十万字都轻而易举。
至于五十万的总字数,《寻秦记》完全超越了数倍。
只是他原以为《寻秦记》一开始,最多只会进行小版面的连载,完全没有想到,余清将要对他进行独版连载。
要知道一张小说连载的报纸,可并非只连载一本小说。因为单靠一本作品,很容易流失读者,更无法吸引大量的订阅读者,所以往往都同时有许多本小说在上面连载。
书香文学报和行业内大多数的连载报纸一样,都设有四个大版面,每个版面可以容纳五六千字的篇幅,一个版面上都拆成多个区域,连载不同的小说。
所谓的独版连载,就是用单独一个完整的版面,对一本小说进行连载。
只有一家报纸主打的作品,才会采用独版连载的方式。
用最大的版面,用最多的字数,将这本小说推荐给读者们。
敢用一百万签下《寻秦记》,再直接进行独版连载,就连方景都暗暗为这位余清总编的魄力咋舌。
“这些条件都没有问题,我可以完成。”
“那景大神先生,我就把合约通过邮箱发给你,你看过后没问题就可以打印出来,一式两份,按照要求签名,寄给我们就行。”
“合约签完后,签约金就会直接打到你的账户上。我们上一本独版连载的主打小说,正好在下一周完结,一周后就《寻秦记》接档。”
这下方景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赶了一个巧。
咦?
不对!
他忽然想起来在前面上网查询过书香文学的信息,网络就弹出了宣传,下周将会由另一本名为《一刀又一刀》的武侠小说,为独版连载接档。
何况全省销量最多的文学报刊,怎么会临时才选择接档的小说,肯定提早就要准备。
“我记得将会由一本武侠小说接档独版连载啊。”
“换上了《寻秦记》,那本《一刀又一刀》怎么办?”
方景出于疑惑,多问了两句。
余清浑然不在意道∶“《一刀又一刀》的合约程序还没走完,我们准备暂停。”
“虽然作者席如月,是海西省一个畅销的武侠作家,拥有三线评级的人气。”
“虽然《一刀又一刀》,剧情精彩,还有作者的人气支持。”
“虽然这本小说,我们已经进行了宣传投入。”
“可这些在《寻秦记》面前,我都不在意!”
余清说的话,让方景愕然。
他还是小觑了这本穿越流鼻祖,出现时引发的影响力。
居然让他以一个纯新人的身份,不仅获得了一百万的签约金,更是挤掉了一个三线评级畅销作家的独版连载。
他知道这回肯定把那位作家“席如月”给得罪惨了,默哀三秒钟。
这次方景真的只是想默默赚点钱就走,可没真没想要搞事情,可还是搞出了事情来。
但方景和席如月素未谋面,更谈不上交情。
挤掉了?
那就挤掉呗!
第一次写小说就能够挤掉一位畅销作家的独版连载,这感觉也挺不错。
而在把具体合约谈好后,方景直接打印出来查阅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后,就在上面签了字,静静带等着一百万签约金的到账。
三天后,签约的程序都走完,一百万签约金直接汇入了方景的账户。
同时在系统上,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