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曲风带来的影响,往往渐入佳境后,这种感觉就会消散,继而凸显出本曲的特点。
不过奇怪,方景听着《半曲高山》,越到了后面,似曾相识的感觉并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加重。
“这不是错觉,我真的听过这首曲子。”
方景心里一惊,他其实真正有听过的琴曲寥寥无几,无一例外都是地球上的名曲。至于奥兰星上的曲子,只有前几天去听了一场音乐会。
如此狭小的曲库,居然重叠在了一起。
并且叠着的这首曲子,还是钟老爷子遗作的《半曲高山》。
难道钟老爷子的遗作是抄来的?
这根本可能啊。
毕竟钟老爷子的才华,钟老爷子的地位,根本犯不着这样做。
说出去,都没人会相信。
那又有什么原因,给了方景这种感觉。。。。。。
直到《半曲高山》演奏到一半,一曲未终,戛然而止。
意犹未尽的最后一缕琴声,回荡在方景的脑海中,令他心弦一震。这样一首名曲,只听到一半,没有下半曲,简直是对人的一种折磨。
可同时刻,他差点拍桌而起,因为终于想起来了∶“《高山流水》,竟然是《高山流水》。”
这一首曲子,竟然就是方景在地球听过的《高山流水》。
这首《高山流水》也为十大名曲之一,伯牙与子期的知已典故,更是被人传颂千年,还被写在了课本上,几乎是无人不知。
只不过所有人对故事都很熟悉,对琴曲就不一定了。
方景也只是曾经在地球上偶然听过这首曲子,可印象并不是很深刻。所以第一时间,他才没有想起来。
但说到底,对于名曲的记忆总是比较深刻。
最终《半曲高山》奏完的那一刻,还是唤醒了他的记忆。
而整首高山流水一共分为两个部分,上一部份为高山,下一部份为流水。
钟老爷子留下的遗作,便只有上一部份的高山,而缺失了下一部分的流水。
如果钟老爷子没有去世,那么很可能一曲完整的《高山流水》就将在奥兰星上被创作出来。
真的难以想象,两个不同的星球,几乎相当于异世的平行世界。
会有一首同样的音乐,在不同的人,不同的背景下,也许因为某个同样的灵感,同样的情感,而被创作出来。
奥兰星惊现半首地球名曲,可着实把方景震撼到了。
恐怕整个奥兰星几十亿人里面,只有他能够体会到这种心情。
随后他迅速的打开了系统,在作品商店里面搜索了《高山流水》,找到了真正的曲子。
“难道地球上的作品,会在奥兰星上出现吗?”
“不是说系统商店里有的作品,在奥兰星上绝对不会出现?”
“这是巧合还是有某种原因,难道地球和奥兰星还有着某种的联系!”
这半曲高山,令方景联想到了很多的可能性,甚至有点担心系统会不会是个盗版系统,已经出现了漏洞。
如果是真的,不仅以后不能用系统商店开挂了,指不定《十面埋伏》都早已被人创作了出来,到时候就麻烦大了。
而在系统商店里《高山流水》这首曲子,原本是最高品质的橙名作品,可现在却起了变化。
“紫名作品∶高山流水”
“娱乐币∶一千三百。”
“介绍∶华夏十大名曲之一,原为橙名作品,但因奥兰星上已有人创作半曲,特别降为紫名作品。”
方景看到这里,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
这个信息令他知道,起码系统是早已对那半曲高山知晓的,并且因此还将橙名作品降低成为了紫名作品。因为《高山流水》的价值,只剩下了半曲。
看来系统对这个世界信息的收集,还是值得信任了。
也就是说系统还能够继续用,而且不会被发现。
但同时让他知道了系统并非凌驾在奥兰星之上,并非无所不能,它依旧也是遵循着奥兰星原本世界的发展。
看来当时试镜时那六个第一次通过的,原本就真的是精神病,而并非是在系统的作用下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至于奥兰星和地球,是否有所联系,那可能永远都有猜想,不知道能不能够发现一个结果。
在确认了系统的正常后,方景随即又有些兴奋起来了。
“《半曲高山》,原来就是《高山流水》的上部份。”
“如果钟老爷子创作的是完全不同的曲子,那么我也没办法。”
“可现在,如果我把《高山流水》兑换出来,然后抛给见证会的大师们,他们又会评出多少的契合度。”
不管是地球上的华夏,还是奥兰星上的华夏。
对于方景而言,同样的文明,同样的历史。这都是他的祖国,他的民族。
这首《高山流水》,可是在地球上承载了千年历史的名曲,就算在奥兰星上出现晚了,也绝不能令其流落异国。
更重要的是,方景根本不知道那为RB音乐家,创作出下来下半部份的曲子是什么。
可不管是什么,那都只能够是狗尾续丢,不是真正的《高山流水》。
出于任何角度去思考,方景都觉得,他有责任也有义务,将真正的《高山流水》带到奥兰星上的华夏。
让全世界都听到这曲真正的美妙,而不是被强续上的勉强。
真正要作曲,方景做不到,可只要有足够的娱乐币,他还是能够将曲子兑换出来了。
被降低过品质的《高山流水》需要一千三百的娱乐币,方景算着他杀青后结算的片酬,应该差不多。查询了一下娱乐币,全部足足有一千两百四十三。
和需的一千三百娱乐币,相差了五十七个。
方景忽然有些苦恼,想想别人为了守住华夏最后的瑰宝,都纷纷参加七十二小时创作行动。为了创作,每一个音乐人都冥思苦想,抓耳挠腮,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可他现在的首要任务,居然就是赚钱,要在七十二小时里赚到五千七百块,获得五十七个娱乐币。
人和人待遇果然是有差距的。
做一个搬运工,好像天生就要累多了。
49 他的72小时()
现在全国因为《半曲高山》都已沸腾了,每一个音乐人都在进行着创作,希望能够用最后的努力,制造出奇迹。
七十二小时创作行动,这恐怕要成为近代百年来,音乐圈影响力最大的一场盛事了。
可方景的行动,却是很不一样。
他拿着手机给不同的人打了过去∶“江导,我是小方。〃
“嗯?我知道。”
“是这样的,这两天我闲不下来,有没有戏可以介绍我去拍。小角色,小龙套都可以。”
“听起来很急啊,我帮你问问。”
江导答应了下来,别看现在电影还没上映,可实际上方景的合约已经结束了,后期也没有需要他的宣传。演员找戏演太正常不过了,没戏演的才可悲,这一行没成名前,就是不能够停下来。
接着又打给了陈编剧,陈善,甚至是剧组里混熟了的摄像大师。
这些都是圈内人,在圈内最重要的就是本事和关系了。有了关系帮忙去问,比在影视城拿牌子卖身,机会好大得多。
像方景这种目前还没签约娱乐公司的演员,托认识的人找戏,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关键是他还有足够的演技才华撑着,不是什么水货,大家也乐意帮方景去问。
可一些好角色他不要,只要能够在一两天内拍完的角色,大家不知道原因倒是够奇怪的。
大家同时也都知道音乐圈发生的轰动新闻,对方景急着找戏很纳闷。他们都知道方景可是能够创作出《十面埋伏》这样的曲子,绝对是一个古典音乐圈的一个人才。
现在不急着创作,居然在急着找戏拍?
江导回电话的时候就说了∶“小方,现在我认识的音乐人都变成了疯子,一个个都把自己关起来创作。”
“你怎么跟没事的人一样,别跟我说不知道这茬。”
“江导,我也是在拼命啊!”
方景真的是在拼命,拼命的赚钱。
从找到了戏后,他就第一时间的赶到了剧组。
这是一个很小的角色,拍上一个下午就够人。看在江导介绍的份上,开了两千块钱的片酬。
戏一场一场的拍过,可并不顺利。
其他演员粗制滥造的演技,咔了一条又一条,把方景弄得只能够干着急。
最后好歹拍完了,天色已经悄悄的染上了墨色。
一点都来不及休息,他连忙的朝着另一个剧组赶出。刚刚那个剧组是江导介绍的,这个剧组则是陈编剧帮忙联系的。
正好这场戏要拍的是夜戏,并且同一个影视城内,剧组场地相聚并不远。方景手上拿着一瓶矿泉水,配着一小包切片面包,就这样边走边吃,一口水一口面包的往嘴里塞。白水泡面包,在胃里会发胖,等到感觉有点涨了,这晚饭就算是搞定了。
等到拍完这场戏,时间已经到了深夜两点。
剧组已经收工,方景摸黑回到了家中。在家里父母都已经睡了,有独属于黑夜的宁静。
忽然一声细小的轻声响起,他才发现原来唐宛玲的房间还亮着灯。
到了现在,唐宛玲还没睡下。时不时有断断续续的琴声传来,又或者是响起了《半曲高山》细微的琴声。
原本家里房间隔音还算可以,但时至夜深人静,微小的声音都被放大,说是针落可闻一点都不夸张。
而方景在早上离开家的时候,就听见唐宛玲的房间里传来了《半曲高山》的声音。他知道唐宛玲也在用尽全力的创作,可没想到,到了深夜,她离开身前的琴。
路过她的房间门口时,方景也没有敲门,更不会提醒她。
熬夜虽然不好,可追求梦想的人,总是喜欢夜晚。
这便宜侄女既然不愿意停下来,那就别停下,放手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或者是自己喜欢的人,那才是最爽的事情。不管在黑夜,还是在白天。
他则回房间,躺在床上倒头就睡,第二天又是一大早,随着唐宛玲的琴声踏出了家门。
就连父母都有些纳闷∶“昨天宛玲那孩子,一整天都待在房间里啊。”
“听说了钟老爷子遗作的事情吗?宛玲也应该是在最后的时间里,想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吧。”
“还有方景那家伙,怎么回事。戏都拍完了,还一直往外跑,难道又接新戏了?”
“呵呵,哪有这么多戏接,随他去吧。”
对于方景而言,第一要务就是赚钱。
踏出了家门后他就直奔联系好的剧组,马上就开演,演完才能够结算片酬。
昨天第一部戏结了两千,第二部戏结了两千。
今天上午方景演完第一部戏后,又结了一千块钱的片酬。
同样他就获得了五十娱乐币,距离相差的五十七个娱乐币杀,只剩下了七个。
只要再拍一部戏的片酬就足够了,可他尴尬的发现,现在没戏给他拍了。
因为方景的要求,是限定在这三天内,短时间内能够拍完的角色。这种角色剧组里几乎都已早备好演员,并不好找。
能够找到三部,已经是江导等人帮忙联系的结果了。片酬来说,还是往高了给的。
其实如果方景真要找戏拍,江导或许还可以联系好的主要角色。
但这些角色试戏,谈合约到拿片酬的时间,都太长了。
而其他赚钱的办法说起来也很多,但能够在三天内赚到五千多的路子,却很难找。系统还拥有很神奇的力量,如果是别人给予的钱,那么便不会有娱乐币的奖励。只有通过工作赚到的钱,他才会奖励娱乐币。
给方景的时间,只有七十二个小时。
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半,还要扣掉录曲子,送报见证会的时间。
真正给方景的时间不多了,甚至还没有十个小时。
“七百块,就差七百块了!”
“在最后七百块上掉了链子,要就要死了。”
“搬砖?”
“服务员?”
各种按照时薪的兼职工作,都在方景脑海里一一闪过。
短时间内能够开出工资的工作,说来说去就那么几个,没有别的选择。
方景好歹是拍过男一号的演员,电影马上就要上映了,没必要去做这么幸苦的工作。
可为了一曲《高山流水》,为了把这首曲子留在华夏,这点幸苦倒真算不了什么。
这时他忽然间路过一家女性内衣店,店门口居然放着一个招聘启事。
“招聘男性兼职销售员,相貌英俊,身高一米八以上,形象气质俱佳,有学过音乐,艺术,播音等专业优先。要了解女性顾客需求,能够针对推荐。”
“时薪三十,有销售提成。”
方景一看,这还是家名牌的连锁内衣,在影视城旁边的商场里,刚巧路过。而店里正在做着活动,专门寻找帅气的男性销售员,用来吸引女性顾客的光临,激发女性顾客的购买欲。
不用再多想了,走投无路的方景就这样一头扎了进去。
虽然他平时都是靠才华吃饭,可那只是因为他比较谦虚。现在已经不是谦虚的时候,出卖色相那就是卖吧,能卖出七百块就好了。
同样的七十二小时创作行动,无数的音乐人参加,誓要守住这曲瑰宝。
如章舟会长,在和众多大师们交流探索,寻找灵感。
如榕城古音协的王老,在家里翻阅古籍,再一次尝试创作。
再说家中的唐宛玲,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到现在一曲都还没创作出来,但到现在还未离开过琴旁。
唯有方景的七十二小时,在女性内衣店里,叫卖着内衣。
50 《高山流水》()
“结束。”
“终于赚到了。”
三个小时后,方景摘下了导购的胸牌,走出了内衣店。
他总算凭借着自身的魅力,在短短的三个小时内,卖出了三十多套内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