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三人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娱乐三人行-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是去爬了城东的庵山,在山上的庙宇里过了一夜,没有思想准备的蔡萍萍还真没想到山上的夜里会那么冷,这都快要八月底了,延城日间气温接近三十五度,这里竟然晚上还要盖棉被!于是早上起来看日出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将段杉杉穿着的外套给抢走了披在自己的身上。然后还抱怨说一点都不有趣,根本没什么意思。

    然后又去了城西的考亭书院,这可是朱熹晚年讲学的遗址,可惜因为年代久远,只有一座明代的所建的石牌坊存留至今,除了发一发怀古之幽情外并没有什么看头,显然又不能让蔡萍萍满意。

    于是乎,万般无奈之下,段杉杉想起了蔡萍萍父亲是做茶叶生意的,耳濡目染之下应该对茶器会有点儿兴趣吧?于是便灵机一动将她带到了“建盏一条街”来,果不其然,看蔡萍萍此刻的反应,应该总算是投其所好一回了吧?

    p。s。今天得到通知说市区早上五点到晚上七点要停电,大粽子节的就给我们来这个?笔者已经彻底无语了,为了不断更大半夜来写文发文,各位读者看在我这么有诚意的份上请给我收藏和推荐票吧,拜托!

第82章 茶逢知己() 
在段杉杉的世界观里,潭城市有所谓历史三宝,那就是宋代与浙省临安所印的“浙本”、川省成都所印的“蜀本”齐名的潭城麻沙书坊的“建本”(不过建本多以廉价的纸张、粗制滥造的印刷以及低廉的行销价格而闻名于世);朱熹晚年讲学的竹林精舍(后来改名考亭书院,即前一章末尾所提的那座只留下明代牌坊的遗址);以及宋代八大名瓷之一的“建窑”所出的“建盏”。

    说起来惭愧,初中教材乡土历史中虽然有提到“建盏是宋代皇室御用茶具”之类的描述,可惜因为所谓的“皇家御用”这个名头实在是烂大街了,闽北地区的很多特产,比如说茶叶、莲子、竹笋、柑桔什么的都打过这张招牌,所以读书的时候段杉杉还没把它当作一回事。真正让他对建盏肃然起敬并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竟然还是来自于中学时玩第六天魔王单机版的体验。

    历代第六天魔王单机版大多都有一个宝物系统,分为武器、防具、名马、艺术品和南蛮(其实应该是欧洲通过南洋辗转输入的)舶来物等分类,而艺术品分类里最高级的茶器,诸如“星建盏天目”、“兔毫盏天目”、“油滴天目”、“曜变天目”等等,其实全都是一水儿的建盏!

    当初没当作一回事的故乡之物,竟然在异国他乡受到了如此隆重的追捧!可想而知当段杉杉通过游戏得知这件事后所受到的震撼之强烈,自然而然地便开始对建盏倾注了更多的关注,通过搜索引擎在网路上查看了不少相关的资料和文章。

    这家“雅趣斋”便是一间专营建盏茶器的店铺,当然货架上陈列的基本都是今人仿制的作品而非文物。不过这些茶器除了成色较新之外,落在段杉杉这种并非行家的眼中,其实与文物看起来也没什么太大分别。

    店中的大多数茶器按照分类属于兔毫盏,此时一位中年妇女走向蔡萍萍开口介绍道:“姑娘,这是兔毫盏天目,我们这家店里的货品可是这条街最好的,您的眼光真不错!”

    “阿姨,兔毫盏我能理解,这茶器的纹路看起来就像一缕缕的兔子绒毛嘛。”蔡萍萍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件搁在垫着金黄色绸布的托架上的兔毫盏,好奇地开口询问,“可是我想请教您一下,‘天目’是啥意思呢?”

    “呃,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这些茶器都是我儿子烧制的,他说叫什么名字我就记了下来,至于有什么缘故说法,我就不太明白了。”阿姨没想到这位顾客竟然提出了一个没有事先准备好答案的疑问,有点儿不知所措起来,忍不住向店内一位正在低头泡茶的年轻人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然而,还没等那位年轻人留意到向自己投来的目光,蔡萍萍身后的段杉杉此时悠悠地开口了:“因为七百多年前,日本有很多和尚渡海到浙省的天目山留学求法,他们回国的时候将当地寺庙所用的建窑黑釉瓷茶具——即‘建盏’带回日本,后来便用‘天目’这个名字来称呼这种看起来像是钵形或者碗状的茶器,所以一般来说,天目指的是一种茶器造型。”

    听到他这番解释,蔡萍萍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那位招揽生意的阿姨投向店内年轻人的目光也从求助变成了求证,而那位年轻人也讶然放下手中的茶壶,抬头看了段杉杉一眼。

    “你刚才提到‘一般来说’,那么这所谓的‘天目’还有其他别的说法吗?”蔡萍萍眨眨眼,敏锐地从段杉杉的话里听出了一些隐含的意思,于是继续提问道。

    “呃,有啊,日本也有人认为所谓的‘天目’指的是建盏这一类的黑釉陶瓷茶器,这种说法指的就是质地、色泽而非形状了,不过该观点市场不大,受到的质疑比较多。”段杉杉呵呵笑着回答。

    解释完浙省的天目山这个地名怎么会和八竿子打不着的潭城建盏扯上了关系,然后又演变成茶器形状或者质地的称呼,总算是回答了好奇宝宝蔡萍萍随口提出的询问。店内那位沏茶的年轻人对那位阿姨点了点头,站起身走过来笑着对段杉杉打了个招呼:“欢迎光临,这位先生您对我们建盏的了解挺多啊!”

    “不是‘你们建盏’,而是‘我们建盏’,我可是潭城长大的,虽然到现在还不怎么会说潭城本地话。”段杉杉笑着自嘲了一句。

    那位阿姨自豪地对蔡萍萍和段杉杉介绍道:“这就是我儿子,我们店里的瓷器基本都是他亲手烧制出来的!”

    年轻的店老板与蔡萍萍、段杉杉互相点头微笑打了个招呼,然后带着一点考较和好胜的意思对着段杉杉开口了:“您能看得出小店里陈列的这些茶器当中,最有价值的是哪一件吗?”

    对于这个忽如其来的挑战,段杉杉觉得挺有意思,于是像蔡萍萍一开始那样在墙壁两侧的货架前溜达了一个来回,目光随意地在一件件琳琅满目的茶器上打量着。

    忽然,一件看起来和别的瓷器纹理明显不同的茶碗闯入他的视野内,立即引起了他的全部注意力。于是他疾步走过去,一边仔细地打量着那只茶碗,一边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喜的赞叹:“老板,真没想到你这店里竟然还有一件曜变?”

    当段杉杉转身对着年轻的店老板由衷敬佩地竖起一只大拇指的时候,那位老板也心服口服地对段杉杉同样地竖起了他的大拇指。

    看出了段杉杉似乎成功地找出了这家店里最有价值的一件茶器,于是蔡萍萍也好奇地走到他身边低下头去仔细看了一眼,然后立即发出了一声嫌恶的抗议。

    “噫,这就是最有价值的一件?这件茶器我觉得没有兔毫盏好看呀!”

    其实她说的没错,咋一看去这件茶器的表面不规则地散布着大大小小像指纹又像动物的蹄印一样的光斑或光晕,落在外行人的眼中可能还会被质疑为残次品。比起纹理纤密细腻宛如兔子绒毛的兔毫盏来,显然是后者更容易给人留下美轮美奂的第一印象。

    “好看不好看这是比较主观的评价,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有不同,所以我就不评论了。”段杉杉笑着解释道,“曜变之所以稀罕,是因为这玩意可不是想要烧制就能烧制出来的,这种瓷器的烧成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属于不可以批量复制生产的类型,也正因为这种特性而存世极少。有句话叫做‘物以稀为贵’嘛,所以这种曜变瓷器是最珍贵的。日本室町幕府末期(十六世纪)有专门介绍中国美术史和美术品的书,名叫《君台观左右帐记》,其中有段描述说:‘曜变(天目)是无上之品,世上罕见之物,价值万匹绢;油滴(天目)次之,值五千匹绢;而兔毫盏(天目)更次,值三千匹绢。’”

    听完这番解释之后,蔡萍萍半信半疑地向那位老板问道:“这家伙说的是真的吗?你们这件所谓的曜变天目要卖多少钱?”

    “啊,抱歉,这件可是小店的非卖品。”年轻的老板慌忙开口拒绝道,不过脸上那得意和喜悦的笑容怎么挡都挡不住,“不过不瞒你们两位说,曾经有几位台湾来的客商看中了这件曜变,开价出到了六位数以上,我都拒绝掉了。我这几年烧了成千上万件瓷器,也就只出了这一件曜变而已,我还想把它留着当做镇店之宝呢!”

    蔡萍萍目瞪口呆地张大了嘴巴,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倒是段杉杉云淡风轻的不以为意,就好像老板所说的拒绝掉六位数的开价,本来就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一样。

    “两位行家算是贵客,请坐下来喝杯茶吧。”老板笑着伸手邀请两人,两人也欣然应邀,一道走至店内深处的茶桌处坐下。

    “正好我刚泡了一壶正山小种,请两位品鉴。”老板取出四只兔毫盏,各倒入小半杯热茶,然后分给诸人。

    “茶器好,茶也不错。”蔡萍萍老实不客气地接过来,熟练地端起茶碗放在鼻下轻轻嗅了一下,然后抿嘴喝了一口,放下茶碗后先是赞了一下,便话锋一转批评道,“不过老板你的茶艺水平倒是有待提高!”

    “哈哈,我还真没学过茶道,只是随便泡着自己喝而已啦。”老板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道。

    “让我来露一手好吗?”蔡萍萍像是来了兴致,伸手示意让老板将身前那套泡茶的器具递给她,老板颇感有趣地同意了,伸手将一堆泡茶工具统统推了过去。

    “本来这种茶碗更适用于古代的抹茶(日本的茶道即以抹茶为主),而非我们现在习惯的将炒制的茶叶用于冲泡的茶艺,不过勉强用用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蔡萍萍先是笑着解释了一句,然后便开始动手展示她的茶艺。

    只见她先是将茶壶里的茶叶用茶夹拨出,再用茶勺舀了一勺茶叶装入壶内,然后伸手取过水壶倒入开水,双手捧起茶壶轻轻摇晃了几下,放下茶壶用茶夹将各人的茶碗收到面前,一手执壶一手用茶夹逐个夹起茶碗,用第一道茶进行清洗,用完的茶水则顺势倒入茶案内。接着再第二次向壶内倒入开水,依然是轻轻摇晃了几下,然后双手执壶陆续给茶碗内注入茶水,而且每次倒茶都是浅尝辄止便转向另一碗去,如此周而复始,直至最后几滴茶液更是面面俱到。

    当蔡萍萍笑着将茶碗送至诸人面前时,段杉杉、店老板和店老板的母亲都有点看呆了。这小姑娘整套仪式做下来,动作优雅而流畅,每个环节都不假思索却毫无停滞,就好像张艺谋导演今年的作品《印象大红袍》里的茶艺师表演一样赏心悦目。

    “你们可别小看我,我也是有茶艺师资格证书的人!”茶业公司老板的千金带着一脸“快来夸我”的表情,半是炫耀半是开心地宣布道。

    p。s。祝大家粽子节快乐。今天妹夫请两家吃饭,笔者赶完这一章来不及修订就要出发了,若有笔误错字还望诸位海涵。顺便说我妹夫就是建盏工艺师,他的店里还真有一件曜变来的,这可不是打广告喔,真的不是哈哈。

    继续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83章 日暮途穷?() 
“汪总,很遗憾的是,你还是让我失望了啊!”

    还是在会议室,还是和demo版审核会议时相似的格局,圣杯工作室一众boss们坐在靠窗一边的座位上,他们的对面是以明宙公司邵副董为首的alpha版审核团队的成员。

    当然,这一次alpha版审核团队的规模远远比上次多,达到了二十余人的规模。

    因为最终还是没有在最后期限之前解决有关游戏引擎方面的碰撞检测系统的bug,圣杯工作室的高管们磋商良久后还是决定,在提交审核的alpha版中锁死3d坐标轴的z轴处理。

    然后与明宙方的代表刚会面的时候,汪经理便诚挚恳切地坦诚了这一点,并且再三做出保证说只要多给一点儿时间,圣杯团队一定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尽管他知道上一次的demo版审核会时,己方团队已经透支过一次在邵副董那边的信用额度,这一次还想要故技重施,难度可远远比上一次高得多了。

    按照合约上规定的时间表,alpha版审核之后就要立即开始第一次“close_alpha”测试,测试服务器将会面对小规模的玩家群体开放。现在圣杯工作室提出的要求,要么是让close_alpha测试延期,要么就是用只有2d效果的游戏版本去接受玩家的体验。

    这两种方案,都是明宙公司不愿意接受的。前者意味着研发周期将要延长,必将带来成本超支的结果;后者则有可能会给明宙公司带来“没有眼光”、“滥竽充数”之类的**。

    汪经理表面上仍旧能维持着沉着稳重的姿态,可是心里的忐忑感怎么也挥之不去。圣杯工作室这边的筹码已经全部压上了桌面,就等待着揭开赌盅的那一刻。

    “汪总,其实我个人一直都很看好你的,也很希望我们双方的合作能顺利地持续下去。可是你要理解我们明宙这边是一家制度明确、管理规范的大公司,不可能让我一个人说了算……”邵副董的脸上还是带着和煦的笑容,可是他的每句话每个字都让圣杯工作室的高管们心里越来越冰凉,“上一次我破格让你们通过了本来有很大疑问的demo版审核,已经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一次要是再降低要求给你们通融的话,明宙的董事会上我可没法和别人交代啊!”

    听邵副董说到此处,他对面的圣杯工作室的高管们忍不住转头张望一下其他人的表情,交换了几个不知是惊疑不定还是哀大莫过于心死的眼神。

    “那您的意思呢?”几个深呼吸之后,汪经理终于做好了迎接最后审判的觉悟。

    邵副董摊开双手用力揉搓了一会儿双眼,像是好不容易才做出了决定。

    “我们协商解约吧。”

    终于走到这一步了?汪经理咬咬牙默默地在心里问着自己,从心高气傲地拒绝了金鹭公司老板的高薪挽留;到意气飞扬地联络了几位数年乃至数十年的业内好友,组建起圣杯工作室团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