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故此,崔家老娘在崔老大家里算是一尊菩萨,崔老大一家将她供得好好的,这可是崔家的老祖宗,有她镇着,看谁还敢来起跳?

    这个谁,自然指的是备受压迫的崔老实了。

    “哦,老三家那媳妇来啦?”崔家老娘将那水烟筒放下,眼睛朝堂屋门口瞟了一眼:“来了就来了,干嘛这样拉着脸?”

    “她……”崔大嫂想了想,不知道该怎么将自己的委屈说出来才好,这时节卢秀珍已经一步跨了进来:“奶奶安好,孙媳妇给您老请安了。”

    崔家老娘一抬眼皮子,嘴角拉着笑了笑:“哟,大郎媳妇过来了。”

    “孙媳妇老早就想过来与奶奶亲近亲近,只是这身份有些尴尬,还没出热孝呢,不方便到别人家中走动,故此没有过来给奶奶请安,还请奶奶不要计较我这做晚辈的不懂事。”卢秀珍站直了身子,朝崔家老娘笑得春花灿烂:“奶奶,你不会怪孙媳妇不知礼罢?”

    “咕嘟咕嘟”的两声响是回答,崔家老娘捧着那水烟袋抽了两口,眯了眯眼睛,努力的想将站在自己面前的孙媳妇看个清楚——这可真是个厉害角色,还没得自己开口斥责她呢,早就一堆话将她撇得干干净净——而且说得挺有道理,你想刁难她都找不着地方下手。

    “好孩子,你能过来给大郎守寡就是个不错的,快些过来让奶奶好好看看你。”崔家老娘拿定了主意,不着急将她训斥一顿让她服服帖帖,先看看这孙媳妇,掂量下她的斤两再说。

    卢秀珍抿嘴笑了笑,走到了崔家老娘身边,站得笔直,随她的目光在自己身上逡巡,左右不过是让人多看两眼,又不会少了块肉。

    “大郎媳妇,你也忒瘦了些。”崔家老娘啧啧两声,听起来有些惋惜的意思。

    “唉,奶奶,实不相瞒,我娘家贫寒,听说崔家是青山坳有名的大户,故此才欢欢喜喜的将我嫁了过来的,来了十多日了,确没见着一点大户人家的模样,直至今日,我方才明白,原来真正的大户是大伯家,跟我们家一点关系都没有。”卢秀珍低着头,声音听起来有些可怜:“秀珍实在想不通,都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何大伯家这般富足,而我家却是穷困潦倒,难道两人不是手足么?”

    崔家老娘开始还是笑眯眯的听着卢秀珍恭维着崔家,眉开眼笑,听到后边咂摸出不是味道来,眉毛开始慢慢的皱了起来:“大郎媳妇,你说啥子哩,这银子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你大伯家富足,是他勤劳能干才挣来的。”

    “那奶奶这话,是说我爹偷懒不肯做事咯?”卢秀珍声音略微高了些,充满了惊奇:“可我这些天看爹娘都是很辛苦的在干活,两人都很勤劳,家中的弟弟妹妹们也个个没闲着呀,为何还是没有挣到银子哪?”

    听到这话,崔家老娘也语塞了,她眨巴眨巴眼睛,低头捧着水烟袋咕嘟咕嘟的抽了起来,不再吭声。

    不喜欢老三,崔家老娘有她的原因。

    当年生娃的时候,老三在她肚子里折腾就是不肯出来,痛了她好几日才在端阳那日慢慢爬出来。端阳乃是一年中毒气最重的一日,五月非嘉月,五日更非良辰,生儿害父,生女害母,见着老三是那日出生,崔家老娘心中咯噔了一下,本来打算着要将老三给弃了的,只是被自家男人劝说着,花了银子请后山道观里的道士改了生辰八字,这才将他养下来。

    果然这五月初五生的不能养,虽然改了生辰,还是会对家里有妨碍,崔老实从出生到娶媳妇,崔家大大小小的也遭了些罪,比方说崔家老爹到外头贩卖猪牛马匹被官府捉过两次,有一回还在牢里蹲了三年,落下一身毛病,又比如说崔家老爹还只四十多岁就蹬蹬腿升了天,这些账,崔家老娘都记在小儿子身上——五月初五生的,儿子是会害了父亲的。

    “奶奶,能不能指条明道儿,让我们家日子也活络点?”卢秀珍微微的笑着,俯下身子在崔家老娘耳边低声说:“也让我们家过点好日子呗。”

    崔家老娘抬了下眉毛,眼珠子朝上边晃了晃,嘴巴撇了下:“大郎媳妇,各人有各人的命数,命中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啊。”

    “命?奶奶,你会算命?怎么就看得出我爹娘没有发财的命呢?”卢秀珍朝堂屋门口方向望了过去,崔大娘与崔六丫两人正跨过门槛走了进来:“我看我娘生得天庭饱满,是个富贵之相呢。”

    站在旁边的崔大嫂冷笑了一声:“富贵之相?我看三婶娘这模样,就像一把咸菜,哪能跟富贵两个字搭上边儿?”

    “咦,原来大堂嫂还会看相啊?不如你到村口摆个摊子,专门给人看相算八字便好,那大伯家便更富贵了。”卢秀珍笑嘻嘻的望了崔大嫂一眼,将手伸了出去,笔直的在她面前摊开了手掌,五个手指撑得像把蒲扇:“大堂嫂,这般富贵人家,改口费多多少少给些呗,怎么就这般小气呢。”

    “你!”崔大嫂咬了下嘴唇,一张饱满的脸更饱满了:“奶奶,你看她!”

    一道目光冷冷的射了过来,卢秀珍顷刻间有一种耳后发凉的感觉。

    她转头看了看坐在堂屋正中央的崔家老娘,看不清她的脸,斑白的头发被天窗漏下的阳光照着,晃晃的迷了人的眼,水烟袋“咕嘟咕嘟”的响着,在这空旷的堂屋里,回音袅袅。

    “大郎媳妇,你别和你嫂子歪缠这些,我今日找你过来是想与你说件事儿。”

    崔家老娘终于抬起头来,眯缝了下眼睛,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卢秀珍,骨笃了一张嘴好半日不说话。

    “奶奶,既然您这般有心将我叫过来,定然是有什么重要事情商议,您只管说,我听着哪。”瞧着崔家老娘那表情,卢秀珍心里便隐隐有一种预感,她要说的保准不是啥好事,可卢秀珍心中拿定了主意,她这一辈子要奉行四个字:不能吃亏。

    前世的处处忍让,换来父母的得寸进尺,她觉得自己已经够了,这一辈子决不能再重蹈覆辙。

    旁人说的若是有理,那她便好好听着,将做得不好的方面改正,而旁人要是故意想来找她的碴或是想要占她的便宜,那么——有多远滚多远,她根本不想对他们做出半分让步。

    “我听着村里人议论说,你老是往江州城跑,而且是带着六丫往外头跑,是不是真有这事情?”崔家老娘的脸仰了起来,嘴角的皱纹深深:“大郎媳妇,这样可不好啊。”

    “奶奶,你听谁在胡扯呢?我老是往江州城跑?不可能啊,我统共才去了两次而已。”

    崔家老娘的目光即刻间变得锐利起来,让卢秀珍感到有些不舒服,仿佛有谁拿着一把刀不住的在她身上刮来刮去,还能听到那剔骨般刺啦刺啦的响声。

    “两次!”崔家老娘声音提高了几分:“大郎媳妇,你才来青山坳多少天哇,就去了两次,这难道还不算多?好人家的女儿,谁会有事没事到外头闲逛的?更何况你竟然带着六丫两人独自去江州城,也不让人带着,就不怕名声坏了?”

    哟,这是鸡蛋里头挑骨头了呢?卢秀珍瞥了崔家老娘一眼,见她鼓着腮帮子就如一只青蛙,一副余怒未消的模样,不觉有几分好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可是大户人家的规矩,崔老实家哪里来的大门二门哪?更何况听崔六丫说,大周朝的女人不是不能抛头露面,她在江州城里也亲眼瞧见到不少女子在江州街头走来走去的——这崔家老娘拿这一条来唬她,只怕是扯着虎皮当大旗吧?

    “怎么了?莫非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不成?”崔家老娘不是吃素的,卢秀珍只那么一瞥,她便已经觉察出其中的不对。

    “奶奶,我还真有话想说呢。”卢秀珍笑吟吟的开了口:“我们崔家,祖上可出了高官?”

第31章 知真情(一)() 
明当瓦里漏下的两道阳光在崔家老娘嘴边浮光掠影般飘忽而过,就如两根老虎的胡须颤颤的在一上一下的动着,让她的面相忽然就凶悍了起来,开始那个捧着水烟袋的老太太,仿佛陡然就变身成了另外一个人,锐利得长出了棱角。

    “大郎媳妇,你问及崔家祖上?那可以追溯到大唐初期的清河崔家。”崔家老娘捧着水烟袋悠悠的吸了一口:“那可真真儿是大户人家。”

    “大唐清河崔家?”卢秀珍不禁哑然失笑:“奶奶,我们卢家那时候也是名门呢。”

    “大郎媳妇,你问到祖上是何意思?这与我方才说的事情有啥子关系?”崔家老娘白了卢秀珍一眼:“你只需跟我保证,以后不要再出门了,老老实实给大郎守着孝,免得被村里人议论。”

    “奶奶,我是想说,若我们崔家现在还有当年盛况,家财万贯,出入都是香车宝马,帘幕垂下,谁也瞧不见里边坐着的人,身边站着一群群丫鬟婆子,想要做什么,只需动动嘴皮子,自然便有人给你去办……”

    “嗤嗤”的笑声响起,旁边崔二嫂的嘴巴咧开老大:“大郎媳妇,你这是在做白日梦哩。”

    “是啊,这只是白日梦而已,正因着现在的崔家不是过去的崔家,故此……”卢秀珍嘿然一笑:“咱们也不是坐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夫人小姐。既然咱们没那个命,只能老老实实的干活,免不了就要抛头露面,去江州城跟在地里干农活还不是一样?全是要被人家看得一清二楚的,有什么好指责的呢?”

    “大郎媳妇!”崔家老娘的脸皮渐渐的红了起来:“你怎么不听劝告呢?作为长辈,我好心劝你,你却这般不识好歹,莫非是存心想要抹黑我们崔家?”

    崔家老娘声音渐高,听得崔大娘有几分心惊胆战,她不安的挪了挪脚尖,想要向前边去一步,可又不敢朝崔家老娘靠近,只能微微抬头,哀求似的看了一眼卢秀珍,示意她莫要再说话了。

    “奶奶,抹黑崔家这四个字我可不敢当哪,罪名不小哩。”卢秀珍笑着摆了摆手:“退一步说,青山坳崔家本来就很黑了吗,难道还用得着我来抹黑?”

    “啥?你说啥子?”

    重重的一声响,水烟筒猛的搁在了桌子上头,崔家老娘扶着桌子站起身来,身子都有些颤颤巍巍:“大郎媳妇,你这是啥意思?”

    本已浑浊的眼睛似乎清亮了起来,一张嘴半张,呼哧呼哧的直喘气儿,那股气味有些难闻,带着一种衰老的气息,那是属于老年人的特有味道。

    “奶奶,我没啥意思,实话实说罢了。”卢秀珍赶忙伸手扶住了崔家老娘:“奶奶,你莫要动怒,赶紧坐下罢,孙媳妇我年轻不懂事,心直口快,你莫要跟我这个晚辈一般见识。”

    这样一来,说得好像全是崔家老娘在无理取闹一般,崔六丫竖着耳朵听得仔细,心中大快,恨不能竖起大拇指替卢秀珍摇旗呐喊两声。只不过崔大娘一把掐住了她的手,怎么也挣脱不开,只能安安静静的站在一旁,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抑制不住。

    “大郎媳妇,你可得给我说清楚,这事情不是一两句话便能蒙混过去的!”崔家老娘恶狠狠的盯住了卢秀珍:“你说说看,到底啥叫崔家本来就很黑了?”

    “奶奶,你一定要我说,秀珍就说了,你千万别生气,各人有各人的想法,这是再自然也不过的事情了,你也不能强求大家跟你想的一样是不是?”卢秀珍一点都没有被崔家老娘吓到,说得慢条斯理,还配着一脸的笑:“奶奶,听说二十多年前分家的时候,奶奶那碗水可端得不平哪!”

    “不公平?”崔家老娘的气息渐渐平静:“族长亲自来主持过,你爹娘都按了手印,有什么不公平的?若是不公平,他们还能捺手印?”

    “官府还有屈打成招的事情呢,更何况我爹娘两个老实头子,如何会知道反抗?奶奶我都不说分了多少地这些,就单单说这供养银子,奶奶一年要十二两银子,两百斤米,三十六斤肉,节礼另外算,呵呵……”

    卢秀珍真是有些想不通,即便崔老实跟他婆娘再老实,也不至于答应这些条件,一个老太婆一年吃两百斤米,三十六斤肉也就罢了,十二两银子是要干啥哩?拿着做绫罗绸缎的衣裳穿?就青山坳这山沟沟里,谁会做那种衣裳穿?要那么多银子,还不是补贴着给老大老二两家了?

    “我辛辛苦苦将你爹养大,要他点供养银子又咋的了,你还有什么屁放不成?”崔家老娘这次是真怒了,儿子都没挑刺的事情,哪里轮得上孙媳妇来置喙?自己要多少供养银子都是自己的事情,关她毛事?

    “我没有什么别的话想说,只是觉得奶奶一碗水没端平而已,呵呵。”卢秀珍气定神闲,朝崔家老娘眨了眨眼睛:“奶奶,你找我来就是说要我别去江州城走动了?对不住,我们家这样穷,我不弄点山货去卖了挣点钱,只怕是快要喝西北风啦,奶奶你想要我做个大家闺秀,这份好心我领了,只是我却没办法照着奶奶的吩咐去做。”

    “喝西北风?怎么可能?”崔家老娘冷笑一声:“前几日早上,你们家不是还烙了鸡蛋葱花饼?”

    看来青山坳的长舌妇不少哪,消息挺灵通,吃个鸡蛋葱花饼,还弄得全村皆知了。

    “那是我爹娘心疼我,见我身子弱,这才烙了饼给我吃,奶奶,你捧着水烟袋抽得欢快,自然会想不到我们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卢秀珍朝崔大娘走了两步,一把挽住了她的胳膊:“娘,我一定会多多挣钱来孝敬你的,到时候让你住上青砖大瓦房,穿上缎子衣裳,每日里吃香喝辣!”

    崔大娘紧张的看了崔家老娘一眼,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她心里头觉得自家媳妇说得真是解气,可表面上哪里能显露出来呢,只能跟块木头一般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这是怎么了?弟妹,你怎么带着女儿媳妇到我们家来撒野了?”

    脚步声很重,咚咚咚的似乎踩到了人的心坎上,一个圆滚滚的身子就如个球般滚着过来,卢秀珍眼前出现了一个粗壮的妇人,穿着一件缎子面衣裳,黑底起红花,被阳光照得闪闪儿的在发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