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高手都市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能高手都市行-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道了,”王屾应了声。

    晚上,婚礼开始了,王屾也没来。把个刘畅急得,想给他打电话吧,又怕他在接待,误了他的事儿。她倒门口看了两遍,给舒达打电话,他还关机。刘畅就对他不满,他一定是故意的,做事儿不该这么不周全。想想,也许是王屾故意让他关的机,赖不着人家。哼,不敢面对了吧,人家结婚他受不了,还想和人家不清不白的。男人,永远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贪得无厌。别以为他和李敏的事儿自己不清楚,黏黏糊糊了两三年,人家明白了,断然结婚摆脱他,他受不了了。刘畅想着就一肚子气,道貌岸然的家伙,要不是看他平日里对老人还好,自己说啥也不能忍受他和李敏的不清不白。以前还赖在李敏身上,好歹人家结婚了,看来不光是人家的错,丈夫也不是油盐不进。现在,她也舒了口气儿,再多情也白搭了,人家不理你了。你倒是一心痴迷的,竟然不顾危险下到悬崖下救她,可以看出丈夫对人家的多情。万一要是出点啥事儿,也不为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想想。要知道,万丈深渊没有谁敢下去的。对人家这么好,人家依旧不领情,难受了吧,活该!

    李敏结婚,她心里顺了,不再堵得上了。所以,心情很好,一脸的笑。本来定好,王屾要是来让他主持婚礼。他不来,只有自己上了。自己是周县的一把手,来主持婚礼,那也是给李家莫大的面子。

    李敏的婚礼办得很隆重,应县所有的头头脑脑的都来了,还有营区县的大小官员,就连魏文瑞也委托人送来了贺礼。

    直到婚礼完成,王屾也没有来。挨桌敬酒的时候,李敏不时地向外张望。刘畅知道,李敏是在等王屾。她却故作不知,陪着李敏的爷爷爸妈敬着酒。

    一直到很晚,婚礼才完。

    刘畅回到家里,却看到王屾独自在看电视,很是诧异,“你回来了怎么没去?”

    “哦,”王屾歉意的笑了笑,“我也是刚回来,觉得差不多也完成了就没去,婚礼很热闹吧?”

    刘畅点点头,“孩子们呢?”

    “都睡了。”

    刘畅就脱着外套,“季福来和季德才来了,在宾馆里住下了,明天要不要见见他们?”

    “还是算了吧,你招待吧,就说我没回来。”

    “行,”刘畅笑了笑,“说句不该说的话,李敏结婚你好像不高兴。”

    王屾看着她。她忙解释,“开个玩笑,别当真啊。那个苏喆看上去还不错,堂堂一表人才,又是个海归,博士后呢,性情也好,和李敏很般配。”

    “是吗,我倒没留意,”王屾淡淡的一笑说。

    “真的,小伙子很健谈,也很有风度,场面上应付自如。还有啊,他不止一次的问起你,还非要给你打电话,李敏没让,说你正在接待省里的领导,怕打扰你。”

    王屾微微点点头,“等过阵子咱们一块去看看他们吧……”

    市棉纺厂倒闭了,三千多工人一夜之间丢了饭碗。这就好像个晴天霹雳,炸得所有人晕头转向,等明白过来后,工人们就闹开了。吓得高卫东爬墙头跑了,跑到市委来找王屾诉苦和寻求保护。王屾和他并不熟,只见过两三面。从别人的嘴里,只知道这个人为人还行,也很有威望,干了二十多年的厂长,虽说谈不上效益有多好,也能维持着运转。当然,也有效益好的时候,那是七十年代,棉纺厂上缴的利税占整个市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十五,效益是很可观的。近几年,受国际市场需求和国内一哄而上的小绵妨厂不良竞争的影响,效益逐年下滑,濒临倒闭。

    这不,银行不给贷款了,资金链断了,一夜之间厂子垮了。高卫东跑进王屾的办公室,一下子给王屾跪下了,“王书记,厂子不能垮啊,几千人还得吃饭呢,”说着一把鼻涕一把泪。

    王屾正在和苏洵谈着棉纺厂的事儿呢,猛见他这样,吓了一大跳。赶紧过去把他扶起来,“高厂长,有啥话起来说,你这是干啥,别这样,”王屾把他扶到沙发上坐下来。

    苏洵就没好气的说着他,“让人看见了多不好,到底怎会回事呀?我和王书记正在说你厂的事呢。”

    高卫东抽抽噎噎的就把银行不给贷款的事说了,“钱没打过去,货来不了,机器都停了,工人们闹起来了。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本指望着这笔贷款下来先给工人发一个月的工资,没想到银行突然没来这么一手,打了我个措手不及,这是落井下石呀,王书记。”

    正说着,戴心武匆匆进来了,看了高卫东一眼,“你们厂的工人都闹起来了,原来你躲在这儿,电话也不接,你可真行啊你,”又对王屾和苏洵说:“王书记,不好了,棉纺厂的上千工人正在向市委来,王青局长正派人维持着秩序,工人们情绪都很激动。”

    王屾紧皱眉头说了声,“该来的一定来,是个疮总会破的,光包是包不住的,”又看了眼高卫东,“你现在就这儿吧,先别出去。”说着往外走。

    戴心武和苏洵狠狠地剜了高卫东一眼,也不管他,跟着出去了。

    此时,市委门口闹哄哄的,涌满了前来上访的工人。防暴警察手持盾牌站起好几排挡在市委大门前。工人们情绪很激动,正在冲击防暴警察。防暴警察手持警棍,急眼了就打上了,见有人被打伤,被摁在地上,工人们可不干了,和防暴警察推搡着。

    万分危急时刻,王屾爬到防爆警车的车顶上面,大声地喊着住手……

第二百九十一章 识破阴谋() 
再说,王屾看到情绪激动工人正在冲击防暴警察,忙爬到防爆车的车顶大喊一声住手。所有的人被吓住了,停止了推搡,目光都转向他。

    王屾大声训斥着防暴警察,“你们是人民的防暴警察,是保卫人民的,怎向人民动手呢?全部撤走,受伤的人赶紧送医院!”又看着下面的苏洵,“苏市长,你亲自送受伤的工人去医院。”

    苏洵赶紧招呼赶来的医护人员抢救伤员,又叱喝抓人的警察赶紧把人都放了,骚动的人群这才安定下来。

    “王书记,我们家里有老人孩子,老人要吃饭,孩子要上学呢。”不知谁喊了一句,所有人都附和。

    王屾摆摆手,“兄弟、姐妹们听我说,棉纺厂的困境,市委和市府是知道的,我也和你们一样着急。棉纺厂出现这个境况,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出口受限、国内又生产过剩,出现不正当竞争才导致我们厂出现困境。我们怎么办呢,是齐心协力渡难关还是光抱怨和发泄不满,抱怨和发泄不满有用吗?现在,最关键的是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是啥,就是企业转型。老百姓的话,不能光在一棵树上吊死。从整个纺织业来看,不景气是大气候。在当前形势下,咱不等不靠,要咬牙迈出这艰难的一步,国企改革转型,这是唯一的出路。当然,大家现在的困难我也知道,就是市委市府砸锅卖铁,也绝不能让大家吃不上饭。大家要是信得过我的话,先都回去吧,明天,大家都到厂里领工资,领不到的话来市委找我。”

    所有人听他这么一说,很多人感动得哭了。

    王屾从车顶上下来,说话柔和了些,“回吧,大家都回吧,我坚信,咱们是国营老厂,你们都是纺织业的人才,棉纺厂不会垮,决不会垮!”他握紧拳头,一脸刚毅。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一场眼看着到来的暴风雨被王屾化解了,所有的工人很快都离去了。王屾马上召开了常委会会,研究棉纺厂的事儿。高卫东特地在常委会上介绍了棉纺厂现在的情况,“拖欠贷款已达十五个亿,整个棉纺厂现有的资产估算不过三个亿,严重的资不抵债。欠下这么多债务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蒲谷棉纺厂是解放前的老厂子,四十多年来,债务慢慢的累积,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他一边介绍着,一边不时的擦泪擤鼻涕。

    “棉纺厂曾经辉煌过,六十年代,国家困难时期,是棉纺厂支撑着蒲姑市百分之八十的财政收入,每年上缴利润达八千多万,是全市的龙头企业。所以,棉纺厂不能倒下啊,求求各位领导,”他说着已经泣不成声了,又扑通一下跪下了。

    高卫东被人扶了出去。王屾扭头抹了把眼泪,“大家都看到了,怎么办,不能再等了,几千工人要吃饭,等不起啊。改革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是要经历阵痛的,可能也是长痛。我们这些父母官是管什么的,就是管着蒲姑市五百万老百姓吃喝拉撒睡,使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使他们生活好一点。这就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吗,这就是我们最终要做的,这个问题搞不清楚,就是白当了十几年官,就是不称职。改革开放为什么,不就是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使人们生活的更好吗?人们都有工作干,老人老有所养,孩子们有学上。而我们有些同志,忘了根本,忘了自己是干啥的。大家都好好想想吧,当我们在高档饭店举杯畅饮的时候,当我们在霓虹灯下开怀敞笑的时候,可否能想到还有多少人在马路边捡垃圾,在黑屋子里为生计发愁,甚至连饭也吃不上。还有多少孩子嗷嗷待哺,饿得直哭,有多少流浪者在垃圾桶里翻找着可以吃的食物。同志们呢,好好的想想吧,我们到底该怎样做,棉纺厂的事儿该怎样办!”

    王屾的一番话说得所有常委低头不语。屋里静的,能清楚的听到墙上的时钟指针的响声。

    戴心武出去了一趟又悄无声息的进来,他凑在王屾耳边小声说:“徐行长来了。”

    “让他进来,”王屾神色严峻的说。

    很快的,一个秃头的中年人进来了,腋下夹个公文包,很小心的进来后,在门口站了站,微微一欠身,像是向所有的领导在行礼。看他西装革履的,很有一派绅士的模样。

    王屾扭头看了他一眼,看他肥胖的躯体,又肥头大耳的,满面油光,对他印象就不好,心里就烦气。徐新生目光也正落在王屾身上,见书记看了他一眼,一脸冷冰冰的样子,心里骤然紧张。戴心武把他引到座位上坐下。王屾又瞭他一眼,“说说吧,徐新生同志,给棉纺厂的那笔贷款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新生微微欠欠身,“是这样,王书记,棉纺厂的那笔贷款已经顶了往年贷款欠下的利息了。”

    “是这么回事儿,”王屾不由的问了句。

    “是这样的,王书记,截至今日,棉纺厂已经欠我行十五点六亿贷款,年利息就达一点五六亿元,这次借贷的八千万刚好顶了利息的一半稍多些。当然,我行这么做也是事出无奈。还望各位领导体谅我行的难处。”

    “你可知道,这八千万事关棉纺厂的倒闭与否,厂子倒闭,三千多工人就得下岗,就没饭吃,你们银行所有的贷款也成为坏账,到时候一分钱也收不回来,你们干财务的,这个帐不用我算吧。”

    “王书记说的是、说的是,可这是总行的要求,我行也无可奈何,不得不执行上面的决定,”徐新生小心的说。

    “哦,看来是事出有因啊,你们是故意这么做对不对!”王屾严厉的看着他。

    “不不不,”徐新生马上矢口否认,“王书记多虑了,绝不是这样,绝不是这样。”

    “不是这样是怎样,你说清楚,我看你们就是故意的,故意给市委出难题,”李文功拍着桌子说。

    吓得徐新生浑身一哆嗦,额头上的汗就冒出来了。“你们银行是市政府的坚强后盾,应该为政府解忧,为企业搞好服务对不对?”马小凡慢条斯理的说。

    徐新生像是看到了救星,忙点头答应着,“对对对。”

    “当然,市府也知道你们的难处,上面有文件,不执行也不行。不过,你们也得体谅市委的难处,你们跟上面反映一下,看能不能暂缓执行,帮棉纺厂度过难关,”马小凡继续说。

    “这个吗,说实话,我说了算不了,你们领导得跟上面协商,最起码得打个招呼。”

    “好了,你可以走了,这里没有交易,国家的金融政策是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没有讨价还价!别忘了,我们都是国家干部,都是**员!”王屾口气很硬,用手拍着桌子。

    徐新生吓得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身子晃了晃,眼镜不小心掉在地上,赶紧捡起来,半天没戴上,很狼狈的样子。马小凡也很尴尬,嘴努了努,想说啥,看到王屾生气的样子,没说出来。徐新生看了眼马小凡,只好站起来,悻悻离去。

    “看看吧,这是怎样的国家干部,拆政府的台,拆**的台,这样的人该送到人民的审判台上让人民公审他。”

    还从没见过王屾发这么大的火,谁也不敢再说一句话。会议室的门推开了,市财政局长耿焱小心地进来了。王屾回头看了他一眼,“老耿,过来坐吧,”王屾缓了缓口气。耿焱快步的坐到徐新生刚才做的椅子上。

    “棉纺厂的事儿你知道了吧?”

    “知道了,知道了,”耿焱忙说。

    “以你为组长,组织审计部门立即进驻棉纺厂,接手棉纺厂的财务,最晚不迟于明天上午给我拿出一份棉纺厂财务报告。”

    耿焱忙点头答应着。

    “还有,从财政上立即支付一笔钱把棉纺厂的原料买回来,先维持着棉纺厂的运转,这是政治任务,必须完成。哪怕是掏空了家底,先支付拖欠的工人工资,你马上去做。”

    耿焱连忙站起来应着,快步走了出去。

    王屾又扫了一眼在座的所有常委,“我们这几个人谁也不许请假,进驻棉纺厂调研,跟职工谈心,做工人的工作,找出问题症结。同时,以李文功同志为首,组织公检法进驻棉纺厂,要查个清楚,把外鬼和里鬼全部挖出来,是谁指使,是谁想搞乱棉纺厂!”

    谁也没想到王屾竟有这样的猜疑,把话说的这样直接,这是要打鬼呀,打什么鬼,谁是鬼,几个人摸不着头脑,有置身事外的想法也不能退却了,只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