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雨荷小声说:“真险呢,糊弄过去了,咱还是快回去吧,是非之地待不得。”
“走、走,”黄安然说。
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乎意料()
黄安然和耿雨荷正要走,李宁从后面叫住了他们,“黄书记、耿县长,殷部长在办公室等你们呢。”
两人尴尬的笑着,只好跟着李宁上了楼。
王屾也在殷秀琴的屋里,看他们进来,起身招呼着。李宁给他们沏着茶,殷秀琴不咸不淡的问了一句,“谈完工作了?”
黄安然笑了笑,没说啥。
耿雨荷忙笑说:“完了,我是出了一身冷汗呢。”
“是吗,耿县长紧张啥?”殷秀琴笑问。
“殷部长就别取笑了,闹了个误会,被牵扯上了,主要还是工作上的事儿,”他又转向王屾,“王市长,谢谢你,今天要不是你替我们说话,怕是更难堪。”
“没事,我也是实事求是,相部长当场揭发我,我相信你们也去确实不知道。”
“当场揭发的是你?”黄安然很吃惊的样子。
“是啊,弄了盘录像带,很龌龊的一幕。其实,他看错了,不知从那儿弄来的黄色录像带,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
“原来这样啊,我正在犯嘀咕呢,相部长也太……”
黄安然没说下去。
“没想到他是这样的人,真的没看出来,”耿雨荷也很惊愕的样子。
“我早就说,这个老相不地道,以为高书记马上要退了,他惦记这个市长位子了,知道王屾和他是竞争对手,就想方设法的往他身上泼脏水,搞臭他。此人如此险恶,却是当众被揭穿,使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丑恶面目,看他怎还有脸见人,”李宁冷笑着。
王屾笑着摇摇头,“也不能这么说,我相信他是没有恶意的,关注我,也是对我的爱护,对组织负责。”
“你还这么说,谁都明白他这是陷害你,”殷秀琴睁大了眼睛看着他。
王屾呵呵笑着,“我和他接触的不多,也没什么恩怨,他为什么陷害我,很可能都误会了。”
“你大度是吗,对坏人的纵容就是对自己的犯罪,”殷秀琴有点生气了。
这时,市纪委的苏洵过来对王屾说:“高书记找你呢。”
王屾忙跟他去了。
落座后,高长河直接说:“今天的事,真的没想到相志邦当场揭发你,我跟宋市长商量了一下,决定市纪委调查此事件的原委,你有啥意见啊?”
王屾看着两位老首长,“高书记,宋市长,那我就说说自己的意见了?”
两人点点头。
苏洵翻开本子准备记录。
“一个班子,一个团队,团结是第一位的,只有团结才有战斗力。刚才在会上,相部长当场揭发我,说明他爱护我,对我恨铁不成钢,我相信他是出于好心,没有啥恶意。通过这件事,也给我提个醒,使我头脑中时刻警钟长鸣,这也是好事儿,算了。”
三个人同时睁大了眼睛。
“你这样看?”宋长征问。
“是啊,宋市长,相部长也是老革命了,我相信他没有恶意,不能曲解了人家的意思。”
“不是,他明明是又险恶用心的,”宋长征说。
王屾摇了摇头笑说:“他误会了,也许看眼花了,我真要像录像带里那样就应该揭发,应该批判,这没有什么不对的。”
高长河看着他笑了,“只要你不觉得委屈就行,听你的,此事到此,就算过去了。”
宋长征点点头,“这也更进一步证明你的清白,你的宽容和大度,蒲姑市交到你手里,我们放心呢。”
“谢谢两位首长对我的信任,我会尽力所为,绝不使您们失望。”
“好啊,这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苏主任啊,就这样吧,”宋长征笑说。
苏洵合上本子,点点头……
回到家里,王屾本想瞒住刘畅的,没想到她已经知道了,“这个老东西太可恶了,平日儿看他挺正的,没想到心里这么黑。”
“他是被权的**俘虏了,所以才做出这丧良心的事,”王屾笑说。
“市里准备怎处理他?必须给咱个交代,凭啥冤枉咱。”
“呵呵,这也说明你老公有实力,只要大家都明白就行了,得饶人处且饶人,算了。”
“你倒大度,以后都学他那样,都来欺负咱,咱还活不活啦?”刘畅说着很生气。
“身正不怕影斜,你怕啥。”
“可这口恶气我咽不下去,平日里对他还高接远送的,没想到这么害咱。”
“你相信我,恶人没好报。反过来说,高书记和宋市长想把我推上去,不服的大有人在,他这么明着害咱比暗里害咱还好些,起码咱有防备。”
“你就知道他暗里不害咱呀,只是没机会了,急不可耐了,来不及暗里下手。你说,黄安然和耿雨荷是不是也参与了?”
“不可能,他们怎么可能参与呢?没真凭实据可不能乱说,”王屾故意这么说,她毕竟在他们手下工作,真要知道了,会给工作带来不便,也没啥好处。其实,黄安然和耿雨荷参不参与,他心里最清楚。
吃晚饭的时候,阎斌好像也听到了啥,就问是不是真的。
“都是瞎传的,我都去挂职了,又和他们没啥利益冲突,人家害咱干啥,散步这种谣言的人一定不怀好意,”王屾笑说。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谣言真可恨,”阎斌说。
“姐夫,我怎听说你要当市长,他们才这么对你的,”刘萍问。
“我现在不就是市长吗,”王屾笑说着,又道,“别听那些谣言。”
刘畅的阿爸阿妈只是听着,看样子也很愁。
“你们外面的事,俺也不懂,只知道,不惹事,不参事,祸事就落不到头上。”
“阿爸,根本不是一会事儿,你们不懂,”刘萍说。
“阿爸说的对,很有道理,不惹事就是做正事儿,不惹事生非;不参事就是不拉帮结派,背后不搞小动作,堂堂正正,祸事自然就躲着咱走,”王屾笑说。
“对,俺就是这个意思,”老丈人笑说。
刘萍却一撇嘴,“你就知道讨好阿爸阿妈,你也跟着学点,”她对阎斌说。
阎斌嘿嘿笑着。
阿妈就说闺女,“好了,快吃饭吧,就你事多。”
最终,省里没同意王屾回来。本来,有让相志邦暂时代理市长一职的意思。出了这个事后,这个决议在市常委会上被否决了,直接把殷秀琴报了上去。
相志邦的日子不好过,很长时间没上班了,知道这个事后,他病了,去了北京。市宣传部的工作暂由李文功主持。
黄安然的调动也没有办成。虽然,他很失落。但是,能保住位子他又很庆幸。当然,他也知道其中原因,之所以没动他,和高长河还是有一定关系。
听说黄安然和殷秀琴结婚了,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闪电般的速度,领了结婚证,仪式也没举行。只是请了几个最要好的凑了凑,吃了顿喜酒就算完事了。而且,他们没有请王屾参加婚礼。等他知道后已近过去三天了。黄安然回来后也没请酒,知道的人送的礼钱又被原封不动的退了回去。
既然不请,自然有人家的原因,王屾并没有放心上。倒是刘畅心里老觉得不安,和王屾说了几次,会不会是咱得罪了人家,人家知道了才不请咱。
王屾就说她,“别疑神疑鬼了,人家不请自然有不请的道理,纠结个啥,不是没对你表现出啥吗。再说,不请的多了,又不是独咱一家。”
刘畅心里还是不踏实,主要的是自己男人这个市长看来是不好办了,她有点耿耿于怀。
在老李头的撮合下,王屾召开了招商会,县建筑公司的程乐龙,新颖石化的郭文正都参加了,也都捐了款,还有意到营区县投资。这使王屾很高兴,一场招待会,得了捐款将近五百万……
第一百六十七章 招商筹资()
王屾搞得招商会很成功,不但应县的大企业老总都来了,有些没有收到邀请函的外地企业家也慕名前来参加招商会,还收到了五百多万捐款。
有人高兴就有人恼,这使黄安然很没面子,他借口没有参加,却又派人紧盯着,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对他来说可都不是什么好消息。俗话说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怎还在自己眼皮底下帮人家招商,说句不好听的,这不是往自己眼里塞棒槌吗,拆自己的台帮人家扎戏台子,做的也太出格了吧,他不好出面,就让耿雨荷出面跟王屾谈谈。
耿雨荷也很直接,见到他后直接把话挑明,表达了不满。
王屾笑着,“耿县长,你多虑了,说啥我也不能拆自家的台呀。我知道你们的忧虑,放心吧,他们只是对营区县的投资环境感兴趣,没说把厂子搬到那边去或是撤资到那边投资。”
“这我和黄书记都知道,总之影响不好。我还听说有人在招商会上抨击咱县的招商政策,影响很坏的。”
“你们的消息还很灵通,企业家能对咱们提出意见来,说明人家重视咱这儿,咱应该感谢人家,你说对不对,”王屾笑说。
“可是,王市长,人家给咱提意见咱不怕,就怕影响,对咱县的招商是个不小的打击。您光说营区县投资有潜力,回报也高,谁不心动啊,连黄书记和我都心动,我要是投资商也会关注。”
王屾笑着摇摇头,“耿县长,您的说法我不敢苟同,投资环境不好就改,而不是护着捂着。再说,想走的您留不住,不想走的你撵也不走。不要一味的抱怨这抱怨那,真找原因从自身找,你以为把投资商骗来就万事大吉了吗,说句实话,人家的眼光比咱看得远,算计的精,人家来投资干啥,说句白话,是为了挣钱,不挣钱谁来。咱的问题在哪儿,问题不在招商政策上,反映最多的是向企业伸手的太多,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不把这些黑手斩断,你是留不住人的。”
“王市长,说句玩笑话,你算不算是一只黑手呢?”
“老耿啊,如果我的手是黑的,恐怕世上再也没有白手了。我也和你说句玩笑话,你可要把你的手洗干净,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呵呵,干嘛那么正经儿,一句玩笑话、玩笑话,”耿雨荷笑得有些尴尬。
“我说得虽是玩笑话,也是大实话。老耿啊,怎说我们也是共事多年了,我说得是掏心窝子的话。虽然不中听。但那是我的心里话。人的**难满,不遏制住,就会一发不可收,真到了那个地步,就会自食其果,这个果子是苦的,而且很苦。”
耿雨荷点着头,笑得很不自然,“是掏心窝子的话。但是我自认为还能把握住自己。”
“那就好,我真的不希望看到以后我们之间任何人出问题。为此,我很忧虑啊,特别是近些日子,咱县的投资商我接触的也不少,他们说的,我感触颇深啊。以后你们应该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和需求,多和他们沟通,政府的工作职能也要改变一下,多引导和帮助,而不是过多的为了私利行政干预他们。”
“那就这样吧,王市长,话我也带到了,你的建议我一定会向黄书记汇报。”
看着离去的耿雨荷,王屾无奈的摇摇头,知道他并没有听心里去,真是枉费了他的苦心。他知道,如果他们按现在走下去,很可能栽跟头。有的企业老总偷着和他说,他们让秘书明目张胆的索要好处费,企业一年光这方面的开支就达好几百万元,不给还不行,不给企业就无法正常生产。听起来触目惊心,这股不正之风如果刹不住,应县走下坡路是必然的,说不定真的就毁到他们手里。
现在,对黄安然和耿雨荷,他真的没有多少好感,和相志邦合谋陷害他,他心里不是不明白,而是懒得跟他们计较。说句实话,对付他们,简直是小菜一碟。主要是他还在这儿住着,妻子还在这儿工作,他不想跟他们翻脸,不想家人受连累。防着他们就是了,只要他们就此罢手,事情到此为止,有时候,糊涂点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儿。如果他们还不罢手,也别怪自己不客气,就现在掌握在手里的证据,足以把他们送进去。他不想害人,哪怕是违反原则的事,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大气候这样,不是他一个人所能遏制的,何况还不在位上。
但是,如果有人不择手段的陷害他,他也绝不客气,对他们的反击是致命的,他有这个能力。但是,还是希望他们识相点,大家相安无事,要是故意找茬或是背后再下黑手,他绝不会客气。相志邦,自己并没有出手,他已经败下去了,在北京说要做什么心脏搭桥的手术,这一关过去过不去还很难说。所以,他没有必要出手,人做尽恶事,都会遭报应,这就是因果。有什么因结什么果。但愿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看他走了,李敏就骂上了,“人模狗样的,什么东西。还冲你阴阳怪气的,爷爷说他的手最不干净,去年还勒索爷爷三十万块钱呢。”
“这种人不会有好结果,见钱眼开,以权谋私,早晚会栽跟头。”
“市里也不查查他们,还把他们安排在重要位上,这样能有好,”李敏说。
“监督缺失是个顽疾,搞经济建设中,更暴露了它的无能性。一些腐化思想浸湿着人们。特别是些领导,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一味的向钱看,很多人的贪欲就暴露出来了,如洪水猛兽,监督又跟不上,让他们钻空子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有些官都想方设法捞钱,捞了足够的钱去叩开上级的门,做更大的官,捞更多的钱,再向上送,再做更大的官,捞更多的钱,如此的恶性循环,不贪污**那才怪,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很普遍的,买官卖官,这是个关系链,是法律和规章的滞后形成的利益关系链,如果不遏制,对国家的危害无穷,改革成果也会被这些硕鼠吞噬。”
“有这么严重啊,你干脆写一篇报道,刊登出来,给贪污分子是一种警告,给国家制定法规的职能部门也是一种启建议,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