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乌带着安全帽,他所在的子弹生产车间,全自动的冲压机生产铜质弹壳,到了装药装弹头更是机械全自动。“我们的国家完全无法生产子弹,唯一能做的只有子弹的复装,如果这一套设备我的国家也有一定能解决很多问题。”
大明笑了笑,用英语答道:“这套设备价格很高昂,再者从一块铜板,各种药剂,到最后成品的步枪弹。制造子弹并不难,但量产子弹就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
随着参观的深入,瓦乌也掂量了一下自己的想法,要知道现在的尼日利亚有什么?很穷,很穷,石油出口因为油价暴跌所以收入也暴跌,而国家本身可是农业国。人不缺,但最缺工业人口,可尼日利亚只有袖珍的工业。
尼日利亚的武器都需要进口,消耗最大的正是子弹,他特别想知道子弹的价格。
“我们现在有两种类型的子弹,铜壳弹与钢壳弹。”大明本着行业良心不会骗人,根据两种子弹的性质价格自然不同。
比如中国最喜欢用钢壳弹,实际也是出于缺铜的无奈。铜的延展性更好,在枪膛内火药爆燃弹壳膨胀不漏气,接着迅速降温并被**推出抛壳。弹壳用铜是铜锌合金,比热容更优质,对枪膛与膛线的破坏都很小,再者铜壳弹不必做成圆锥形。
而钢壳弹就不行,金属延展性比铜弱,更容易断裂,对枪械的磨损更大,还有更大的劣势,它不能复装。
瓦乌听了很多,以往国家购买的都是铜壳弹,这次来他也倾向于这个,只是铜壳钢壳的区别还是由这个孩子说明的。
“子弹批发价,铜壳普通弹一发50美分,穿甲弹80美分。钢壳的价格只有铜壳的60%。ak74的子弹最便宜,一千发只要二百美元。”大明说道。
这个价格确实非常便宜,厂家直销很是动心。
瓦乌继续参观,他也看到了工人们组装枪械的样子,每个人的效率都很高仿佛闭着眼都能完成。想必这里有不少人以前的军人吧,他的眼神很敏锐,一下子发现了这些工人们还有些黄种人的面孔,甚至是女人。
“难道这里还有你们中国人?”瓦乌站在车间办公室俯视下面的大厂房指着说道。
“当然,因为我是在中国起家的,那边还有上万的工人,所以调剂一部分工人到俄罗斯工作很正常。”
瓦乌兴致勃勃的参观了还几个轻武器的总装车间,除却常见的实木枪托的老版ak47,玻璃钢的akm系列,以至于最新型的an94,他已经有了一个很直观的印象。
好枪配好弹,从枪械到弹药这家普加乔夫别西卡重工做工都很精良,就算是ak47的枪管也使用的加了料的合金,是的开火多了依旧能保证不错的精准度。
当然瓦乌并不是仅仅来购买枪支弹药的,他手头的钱还要购买重武器,毕竟这家兵工厂确实也销售诸如坦克装甲车之类的大家伙。
大量的坦克就停在仓库,有的修善完毕后则被盖着帆布露天摆放。
公司得到的坦克大部分就是直接从坦克坟场拉过来,由卡车一辆又一辆的运到图瓦修理,现在进入图瓦境内更是可以选择铁路运输。坦克停放场摆放最多的是老式坦克,t54和t62非常多,这里也有很多t72,步兵战车也有不少。
现在公司不必自己亲自动手制造装甲车辆,返修这些破烂就好了。有的坦克坟场直接拉走这些破铜烂铁,有的则是按斤称,总之成本非常低廉,但大修完毕再销售出去就是暴利。
这些老旧坦克在现代战争中已经不行了,它们是盾,可如今矛更厉害。反坦克武器如何虐杀装甲集群这种事大明最熟悉不过,战争中敌人四百辆坦克的集团冲锋愣是被打垮也是因为时代的更迭。
但这些旧货在非洲和中东是非常有市场的,毕竟敌人的反坦克武器也不多,绝大部分枪弹对这些老式主战坦克无效。
瓦乌心花怒放果断拍板,直接要求订购便宜的t54,每辆价格十五万美元,直接订购四十辆。而加装反应装甲的t72,价格已经降低到了一百万美元一辆,瓦乌想了想只订购了五辆。他没有说明自己这次带来的多少钱,实际总共是高达两千万美元。
大明和普加乔夫给予的报价可是非常良心的,全联邦其他工厂的报价很高,而西方国家与他们的坦克价格太高昂。用有限的钱没更多更好的东西才是对的,瓦乌盘算着再买些什么。
“或许你应该看看我们公司的一些杀手锏武器。”大明微笑的介绍着,他领着这位去看了一段视频,那正是俄军空袭投掷超级炸弹的。
巨大的蘑菇云让瓦乌以为这是核武器,这种疯狂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小小的尼日利亚可不能要,并且就算这群疯狂的俄罗斯人真的要卖核武器,那价格也是天文数字。
“但这不是能让全世界都关注的核武器,它是常规武器,我们已经把它小型化,威力还是非常厉害的。”
装备温压弹的rpg26被摆在台面上,最好要让这个瓦乌看清楚它强大的实力。
到了下午,一行人饶有兴致的去了克孜勒郊外的武器试验场。这里常年在进行新武器的实验,还有各种武器的校准工作。一名士兵肩扛火箭筒,温压飞弹击中靶子泥瓦房,当即房屋被彻底摧毁为粉末。
“一千美元一支。这种武器会产生极大的压力和极端高温,接触者直接气化,并且在区域范围实现无氧,巷战非常好用。”
显然瓦乌是被这爆燃吓住了,这个孩子的话语很平和,谁能想到他是个军火公司的老板呢?“关于买这个的问题我想向后放一放,或许我会买一些试试。倒是你们公司的一次性火箭筒还有更便宜的rpg7或许最适合我国国情。”
大明耸耸肩,看到普加乔夫也没有什么反对之词。“您的决定我们很欢迎,只是今天参观了很多您也累了,我们准备了一桌宴席。您不想尝尝中餐么?”
第三百八十六章 招待会()
图瓦当局对这位来自尼日利亚的商人很重视,尤其也是因为他是该国派来采购军火的。
白天是他参观图瓦境内的兵工厂,到了晚上就是一顿丰盛的“国宴”。这次国宴也比较特殊,除了图瓦人常见的佳肴比如烤全羊外,还有一些俄罗斯民族美食,而今因为有来自中国的大厨在,中餐也非常适合这次宴席。
程曼丽客串一把厨师,当然她本来做饭的技艺就不错。她虽不是中餐名厨,所会的也都是些家常菜,还有的事根据图瓦当地的食材闲暇时搞的一些私房菜。这些简单的中餐做工可是复杂,比起其他菜肴更有魅力。
厨房内负责中餐的也有几个临时的中国厨娘,大家实际都是公司的武器装配工。大部分中国妇女都会做菜,很多女孩在还是孩子时就被教育做饭是女人的必要功课。
“刘姐,你去看看肉食准备的如何。吴妈,鸡汤煮到刚刚沸腾最好。”
程曼丽发号施令俨然一副掌勺大厨,实际她确实是老板钦点的大厨。
由于来到俄罗斯工作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众口难调下大家实在不愿意总是简单的解决吃饭问题。面包和红菜汤大家还能接受,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怀念起了家乡的馒头和米饭,因此后勤食堂进行了一次改革。
现在食堂的花样很多,公司就近招募了一些国人做厨师,所做的当然就是一些家常菜。当地的食材最多的是牛羊肉和乳制品,其次是土豆,面粉和大米则偏贵。土豆可以制作土豆粉,可以做成土豆泥,酸辣土豆丝则是地道的中餐,因此对于土豆五花八门的加工则是食堂的一大亮点。
冬季的时候食材有限,一些食材从中国进口,冬季的绿色蔬菜图瓦境内的塑料大棚依旧无法满足需求,导致价格很贵。但现在已经是春天了,林木中的蘑菇蓬勃发育,还有大量的蕨菜滋生。雪化了后物资运输线不再受天气影响,现在招待尼日利亚的商人最合适不过。
大明对程曼丽的厨艺寄予厚望,一顿丰盛的大餐也是对客人的尊重,他琢磨着等到瓦乌吃到中餐,绝想不到厨师还不到十八岁吧。
这些事先不想,厨房一定是一片热火朝天,在公司的贵宾室,一张巨大的圆桌也坐满了宾朋。
大明作为公司董事长坐在正坐,商人瓦乌在右手边,左边则是普加乔夫。
等待开饭只是,瓦乌还在和众人谈论今日在工厂的各种见闻。子弹,炮弹都要买,坦克枪械,一笔有限的资金将购买更多更好的商品,再者主人家的礼节非常到位,这次来到俄罗斯没白来。
“听说你们今天准备了中餐,我很期待。”瓦乌对大明说道。
“是的,不仅仅有中餐,一会还会有俄罗斯美食和图瓦美食。”
大明刻意卖个关子,他知晓厨房的程曼丽在准备些什么佳肴。
她是生活在太湖畔的居民,那里是鱼米之乡,对烹饪鱼很是在行。再者南国的一些名菜点心也略知一二,现在手头上的食材也比较丰富。
在大菜上桌之前,服务员先上了一些水果和乳络。“你们这里是寒冷的西伯利亚,怎么这里还有热带水果?”瓦乌指着桌子上的香蕉费解道。这里可不仅仅是香蕉,芒果、红毛丹,这些是泰国的公司千里迢迢走空运运过来,实际就是为高层领导享受(平民也可以买,超市有销售,只是价格很贵)。
“因为我们普加乔夫别西卡重工是我们庞大企业链中的一环,我们的商业公司从北冰洋延伸到赤道,而这些水果就是从泰国运过来的。”大明自信的说道。
“所以你们并不仅仅是一个军火公司?”瓦乌问道。
“当然,我们首先是做重工业的,其次才是做赚钱的军火贸易。”
瓦乌听着聚精会神,据说中国人都很会做生意,显然这个年轻的孩子的生平证明了这一点。他剥开一个香蕉叹道:“在我的国家,我手里的香蕉就是重要的粮食。我的国家很贫穷,很多穷人只能吃玉米香蕉果腹。现在油价太低在这国内的**,穷人根本没有尝到石油出口的利益。”
他的话有些愤世嫉俗,这里不必谈论什么国际大事。香蕉是全球第四大主粮,一个香蕉让这个瓦乌就忧国忧民,显然他是希望尼日利亚富裕起来的。
想富裕也要保证国防安全,在非洲那个经常动乱的国家,优秀的武装力量才能保境安民。
大明与普加乔夫和他虚与委蛇一番,至于尼日利亚的石油贸易,正在兴头的瓦乌称可以邀请在场的几位去投资一下。这个两人的意见很明智,再议。
很快的菜肴上来,首先登场的就是美味的烤羊背。羊油被炙烤散发着异香,这只羊已被烤成焦黄,通体洒满了孜然和胡椒。蒙古式烧烤不涂抹酱料,亦不会像欧洲人涂抹蜂蜜,一些盐就够了。
菜品接连三的上,到了俄罗斯菜,大面包和红菜汤是主角,还有鸡蛋煎饼。在大明看了这些菜品太简单了,也难怪中国被称为饮食的王国。
瓦乌啃着羊肉,这一块羊排烤的恰到好处。他的眼神左顾右看,只见那些图瓦当局的官员都在豪放的大快朵颐,身边的一个俄罗斯中年人,一个中国孩子,两人如同两只狼。
草原粗犷的生活方式再加上俄罗斯人的狂野,这一切使得在坐的各位都很豪放,大口吃肉,大块喝马奶酒和伏特加。
瓦乌礼仪性的喝了一杯伏特加,这烈酒终究不是自己的口味。“现在你们精心准备的中餐应该上了吧。”
大明点点头,接着把服务员招来令其催促一下。
另一方面,经过紧张的准备中餐准备终于完毕,程曼丽长出一口气,自己这番忙活总算可以结束。
菜肴一一上来,红烧狮子头,清蒸俄罗斯鲟,豆腐牛肉羹,炖鸡汤,凉拌蕨菜,各种蘑菇的大乱炖。这些菜品看的瓦乌眼花缭乱,每一样菜品制作都很精致,想必厨师是下了一番功夫。
尼日利亚人吃饭习惯手抓,正规场合用刀叉。他正纠结着这鱼怎么吃,只见身边的孩子直接动用了筷子。
大明轻松的夹起鱼肉,沾了沾汤汁放在瓦乌的餐盘了。“或许这是我能做的最高礼节的事了,当年我们中国的领袖也是这么招待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
瓦乌心里听着美滋滋,这孩子说话也特别中听,当然自己可不是美国总统。
这鱼肉不是煮也不是烤,是中国人独一无二的蒸,他回想着在国内见到过中国商人这样的烹饪技巧。
炖鸡几乎不用水,这无比鲜美的鸡汤就来自这只老母鸡的每一个细胞。瓦乌听着大明添油加醋的介绍,所谓鸡汤,这只鸡的所有营养几乎都存在于这鲜美的汤中。
“真是奇妙的厨艺,难怪这鸡肉显得并不好吃。”瓦乌说道。
大明微微一笑,心想这个程曼丽还真有两下子,她要是不做装配工,做一个大厨也不是挺好的。
正当这么想,瓦乌突然希望见见制作这中餐的厨师。“你们为了准备了丰盛的一餐,我想我有必要感谢一下为之辛劳的人们。”
大明见他态度真诚,让他见一见也无妨。“那么您要有思想准备,因为我们的大厨比较特殊。”
在厨房里的程曼丽心想终于可以休息一阵子,她正闭目养神却被告知老板有请。
后勤食堂的一众厨师闪亮登场,瓦乌也吓了一跳,准备这次宴席的各类厨师有四十多人。那么中国厨师呢?为首的居然是个小女孩。
“她太稚嫩了,难道是个孩子?”瓦乌问答大明并得到肯定的回答。
程曼丽不是很怯生,只是见到这个黑蜀黍有些畏惧,毕竟好黑呀。他说的英语自己也听不懂,除了个别的单词。为了避免尴尬只能微笑回应。
大明介绍道:“她是我重要的朋友,这次担任中餐的厨师也是因为我实在找不到顶级的厨师。”
“你是想说照顾不周?”瓦乌摇摇头,“今天我遇到了事情都非常满意,这顿晚宴我亦是满意,尤其是有这个可爱的姑娘亲手烹调的。”
“如果姑娘不介意,我邀请你到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