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行注目礼,被这样的关注两人早已习以为常并不犯怵。两人在众人的目光下走到普加乔夫面前对着州长行礼。
“这也是你带来的孩子们?他们确实很可爱。”州长呵呵一笑,尤其是见到杨桃的面容稍微一阵迟疑。“你们两位是蒙古人?”
大明点头称是,这里说的都是俄语。因为苏联的因素绝大多数东方的少数民族都会说俄语,因此大明和杨桃所扮演的蒙古人自然也会说。州长很快没了芥蒂,接着一众官员围上来。
“听说你们两位也是来自图瓦的使者,那么这次你们也是来开发油田的?”州长好奇的问道。
“不仅仅是。”大明爽快的答道,“这次是公事也是私事,我和妹妹实际是普加乔夫别西卡重工的股东,关于图瓦的投资我们出了大头。”
刚才和普加乔夫说了一些,对于这个略有了解,那个公司是在伊尔库斯克州突然出现的,至于特殊之处它是制造军火的。眼前的这俩孩子竟然是股东,普加乔夫趁机点头称是。
杨桃赶紧回到:“其实,我就是别西卡。我和普加乔夫先生是重要的朋友。”
年龄往往能证明自己的资质,杨桃稚嫩的面容当然无法说服在场的这些大人。一些不好的声音传入她的耳中,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这两位是一个公司的重要股东。
“你们不会是在说笑吧。”喀秋莎听了一会儿说道。
“这并不是说笑,与其在这里说笑比如用实际证明,我和哥哥确实掌握了很多财富。与其对我们的身世询问这么多,还不如直接商讨生意上的事。”
州长摆摆手让女儿退下,关于生意的事就在这样的晚宴商讨。
交际晚宴强调的更多是友谊,这两个孩子确实是图瓦共和国派来的使者,他向兄妹俩致歉,所谓女儿出言不逊。为了不露馅,兄妹俩只能全程用俄语交谈。
喀秋莎并不是尖酸刻薄之人,她也意识到了刚才言语的冒昧然出于面子不想认错。实际她还是认错了,接着就领着两人来到餐桌旁。生意上的事暂时还是又普加乔夫说,这群毛子就算在这样正式的晚宴也在喝酒,杨桃可不希望哥哥因此喝醉。
长长的餐桌点心最多,还有一些烤肉和沙拉,甚至有一些海鲜。“你们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宴会吧。这种宴会主要是说话,吃太多东西也不礼貌。”喀秋莎介绍着,顺便给自己夹一些菜。她是姑娘所以拿的多是点心,而她的眼角还在注视着这两位。
俄罗斯的传统饮食实际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兄妹俩并不挑剔。大明知道和这个姑娘只是萍水相逢,毛妹发育的太早这样子也不知她究竟多少岁,只好继续称呼她是喀秋莎。
“我听说喀秋莎可是火箭炮的名字呢,据说在巴格拉季昂战役可是给予德军毁灭性打击。”
“是……是么,这些课本还没学到呢。”喀秋莎时分好奇,晚宴是自己放学后参加的,而这两个孩子似乎不用上学。随便编造个理由大明把她忽悠过去,所谓上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赚钱么,既然已经有了极大财富自然不用浪费时间。
普加乔夫将兄妹俩招呼过去,与会的一个同样络腮胡子的商人提出合作的可能性。听取了普加乔夫和这位的说辞,大明觉得很有建设性,但军事是杨桃他也需要询问妹妹的计划。
按照原来的设想,如果想快点出油就买油田。如果自己挖石油那可就要费一番功夫,要想快速投产务必按照前者的计划。
络腮胡子的大叔彼得罗夫,他有着强烈的商业合作意愿,甚至愿意深入合作到公司合并,这是出于现实利益需要,他现在已经如不熬出了。他和州长的关系密切,所以这次州长给了巨大的面子,或许这是一次重要的扭亏为盈的机会。
但是这只是口头说明,大明和杨桃都心动了,彼得罗夫自称经营不善,而全盛时期的他可是有三十个油井,二百多大型磕头机挖油的,每天出油十五万桶。
可是为什么这样庞大的出油量的公司会经营不善呢?杨桃猛的拉扯大明的衣襟,因此大明只是含糊的回答了彼得罗夫的一些问题。而实际到了油田两人才真正知晓了为何经营不善。
这里杨桃冒昧的希望能和哥哥还有普加乔夫独处一会儿,州长知道他们在对是否正式投资达成共识。
一个每天出油十五万桶的油田,按照原本的历史秋明油库区的石油可开采量还得等到2010年,老油田在那时候陆续开始出现储备不足的警报,而更多的新油田却在被发现。曾有人说石油会在2050年用完,结果事实表明,在新的挖掘技术发明后,地球上简直到处都是石油。
“我是个老商人,能把一个大油田经营到如不熬出,要么是石油快挖完了,要么他真的不会经营。”普加乔夫说道。
“难道那个人也和您一样是一个寡头,区别在于您很会做生意而他不会。”
普加乔夫微微一笑:“弗拉基米尔,我正是遇到了你俩还有尼古拉生意才突然好做,你们可是把我买下的很多旧工厂变成了马力开足的发动机。你们在全球的贸易每个月的收入都快一亿美元了。”
“不要再吹捧我了。”杨桃嘟着嘴,此刻她猜测估计就是这位彼得罗夫不会管理。
俄罗斯的寡头大大小小,这个彼得罗夫用了特殊手段买下了苏联的国家油田,本以为这就是搞定了会下金蛋的母机,但经济困难导致经济萎缩,这只母鸡已经消瘦不堪。
按照原本的历史,秋明油库区的产油量在苏联解体的两年前达到顶峰的四亿桶,但随着苏联解体大批的国家油田因为各种原因关闭。俄罗斯坐拥着巨大的能源财富,大规模的卖能源也就几年之后,现在就连很多基础设施也是老化的。因此兄妹俩尚未想到自己接手的只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修善磕头机还有布置新的电力网络,这还是要很大的投资。
杨桃所知道的唯一一点就是现在俄罗斯的原油产能暴跌,以至于靠输油为生的石油管道公司也如不熬出。“普加乔夫先生,这一刻请你一定要把我当做能预测未来的天使。”杨桃信誓旦旦的看着普加乔夫做出了她惊人的预测。
“你已经是我的天使了,你现在说什么我都相信。就就算是说你来自未来我也相信。”
杨桃微微一笑说出了未来俄罗斯经济崩溃的事,这个她说过,现在又凭着记忆把细节再说一遍。“我猜测经济危机一道,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的资产会萎缩到不足十亿,届时是我们的重要机会,我想我们会把这几个月在国际上赚的钱都投入这个大坑,为此我们会陪的很惨。”
一听赔钱两个字普加乔夫直问有必要么?“先生还是听听她的话吧,我妹妹不会做赔钱的买卖。”
杨桃指出这是一个风险投资,“我们最好投资进去两亿美元,这里是以图瓦共和国的名义。下个世纪油价会暴涨起码十倍,而且我的国家经济腾飞后就是一张巨大的胃口”牺牲几年过过苦日子,接着油价飞升控制的财富可就是千亿乃是万亿。普加乔夫先生,您不想做图瓦的总统么?您这样的人应该最喜欢权力,只要我们合作,你就可以连任,只要许诺人民幸福并实实在在给他们充足的物质,选票必然都是你的。”
这番言论普加乔夫心花怒放,关于石油投资也就这么定下来,口头上答应了彼得罗夫的要求。而他想要的二百万美元临时款项,三人口头上给予支持,但是三人要求迅速去油田看一看。
第二百七十三章 购买油田()
楚华和这帮保安蛰伏了很久,因为要演这出戏他也只好隐藏自己中国使馆人员的身份。然而在新的征程他不必演下去,因为兄妹俩也已经憋不住。真是不说家乡话浑身难受,对此打击最大的则是彼得罗夫本人。
暴露就是在前往目的地出发之前暴露的,兄妹俩已经脱掉了蒙古袍直接向彼得罗夫表面了真实身份。
这叫什么事,这不是以图瓦共和国的名义来做生意的么?怎么这两个孩子居然是中国人。“你们这样做可是开了先例,在俄罗斯从没有中国商人会涉足能源行业。”他冷冷的回答述说心中不满。
“那么您现在还有什么选择呢?我们和普加乔夫先生是多年的合作伙伴,他现在已经是图瓦的能源部长,要知道图瓦是联邦内的小共和国,该国是有一定主权的。”大明机智的回答,遇到这种事只要把普加乔夫搬上来即可。
“彼得罗夫请你上车吧,投资我们会继续,我们还是合作伙伴。”
“不不不,这种事不能这么来。要被上面知道我在和中国商人合作搞这个,国安局的那帮人会把我弄下来的。”
车子因为这件事停止出发,彼得罗夫一时间不知所措。杨桃知道,长久以来俄罗斯对于外国公司介入本国能源行业时分忌讳。至于怎么办彼得罗夫想到了最简单的方法,也是代表了俄罗斯人处理事物的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如果你们愿意可以把油田全买下了,至于后面的事你们处理。”
“这当然没问题!”杨桃喜出望外,本来是为了赶紧出油生产才屈膝和秋林油库区的商人合作,现在他要放弃这一切何乐而不为呢?
当场的三人没有任何异议,普加乔夫不怕国安局的那帮人,不就是克格勃么,他们再怎么管也管不着图瓦的事物,除非图瓦打算脱离俄联邦。甚至在他绝得,如果不是自己摆明态度还手持图瓦的国旗,或许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图瓦的存在。
图瓦经济太差,如果脱离了联邦就要面临一系列灾难,因此它没有在解体大潮中自立,而且自从第一次车臣战争开大,这些小共和国已经意识到,仅仅几年就不能像那些独联体国家那么自由,真的宣布独立什么的俄军真的会来大。
可是图瓦对于中国人却有着极其复杂的感情,这里可是唐努乌梁海,就在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中国的合法领土,这里完全是被苏联强行占领的。
这里什么豪言壮语不需要说,眼下是要把油田拿下。彼得罗夫说出了他的价码,四千万美元。
“四千万,你不觉得自己狮子大开口么?”普加乔夫厉声问道。
“我觉得值得这价码,我那里有工人,有完整的生产链,你们买下就不用从头开始。二百个磕头机一个二十万美元,怎么想都是值得的吧。”
普加乔夫身兼重任,他手握着五千万的图瓦共和国国有资金,这笔钱是为了给家乡谋福利的不可草率为之。
”价格可以商量,但是我上了车那么你就必须买,四千万美元已经非常便宜了。”僵持不下三人只好妥协,杨桃料到这位顶多是漫天要价,到了油田那边自己不买也没什么问题,但他基本上一定会接受。
彼得罗夫的油田位于托波尔河畔的库塔比特卡,这是一个有两万人的小城市,这里本来有更多的人口,但是周围的油田纷纷倒闭或者经营惨淡,大量的工人逃离这里,而有些则为了微薄的工资苟延残喘。
经济的凋零体现在很多,就算出油量提高,但是运输和炼油等附属行业不景气,那么出油越多反而死赔钱。这就是库塔比特卡的现状,仅仅坐在车上就能看到路边有一些乞丐,这些一脸沧桑的人他们的皱纹都源于曾经的蹉跎,或许他们也是石油工人,但是现在他们失业了。
很多人搞不清楚为了什么活着,而活着就是活着,失业的工人还得活下去,同样的情况在同时也在中国发生。但显然对于俄罗斯这种情况更严重,起码中国刚刚引爆了经济大发展,活不下去就去南方打工。而俄罗斯非也,莫斯科无法提供更换的就业岗位,极大量的穷人为了吃饭什么事都敢做。
彼得罗夫指出,这里的人都渴望一份高薪的工作,但周围的油田都不怎么样。车子直接按照他的要求在彼得罗夫的油田转圈,杨桃和大明也对这些心里有数。
不管怎样彼得罗夫还是得实事求是,锈蚀损坏的油井也在兄妹俩的眼中。转了一圈,大部分的磕头机都是停产,整个城市有些暮气沉沉。“以前这里可是欣欣向荣的,但是后来油价暴跌后这里也就慢慢不景气。”
“是的,那件事我懂,美国人操作全球油价打压苏联,苏联最终失败了。”大明有些遗憾的说。那个曾经伟大的国家的解体原因五花八门,而经济的崩溃多来自石油体系的崩溃,其次则是入侵阿富汗的泥潭。
彼得罗夫把一行人引入他的办公室,这是三号油井区,十几个大型磕头机正在劳作。他将几个重要的负责人请来,这五人是硕果仅存的五个油井区的负责人,也就是说庞大的油田萎缩到了原来的六分之一。“我给你们介绍,这位了瓦杜丁,这位是查理斯曼,这位是波格丹诺夫,这位是奥德斯基,这位是哈尔克斯基。”
老毛子的名字总是很长,杨桃没心思记住这些名字,但后来这帮人基本都是自己手下。一股非常难堪的心情油然而生。彼得罗夫说出了他的想法,这五人并没有更多惊讶,有人说如果真的不在这干的那就换地方找工作。
普加乔夫赶紧挥手表示并非彼得罗夫所言。“他没有关闭油田的打算,实际上是我们打算接手,你们不但不会失业而且还会涨工资。以后这里就是图瓦共和国国营石油公司的工人。”
对多少钱购买整个油田的问题上彼得罗夫做出了一些妥协,毕竟油田已经萎缩到了原来的六分之一,因此价码暴跌到了一千万。
生意便是这样,一开始狮子大开口,最后讨价还价到一个双方可以接受的价码。一千万美金搞定这些目前看来是非常值得的,在彼得罗夫控制下油田会继续糜烂,但杨桃和大明非常有信心,这些油田由兄妹俩接手后很快就会恢复生机。
下午开了一场工人大会,在场的三百多名工人在之前多是懒洋洋的,工资太少出油量也就低,一切都是恶性循环。会场上普加乔夫给予了许诺,每个工人工资五百美元。为了稳定人心,就在会场上就安排了发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