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夫妇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师夫妇日常-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要蒙混过关的韩彦闻言苦笑道:“机灵如你,还真是一点都糊弄不住!”

    娶了这么个聪慧的媳妇,一辈子被吃得死死的,每每这么一想,韩彦便忍不住从心底到四肢都是甜软舒适的。

    将边关急报与朝堂纷争捡要紧的跟舒予说过之后,韩彦又温声劝慰她道:“你不必担忧,朝堂、边关之事,自有朝臣去解决。你只管安心在家保重自己、照养孩子就行了!”

    舒予轻叹一声,点点头。

    心里却想,国将不宁,她又如何能安心做自己的内宅贵妇?

    却不想韩彦为国事担忧的同时,还记挂着她,遂也只能强自掩下了。

    韩彦见舒予肯放下忧心,好生将养,不由地长舒一口气,笑道:“这就对了。”

    说罢,又问舒予:“对了,今日走得急,后又被事情绊住脚,也没来得及送别爹娘和小平安。只怕我们这么一匆促离开,他们也得跟着揪心吧?

    “不如这样,我这就吩咐人去百花巷传个口信,告诉爹娘一切安好,也省得他们二老跟着忧心不安。”

    舒予见韩彦待自家爹娘心细如发、周全备至,心中暖烘烘的,笑道:“不必麻烦了。先时你们离开,我已经安抚过他们了。等到此间事了,咱们再去跟他们分说也不迟。”

    韩彦一想也是,遂也打消了念头,跟舒予一起逗弄起孩子来。

    刚出生的孩子一天一个样,这不过才第三天,已经渐渐褪去了初生时的红皱,眉眼渐渐地长开了,脸蛋儿也愈发地白嫩起来。

    这会儿正甜甜地睡着,面容纯净恬然,让人一看,整个心也跟着沉静下来,柔软如清风拂云而过。

    韩彦不由地翘起嘴角,眉眼温润。

    不期然地,恬睡的孩子突然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笑来。

    虽然不过转瞬即逝,却把韩彦给惊喜得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你看你看,他对我笑了诶!”韩彦扯着舒予的衣角,激动地说道。

    比起当初带着康平帝逃亡的戒备疲惫和惶遽无奈,平安顺遂出生的长子带给他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好像这一次,他才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父亲到底是怎样的感受,而之前带着襁褓之中的康平帝逃亡时,他更多地是怀着一种完成亡姐嘱托、扛起大周未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舒予很想告诉韩彦,三天大的孩子还不会笑,方才那一闪而过的笑意,不过是正常的肌肉收缩罢了。

    可是看到韩彦那副初为人父的开心模样,她还是很捧场地笑着点了点头,没有揭破。

    夫妻二人逗弄着孩子,谈论着朝争,漫漫长夜也变得不再难捱。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有亮,韩府的大门就被叩响了。

    韩彦得到禀报,披上外衣,匆匆赶到前院客厅时,正焦急不安地等着的王耀祖立刻起身迎了上去。

    “韩大人,这是一封从辽东军大营发来的加急信件,小人不敢耽搁,拿到之后就立刻亲自送来了!”王耀祖一边说着,一边将捂在心口的信件掏出来,双手递了上去。

    自打知道了韩彦的真实身份,知晓他做的那些英雄业绩,王耀祖对于这个曾经毫不起眼的三味书屋的教书先生,是又敬又畏又感激不尽。

    要不是韩彦,他现在只怕早就因私自贩卖军马一事被处决了,哪里还能够成为雄踞辽东至京城一脉的富商巨贾,甚至还能为朝廷效力,屡获嘉奖,光宗耀祖!

    韩彦一听王耀祖这话,眉头顿时紧皱起来,当即也不再耽搁,连忙拆开信件看了起来。

    书信很简短,说的事情也很明白,就是脱欢派遣大部侵扰鹞子岭一事。

    与送到朝廷的急报不同的是,镇国公还在信中揣测了脱欢此次派兵大举侵扰的缘由。

    ——一是鹞子岭所处的位置据要地雀子山不远,而且有道路同往四面八方;二是鹞子岭这里曾经出现的“神迹”。

    韩彦看完书信,不由地眉头紧皱。

    对于所谓的“神迹”,他一向是不大相信的,总觉得那多是有人刻意耍手段蒙蔽众人,以借此获得好处,譬如之前的康平县娘娘庙那位瓦剌细作——灵微道长。

    当然,作为镇守一方的赫赫战神,镇国公对于这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更是从来都不放在心上的。可事为什么这一次,镇国公却偏偏在信中特意提及此事呢?

    韩彦回想他在獾子寨的几年光阴,从不曾听说过鹞子岭有什么“神迹”,而且要不是后来为了勘察测绘地形,他甚至连秀水河子镇有座鹞子岭这件事情也不怎么在意。

    韩彦沉吟半晌,开口问束手等在一旁的王耀祖道:“你听说过鹞子岭有什么神迹吗?”

    

第442章 求解(推荐票三万加更)() 
王耀祖没有想到韩彦会突然问他这么一句,顿时愕然,但一直以来对韩彦的信服,还是让他下意识地苦思冥想起来。

    片刻,王耀祖迟疑答道:“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但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除了当地的一些老人,估计也没有人说得清楚是怎么回事。

    “小人只听人提起过鹞子岭曾有神仙降临过的传说,具体是怎么回事,小人也不甚清楚。”

    想当初他还要借此传说,利用鹞子岭大赚一笔呢!

    但是辽东北部乃苦寒之地,又有瓦剌不时侵扰,多数人过的都是勉强温饱的日子,谁还有闲钱和精力消费“神迹”这种莫须有的东西呢?

    所以后来便只能是不了了之了。

    韩彦听王耀祖这么说,眉头皱得越发地紧了。

    知晓王耀祖这里问不出什么来了,韩彦便谢过他及时送信之义,让他先行回去了,并且叮嘱他回去之后,想方设法地查清楚鹞子岭的“神迹”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耀祖虽然不解,但还是恭敬地应承下来,并且出门之后就立刻行动起来。

    韩彦则吩咐小厮去请韩迁和韩端来,商议此事。

    父子三人对着书信研究半晌,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眼看天色不早,还要赶着上朝,便只能将此事暂且压下,梳洗更衣,赶赴朝堂。

    想当然的,这又是争论无果的一天。

    要不是前世的经历练就了今日的沉稳,按照韩彦少时的脾气,非得半路套孙长玉麻袋,把他拖到小巷里狠揍一番才解气。

    等忧心怏怏地下朝回家,才知张猎户一家三口来访。

    亲家见面,少不得又是一番客套寒暄。

    韩彦给张猎户见过礼,便先告辞回清风院招呼张李氏和小平安去了。

    清风院里,舒予正在笑着劝张李氏:“娘,昨日不是跟您说过了嘛,是朝中有事,圣上临时召他们去的,没什么关碍。偏偏您和爹还不放心,特地又跑这一遭。”

    张李氏闻言瞋了舒予一眼,满是关切地抱怨道:“你还真当爹娘是乡下来的,见识浅陋,到了京城之后,又多是闭门不出的,就不了解这些了?

    “告诉你吧,昨日那些官眷们的议论娘可都听见了,只是怕当时说出来会让你愈发担忧姑爷和圣上,这才强忍着没说的!”

    所以一大早的,她也顾不上当天递帖子就登门拜访失仪不失仪的了,直接就催促着张猎户租马车载着她们娘俩儿过来了。

    方才一路行来,她小心地观察着韩府诸人的神色,见众人依旧如往常一般,并不见些许慌乱,而且孟氏和戚氏言谈之间又不见多少担忧,办猜到事情大约还算顺利,这才放下心来,跟舒予交底儿的。

    正巧打门口进来的韩彦,听到张李氏这话,不禁又是感动又是慨然。

    对于韩迁和孟氏这对父母,韩彦当然是敬畏的,但是要以感情的论处的话,他其实内心里更亲近天性洒脱憨厚的张猎户和温柔细腻的张李氏一些。

    “让爹娘担忧了,是我们的不是。”韩彦一面迈步进内室,一面笑道。

    说话间便进了内室,拱手与张李氏见礼。

    张李氏连忙笑着让他起身,嗔道:“这里又没有外人,你先时怎样,现在便也还是怎样。你这样客套,我们反而不习惯。”

    说着话,本来乖巧地立在她身边的小平安,已经蹦蹦跳跳地扑向韩彦了。

    那些桌椅板凳的,如今已经没有一个能够绊倒他了。

    众人看了俱是欣慰不已。

    柳真人说,小平安的眼疾太重,又耽搁太久,治疗的最好结果便是能够让他基本辨出物之形色,不影响正常的生活罢了。但是要想像正常的孩子一般读书认字之类的,那就只能看天意,期待奇迹的发生了。

    但饶是如此,也足够舒予等人开怀庆幸的了。

    娘几个凑趣说笑,言谈之间不免提及往日在獾子寨的一些琐事。

    韩彦脑子里灵光一闪,连忙开口求问张李氏:“对了,娘,说起旧事,我倒真还有一事要向您请教。”

    “太傅大人的请教咱们小老百姓可不敢当。”张李氏笑着打趣韩彦道,“有什么话,你只管直说吧。”

    韩彦便笑着朝张李氏拱了拱手,谦逊道:“娘这话可真是折煞我了。”

    说罢,便拿鹞子岭神迹一事向张李氏请教。

    张李氏笑道:“你说的这个,我也听老人们说起过。大约是说有人曾在鹞子岭有幸得遇神仙,受其指点,从此发家的事情。

    “不过年代相隔久远,大家又是口耳相传的,时至今日,这故事到底是真是假,也没人能够说得清楚了。”

    这话说的与王耀祖并无几多分别。

    韩彦闻言眉头轻蹙,虽然忧虑不过转瞬即逝,却还是被一直细心观察着他的舒予发觉了。

    “可是此次脱欢大举进兵鹞子岭,跟所谓的‘神迹’有关?”舒予略一沉思,便猜到了韩彦发问的缘由,遂轻声问道。

    张李氏原本以为韩彦只是忆起旧事随意闲谈而已,听舒予这么问,才知道事情没有远没有她想得那么简单,便也连忙收起了笑意,提议道:“若果真是如此的话,你倒是可以去问问你们爹。他对于这些当地传说什么,一向都十分了解!”

    舒予闻言亦是连连赞同:“对对对!记得小时候,爹最喜欢拿那些传说故事哄我睡觉呢!其中,似乎还真的提到了鹞子岭的‘神迹’一事!”

    只是那是属于原主的记忆,而且又不甚深刻,所以她一时之间也想不起那传说的具体内容了。

    韩彦一听这话,顿时眼睛一亮,立刻起身道:“那我现在就去前院请教爹。”

    “去吧去吧!”张李氏连忙催促他道,“正事要紧!舒予这里有我呢!”

    韩彦便也不再客套,拱手辞别,即刻转身疾行而去。

    韩彦这一去,就直到晚饭时也没有返回。

    舒予有心打探,却又怕耽误正事,只能强自按捺下来,等到晚饭后韩彦送别张猎户三人归来,这才拉着眉间一片轻快的他询问起来。

    

第443章 释疑() 
“爹果然不愧是当地神话传说百事通!”韩彦笑道,“我只提了鹞子岭的神迹,他便立刻将相关之事如数告之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舒予追问道,“瓦剌入侵,是否就是冲着鹞子岭的神迹来的?”

    说到边关战事,韩彦眉间笑意不觉收敛起来,沉声应道:“即便不是全部的缘由,只怕也跟这脱离不了关系。”

    “这话怎么说?”舒予连忙追问道。

    哪怕是朝堂之事,若不是为免舒予担心忧虑,韩彦也从未想过隐瞒她,是以听见她追问,便想也不想地答道:“爹说鹞子岭的神迹,是一个亲眼得见神迹的铁匠传出来的。

    “传闻数十近百年前,有位铁匠路过鹞子岭附近,一阵突如其啦的狂风吹灭了他提着的用以照路的灯笼。因当时正值朔日,天上无月,且又有层云遮挡微弱星辉,铁匠遂于山间迷路,徘徊不能去。

    “突然,天降神火,直奔鹞子岭俯冲而去,巨大的撞击声惊得铁匠跌坐在地,惊恐不能自持。那瞬间腾起的大火,哪怕隔着重重山林,铁匠都能感受得到其中的灼热刺人。

    “大火烧了许久,眼见着就要朝鹞子岭周围肆虐开去,谁知阴沉的天空一阵电闪雷鸣,如柱的暴雨瞬间倾泻而下,阻挡住了火势的蔓延。

    “那铁匠等了许久,直到黎明时分,东方渐明,鹞子岭的火势渐消至熄灭,他这才小心翼翼地寻上前去……

    “没有人知道铁匠当日到底遇到了什么事,只知道铁匠从鹞子岭满载而归,自称是获得神仙点化,从此生意越来越好,渐至发家。

    “发迹之后的铁匠便携家离开苦寒的故乡,搬到别的繁华处定居,随着时间的增长的,人们也渐渐地失去了他的消息。

    “但是有关铁匠在鹞子岭得遇神仙的传说故事却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了下来,很多人都说鹞子岭乃神仙临世之处,藏有大机缘、大宝藏,但是从未有人得见。”

    听韩彦这么一说,舒予顿时恍然大悟,一拍脑袋,笑道:“可不是嘛!小时候爹还拿这个故事哄我跟他一起去鹞子岭打猎呢!野兽没有打到一只,倒是捉了一串鸟儿回来!一回家,爹就被娘狠训了一顿。”

    张李氏一心把她当成淑女教养,奈何张猎户却将她在女汉子的路上越带越偏……

    这本是属于原主的记忆,然而如今早已内化为舒予自己的经历,现在想起当时的趣事来,她仍是忍俊不禁。

    “不过,”舒予话锋一转,敛眉正色道,“脱欢能够打败一众叔伯兄弟,登上瓦剌王位,可不是这等容易被蒙骗的人。只怕是,这个传说大有蹊跷。”

    韩彦赞许地看了舒予一眼,笑问道:“那你觉得,这蹊跷在于何处?”

    舒予见韩彦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便知他已经猜出了个中缘由,遂将这两天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凝神静气,认真思索起来。

    片刻,杏眸一亮,灿若星辰。

    舒予抬头笑道:“只怕,和这个传说的主角的身份有些关碍吧!”

    一派胸有成竹的模样。

    韩彦一听这话,便知舒予已经猜测出来,遂拊掌笑道:“然也!不愧是吾妻,聪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