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巫法无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之巫法无天-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好在哪里?说说吧,让姜爷爷看看路老头是装腔作势,还是他这个孙女婿真有这个本事。”

    面对李简的大拇指,姜老爷子不置可否,继续一脸期待。

    李简微微一笑,带着点赞叹的口气,道:

    “一嗅,陈味芬芳,不逊兰菊。一品,满口生芳,甘露生津。茶色棕青,这是普洱茶。”

    “当然是普洱茶,只要喝过的都知道。没什么好稀奇的。姜爷爷想考你的,是这茶的出处、产地、年代?”

    似乎对李简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不满,或者是想让李简出丑。李简刚刚开口,才说了一句话,还没完全从女神另有怀抱的打击中清醒,还处在烦躁阶段的赵信就忍不住开口。口气中的嘲讽、针对,显而易见。

    对于这哥们的针锋相对,李简听若未闻,连眼尾都不瞟一眼。而是继续保持这之前神棍似的德行,继续保持之前慢悠悠的节奏,继续道:

    “冲泡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滋味浓醇;叶底细嫩,呈褐红色。很显然,这是产于临沧的高山茶种。古茶树春尖,干仓发酵的顶级宫廷普洱。”

    听到李简说到这里,姜老爷子脸上露出了一副赞许的笑容。二十多岁的年纪,能够一口分辨出这茶的产地、发酵类型、茶品等级,尤其是能够分辨出这茶是出自古茶树春尖,而不是人工种植的茶树春尖,已经相当难得了。

    就算在场的几位老爷子,也不能都分辨的这么详尽。

    但是,这还不够。如果仅只这样的话,还不足以让路老爷子那么自信的把他显摆出来。所以,姜老爷子赞许一笑后,紧接着追问道:

    “只有这些么?最关键的年代呢?你说的这些老路可都说过,但是他的年代可是说错了。”

    “应该是建国前的百年同兴贡品。年代嘛,应该是十九世纪末最后十年的古董茶!”

    结果李简笃定的话声刚刚落定,就迎来的一众老爷子的反驳。

    “怎么可能,这陈味和发酵程度,分明是建国初第一批红印普洱。”

    “什么红印普洱,这绝对是六十年代末的血印青饼。”

    “是73青饼……”

    “是绿印普洱……”

    这帮老爷子已经年过古稀,一生荣辱尽皆放下。在平常,已经很难有东西能够让他们古井枯心再起波澜。只有当几个老兄弟凑到一起,在他们所喜爱、擅长的领域中较劲的时候,才有这种模样。与看球赛时,各支持一方的年轻人没有什么区别。就像姚蜜和姚黑、科蜜和科黑,韩流花痴党和天朝纯男人派,之间一样,争论不休。

    所以,当李简一副笃定样子的说出自己的判断后。这帮老爷子才会这么语出纷纷的反驳。

    就连拉李简涨脸的路老爷子,都跳出来质疑:

    “小简,你肯定错了。这绝对是七十年代初的小黄印!”(未完待续)

141 涨脸() 
ps:ps:谢谢‘踢公北呀~?’老兄的再次5888壕赏,谢谢‘打发时间丶垣’老兄的5888壕赏鼓励。谢谢‘366097712’兄弟的588打赏,谢谢‘装13被雷劈’的打赏,十喜感激不尽。

    看着这些老爷子为了争执这普洱茶的年代,一个个各执己见,表情狰狞,张牙舞爪的乱成一锅粥,几个老爷子的门生、后辈坐在那里面面相觑,觉着有点尴尬,有点丢脸。

    但是很显然,几个老爷子在家里、在学生面前,都跟路老爷子差不多,属于绝对权威。在他们激动的时候,这些晚辈没有丝毫置喙的余地,连劝都不敢劝。

    还好,李简胆子大,面对几个老爷子像是要吃人似的张牙舞爪,一点都没吓到。只是一边笑着、看着,一边捧着茶杯一小口一小口的清啜杯中香茗,直到这些老头儿们一个个气力不济、呛声渐息,喝光杯中茶水的李简,才施施然的再次开口道:

    “虽然只是喝到茶水,没有看到茶饼,但是这茶显然是由最好的古茶树春尖所配。而路爷爷所说的七十年代初的小黄饼,是三四级青毛茶做面茶,六、七、八级青毛茶做里茶,显然跟这茶的配料不同。

    一样,赵爷爷说的73青饼,面茶是三四级嫩芽,里茶是五六级茶叶,甚至七八级老叶。显然也不对。而何爷爷说的雪印青饼则是三四五六几级茶叶混拼。不分面茶、里茶的配方,也肯定不同。

    萧爷爷所说的绿印普洱……

    白爷爷所说的第一批红印……

    这种顶级的,堪称奢侈的配方。只有贡品才舍得。再通过陈香的层次感和发酵程度来看,这茶绝对属于古董茶。从发酵方法来看,是同兴号的手法”

    李简侃侃而谈,将自己的推断有理有据的一一道出。那笃定的不容置疑的论断,那在几位老爷子面前毫不拘谨的从容,让房间里的人各自心中泛起了不同的心思。

    几个老爷子虽然仍然对李简的‘武断’颇有微词,但李简的从容。却让第一次见面的他们已经心生好感。他们已经受够了自己的门生、子嗣在自己面前的唯唯诺诺,李简的不卑不亢不但让他们觉着新鲜。而且那风度,更是让他们有种‘君子坦荡,不媚不欺’的感觉,大为赞赏。

    除了三位被李简‘横刀夺爱’的玻璃心男生之外。其它的几位老爷子的子嗣、门生,看向李简时的眼神,则有些复杂。有佩服,又有一点嫉妒。几位老爷子的地位可是堪称泰山北斗的大师级人物啊?已经不威自重了,已经在他们心中竖起了高高的权威地位,是不容质疑的。而李简却能面对他们的时候,毫无压力,如清风拂面一样,侃侃而谈。不但敢于质疑。更是反驳的条条有理。就凭这风度,几位在圈子中已经颇有名望的中生代,就差了一截儿!

    而三位被李简‘横刀夺爱’的玻璃心男生。则满心的难受和诅咒。难受自然是因为无论是风度还是学识,一向自高、自傲的自己,一下子就被这个头号情敌给比下去了。而且这鲜明的对比,不但是当着自己爷爷的面儿,更是当着自己女神的面儿!简直……简直……让他们难以忍受。

    诅咒,自然是希望几位老爷子能够把李简推断彻底推翻。狠狠打脸。让他在女神面前彻底下不来台,最好女神因为他的丢脸。而彻底离开,投入自己的怀抱。

    除了以上这三种心思之外。路爸爸和陆雨霖这对父子,自然是希望李简再次涨脸。他们路家,他们做李简‘准泰山’、‘准大舅子’的,也能与有荣焉。而且,深知李简茶道造诣的他们,对此颇有信心。

    至于已经对李简芳心暗许的路雨霏,以及对这位小姑夫颇为崇拜的路晓晓,就别说了。这姑侄俩盯着李简的眼神,都有点花痴了。

    “太帅了,这自信的样子,就好像会发光一样。我就说嘛,我路雨霏怎么肯能随便喜欢上一个男人。实在是因为他太帅了,太迷人了!真想亲一口……啐,想啥呢,路雨霏你个花痴……”

    坐在李简身边的路雨霏,痴迷的盯着李简的侧脸看了一会儿后,突然满脸通红的低下头去。浑身烫如火烧,心如鹿撞。再次见到李简在许多人面前挥洒自如的样子,路雨霏对这段尚未开始的感情,又多沉迷了一分。对李简的渴望,又多陷入了一分。

    而路晓晓

    “小姑好幸福哦?居然能找到这么厉害,这么帅的老公。不知道我以后能不能也找到这么好的?”

    看着李简那副纵横捭阖的德行,这个刚刚初二的丫头,也有些花痴了。

    ……

    在众人乱思纷纭中,李简终于把几位老爷子的推断驳斥了一番,然后将目光投诸到猜茶事件的肇始者姜老爷子的身上,信心十足的道:

    “姜爷爷,想来您老既然把这茶拿出来考大家,肯定有着充足的证据。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茶的‘内飞’肯定被您老藏起来了。要不然您现在拿出来瞅瞅,看看我和几位爷爷到底谁对谁错?”

    李简所说的‘内飞’,就是压在茶菁中的厂方或订制者标记,可作为辨识依据。普洱茶所指的内飞,是指压在型茶(饼,沱,砖)里的印刷纸片。由于是压在型茶内,不象包装纸或内票那样可以调换,因此有比较好的识别作用。这种识别方法在“号级茶”中已经比较常见了。

    姜老爷子既然把这茶拿出来考大家,肯定要有确凿的证据。而能让众位谁都不服谁的老爷子信服的,算得上‘确凿’的,也只有‘内飞’了。

    对于李简的推断,老爷子不置可否,只是表情中赞赏之色更浓的看着李简,继续问道:

    “内飞我自然有,但是拿出来却急。我还有一点疑问想要问问小简!”

    “您问。”

    “这茶无论是从发酵程度,还是陈味口感来看,都不像是百年普洱。倒是和你其它几位爷爷猜的差不多,也就是四五十年的发酵时常。为什么你却一口咬定,这是百年普洱呢?”

    姜老爷子的话一出口,让其他几个老爷子顿时眼神一肃,全部聚焦在李简的脸上等着李简回答。

    李简面对几位老爷子的探究之色,也不含糊、也不紧张,仍然从容的答道:

    “因为尝出姜爷爷的这个普洱茶是经过二次干仓发酵。第一次大约十二年到十三年,第二次大约四十年。所以,我猜这茶的发酵仓库,是出自同兴号当年临沧茶厂的角口十七、十八、十九这三个仓库之一!

    因为在二十世纪初,同兴号建在临沧山脚下的仓库区曾经被山体滑坡所掩埋。因为各种原因,当时的同兴号并没有对那片仓库进行修缮整理,而是搬迁弃用。其中十七、十八、十九三个仓库因为发掘费用高昂,而被放弃。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被挖掘出来。其中就有一部分尚未损毁的百年普洱。

    因为掩埋中,空气隔绝,茶叶停止发酵。直到挖掘出来后,才二次发酵。

    我猜。正是因为前后干仓存放时间差不多刚好四五十年,所以各位爷爷才会断代错误。”

    李简一番话刚刚说完,姜老爷子就不禁大为赞赏的鼓起掌来: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小简年纪虽轻,但茶道造诣,茶学广博,可比我们几个老头子强多了。

    说实话,听了小简的分析,老头子觉着咱们老哥儿几个的这一大把子岁数,简直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至少在茶这方面,差多,差的太多了!”

    听到姜老爷子如是说,其他几个老头儿不禁有些眼睛发直,期期艾艾的问道:

    “你是说……老路家的孙女婿说对了?”

    姜老爷子神秘的一笑,也不回答,而是从茶几上一方装茶的墨黑漆器盒子底部,拉出一方平常用以装茶勺、壶刷的精巧抽屉,然后从里面小心翼翼的那处一方厚如铜钱,颜色暗黄的纸张来,纸张上暗红色印记、字体清晰可见。

    最右一列赫然写着‘贡品同兴号’。往左,是几十个有些模糊的稍小一号的字体,‘本庄开设云南临沧茶庄专采办普洱……’。

    再后面的落款处写着干仓入库的时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最后落款处写着临沧角口库十八号。

    当一张巴掌大,已经脆弱的似乎随时破碎的暗黄内飞,在老爷子们的手中传了一圈,传到小辈们的手中时,几个老爷子的眼光全部聚焦在一脸淡然的李简身上,脸上全是震惊、欣赏、赞叹的神色。

    果然是‘百年同兴号’,果然是‘贡品’,果然是临沧!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的时间,不正是1898年,不正是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么?

    角口仓库十八号,不正是李简所说的三个被山体滑坡所掩埋的仓库之一么?

    茶种、品牌、年代,无疑错漏。就连干仓存放的库房,都精确至极!

    看着这个众目睽睽之下,仍然宠辱不惊的年轻人,几位老爷子突然觉着这小年轻有些高深莫测。突然觉着,自己一向自认自封的‘茶道达人’有些恬不知耻。(未完待续)

142 我读书少() 
ps:ps:真心感谢‘踢公北呀~’老兄的1888再次慷慨打赏。谢谢‘端木墨云’老兄1888慷慨打赏。谢谢‘书友150404145015322’、‘seao_ang’两位兄弟的588打赏,谢谢‘迷糊老鬼’、‘風824’两位兄弟的打赏。

    谢谢兄弟们的支持!十喜感激不尽!

    因为李简猜茶的装逼露脸,让路老爷子这位‘准太岳丈’龙心大悦,也让其余的几位老爷子接受了这小子。

    于是,紧接着客厅中的‘茶话会’出现了两个圈子。

    ‘说话圈’成了李简以及几位老爷子的领地,七老一少的话题从茶开始谈起,接着扩展到茶文化,茶历史。再到茶名人、茶哲学。然后进一步扩展到国学文化。话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广。

    最开始,包括路爸爸,以及几位老爷子的中年门生还能偶尔插几句话,到后来这几位在华夏文化圈子颇有名望的名人,渐渐开始插不上嘴,跟陆雨霖、路雨霏、路晓晓、玻璃心三兄弟一起,完全成了看客。

    没办法,几个人聊的越来越广,越来越深,以他们的知识积累和修养沉淀,已经跟不上节奏了。

    这时候,李简的出色被彻底的凸显出来。年纪不过二十几岁,但是无论几个老爷子谈到哪里,无论是茶、史、名人、国学。都完全不落下风。不但许多问题能够独出机杼的有着自己的见解,而且毫不勉强,理据充分。博闻广识。

    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百家之论无不精通。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无不顺手拈来自成文章。

    甚至论广博、论深度,比几位老爷子都更胜一筹!让几位老爷子震惊不已。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只是只字片语。但几位年老贼精的老家伙,已经感受到李简深厚的底蕴。如果不是刚巧所谈的这些都是李简偏科知道的话。李简的学识、广博、底蕴都不逊色于几老,甚至更有可能更胜几人一筹!

    这不是天才,这是妖孽啊!

    几个老爷子在震惊之余,更是对李简的背景好奇起来。

    “小简。我们知道,你也是刚刚认识老路不久,你这些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