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修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洋修士-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经历过这次的事,陈兴诚多少知道徐海宝,确实有些神秘。至少在陈兴诚看来,徐海宝那样的家世,祖上只怕很难传下这样贵重的东西。

    那么这些钱币跟金银元宝,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或许看出陈兴诚满肚子疑问,徐海宝也适时道:“不要想太多!有些事情,等时机到了我自然会告诉你。如果你胆子够大,未来我的公司可以让你入一股。”

    “宝哥,你打算开公司?”

    “不错!只不过,我开的公司,从事的行业风险很大。当然,回报也很大。如果你真有兴趣的话,那就多存点钱。不然的话,只怕你连一成股都入不起!”

    “不会吧?你开的什么公司?”

    “时候未到,多说无益!时候到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在徐海宝看来,未来他至少会组建两个公司。一个专门从事海岛开发的公司,一个则是专门从事沉船打捞的公司。这两个公司,每个投资规模都不小。

    海岛开发所需的资金,至少也是千万起步。打捞公司的话,单单一艘高配置的打捞船,其订购费用至少也是千万起步。这还不包括,后续需要添置的东西。

    总的来说,徐海宝未来组建的沉船打捞公司,会跟一些真正值得信赖,在国内有人脉跟权势的人合作。吃独食的后果,想来也是很严重的。

    只不过,未来的沉船打捞公司,控制权徐海宝肯定不会让出去。包括专门从事海岛旅游开发的公司,也必须掌控在徐海宝的手中。不然,他宁愿不开公司。

    实在不行,那就多费点功夫,去将那些知晓的沉船陆续打捞起来。只是那样做的话,他到时投到旅游公司的资金来源,只怕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毕竟,少批量拍卖从沉船打捞起来的东西,不会引来太多人的注意。可次数一多的话,想不惹人注意都难。所以,一个合理的赚钱渠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买别墅的事,徐海宝在城里多待了一天。等到第二天,两兄妹才带着不少东西,来到前往东岭岛的轮渡码头。对徐清雅而言,村子已经很久没回去过了。

    买好票之后,徐海宝也给自家三叔打了一个电话,说道:“三叔,我跟小雅坐第二班的船到镇上。你今天要出海吗?”

    “不用!你们过来就行,我今天刚好要去趟镇上,到时我在码头等你们。”

    还是跟早前一样,徐海宝并未乘座头班轮渡。不论镇上来城里,还是城里去镇上,第一班的轮渡乘客最多。最后一班的情况,跟第一班的轮渡乘客最多。

    唯独第二班乘客最少,坐船前往东岭镇的话,也会显得相对宽松一点。人一多的话,客舱也会显得空气混浊。知道徐清雅爱清静,徐海宝自然需要照顾一下。

    等到客轮启航离开码头,站在船舷边的徐清雅有些皱眉的道:“这里的海水好脏啊!”

    “近海的情况都如此!等船开出一段距离,你就能看到蓝色的大海了。不过,想真正感受纯净的大海,还是回村子感受最好。到时候,我带你去虾岛逛逛。”

    “虾岛,是村子后面那个小岛吗?”

    “嗯!那里别的风景不多,唯独沙滩非常干净。这次回村子,你多拍些照片。冬季虽然不是海岛旅游季,可多做一些宣传的话,相信明年会有散客到岛上观光的。”

    有关明年的安排,徐海宝打算先去趟香江,把放在无名珠内的成化斗彩给拍卖。用拍卖得来的资金,在香江注册一家专门从事海岛旅游开发的母公司。

    甚至徐海宝有考虑,是不是将户口签到香江那边去。那样的话,回来搞投资的话,也能避开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毕竟,香江跟内地的情况,多少还是有所不同。

    至于移民到国外,徐海宝还真没这个打算。将户口迁到香江,更多也是为了便于将来从事沉船打探。那样的话,到了国外或许也会更方便一些。

    听着徐海宝的话,徐清雅也很直接的道:“哥,你真打算自己创业?开一家旅行社,资金只怕也不少。招揽不到客源的话,也会坐吃山空的!”

    “不是旅行社,是专门从事海岛旅游开发的公司。有可能的话,或许我会跟镇里或市里,签属一些开发海岛的文件。以私人名义,开发经营村子附近的无人岛屿。

    甚至我有考虑,明年是不是先买艘游艇,那样接待到访的客人,也会显得有面子一些。至少我希望,在你进入大四学年时,让你真正有机会参与公司管理跟经营。”

    “游艇?哥,你还没睡醒吧!说什么大话呢!净吹牛!”

    多少知道一艘游艇价格的徐清雅,看着站在身边的徐海宝,有点乱开空头支票的口气,自然觉得自家老哥在吹牛。可在徐海宝看来,他说的确实都是大实话啊!

第三十七章 亲情也需经营() 
抵达东岭镇的轮渡码头,有段时间没回福临岛的徐清雅,情绪似乎显得蛮高兴。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徐清雅也渐渐意识到,在福临岛的老家没想象中那样不堪。

    只是每次看到混浊的海水,徐清雅也真正能体会到,目前东海的海水污染情况,确实比想象中严重。好在徐海宝告诉她,村子周边的海水依旧是碧蓝色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福临岛虽然地处偏僻。可正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才造就了福临岛的与世无争,依旧保存着早年的岛屿渔村面貌。

    “三叔,麻烦你了!”

    拎着东西从轮渡下来的徐清雅,很快看到站在码头等候多时的徐立成。对于这位三叔,徐清雅自然不陌生。只是说起来,她也有段时间没见到这位三叔了。

    看着乖巧问候的徐清雅,接过行李的徐立成也笑着道:“丫头,舍得回来了!”

    “三叔,我这不是回来了嘛!平时要上学,也没时间回家,其实我还是很想三叔的!”

    知道徐立成是笑话她不喜欢回老家,徐清雅有些脸红之余,也笑着撒了把娇。毕竟,做为徐家唯一的女孩,徐清雅在家族还是非常受宠的。

    尤其一直想生个女儿的三婶,更是将徐清雅看成自家女儿一样。只是有些可惜的是,三婶生完一胎之后,就因为身体的原因,失去了生育的功能。

    或许正因为如此,徐立成跟老婆对徐清雅这个侄女,宠爱程度甚至超过亲生儿子。曾几何时,徐海宝的堂弟徐海星,也直言他不是亲生的,徐清雅才是父母亲生的。

    笑过之后,徐立成也很热情的道:“海宝,你跟小雅没在船上吃饭吧?赶紧回家,你三婶早就做好一桌饭菜,就等着你们回来呢!”

    “太好了!终于又能尝到婶婶的手艺了!”

    或许是已经决定回家过年,徐清雅也渐渐明白,即将前往的那个小渔村,依旧有人牵挂着她。而她因为自己的原因,却很少甚至很反感去那个地方。

    现在终于决定回来,她才真正意识到,那种始终都在的亲情,她有些过于忽视了!

    原本还想在镇上吃饭,顺便找人帮忙装修一下老屋。现在突然得知,自家三婶已经准备好饭菜,徐海宝最终决定还是先回村子,再跟三叔商量一下装修的事。

    毕竟,距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想装修房子的话,村子应该也有人会。若是村子有人会的话,也能省去不少麻烦。从镇上找工匠,花费无疑会更高一些。

    事实上,福临岛居住的村民虽然不多,可手艺人也不少,泥匠石匠这些都有。只不过,眼下村子的泥瓦匠,已经很少有机会接建新房的事做。

    可对徐海宝而言,未来想保留或重现海岛渔村建筑的原始风貌,这些老手艺人就显得非常重要。或许除了打渔外,他的聘请也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收入。

    若是待在岛上也能赚钱,徐海宝相信这些年龄都不少的工匠,也不会选择离村去城里做事。毕竟,待在村子便能找到事情做,又何必舍近求远进城呢?

    坐上徐立成的小渔村,徐海宝还是很谨慎,将一件救生衣扔给徐清雅道:“小雅,把这衣服穿上!今天的风浪看上去不小,别吹感冒了!三叔,等下船开慢点!”

    “好!”

    对于徐海宝的交待,徐清雅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穿着救生衣的时候,也忍不住道:“三叔,你这渔船怎么不搭个棚子呢?这样的话,下雨也不会被淋到了。”

    “下雨的话,我基本都不出海的。搭棚子的话,有点占空间。丫头,你现在还会晕船?”

    做为渔村长大的女孩,徐清雅乘座轮渡似乎不怎么晕船。唯独做这种渔船,每次都会坐的晕头转向。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才让她对回家有点敬而远之。

    被询问的徐清雅有些脸红的道:“应该不会了吧!我也不知道!”

    从徐清雅有些底气不足的话中,多少知道她对坐渔船有阴影的徐立成,也有意减缓的船速。趁着这个机会,坐在船上的三人,也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起来。

    问及徐海星的事,徐立成也笑着道:“前天接到你爸打来的电话,我已经给那小子打过电话。小年的话,他肯定是赶不回来。不过,春节应该会回来过。”

    “三叔,海星哥是在东海工作吗?说起来,我跟哥前次从东海回来,都没去看他呢!”

    想到徐海宝说过的一些情况,徐清雅对比她提前毕业的堂哥,多少还是有些关心。毕竟,当年徐海宝应征入伍,徐海星在城里读高中时,也在徐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

    只不过,相比对徐海宝的态度,徐海星在徐清雅面前,同样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只是两个当哥哥的,也都很宠爱徐清雅这个唯一的妹妹。

    对于徐清雅的不好意思,徐立成却笑着道:“没事,那小子刚工作没多久,听说事情蛮多。而且公司那边,还动不动给他安排出差。你想找他,估计也不容易。

    反正等过年回来,我们一家又能聚一起过年,到时再好好聚一下就是了。说起来,前次宝娃退伍,他还想回来看看,只是一直抽不出时间呢!”

    虽说两家只有三个小孩,可徐家三个小孩感情都很好。做为长辈,徐立成自然也很欣慰。毕竟,亲情纽带,也是维系家族延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点可惜的是,徐家这一脉人丁似乎一直都不怎么旺盛。原本徐立成好不容易有个哥哥,却有些不幸的英年早逝。而徐家第二代,目前也仅有两个男丁。

    这也意味着,未来徐家想开枝散叶的话,最终还要看徐家两兄弟。虽然徐海宝还有个姑姑,可对徐立成而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跟男丁还是有所区别的。

    最重要的,那个姑姑虽然嫁到城里,人却不在城里。据徐海宝所知的情况,这个姑姑跟老公经常在北方做生意,也很少回宝海。至于回村,那就更少了。

    尽管是亲戚,可徐海宝对这个姑姑,似乎并不太感冒。原因很简单,那位姑姑跟那位姑夫,本事没多少,却总想着做大事。偶尔打电话回家,大多都是问借钱做生意。

    那怕徐海宝的父亲,一直很牵挂在外地做生意的姑姑。可这个姑姑的不着调,也令父亲很失望。常年见不到面,这样的亲情久而久之也就淡薄了下来。

    说到底,亲情跟爱情有时也一样,都是需要用心去经营的。如果一味的要求别人付出,自己却不想付出。久而久之,亲情跟爱情都有可能消亡。

    当渔船抵达福临岛,看着熟悉的渔村老屋跟渔船码头,徐清雅同样显得很兴奋。掏出徐海宝在东海替她买的新年礼,一架价格有点小贵的单反相机开始进行拍摄。

    很多时候,身边的一些风景总是容易被遗忘。现在终于想起这些的徐清雅,突然觉得这座记载她儿时记忆的渔村,风景其实还是很漂亮的。

    依山而建、错落有序的老屋,一排排耸立于山坡之上。不时冒出的炊烟,也让渔村凭添了一丝祥和的韵味。这样的古屋渔村,在国内真心不多见啊!

    等到渔船平稳靠岸,不用拎行李的徐清雅,看着不时询问的村民,也笑着问好。让她觉得有些尴尬的是,不少在村口玩耍的小孩,她竟然一个都不认识。

    似乎看出徐清雅的尴尬,徐海宝也笑着道:“没事!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知道,这些皮猴子都是谁家的孩子。我前次回村里,也跟你一样,很多人都快不认识了。”

    听着村民笑呵呵的道:“你是立言家的丫头吧?真是越长越漂亮了!看来还是城里的水养人,小丫头一眨眼都长这么大了。”

    相比很多村民一眼便认出徐清雅,原本身为村里一员的徐清雅,却对这些村民显得有些陌生。好在有两年没回来,她多少还能记住一些年长村民的名字。

    从小便嘴甜的徐清雅,一会叔、一会伯、一会婶、一会大爷的称呼之后,村民都显得很高兴。渐渐的,徐清雅两兄妹的回村,似乎又让渔村小小的热闹了一番!

第三十九章 废墟也有大用() 
谈妥老屋装修的事,徐海宝也希望尽早完工,两兄妹也只能在三叔家暂住几天。考虑到徐海宝希望尽快完工,揽下这桩生意的杜行伍,也表示会找人帮忙。

    一个人要装修上下两幢卫生间,想来希望花费不短的时间。可找人帮忙的话,材料方面徐海宝负责采购,那杜行伍只需尽快施工就行。

    经过一番商量之后,在老屋新建两个卫生间,花费大概在一万左右。对于这样的花费,徐海宝自然觉得没什么。甚至在他看来,这价格其实很便宜了。

    看着同样很高兴终于有事做的杜行伍,徐海宝也笑着道:“老伍叔,等下你回去写一下需要采购的东西。水泥跟石砖这些,你应该比我熟,到时也麻烦你帮忙采购一下。

    等下我先给你五千块,要买什么你就帮着买,材料尽量用好一些的。虽然我爸妈不在村里常住,但明年我应该会在家里常住。所以,卫生间尽量装修的好一点。”

    “放心,装两个卫生间而已,我一定替你搞好!”

    对杜行伍而言,修两个卫生间想来赚不到多少钱。可最重要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