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早已准备好的压舱铁。
萧鹏几人回到船舱,萧鹏问道:“什么幸福的烦恼?船找到了么?”
杨猛点头:“找是找到了,但是现在有个麻烦。”
萧鹏笑道:“能有多大的麻烦?你有话直接说就行了!”他现在有点后悔,早知道直接让意念分身下去看看了。还轮得着杨猛在这里兜圈子?
杨猛叹口气:“我确实找到了‘鸢尾号’,但是那艘船好巧不巧的掉在另外一艘船上,这样的事情在海里碰到比中彩票还难。”
“那也不耽误咱们打捞吧。”萧鹏一脸轻松。
杨猛苦笑道:“可是下面压着的船,好像是一艘‘宝船’!。”
“啥玩意?‘宝船’?你没有看错么?”萧鹏也震惊了!
杨猛更干脆,直接拿出笔记本电脑,连接投影仪,让萧鹏自己看。
里面是记录着各种各样的海洋奇观,萧鹏想要跳过前面的记录,艾米莉亚却非要从头看,萧鹏只能陪着她从头看。萧鹏还一边看一边跟她讲解。
“你看,那就是热液区,那里的海水温度三百多度。”萧鹏解释道。
“咦?你不是说这里温度三百多度么?怎么里面还有活虾?”艾米莉亚指着屏幕上一个红色的小虾问道。
萧鹏解释道:“像在这里生活的各种生物都习惯这里的温度了。那些高温的海水里富含细菌,而这些细菌就是这些生物的食物。先不说这些动物有毒,就算可以吃你也煮不熟。”
艾米莉亚看着海里的各种生物大惊小怪,不过她看到那条一米多长的鼬鳚的时候,她和杨猛的第一感觉是完全不一样:“这鱼长得好漂亮啊!”
杨猛叹气:“也就是抓不住,要不然我就拿回来给你炖炖吃了。”
“那个是什么?”艾米莉亚又看到屏幕里一个一米多长的扭来扭去的东西;好奇问道。
杨猛解释道:“那是海参,在海里有各种各样的海参,到了现在为止世界上至少一万多种海参,但是这个东西不能带上来,它里面有种自溶基因。拿上来的话就变成了一张纸了,那是吃不了的。
话说你们西方人也不喜欢吃海参不是?”
他这倒不是瞎说,大多数西方人都觉得海参是海里的虫子。不愿意吃这玩意,所以在西方海里很多各种各样的海参。现在很多西方人也学聪明了,拿着他们当地的海参出口到华夏,在当地不要钱的东西到了华夏卖几千一斤!
终于看完了海底生物的景象,镜头里终于出现了那艘‘鸢尾号’。透过镜头能看的出,这艘船至少被两枚水雷集中,船身上有两个巨大的破洞。
接下来的视频内容是杨猛在搜集发现的东西。倒还真有收获,旁边一个散落的木箱里有不少金刚石。杨猛通过机械臂收集了几颗。
“工业级金刚石。”杨猛这时候解释道:“不过倒是可以和‘阿波丸号’上的货物对上了!还找到了一个石制佛头。不知道是来自哪里。”
萧鹏问道:“没有找到黄金么?”
杨猛听后苦笑道:“黄金白银倒是都找到了,但是。。。。。。你自己看就知道了!”
萧鹏继续看下去,只见杨猛在船正面搜寻了一圈后不知道怎么想的,转向了另外一侧,结果刚一转过去,就看到一堆烂木头,根据轮廓看确实是一艘木船的残骸,而很显眼的地方就出现了几块类似于双头斧形状的金锭。
“这是什么?”萧鹏有点蒙,谁家的金砖不是方方正正的?怎么这里出现这么个造型的金锭?
杨猛打开带来的采样篮,从里面拿出两块金锭递给萧鹏。
萧鹏接过金锭,看到上面还刻着字,一块写着:‘随驾银作局消溶,八成色金五十两重,匠人黄关弟,永乐十一年八月九日’。另外一块则写着:‘永乐十二年五月六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一锭,五十两重。’
萧鹏看了后思考半天:“永乐十一年(1413年)和永乐十二年(1414年),正好是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的时间。这次他路过苏门答剌,苏干剌刚刚弑君夺位,明朝认为他是‘伪王’不予承认,苏干剌率大军截杀郑和,结果让郑和生擒送回国砍头了。也就是这次郑和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到了今天肯尼亚。而永乐十三年夏天才回过,那时间有他们的船在这里时间正好对的上!”
杨猛道:“我还带了一块木料回来让你看看。不过泡了那么久了,不知道还能不能认出来,现在那船已经烂成这样,现在也不能确定到底是什么船,但是你看看这残骸的长度,特么的比‘鸢尾号’都长,所以我怀疑是宝船。”
萧鹏接过木头看了看,摇了摇头说道:“这木头是铁力木,我怀疑不是宝船而是广船,当然我也不能确定,咱们不是考古学家,这事也说不定。要找专家来看看才能下决定,你这事办的漂亮啊!这如果传出去,是‘啪啪啪’的打林炎平和张谦的脸啊!”
杨猛却一脸苦笑:“所以我才说,这是幸福的烦恼么?我倒是想收拾那个‘皮炎平’,可是咱这事怎么传出去啊?传出去就要破财的啊!”
。。
正文 第1328章 郑和下西洋()
听了萧鹏两人的对话,艾米莉亚和迈克菲一脸懵逼:“你们在说什么呢?能不能说一些让我们也能听明白的话?”
萧鹏笑道:“其实也没什么了,你们知道‘郑和下西洋’这个事情么?”
艾米莉亚点头:“上学时候学世界史时候学过,我还见过从加州北部卡奎尼斯海峡打捞出来的华夏船只残骸和一些文物。碳十四鉴定后,那些木料都是1400年左右的木船,不就是你们说的永乐年么?”
杨猛眨了眨眼:“郑和还去过美洲?”
萧鹏耸肩:“或许当时有。。。。。。
神级渔夫正文 第1328章 郑和下西洋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神级渔夫平板电子书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77nt。
正文 第1329章 萧鹏挨批()
“你们!你们这是抢劫!我要告你们!”
“没错!你们知道你们这是什么行为么?”
在瓜德尔港的会议室里,一群学者正在那里拍着桌子口沫横飞的批斗萧鹏。
现在瓜德尔港可是无比热闹,载有‘深海勇士号’的‘探索一号’科考船以及载有‘蛟龙号’的‘向阳红9号’科考船齐聚在这里。华夏两大深海科考船除了在琴岛国家深海基地停着的时候能凑到一起,其余的时候两船几乎谁也见不到谁。
这‘探索一号’科考船刚刚从南海科考完毕回到基地,结果突然接到命令,迎接一批考古学家上船,真奔瓜德尔港,早知道就在南海不回来了,这绕了一大圈冤枉路;至于‘向阳红9号’那就更惨了,他们正在东北太平洋进行海底生物调查和地质取样等试验工作,直接接到命令要求马上回基地,带领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去瓜德尔港集合。
路上他们才知道,这是找到当年郑和船队里的船了……不然怎么来了这么一群考古学家呢?他们两艘深潜船要配合打捞工作。
听到郑和船队里的船的消息时,所有人都是摩拳擦掌,尤其是那些考古学家都憋着气呢。
本来郑和下西洋是华夏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结果到了那些为了一己之力的卖国贼眼里,这倒成了没踪影的事情了?特么的到了今天索马里还有‘郑和村’,尽管长期通婚,现在生活在里面都是黑人,可是他们祖上都是郑和舰队留在索马里的华夏人,现在里面一群黑兄弟都会说中文,这也是胡编乱造出来的?
现在找到了郑和的船,那是啪啪啪的打那些王八蛋的脸!让丫的再胡说八道!所以他们兴奋地哦。急匆匆的坐着船来到了瓜德尔港。
说起来这些老学者们也都是拼了,他们完全可以坐飞机到瓜德尔港改乘船的,结果他们非要强迫自己适应海上生活,那一个个吐的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这好不容易到了瓜德尔港,见到了萧鹏,结果刚一见面一盆冷水直接给他们泼到了脸上。
萧鹏他们竟然在这段时间内,用船上的备用马达,又在船上做了个临时绞车,焊制了一个金属架,玩了命的在打捞沉船的财富。
这两艘沉船上的东西可真不少!‘鸢尾号’就不用说了,‘阿波丸号’上失踪的财富基本都在这里,萧鹏找到了大概三吨黄金七吨白银。还有一些珠宝首饰,这都是当年阿波丸号上的东西,在鸢尾号上果然找到了。
当然,这和记载的货物数量差距很大,那是因为‘鸢尾号’船身内部‘四海勇士号’进不去。杨猛只能找到散落在外面的东西。
但是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萧鹏在那艘郑和船队的船上,倒找到了很多的财富!
在很多人眼里,郑和下西洋就是去当‘散财童子’的。。。。。。
拜托!没看到捞上来的金锭上写着‘随驾银作局’么?
什么是银作局?那是明朝宦官统领的八局之一!是专门负责皇室金钱供给的!
很多人都以为,古时候当皇帝,国家有多少钱那就都是皇帝的,其实还真不是这样,从西汉时期开始皇室用钱和国库就是分开的,皇家的钱叫做内帑,而这内帑都是由太监替皇帝打理的。皇帝没钱想动国库那基本上来说是不可能的,那有祖宗的祖训看着,是当皇帝绝对不能做的!真要动了国库,一群大臣撞柱子给你看!所以就算再昏庸的皇帝,也不会去考虑从国库拿钱,很多皇帝还会从内帑借钱给国库!
那皇帝想要充实内帑怎么办?那就增加新的税收,没事搞点抄家,这些收入都是进入皇帝的内帑之中。
要不然就学乾隆,因为没钱所以搞了个‘议罪银’,官员犯罪?交钱赎罪就行了,就跟现在明星偷税漏税补缴税款就行了一个道理。这个举措解决了乾隆的个人财政危机,当然,也造成了大清王朝的腐败。
那有没有人动国库的钱?也有!历史上敢动用国库金钱为己用的也就一人。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因为修颐和园,挪用了北洋海军的军费。然后结果所有人都知道………大清亡了。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就是永乐帝朱棣自掏腰包建立的船队,说是‘送财童子’,送的是什么?瓷器!丝绸!茶叶!工艺品!带回来的是什么?香料、金银珠宝、珍禽异兽(哄皇上开心用)!谁家的‘送财童子’这么送钱?给我送一打!
如果不带回来足够多的财富,这郑和下西洋怎么可能进行了七次?那是皇帝见到好处了!要不然根本没那么大的财力支持他进行其余的几次下西洋!出去一趟内帑胖一圈,那必须要再支持了!
不过也就是因为皇帝见到好处了,所以宦官的权势越来越大,朝堂百官看着太监势力大了那自然不行!两边斗到最后,结果就是郑和船队没了,下西洋也停止了。最后皇帝下了条封海令,要求‘片帆不得下海’,据萧鹏估计,皇帝也是生气了,不让老子挣钱?那特么的谁也别挣了!
海底下那艘沉船明显就是回国时候的货船之一,上面真的有不少好东西。黄金珠宝白银都有。
就那种五十两一锭的金锭,杨猛在海底下找了三千二百多个,银锭三千多个。按照明朝的计量单位,五十两就是1865克,也就是六吨多黄金,六吨白银。
黄金比白银多这也不奇怪。毕竟这船当时应该去中东的,在当时那里是黄金多白银少。在明朝最繁华的时候,明朝拥有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一半。
1985年时,人们打捞出一艘万历年时期的葡萄牙商船,上面就有二十万两白银。而这艘船上直接十二万两黄金,十万两白银。难怪当时明朝皇帝支持郑和下西洋了,这么赚钱不来都不行!
在永乐年间,一两白银可以买多少东西呢?二百斤大米!或者一百二十斤猪肉!一家人一个月一两银子吃香的喝辣的!这一艘船上就找到了这么多东西,更何况郑和那么庞大的舰队了?
估计这郑和当年也明白航海风险大,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每艘船上都装一些财富,而就这样远洋贸易的获利也够当时皇帝笑不拢嘴的。
沉船上还有很多有波斯特色的文物,那时候的帖木儿帝国还是明朝的藩国(ps1:)所以两国一直保持贸易往来,碰到宗国使团来贸易,那肯定不少好东西都要送上来。打捞完黄金后杨猛又去打捞那些文物去了。
这次打捞萧鹏故意没有插手,就是考虑到那么多沉船萧鹏不可能每次都亲自前往,要锻炼一下自己的队伍不是?他只是提供坐标,其余的事情就让别人去负责。
看着萧鹏不说话,一个老学者猛地拍了下桌子,伸手指着萧鹏,激动地手指瑟瑟发抖:“你们知道你们这样的行为会对那些文物造成多大的破坏么?”
萧鹏刚想说话,会议室的门突然被人一把推开,萧鹏回头一看,是杨猛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兴奋说道:“萧鹏,你猜一下我在门口看着谁在偷听?哎呀!你们也在啊!”
现场所有的专家看清杨猛的脸后,集体吸了口凉气。
这个瘟神怎么也在?
ps:帖木儿帝国是突厥人帖木儿打下的帝国,他同时也是蒙古察合台汗国的驸马。鼎盛时期从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都是它的领土,但是帖木儿面对当时的大明,一直都要称臣纳贡,现在留下的官方信件中,他都是自称为‘臣’,而他的终身梦想,也就是解除和大明的潘属关系,不对明朝纳贡。而帖木儿也确实是个狠人,征服花剌子模(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征服钦察汗国,包括今天的亚美尼亚和南高加索都是他的国土;又去进攻印度德里苏丹国,占领印度北部;出兵占领了叙利亚。。。。。。就这么说吧,波斯湾以北的欧亚大陆,除了大明之外,大半是他的领土。
当他击败奥斯曼帝国后,整个人都飘了,开始拒绝对大明称臣,还带了二十万大军东征大明,这也跟帖木儿的身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