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驸马爷-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它真的是一片狗血恋爱小甜文!!!相信我!!

    新文链接:《百兽争鸣》

第157章() 
朝廷中的风向莫名地变了点儿,表现不是很明显,但像春风一样到处吹开。赵崇昭以前横看竖看都觉得朝臣在挑自己刺,最近轮到他去挑别人刺了,心情简直不能更舒爽,看着上朝时那一张张老脸都倍觉亲切。

    如今早朝时的议事过程有着从未有过的和气。

    姚鼎言心情却不太好,他觉得赵崇昭现在不那么好忽悠了。以前赵崇昭只听他一个人的话,现在赵崇昭不仅听谢则安的话,偶尔还会笑哈哈地问起其他朝臣的意见,好像突然和他们熟稔起来。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赵崇昭和朝臣的关系忽然大大拉近了,很多事情上甚至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见。

    听到近来的传言后,姚鼎言隐隐明白是谁在行动。谢则安是姚鼎言看着长大的,这家伙疲懒时他气得要命,这家伙突然积极起来,他还是气得要命。如果谢则安是为新法奔走,姚鼎言自然高兴得不得了!偏偏谢则安的种种言行中明显流露出他对新法的质疑,并不愿意和他站在一起。

    想到自己亲手教出这么个学生,反倒被这个学生处处限制,姚鼎言心里非常烦闷。

    这个时候,姚清泽将吕宽带到了姚鼎言面前。

    姚清泽最近表现得很好,以前的急进消失得无影无踪,做事稳妥无比。姚鼎言虽对这个儿子有些失望,却也不是完全不管不顾的,他早听说这是吕宽在旁劝导的功劳,对吕宽不由高看了几眼。

    自己儿子有多自傲姚鼎言是最清楚的,能让他这个儿子言听计从的人绝不是简单之辈。

    姚鼎言二话不说,答应与吕宽见面。

    吕宽外貌特征十分明显,姚鼎言一眼认了出来:“你是那个吕家的人啊。”

    吕宽毫不隐瞒:“对。”

    吕宽的祖父当年与谢季禹的老师一同被请入京,也因为卷入谋逆风波一同被处决。其实当时并没有真正的证据,只是情况太危急,不得不杀了他们以平众愤。正是因为这一件事和当年圣德皇帝杀丞相稳局面的往事,不少有识之士对赵家皇室寒透了心。招揽时说再多大话有什么用?事到临头只会把你推出去挡枪。

    傻子才会再信赵家人的话。

    姚鼎言说:“当初吕家之案平反,你怎么没出现?”

    吕宽淡笑着说:“先生怎么知道我没有出现?我当时一直在,一直看着柳家满门被流放南疆。”

    姚鼎言面色一滞。他想到柳家,为了起用柳三思和柳慎行,他又向赵崇昭提出为柳家翻案。

    如果说当年柳家出事和吕宽有关,吕宽接近姚清泽又有什么意图?

    吕宽说:“我知道先生在担心什么,我并不在意您为柳家翻案的事。当年之仇,我已经亲手报了。只不过对朝廷我已失望至极,不想再踏入仕途,所以柳家被流放之后我没有现身。往日之吕宽,在旧事了结那天起早已死去,岂会再在意柳家人如何。”

    姚鼎言赞道:“好心胸!”

    吕宽说:“不及先生之万一。先生心系天下,不惧生前死后之名,一心为百姓谋福,实在让人钦佩!”

    好话谁不喜欢听?而且这话说到了姚鼎言心坎上,也勾起了姚鼎言这么多年来无人理解自己的委屈。

    姚鼎言当下坐下与吕宽聊了起来。

    吕宽这段时间猛刷姚清泽的好感度,效果颇佳。要是谢则安这样与姚鼎言相谈甚欢,姚清泽一定嫉恨不已,换成吕宽,他不仅不会不高兴,心里头还有种“看你谢三郎还能得意多久”的快感,特别积极地加入对话,言谈之间对吕宽推崇备至。

    谢则安当晚知道了吕宽与姚鼎言见面的事。

    当时柳三思正在他家做客。柳慎行看着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实际上对亲情十分看重,上次柳三思打了他一巴掌,他还是好声好气地劝了柳三思一通。这一次柳三思上门,也是柳慎行带来的。

    在那之前,柳三思已经找过谢季禹。柳三思是个好面子的人,这一次却豁出脸登门道歉。谢季禹一向念旧,柳三思一和他回想当年,谢季禹就心软了。心软归心软,谢季禹却没有擅作主张,而是提出让柳三思来找谢则安。

    于是,柳三思托柳慎行为自己牵线。

    柳三思到时,谢则安正在练箭。听到脚步声,谢则安搁下长弓,转身邀柳三思在一边坐下。

    柳三思其实对谢则安的轻待有些不满,面上却极力忍耐。他笑着恭维:“三郎你的箭法越发精妙了。”

    谢则安看着柳三思半饷,也笑了起来。他并没有接过话头,而是淡淡地问:“柳叔见过吕宽了吧?”

    柳三思脸色一变。

    谢则安说:“我想不明白,柳叔你怎么会答应和虎狼做交易。”

    柳三思神色微沉:“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谢则安说:“吕宽这人野心很大,你和他凑一块只会是与虎谋皮,搭进去的比你得到的还多。”

    对上谢则安了然的目光,柳三思的背脊已经被冷汗浸湿。

    柳慎行霍然站了起来,不敢置信地看着柳三思。

    谢则安说:“不要吃惊,你本性骄傲,这次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隐忍,很难让人不怀疑。”他看着桌上的茶水,“吕宽做事还真是出人意料,你们两家本来是死仇,他却敢找上你。”

    柳三思猛地望向谢则安:“什么意思?”

    谢则安说:“照理说你不小了,应该不会对当初的事一无所知才是。当年你祖父亲自监斩了一位吕姓官员,吕姓官员的家人也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那一场大案中有一个小孩逃脱了,那小孩就是吕宽。他们家男丁有个特征,两条眉毛离得特别宽,非常好认。”他与柳三思对视,“吕宽就是是当初在你们家做事的徐婶认出来的。”

    徐婶当初在柳府地位不低,柳三思和柳慎行几乎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听到徐婶两个字,柳三思怔立原地。

    柳慎行说:“徐婶就在府中,哥哥你要是不信,可以和徐婶当面对质。”他深吸一口气,“我以为哥哥你真的想通了,没想到你会这样。”

    柳三思抿紧唇,颓然地坐回椅上。

    这一次,他又成了笑话,彻头彻尾的大笑话。既然吕宽和柳家有死仇,那吕宽对他许下的重利自然是假的,他为了那故意说来哄骗他的诱饵,又一次把柳慎行给他争取的机会往外推。

    推得要多远有多远。

    以谢季禹对他的了解,恐怕也是看透了他的心思才让他来谢则安这边吧?如果他当场和谢季禹吵起来,翻脸走人,谢季禹反倒会相信他想改过;他忍下那口气,乖乖过来找谢则安,谢季禹不怀疑才奇怪。

    柳三思叹了口气,据实以告:“他让我来接近你们,把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告诉他。”

    柳慎行到底还年轻,听到柳三思这话后涨红了脸,抡起拳头挥向柳三思。柳三思没有反抗,任由柳慎行把自己打翻在地。

    柳慎行算是对柳三思失望透了,打了两拳后就收了手,咬牙说:“滚!你滚!当我没有和你说过任何话,你以后好自为之!”

    柳三思坐在地上没有起来,他看向谢则安。

    谢则安与柳三思对视片刻,说道:“柳叔,你现在想的事应该和我想的事一样吧?”

    柳三思说:“我也这么觉得。”

    谢则安说:“柳叔与我到书房一叙?”

    柳三思站了起来,神色多了几分坚定。

    谢则安给了柳慎行一个稍安勿躁的表情,领柳三思走向书房。没走出多远,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眼前。

    正是如今在谢府做管事的徐婶。

    徐婶眼含泪光:“官人,你比以前瘦多了。”

    柳三思唇抖了抖,说道:“徐婶,你在谢府过得很好。”这年头很多人——尤其是达官贵人家中儿女众多,对儿女的抚养并不上心,像柳三思他们有时和看着自己长大、时刻守在自己身边的仆人更为亲近。徐婶对柳三思、柳慎行而言非常重要,见了徐婶,柳三思心底的最后一道防线终于被击溃。

    柳三思说:“我与三郎有正事要说,回头再与徐婶你说话。”

    徐婶点点头,说:“我去给你们准备些茶点。”

    谢则安引柳三思入内。吕宽可以出其不意地拉拢柳三思,他也可以将计就计,虽然吕宽绝不会让柳三思打入他们内部,不过他也不需要柳三思做这种事,柳三思只要“适时”地把这边的消息传给吕宽就可以了。

    当然,吕宽生性多疑,绝不会全信。可正因为生性多疑,吕宽肯定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做出相应的反应。

    很多时候怕的就是对手不作为。

    什么都不做,把柄和证据都找不出来。只存在于脑海构思中的犯罪行为还不算犯罪,比如端王认真装闲王那么多年,虽然背地里谋划了不少事,可因为他做的事不仅没有害处,明面上看起来甚至还颇有益处,所以赵崇昭也根本拿他没办法。

    柳三思这步棋,目前来说还没什么作用。不过埋棋什么的,为的从来都不是眼前。

    为的是日后的全力一击。

    谢则安淡笑起来。

    如果吕宽是毒蛇,那他就要拔掉这毒蛇的牙齿。坐以待毙从来不是他的风格,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

    不要被新文题目吓到啊!!绝对不是雄兽雌兽的兽人来着!!是异世大陆!!攻君和受君是平等的男人!!=。=

第158章() 
第一五八章

    双方都蓄而不发,朝中有了段相对宁静的日子。赵崇昭在接触过大半朝臣之后,慢慢有了自己的偏好,经常趁夜去那么几家散心,或者在他们值夜时过去闲谈,态度十分亲善,一来二去,不少朝臣对赵崇昭的态度和看法也悄然改观。

    这是赵崇昭感觉最轻松的一段日子。

    谢则安同样没闲着,他在百川书院组织学生们到各地县学、乡学“实习”。实习内容是向各地孩童教授新鲜出炉的《三字经》,教完一轮就算是完成“实习”,可以回京参加乡试。“实习”本来是姚鼎言革新科举的内容之一,不过那是在乡试之后、会试之前,而且内容不是当教书先生,而是佐理政务。

    谢则安这个提议,在百川书院一石激起千层浪,早到了不小的反对。乡试资格也要由“实习”来决定的话,叫人怎么专心准备考试?

    谢则安把每一个反对的声音都听在耳里。他还特意树了一张布告板,表示可以让士子们匿名发表意见,反对也好同意也好,都可以张贴出来给大伙看看。

    第一天晚上过去,清早时反对那栏贴满了抗议的声音,甚至还有不少没有匿名的。还有人提出质疑,表示为什么是教《三字经》,分明是谢则安徇私行事。

    谢则安正安然地与人饮茶。

    坐在谢则安对面的是许久不见的国舅。方宝定和杨珣成亲后生了个大胖小子,国舅天天含饴弄孙,什么事都不管了。这次过来找谢则安,也是想讨谢则安给他弟造的那些玩具。

    谢则安别的不行,有趣的东西却是信手拈来,别人想破脑壳都想不出来的主意他眨眼间就能说出口。为了宝贝外孙,国舅不得不厚着脸皮找上门。

    谢则安为了百川书院的事要在这边待几天,国舅直接跟来了。

    国舅看向围了一圈人的布告栏,说道:“你这是在做什么?这种事怎么可能有人同意?”

    同意那栏始终空空如也。

    谢则安说:“不同意就不同意,有什么关系?”

    国舅念头一转,露出明了的笑容:“原来你就是想他们吵起来,吵得越热闹越好。”

    谢则安说:“舅舅说笑了,我怎么可能会那么想。”

    这时一个士子挤开人群,往同意那边一站,张贴出一张大纸,上面洋洋洒洒地写明了自己的观点,语气里满是坚定不移的支持。这士子在百川书院似乎很有号召力,他一现身,陆续有几个人提笔写了起来,紧跟着那士子把文稿张贴到同意那一边。

    这下更热闹了,一场笔辨正式绕着“该不该、要不要在乡试前去实习”展开。

    到傍晚,战火烧出了百川书院,烧到了太学。太学大多是官员子弟,有不少都与谢则安交情甚深,一听百川书院那边闹开了,顿时向学政提出他们要去“实习”!今年才考完科举,再开考还得两年半呢,从现在就埋头苦读是想闷死在书堆里吗?果断要出去溜达溜达啊!

    学政以前是徐君诚的学生,很快将太学士子的意愿传达给徐君诚。《三字经》是徐君诚亲自校阅的,一听闹出了这事儿,徐君诚立刻点了头。徐君诚和谢则安联名向赵崇昭提出“实习”的事,毫无阻碍地拿到了批文……

    谢则安在百川书院消磨了几天,确定了主动愿意去的名单,连着太学学生的名单一同送上去,然后把人都召集到升平县那边的学校进行岗前培训。夏季正是农闲时期,这一年的差吏培训正巧也开始了,两批人中午坐一块吃饭,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起来。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交汇,只不过此时此刻的当事人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太学和百川书院最有进取心、思想最灵活的一批生员,并没有因为差吏没有功名而轻视他们——毕竟从踏进校门开始,他们的三观就一直在颠覆。

    世界是圆的,他们生活在一个球上,大庆之外还有更广袤的大陆,比十几个大漠更为浩瀚……

    造一个简单的滑轮就可以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轻松拉起比自己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东西,背一个简单的乘法表可以轻松应付无数复杂的计算……即使一直把这些东西当成“小道”,太学和百川学院的士子们还是目瞪口呆。不少人甚至觉得,这些差吏学的东西比自己学的更有趣!

    这些东西恐怕连自己的长辈都不知道吧?

    士子们除了听培训课之外都抓紧时间向来参加“在岗培训”的差吏们“偷师”。为了应付求知欲旺盛的士子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