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西蒙宗师一开始,也没想到选秀会那么火,他本来就是做唱片的,也许只是想通过选秀选拔一些好歌手罢了。让他没想到的是。选秀赚的钱,居然要远远超过唱片本身。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居然能凭借选秀成为了一代宗师!”
即使是几个沉稳的老家伙们,听到这里也是忍不住有些激动,“宗师”,多么让人向往的一个名词。
“前辈们估计也都知道,我是通过一番交流打动了西蒙宗师,然后才能拿到大唐达人的版权的,过程的艰辛我就不细说了,其实我只做了一件事。我证明了,我比西蒙宗师更懂选秀!”
言至于此,宁越锋芒毕露!
路凡张张嘴,想要斥责宁越的狂妄,却只觉得口齿干干的。冒不出话来。
此时的宁越,竟是驾驭住了全场!
“我心目中的选秀,它的本质就是让人实现原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这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想做成一件事情,远远不是靠梦想和热情就可以的。比如歌手这个行业,每年有多少天才被埋没。大家都是知道的。”
“梦想这个词,也许很廉价。但人嘛,一辈子如果不干点所谓的傻事,总觉得白活了一样,再怎么稳重的人,也有想要放肆一下的时候。这是人的本性。”
“但是现实太残酷,人们心里很明白,哪一行哪一业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想入门都很难,而选秀。正是给大家提供了这个机会。”
“选秀是一个大概念,之所以一开始选择音乐主题,后来选择达人秀的演出主题,那是娱乐圈的惯性在影响,根本没有脱离大框架。我只想说,舞者能不能做选秀?模特能不能做选秀?律师能不能做选秀?厨师能不能做选秀?为什么不可以?”
这番话完全颠覆了众人心目中的选秀概念,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为什么不可以?
“但是小越啊,这具体操作起来是有难度的吧?”潘耀文忍不住提问
“当然,不是有难度,是相当有难度。”宁越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选秀是个综合工程,选定主题只是第一步。”
见众人有些迟疑,宁越忍不住冷笑:“我知道大家都想赚稳妥钱,可是天下哪儿有那么多的稳妥钱让你去赚?首先我们得明白一点,选秀的基础在那里,代入感在那里,这是其他作品无可比拟的。但是选秀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排他性。当年西蒙宗师的大唐偶像红火的时候,唐州市场上根本容不下第二个音乐类选秀。现在大唐达人火了,同样的,你要出个大唐牛人、大唐强人,也很难出成绩。选秀不像电影电视剧,它玩的就是概念,跟风就是找死。”
话很残酷,也很实在。
选秀的确不像电影电视剧,可以将同一个故事翻来覆去变着法子讲,同一个领域,很难容得下多个选秀节目。
“既然这样的话,那选定主题有什么讲究呢?”潘耀文继续问道
这话问到点子上了,众人纷纷侧目,老潘今天这是要豁出脸去捧宁越了,看看这一唱一和的架势。
“选主题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市场接受度的问题。其实我更喜欢用选职业来形容,这样理解起来更方便一些。比如大唐偶像,选的是歌手。大唐达人,选的是表演者。这个市场接受度和普遍意义上的市场接受度是不一样的,不需要你去做市场调研,自己想想就知道了。”
“比如歌手,几乎所有人在一生当中都曾有幻想当歌手的时候,这就是接受度。观众们能把选手们想像成自己。”
“另外还有舞者,每个人在激动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做动作,在刚出生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舞者,会用手舞足蹈的方式表达自己,这就是接受度。”
“大唐达人的表演者职业比较另类,其实也很好理解,几乎每个人都有登上大舞台,表演自己才艺的愿望,所以大唐达人的接受度也很高。”
“歌者、舞者、表演者,就是接受度最高的三大职业了,是选秀职业化的根基。但这并不代表其他职业就不能选了,比如模特、厨师,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只要不是太小众的职业,几乎都是可以做成选秀的,所以,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市场,最重要的是,这个市场现在的开发程度还很低,只要够聪明,完全能从这个市场里挖出金矿来。”
第二百三十八章 还人情()
给了众人几分钟的消化时间,宁越开始了总结:“总之,选秀的优点有三,代入感强,市场开发度低,不怕跟风。只要你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职业,再开发出来,基本就能吃一辈子了。缺点也有三,投入高,选择职业很费心思,操作难度也大。具体如何思量,还得看各位前辈自己的了。”
到了这一步,宁越的表演时间就结束了。
他长吁了一口气,面对这么多大人物,说不紧张肯定是假的,但是这一步棋,他必须走,走成了,他在众权贵眼中的选秀专家形象就不可动摇了,那他宁越在整个唐州娱乐圈都算是站稳脚跟了。
路九悄悄给自己的小徒弟举了一个大拇指,不是赞叹他演讲得好,而是赞他这步棋走得妙。
今天这个局面,原本对宁越是很不利的,如果按照常规的路数,宁越就得一个一个地去应付权贵们,总有人会不满意的。
但是宁越坦然地将选秀的门道跟大家讲解清楚了,众人也没法再苛责他了。
人家连吃饭的家伙都拿出来了,你要是再强求过多,那就有以大欺小的嫌疑了。
最妙的是,宁越当着众人的面把话讲清楚了,虽然看起来有些无礼,但也让老家伙们不好意思再开口了。
权贵们都精明的很,他们原本准备了各种手段,准备在宁越这儿掏点东西出来,最好是能拿到大唐达人的版权,至不济也得弄到大唐达人选手们的签约权,那也凑合了。
可宁越玩了这么一出,他们全都傻眼了。
蓝星联邦对于文化版权的保护相当严格,在综艺节目这一块,节目相似度超过百分之三十就会被定义为侵权,所以,做山寨节目是不可能的。权贵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买版权。
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山寨版的选秀节目,尤其是某东方大国,这是由于该国关于版权的规定和西方国家很不一样,一些人利用法律的漏洞。制造出了一大堆的山寨版选秀节目,其中不乏几个十分火爆的节目,情节之恶劣让人发指。
不过蓝星联邦原本就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自然不存在这样的漏洞。
在场的大佬们也只能试着买下版权,虽然他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宁越已经付出了那么多,费了那么大的功夫,难道会为了一些眼前利益卖了大唐达人的版权吗?
那么退而求其次的话,就是买大唐达人选手们的签约权了。
在普通人看来,选秀节目再怎么牛也就是个综艺节目。它的最大价值还是在收视率,在广告费上面。
但实际上,选秀的最大价值还在选手们身上,观众们看选秀,会自动代入进去。那些选手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拥有了无数粉丝。
虽然这些粉丝不一定能一直追捧这些选手,但他们在短期内爆发的热情,绝对是相当可怕的。
有了粉丝,还怕捞不到利益?无论是拍电影电视剧还是做唱片做巡演做代言,都是好路子。
如果选秀办的足够成功,能为这些选手积攒足够的人气。那么至少两三年内,这些选手都是“印钞机”的角色。这一点,众人都明白。
所以他们想要拿下这些选手的签约权,可宁越直接化解了他们的贪念。
我都给你们指了明路了,手把手教你们怎么做选秀,你们还来贪我手上的利益。这就说不过去了吧?
老家伙们还是要脸的,虽然明知道宁越是摆了他们一道,却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宁越是拿出干货来的。
而拿这些干货出来之后,宁越一点都不担心这些人会抢了自己的饭碗。
这个市场本来就是有待开发的。选秀的模式是相通的,选秀节目多了,只会让观众们对选秀的认可度更高。
选秀中三大接受度最高的职业,歌手方面宁越已经准备了大唐之声了,表演者方面有大唐达人,舞者方面宁越另有打算,可以交给其他人先折腾。
接受度是基础,其他类型的选秀的确也能赚钱,但绝对不可能比得上歌手、舞者、表演者这三大类的。
而且,这些权贵们刚进入选秀这个圈子,能做出多好的节目来?他们一来反而更能衬托出宁越的专业水平,这就是宁越的阴险之处了。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啊。
如此一来,宁越的长安之行就算是圆满了,给众权贵画了一块大饼,断了他们的邪念,卖了个人情,还顺便为将来的选秀市场做了做铺垫,一举数得。
话说回来,今天能这么顺利,潘耀文也是有功劳的。
权贵们可不像广陵学院的学生们,宁越忽悠几句就群情激奋了。
在宁越演讲的过程中,老家伙们一直保持着冷静,好显得不那么被动。
可是潘耀文一搭茬,这份冷静就被打破了。
原本宁越就是欠潘台长人情的,现在旧债未还、新债又来,宁越心里面就有点犯嘀咕了。
“师傅,你有潘台长的私人电话吧?”宁越在路九耳边低语
路九不动声色地点点头,也低声回道:“回头我拿给你,该还的人情还是要还的,老潘也不容易,能帮的话你就帮一把吧。”
宁越点点头,这事儿就算揭过了。
还人情可以,但是当着众人的面,宁越不可能找潘耀文谈事儿的,人不患寡患不均啊。
接下来众人就真的像老朋友聚会一样,该吃吃该喝喝,聊天的时候也不再谈正事了,宁越给权贵们的信息他们还得消化一番,再做打算。
宴终人散,第二天,宁越就给潘耀文打了电话。
“潘叔,有兴趣一起做节目吗?”
潘耀文顿时浑身一激灵:“小越你有空暇时间?大唐达人怎么办?还有明年你不做电视剧了?”
“这个节目我不打算做主创,只会担任监制,当然了,版权我还是要自己拿着的,潘叔你不会介意吧?”
“不介意,不介意。”潘耀文回复道:“那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节目呢?是选秀吗?”
“不是,我觉得长安卫视有独天独厚的优势,不一定要走其他人的老路,我想做一档伪纪录片。”
“纪录片啊。”潘耀文的语气里充满了失望
“恩,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舌尖上的唐州。”
第二百三十九章 舌尖上的唐州()
“舌尖上的唐州?”潘耀文觉得这个名字倒是有点意思:“有什么寓意吗?”
“一句两句讲不清楚,这样吧,回头我把草案发给您,您先看看合不合适,总不能太儿戏了。”宁越回道
潘耀文听了这话心中略宽,他最怕宁越敷衍他,随便给他个节目还人情。
这节目宁越只担任监制,监制这份活儿,说白了就是参谋,你要上心呢,就是个参谋长,要是不上心,那就是个狗头军师。
到时候就算节目做的不好,宁越也可以借口是长安电视台的制作水平不行,潘耀文还没法反驳。
但是宁越现在的态度让潘耀文颇为满意,看来他是有备而来的,草案都准备好了。
宁越的效率很高,挂掉电话就把草案传给潘耀文了。
当然了,这个方案也是注册了版权的,宁越不是傻子。
潘耀文虽然挺满意宁越的态度,但对这个草案本身却不是特别重视。
他不是信不过宁越,而是对纪录片不感冒。
纪录片这东西,长安电视台作为唐州官方电视台,早就已经玩烂了。
这玩意儿不同于选秀,宁越如果出选秀的话,那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潘耀文立刻就会把它捧成王牌节目。
纪录片?这年头哪儿还有人爱看这玩意儿?
潘耀文本身对纪录片也不是很懂,就把宁越的草案交给了台里一个老资格的纪录片导演,让他和他的业内同行先看一看,给个意见,然后潘耀文再做决定。
那位老资格给的评价是:不知所谓!
这只是总评价,老资格还给出了一份分析报告,从各个方面批判了这个节目。
总结起来,就是说这个节目不够伟光正,主题太狭窄。不符合长安电视台的身份定位,倒像是三流电视台做的猎奇节目。
潘耀文很是一愣,他本以为宁越做的节目,再怎么说也是有几分水平的。没想到老资格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宁越给的草案略粗糙了一点,有些细节描述得也不是很清楚,毕竟这是他临时赶出来的,还没有修改。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舌尖上的唐州从结构上看有些不伦不类。
本身纪录片的风格是偏厚重的,优点是大气、缺点是沉闷。
而一般的美食节目风格是偏猎奇的,优点是新鲜,缺点是有些小家子气。
舌尖上的唐州则是中和了一下,主题还是纪录片那一套,夹杂了一些美食节目的手法。
这在老学究们眼里。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在长安电视台混的,那当然都是根正苗红的老前辈,看不惯太新奇的作品再正常不过了。
潘耀文有些犯难,内心深处,他对宁越做纪录片也不是很信任。纪录片不是一般的综艺节目,需要作者有深厚的学识功底,那样才能做出有底蕴、有味道的作品,二十岁的宁越,怎么看也没那个能耐。
一个星期后,宁越在回广陵的前夕,给潘耀文打了个电话。问了问关于舌尖上的唐州的事情。
潘耀文狠了狠心,大不了就当卖人情了,于是就跟宁越说,同意跟他合作拍这部作品了,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再商量。
从潘耀文的语气中,宁越没听出什么异常。他也无从得知这件事背后的故事,只是客套了几句,就把这事儿定下来了。
潘耀文的心思是,反正这也费不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