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三村的村民不接受仵作的验尸结果,然后,他们就推出一个比宋县令家最小的儿子还小的小男孩出来,那小男孩嘚不嘚不唠叨了满一个时辰,最后逼宋县令,必须彻查!
宋县令很生气,你说查就查?谁是官谁是民?
然后宋县令就差点领悟了一把什么叫官逼民反……
是的,那些柏三村的村民把事情闹大了,还在县衙门门口传小纸条,说县衙不作为,又嚷嚷什么六月飞霜,死不瞑目。
还说要把黄二宝的尸体放在县衙大门口示众,还到处跟人说,黄二宝要是头七回来找人报仇,就找衙门里的人!
宋县令气的冒烟,恨不得把这些刁民都抓起来!
可人家聪明,你抓他,他就跑,你再追,人家索性坐大街上不起来,一边哭一边嚎,然后吸引更多的路人指指点点。
到底是爱惜羽毛,都尽善尽美了十二年,眼瞅着再过两年就要致仕了,宋县令不敢拿自己这块瓷器去碰那些瓦缸,然后他同意了,查吧。
不过说是查,可因为心里不舒服,宋县令当真没干什么实事,连一个衙役都没派出去,摆明了就打算用“拖”字诀。
可要命的是,那个嘴皮子特利索的小男孩,就柏三村人叫他“柳小哥”的那个熊孩子,他不要衙役帮忙,也不要衙门做主,县太爷一松口,他自己带着一批人就查起来了。
几天下来,还真让他查到了,黄二宝和孙员外家的孙二少有关系。
那种关系。
可,孙员外可是自个儿的“老朋友”啊,宋县令不敢再袖手旁观,必须过问起来。
但他也不好直接把孙家的嫌疑摘了,就静观其变,打算什么时候有机会,再助孙家一臂之力。
正在宋县令琢磨着官商勾结时,那位柳小哥愣是带着柏三村的几十个村民,把孙家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他们找到了孙二少的尸体。
涉及到孙家少爷的性命,宋县令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一边是柏三村的村民逼着他还黄二宝一个公道,一边是孙员外家的孙富商哭着嚷着要他替儿子找到真凶。
宋县令一个头两个大,然后,他精准的视线,瞄到了那位人称“小灵童”的小男孩身上。
或许,这小孩真的还能发现什么?
这样想着,宋县令便等不及了,一改之前打对台的态度,开始认认真真的和这个小男孩套近乎、拉关系。
到底是小孩,对方很容易的与自己既往不咎,并且将很多案件线索透露给了自己。
宋县令很高兴,觉得一切都往好的地方在走,很快就能破案。
但是这个时候,那个小破孩儿又来了衙门,跟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县令大人,我又发现了一具尸体,明天早上会送来,你找人去接一下。”
“啥?”宋县令傻眼了,声音有点发抖:“小祖宗,你说你又怎么了来着?”
衣着整洁,看起来端端正正的小男孩就仰着头,实事求是的道:“昨晚山上死了个人,就是我们黑水村后面那座山,死者名字叫高槐,是四季村的村民,不过很早以前他就离开村子,在县城谋生了。”
“高槐?”一向私生活还挺混乱,也认识一些拉皮条的宋县令眼睛当即鼓了起来:“他死了?”
白净的小男孩看他一眼,眼眉挑了挑:“方才我又去了趟孙家,得到一个消息,那高槐,与孙二少生前,关系似乎极好。”
那可不,孙二少也是个爱寻花问柳的人,那高槐在这上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宋县令心里想着,就问:“你莫非想说,高槐之死,也与之前两桩命案有关?”
“谁知道呢。”小男孩咂咂小嘴,音调意味深长:“认识的人,刚好前后接着丧命,巧合的几率可不大,而且高槐的死状,也就比孙二少好那么一丁点。”
宋县令当即想到孙二少那肉酱似的模样,脸都白了。
小男孩又道:“我有一些看法,县令大人此刻有空吗?”
本来已经下堂,打算回家抱小妾的宋县令滞了一下,半晌才干巴巴的点头:“有空。”
第1231章 你听得懂吗?就会嗯嗯嗯!()
然后,小男孩就这么大摇大摆旁若无人的走进衙门后堂。
进了县太爷的书房后,不顾侧坐正在整理文书的师爷,他跑到了县太爷的书案前,在那一堆繁乱的文书里,翻翻找找。
后进来的宋县令问:“你要找什么?”
小男孩道:“之前两桩命案的验尸报告。”
宋县令也不记得自己放哪儿了,正想说让师爷帮着找时,就看小男孩翻出了一叠宣纸,扬了扬:“找到了。”
宋县令点头,问:“找这个做什么?”
小男孩翻阅着验尸报告,看得很仔细,然后嫌站着看累腿,他就顺势坐到了县太爷的大宽椅上。
短短的上身懒懒的趴着书案,他对书案对面的宋县令道:“我刚才又看了一次孙二少的尸体,尤其是骨头,发现了一些之前忽略的问题,一开始我发现他的肉几乎被碾成肉泥,就并未仔细观察,只以为这就是形态。而在看过高槐的尸体后,再看孙二少尸体的骨肉,我发现原来孙二少也是被切割过的,他的四肢,包括头,身体上一些面积大的地方,之前也都被切成块儿了,然后才扔进染缸砸烂的,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宋县令反方向盯着那写着密密麻麻文字的宣纸,老实的摇头。
小男孩:“这说明,染布坊不是第一案发现场,我之前就假设过,但一直找不到明确的证据,现在有了,染布坊没有合适的作案工具,孙二少是在其他地方被杀害,然后切割后,被扔到染布坊的。”
宋县令“唔”了一声,顺势坐到书案对面的椅子上,这个椅子是衙门有客人时,招待客人坐的。
说好听点能叫客席。
宋县令满脸求知欲:“也就是说,之前排查过的染布坊工人,有可能不是凶手?”
“案子没结案之前,每个人都有嫌疑。”小男孩一板一眼的纠正,然后针对验尸报告,和自己的最新发现,跟宋县令开起了小会。
一个时辰后,天朦朦的黑了。繁忙的小男孩看着对面已经明显倦态的“老人家”,叹了口气:“算了,你也帮不上忙,先走,我再自己看看。”
宋县令挺愧疚的,道:“没事,你说就是了。”
小男孩不乐意,小模样透着不耐烦:“我说了你听得懂吗?就会嗯嗯嗯。”
宋县令就不吭声了,闷着脑袋不知道怎么解释。
小男孩也知道不能逼他:“你回去,别打扰我。”
宋县令就从椅子上站起来,道:“那你忙,我先走了。”
坐着县太爷的椅子,压着县太爷的书案,粉雕玉琢的小男孩操心的“嗯”了声,也没多打招呼,又低着头,对着一堆文书档案写写画画。
宋县令走到书房门口,看到正要搬书进房的师爷,忙小声提醒:“他还在里头忙,你进出小声一点,别惊动他,打断了思路,他又要发火。”
抱着一堆很重的文书,明明是进自己的书房,却突然要看个外人脸的师爷:“……”
……
小黎从衙门回到客栈时,已经很晚了,没有去打扰已经睡下的容叔叔,他直接回了云家姐弟给他安排的客房,可倒头就睡前,他却看到房门开了,定睛一瞧,竟然是李玉儿。
在李家小院的记忆太根深蒂固,小黎甚至没问她怎么知道自己回来了,就拍拍自己身边的位置,唤道:“一起睡。”
李玉儿立刻高高兴兴的跑过去,美滋滋的睡在了床的里侧。
等到小黎躺下后,李玉儿就像在李家小院似的,笑嘻嘻的把身边的小孩抱住,这才肯闭眼。
小黎没有挣扎的由着她,他知道李玉儿没有安全感,也极为怕生,自己今天离开了一天,让她一个人呆在客栈,虽然拜托了容叔叔还有云楚云觅照顾,但她心里肯定还是很害怕的。
第二日一早,云楚醒来后,习惯性的在大床上打了个滚儿。
滚完她突然发现自己忘记了什么,猛地坐起来,她一下想到了。李玉儿呢?那个李家傻姑娘呢?
因为都是女眷,李玉儿又傻傻的不分东南西北,云楚怕大家熟睡后,那傻姑娘自己摸着黑瞎跑,就索性把她拉到自己房里,和自己一起睡。
结果一觉起来,人怎么不见了?
云楚吓坏了,急急忙忙起床穿衣,出来找,人还没找到,却看到对门的房间门虚掩着。
那是小黎弟弟的房间,她记得昨晚睡觉前小黎弟弟还没回来,现在应该是回来了。
她凑过去一看,却惊奇的在房内看到了寻觅许久都不见踪影的李玉儿。
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云楚又委屈起来,她站在门口,对小黎弟弟抱怨:“玉儿姐姐不喜欢我呢。”
小黎正在洗脸,给自己洗完后,又给李玉儿洗,听到云楚的话,他就笑了笑:“玉儿姐姐不认识你们,所以怕人,多认识两日就好了。不过云楚姐姐,我马上要去衙门,今日玉儿姐姐还是得留在客栈,麻烦你帮我看着她,我刚才去看了,容叔叔还没醒,我没叫他。”
云楚立马拍胸脯保证:“放心,我一定把她照看好,决不会让她再跑掉!”
小黎就弯着眼睛“嗯嗯”点头,然后又跟李玉儿叮嘱了一番,才背着一个小包包出客栈。
这个小包包是昨日来县城后,王坪给他的,说是王大娘给他缝的,因为他老是往县城跑,县城人多,小偷肯定也多,王大娘就给他缝了个小侧包,让他把自己的东西放好,不要被人偷了。
这个小包包虽然不是自己以前那个,但小黎还是马上就背上了,包包虽然小,但是真的可以放很多东西哦。
一路熟门熟路的前往衙门,刚到衙门口,远远地,小黎就看到熟人。
是四季村的高竹,他和一群面生的,应该是四季村人的村民站在衙门口对街,因为现在天早,街上行人也不多,所以他们的身影就显得格外惹人注意。
看到小黎,高竹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三步并作两步的过来。。。。“”,。
第1232章 趁其不备,将丑丑偷回来!()
小黎从客栈出来得早,那是因为他想趁着清晨头脑清楚,再去衙门书房看看昨晚看过的东西。
娘亲说过,一日之计在于晨。
但他没想到四季村的村民也会这么早到,按照路程来算,这群人难道半夜就启程了?
果然,高竹在小心翼翼的看了看衙门门口站岗的两个衙役后,瑟缩的问小黎:“柳小哥儿,我们……我们是不是应该晚点再来?哎,我就说应该寅时再走,哪有丑时启程的……”
丑时……那不是三更时分吗?
小黎愣了一下,才摇头,指着衙门外立着的大青鼓道:“县衙门是十二个时辰无休的,你是来报案的,没有早晚一说,哪怕是深夜,只要敲了鸣冤鼓,就会有县太爷来升堂。”
乡下来的村民因为没见过世面,平日来县城的机会也不多,很多规矩都不懂,等到他们傻傻的听小黎解释完,高竹才在其他村民鼓励的目光下,胆颤心惊的走向那所谓的鸣冤鼓。
而他一过去,站岗的两个衙役就扭头看他。
高竹吓得差点把鼓槌扔出去,整个人都瑟瑟发抖。
不得不说,比起柏三村村民头一回报案,就敢跟县太爷对着干,还差点把县衙门拆了的暴脾气,四季村的村民,要显得胆小怯懦许多。
最后,高竹还是敲了那鸣冤鼓。
而一直注视着这边,也不知道这群乡巴佬到底想干什么的站岗衙役,这才知道,原来这些人是来报案的。
而且是命案。
既然有人报案,那就要去传报,于是两个衙役中的其中一人,便进了衙门内,去找住宿就住在衙门的师爷。
辰时二刻,西进县的县衙门,已经升堂了。
宋县令来的很快,一来他住的宅子本来就在县衙门同一条街上,二来他听到通传,说那凶巴巴的黑水村小孩已经到了,和那些报案的村民一起,正在衙门口等他。
要是别人也就算了,偏偏是那个难缠的小孩,宋县令没辙了,只好匆匆忙忙的赶来,早上饭食都没顾得及吃。
来了后,果然看到大堂上满满的人。
师爷快步朝他走来,与他耳语一番,宋县令听明白了,这就上了主坐,一拍惊堂木。
通俗的流程,通俗的细节,因为提前一天已经知道高槐尸体上的各种问题,所以宋县令走过简单的审讯过场后,便进入了正题。
他的正题就是,把目光放到高堂下那矮矮小小,背着小侧包的漂亮小男孩身上,然后问:“你可有何想说的?”
小黎就“嗯”了一声,站出来,走到高槐尸体面前,把遮掩的白布掀开。
小家伙蹲着身子,指着那被切成两半的人尸,不顾周边衙役措手不及的惊慌,对着堂上县太爷,规规矩矩的道:“首先先说凶器,从被害人的伤口角度与切割痕迹,可明显看出,此人是被……”
唠唠叨叨的验尸过程被师爷手脚迅速的记录下来。
等到小黎说完之前在山上说过的,已经是小半个时辰以后,而这些,昨晚小黎其实已经同宋县令单独说过了。
所以宋县令也没表现得多么意外,就理所当然的应了几声,问:“接下来你认为,该如何?”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先去高槐的家,他在县城可是有大宅子的人。”
宋县令老老实实的点点脑袋,然后就扭头,吩咐两个衙役,带人去高槐府上。
第一次进衙门,第一次报案,看什么都很稀奇的四季村人,这时正在交头接耳:“我怎么觉得那个县太爷,好像没什么主见?”
“你也瞧出来了?我也这么觉得,他好像什么都问柳灵童。”
“那……他能破案吗?”
“我看……有点悬……”
而此时,县城某间客栈内,容棱已经醒了,上半身剧痛的男子勉强坐起身。
过了一会儿,房门就开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