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几个女婿敢这么嚣张么,连苏子兴都知道要控制舆论的。”
他说到这里举杯笑道:“现在还差一股气,你要是能把苏子兴拉来,我就能回苏家主持大局,到时候我们两人联手,取苏家易如反掌。”
李少阳伸手与他相握,一只机械虫已经落到了杨铭的肩膀上,他意味深长的说道:“那就先预祝我们合作愉快了。”
第三百五十一章 苏家的漏洞()
杨铭因为身兼L市的父母官,不能在姑苏城停留太久,所以很快离开了。李少阳这才有时间去想想这个人。
关于杨铭,也就是苏子铭和苏家的恩怨,李少阳曾让九儿搜集过情报,但从未有证据表明杨铭的那些话,关于那个杨姓女子的故事,虽然听着很让人感动,也很凄美,但李少阳一直觉得哪里不对。
但李少阳也说不出哪里不对,此时唐嫣然走来,坐在他身边便道:“杨铭这个人很怪。”李少阳正想着这事呢,闻言不禁握住了她的小手:“我可能是当局者迷,你一直在L市坐镇,跟杨铭接触比较多,我也觉得这人心机深沉,也一直在怀疑他对付苏家的动机。”
唐嫣然含情脉脉的看着他,两人聚少离多,难得有这样在一起的机会,但她很快收敛了情绪,认真的想了一下:“从杨铭做事的风格来说,很稳健,滴水不漏,他在L市官场上名声非常好,省委多次有文件表彰,就是他手下的官员,也都是一个服字。再说品质这方面,更是没话说,到现在单身住在宿舍里,平时除了工作,没有其他兴趣。”
她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便总结道:“此人作风深沉,喜欢后发制人,而又心机深沉,该得罪的人毫不留情,不该得罪的人绝不搀和,不能说八面玲珑,但很少树敌。尤其是他能忍,四十岁左右的男人,竟然除了工作就是健身,没有一点丑闻。”黑し岩;し阁已更新
李少阳心中若有所悟:“你觉得这样的人,会不会为情所困?”
唐嫣然皱眉:“不太好说,情之一字,外人总是看不透的。”
李少阳却已是有了结论:“此人绝不会因为一段感情就被打倒的,他能在最关键的时候,果断的出卖自己的侄女儿,上次激怒我和苏家的关系,他把苏苏都出卖了。你所说的杨铭的那些优点,综合到一块儿,就是四个字,不择手段。”
他心中已然警惕起来,这么一个人,竟然不顾亲情的要对付自己的家族,到底是什么,反正绝不会是因为那段所谓的感情。就算苏家拆散并害死了他的恋人,他也不会为此要赶尽杀绝吧。
不过现在有了一只机械虫的监视,杨铭的动向也算稍微掌握了,李少阳只能等着他露出破绽,目前的情况,要彻底扫灭苏家,还是必须与杨铭合作。
……
这段时间苏家的日子真是不好过,因为舆论导向的缘故,他们几乎成了人人喊打的民族罪人,直到两天后,周木兰亲自派来了一个公关团队,情况才有些好转。
苏家开了新闻发布会,表示严惩那些不法之徒,同时捐出2亿元,作为保护藏书文化的基金……
虽然苏家从头到尾都没有道歉,但表示可以全额赔偿郑老先生的损失,还拿出了捐款,这情势就好转了,最后经过公关团队雇佣的水军导向舆论,事情也渐渐就要平息了。
只不过苏老爷子的大寿,那只能低调过了,反而李少阳却开始高调起来。
经过这几日的忙碌,在唐嫣然的财力下,九儿已经搜集到了苏家很多的情报,从中发现了苏氏集团的很多黑幕,这些苏家的弱点都交到了李少阳手里他选择突破口。
李少阳立刻发现了苏氏药业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苏氏药业旗下最大的研究所“云药堂”,曾经卷入了太湖污染的丑闻里。
这家研究所就建在姑苏南部的吴中区,靠近太湖流域,在四年前研究所被指控释放了污染人工河,继而流入太湖造成了污染,当时被苏家用钱摆平了。但这个漏洞一直在。
这种药厂和化工的污染,在华国实在是太普通了,苏氏药业其实做的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还有配套的防污染设备,比起那些直接排放污染的小厂要好很多,但毕竟是大企业,整个江南地区的药业都靠这个研究所支撑,苏氏药业上千项药物专利都来自这里。
李少阳嘿然道:“苏氏集团40%的利润来自药业,也是我们要直接打击的核心产业,这下可太好了,他们竟然还有这种漏洞,在这点上,连司徒药业都不如。”
司徒药业在呼兰河旁边的研究所,是花了1。2亿做了防污染措施,相比之下,那是太良心了。
若不是司徒药业自己找死,搞什么生化病毒,恐怕李少阳在哈市的那次攻击还真找不到什么缺口。
此时李少阳放下整理的情报道:“咱们寒山书院的宴会,这次就可以高调召开了,再重新发一轮请帖,把苏江省,包括整个江南地区的名人都给我请来。”
唐嫣然皱眉:“那这个预算太高了,这么多客人,从招待到后勤,你这是在浪费钱。”
李少阳笑了:“不,我们是高调但不是炫富,这次预算我们可以控制在最低,以节俭环保为主。”
除此外,李少阳还把拾得酒店进行了扩建,通过王山的关系,拿到了拾得酒店前边的一片地皮,准备把拾得酒店,寒山书院,这两块地方通过一条城市交通线连到一起,这样,李少阳在姑苏城就有了一个完美的地盘。
这些动作都被外人看在眼里,所以这次宴会,也吸引了很多江南商圈里的大佬。就连总部在杭市的电子商务老大都来了。
这场宴会使用的物品全都是环保产品,菜色也是以清淡简单为主,这在当前的华国上层,是很有卖点的,毕竟现在从上到下全国都在提倡节俭。
因为其他一些特殊的关系,宴会的宾客却是豪华阵容,涵盖了政场,商场,名利场的数百名贵宾。
宴会举行到一半的时候,李少阳化名的“百里屠苏”很突然的宣布,将拿出4亿元出来,成立一个太湖自然保护基金。
这一举动让的宾客都诧异起来,他们本以为这位百里屠苏先生在姑苏城是要从房地产入手,通过珠宝等奢侈品行业打下基础,没想到他忽然提出了什么太湖自然保护的话题。
其实在座的人都是有关系的,尤其对唐嫣然的现身很敏感,已经都猜到了,这次寒山书院的易主,正是北方集团南下的开始,可以看成北方一霸的北方集团,将要想南部扩张的宣言。
只不过人人都没想到,那位百里屠苏先生,最后的重头戏,竟然是自然保护方面,这更像是公益活动,而不是商业活动。
宴会结束后,大家都很失望,尤其是商业圈和名利场里的宾客,本是要来看一场江南商界上的地震,最后竟然成了公益活动。
姑苏城的政圈里也有人喜有人忧,本来政圈里对苏氏独霸姑苏是很不满意的,更希望外来资金注入姑苏地区,带动整个姑苏在长江三角商圈里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没想到百里屠苏代表的北方集团,竟然丝毫不提这些。
但欢喜的却是姑苏政府里负责环境和旅游这一块的领导,太湖的污染治理其实一直是姑苏城官员的政绩,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表现很突出的,但是在这个市场经济为主导的背景里,环境治理的资金本就是不足的,这下竟然有人拿出了4个亿,专门整治污染,那简直天上掉下的馅饼。
所以宴会结束后,人都走了,姑苏城的姜副市长却是有意了留了下来,这位副市长负责的就是环境污染和旅游这一块,对李少阳的提议实在是打心眼里欢迎。
李少阳便让唐嫣然出面和他谈。
而在姜副市长看来,唐嫣然才是整件事的幕后BOSS,“百里屠苏”这个人,反而可能是北方集团派来的先锋小卒,所以对唐嫣然亲自出面和自己谈,姜副市长是感受到了北方集团的“诚意”!
第三百五十二章 初探太湖()
唐嫣然和梁副市长只谈了半小时,就敲定了两个的结果。
首先是将成立一个姑苏城环境部门主导的,由北方集团下属公司参与的非盈利性民间组织。
听起来很绕口,其实的意思就很简单,这个组织是姑苏环境局控制主导,北方集团负责出钱出人,工作的范围是太湖流域的自然保护。
这一条就让李少阳后续的计划有了官方上的名义。这很,在华国,做事,尤其是民间组织做事,没有官方的保护和承诺,你是什么都做不成的,就算做成了也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例如那些著名的爱狗人士,小动物保护协会等等,都是一腔热血,但是做事极端的组织。
第二个成果,就是北方集团获得了太湖流域的一部分自然保护产业经营权。
关于自然保护的经营权,听起来好像很陌生,但要举几个例子,那就人人都知道了。
和生态产业eco的概念很像,自然保护的产业现在是朝阳产业,这涉及到了人类21世纪的三大难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
其中环境问题是关键,能源危机和人口爆炸直接造成了环境破坏,全球变暖,大气层破坏……这些在百年后将成为后代们不可承受之痛。
所以针对环境问题的产业被称为未来产业,例如污染治理,垃圾处理,水治理……虽然看起来很空泛,但世界上已经有国家在大力发展这些产业,东瀛国从华国进口筷子以保护自己的森林,东瀛国还把雨水卖给缺水的内陆国家。黑しし已更新
英国的垃圾处理公司已经把业务做到了印度,而美国发明的控制污染的已装到了全世界各国的电脑上。
李少阳拿到的,就是太湖流域靠近姑苏城吴中区附近那一块的污染治理,垃圾治理的业务。姜副市长将会和苏江,浙省等环境部门领导通风汇报,争取做一个试点。
整个太湖流域不是属于那个城市,也不是属于哪个省的,姑苏城的也只不过是东部一点点的区域。
但就是在这个区域里,正是《太湖四方志》里所说的,陨石坠落之地。
……
李少阳带着寡妇和伊莎贝拉,决定先探一探这个太湖陨石之地。
他们是直接来到了吴中区,然后过萧山镇,经范蠡乡,了福光景区。
太湖流域湖泊众多,连成一片,各种水道纵横,内还有大岛小岛横隔开来,这里的景区也是有名的山水景。
在古代,这里被称为震泽,因为那个时候太湖泛滥不停,不好控制,了一个震字。后来也被称为五湖,指的是太湖东部的五个湖湾。
福光景区本是渔村,这里有突入湖中的一座半岛以及数座湖中岛屿,以山水,宗教,渔村风土人情著称,在岛屿之外,湖面微波荡漾之地,据说还有神仙居住的太湖蓬莱。
李少阳等人赶到这里后,马不停蹄的要去雇渔船,但很快发现,这边出船的人很少,大多数是载客观光的。而太湖深处,还有所谓的豪华邮轮。
李少阳想了想,便找到一个当地人,花钱买了艘改造的动力渔船,样子不大,但比较干净,用的是柴油动力,非常强劲。
买了渔船后,又请了个熟悉当地湖泊水域的向导,这才出发向着藏宝图的地点出发。
这个向导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家,很懂得生活,在船里都备好了东西。一路上款待李少阳他们,喝得茶是太湖碧螺春名品“银耳卷毫”,这是特二级的碧螺春。喝的酒是二泉春,也是当地名酒。
至于菜肴也是丰富,太湖三白二鲜一红,都在菜谱中。太湖三白,是三类河鲜,白鱼,银鱼和白虾。二鲜便是太湖的鲫鱼和鲢鱼。
为保护生态,太湖的休渔期很长,所以这些河鲜很难得。至于最后那一红更是珍贵,乃是很少见的红藕片,鲜嫩的藕在这个冬季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
向导范老头便笑:“这些都是人工养的,你们几个傻瓜,以为这个时候能吃上河鲜!”
十一月的太湖很安静,景区人也不多,若不是渔船轰轰的声音干扰,那更是静寂无声了,偶有鱼儿跳出水面的景象,但更多的是小寒风吹过,岸边泛黄的芦苇飘荡,更有一片肃然的感觉。
他们已东部湖区的深处,离岸越来越远,渐渐的前边乱石横杂,简直有海中礁石的感觉。
范老头作为向导,便认真的说道:“到了这里,再往前,这湖上的水路就难走了,咱们得回去了。”
李少阳早已将藏宝图记在心中,此时却是有些茫然。
古人的地图没有经纬度,也没有标志,都是按照古老的方位记测法绘制的,按图索骥实在是太难了,更何况是在一个淡水湖中。
几百年前的地图就算精准的标出了gps位置,经过这数百年的水位变化,太湖几经变幻,湖面和岛屿的位置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李少阳想到这里忽然心中一动:“大爷,这附近有没有什么传说的故事?”
范老头嘿然道:“当然有了,比如范蠡与西施荡舟五湖,说的就是咱们这个地方儿,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呢。”
李少阳一笑:“除了这个呢,有没有什么水怪啊,湖怪之类的。”
范老头便觉得十分不吉利,脸色沉了下来:“你是记者还是作家啊?竟找这些东西,那也是有的。”
他伸手指着前边烟波浩渺处:“再往前,看到那个三角石了么,那里原来是个小岛,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沉了,只有枯水期最时候,才能看到,听说这块石头下面有个泥沙洞,深不见底,那片区域周围,很少有人去的,就算是大船开进去,也都会出问题。”
李少阳大喜:“差不多,按您的描述,这应该就是我要找的地方。”
范老头更觉得不安:“那不行,我可不过去,你们要去的话,换个人吧。这船是你的,我教你怎么开。”
他说着把挂在船上的单人救生艇扔下去,简单说了几句就走了,划得飞快。
寡妇便开着船,慢慢向着三角石的位置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