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焦点》播出后,有看这节目的网友连忙截图放在网络上。
这名网友,也是参与过王祐泽发布那条微博的讨论之中。
及至越来越多类似截图流出,社交平台上又是热议。
祐圈的粉丝自是为这事高兴,高兴的同时,也不忘相互提醒金主爸爸要上产品的事。
最重要的是,金主爸爸这次提前放广告预告了,这次每种产品下单全额购买的前十名,都可以获得一份周边——一个小祐肖像的Q版雕刻木偶。
薤露官方微博放出了木偶的成品视频,毫不夸张地说,相当精致!
月牙眼,小梨涡,小祐的特征尽显其中。
这一次,姚苒苒可是准备掐点买下自己看准的古琴。
她觉着,古琴价格贵而且学的人少,可能不会有太多人和她抢?
虽然自己可能用不着,但送人也不错。
她想着,上司的女儿似乎快要过生日,到时候当做工艺品礼物送过去,也挺高雅的。
她的朋友单慧雅,这次也打算进一把乐器。
当然,单慧雅买乐器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抢到那个雕刻木偶。
“我一定要抢到那个木偶,苒苒。”
下班后,两人为了网速方便,直接买了东西回家吃。
眼瞅产品就要开售了,单慧雅紧紧盯着屏幕,态度坚决道:“小祐的第一批手办,我绝对可以抢到!”
姚苒苒呵呵一声,毫无压力地伸伸懒腰,“祝你旗开得胜。”
虽然表面上看着轻松,但当时间转到七点五十八分时,她心底还是没由来得一紧。
应该可以抢到的。她自我安慰着,我钱都放好了,应该没有人可以比我更快全额付款。
也确实,之前王祐泽代言乐器厂的时候,下架比较快的产品也就是最便宜的小乐器。
滴、滴、滴,五十九分。
还有六十秒。
姚苒苒望着页面上购买的按钮有些出神。
也不知道,宝贝现在录节目录得怎么样了?
嗒。
八点整。
在姚苒苒准备付款的时候,产品,下架了。
她死死地盯着那个缺货字样,不敢置信,难以置信!
“啊啊啊,我抢到了!哈哈哈,苒苒,你怎么样?”
耳畔传来单慧雅的欢呼声。
姚苒苒更加不能相信。
简直不能接受好吗!
小祐的第一个手办,那么精致的手办,她居然没抢到?脑子空白两秒后,她当机立断,后退去查看其它冷门乐器。
下架、下架、下架。
别说前十了,连吊车尾她都拿不了。
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乐得直跳起来的单慧雅。
正觉得十分快乐的单慧雅,突然觉得身侧凉飕飕的。转头一看,只见某个人,正瞅着她,露出友善的笑容,“慧雅,我们是好朋友吗?”
“当然不是!”傻白甜的单慧雅,这时候相当果决地否认,“手办面前,只有对手,没有姐妹!”
姚苒苒话头一堵,不死心地追问:“你之前不是很想要左辰逸圈子里的那个娃娃吗?我可以给你,外加三倍钱回购。”
“才不要,”单慧雅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左辰逸那个娃娃哪有小祐这个木偶精致?金主爸爸都说了,这批手办是他们找专门的木雕大师做的。限量版的东西怎么能用金钱衡量呢?”
姚苒苒顿时噎住话。
她瞧着单慧雅笑嘻嘻的样子,悲愤极了。
早知道,她就不该掉以轻心!
谁知道大半年不见,同担们的战斗力会变得这么强大!
和她一样难以置信的,还有观察后台数据的叶志骥等人。
“这、这售罄了?”本来就大眼睛的叶厂长此时更是瞠目结舌。
不止他,随时应付顾客问候的客服人员们,皆是又忙碌又快乐。
刚被放出来不久的严刑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抽空回过头,眼底溢着喜悦之色,“是的,志骥,这都是全额付款。”
叶志骥用手掐了一把大腿,“嘶——是真的,是真的。”
感受到疼痛,从而回神的他顿时豪气顿生,大手一挥,大着嗓门对员工喊道:“这两天大家伙都辛苦点,不仅有加班费,还有红包补贴。”
员工们回应了声,而后继续各司其职。
事实上,自从厂里开始招收学徒、客服、打包快递等各种人员后,村子里不少回家过年,学历也不高的年轻人被长辈拉去试工。
虽然有相当多的年轻人不愿屈就在这个小小乐器厂里,但还是有一些人留下了。
留下的人中,有很大成分是女生。
这也造成了厂里除制作部门外,其他部门阴盛阳衰的局面。
此次为了重新上架产品,叶志骥也是做好了准备。
不但做足宣传工作,还专门请认识的木雕师及其徒弟来雕刻祐泽手办。
当然,肖像权这事,他早和祐泽签订了合同。
今天产品开售,说实在,他心里也挺忐忑的。
尽管知道祐泽的粉丝多,但还是没底,毕竟乐器不是快销产品。
可此时此刻……
他是真的惊住了。
和他不同,严刑没有同祐泽打过交道,也不了解薤露乐器厂与其之间的关系。
他只以为王祐泽就是商业合作的品牌代言人。
因此,他感叹道:“怪不得这么多品牌要请明星代言人,这效果,就是见效。”
叶志骥哑然。
顿了顿,他摇头对严刑说道:“也不对,其实请别的明星还不一定有这种效果。”
“祐泽身上只有一个代言,能让粉丝花钱的,也就我们这个牌子,这可能和饥饿营销有点相似?”话到最后,他不确定地用了一个词。
忽然,一个客服妹子呼叫他,“小叶哥,有好多人询问什么时候再上架产品。”
另一个客服妹子也跟着问道:“还有那个木偶,小叶哥,她们都希望店里能把木偶当做产品来卖。”
叶志骥闻言一愣,继而拊掌苦笑,“我倒是也想多卖,可制作时间也没那么快呀。”
网络上的一切,王祐泽毫不知情。
他还在与世隔绝的宅子里,和两名好友共同建造美好家园。
排箫制作成功后,第二件乐器竹笛,第三件乐器竹埙也在马不停蹄中制作成
相对排箫和竹笛而言,竹埙的成品……
“呜——”
“不对,”王祐泽放下手中竹埙,细细看了看,接着,就知道原因了。
是的,和第一次制作陶埙情况相同,这枚竹埙的音孔,又失调了。
从外头进来的李新航端起石桌上的陶碗,一口气喝完,而后用手抹了抹因为喝得太急而往下流的水渍。
“呦,小泽,还在纠结这玩意呢。”
“嗯,孔开大了。”
祐泽起身又给他倒了碗水。
自从在书本上得知划桨技术,李新航就耐不住性子,用小溪上的那条小渔船进行试水。没过一天,赵殊也想用船了。
而且他俩用船还相当理直气壮,美名其曰是为了丰富他们餐桌上的食物,简单来讲是为了捕鱼。
当然,等第三件乐器制作完了,王祐泽也没见餐桌上出现一条鱼。
不过,令他们感到惊喜的是,这附近居然有散养的鸡——也有可能是节目组怕他们饿死,专门放的。
不论如何,有鸡,就有蛋。
有竹林,就有笋。
三、四月,正值春笋冒头的季节。
根据日记记载的方法,这几天,三人天天往竹林里挖笋。
有时王祐泽一时兴起,还会用仅有的食材做竹筒饭。
城市的喧嚣,似乎离他们越发远了。
这不,连一开始不习惯离开手机的李新航,都学会享受这生活了。
王祐泽刚倒完水,裤脚湿了的赵殊提着竹子编成的劣质鱼篓从大门里进来。
李新航一见他这模样,就开启嘲讽模式,“你该不会中途落水了吧,技术太菜了。”
赵殊半点眼神都不想给他,径直把鱼篓扔在院子角落。
一见这玩意,王祐泽就知道赵殊去干什么了。
八成又是去捕鱼了。
也不知是不是对失败的事情有执念,李新航和赵殊这两人,都憋着一股气,想要从溪里捕到哪怕一条鱼。
偏偏,这两人自带避鱼体质。
较劲的这些时日里,没捕到一条鱼。
担心这么斗下去,会出现安全问题,王祐泽索性把竹埙放一边,起身道:“不然这样,我等下去溪里捕鱼,只要我捕到一条鱼,你们就不要在这事上钻牛角尖。”
赵殊的脚步一顿,上下打量他之后,摇摇头,“不行,万一落水……”
“我会游泳!”
铿锵有力的语气中,透着十足的自信。
赵殊一怔。
李新航挠了挠头,“差点忘了,小泽的水性确实不错。”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柳梦缘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夕兮、你家宅爷、风不止 10瓶;光之吉利蛋、腐and女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9章 云漾音乐节【已修】()
也不知是不是运气的缘故; 王祐泽才学会坐船捕鱼; 就捕到了几条小鱼和一条黑鱼。
晚上,三人把黑鱼养在水盆里; 将小鱼炸了吃。
甫一出锅; 就被等候已久的李新航拎起了鱼尾巴。
“唔,好吃; ”他一口咬下鱼头,咸盐酥脆; 连鱼骨都不用吐。
这难得的美食最终作为零食被干掉了。
吃完后,李新航两眼发亮地盯着水盆里游动的黑鱼,时不时用手戳了戳尾巴。
王祐泽从他身后经过的时候,还能听到念叨声,“黑鱼黑鱼; 乖一点,哥明天就来吃你。今晚睡个好觉; 不许溜走哦。”
着实滑稽。
入睡前,三人凑一起; 看看接下来要制作的乐器。
“日记上记载的第四件乐器是……二胡,新航; 你找找有没有这件乐器的图谱。”
李新航翻了翻; 眼睛一亮,“有。”
他把那张制作竹二胡的图递给王祐泽。
相对排箫、笛子和竹埙,竹二胡的制作工序更加复杂,所需材料也比较多。
赵殊大致扫了眼; 眉头微蹙,“这里,”手指点着琴筒制作一图,“需要蒙皮。”
而节目组,没有为他们准备蒙琴筒的皮。
竹二胡制作的任务,遇到了瓶颈。
在找不到合适的制作皮料后,他们干脆用做卫生的脏布来蒙琴筒。
成品发出的声音自是不咋地。
接着,他们把精力放在第五件乐器——双音竹管琴。
根据图谱,这种琴需用五十六根竹子,面积长度可达三米多,制作起来颇费体力。
时光,如白驹过隙。
日子过去大半个月,双音竹管琴即将开工之际,李新航三人也适应了这般生活。
甚至可以说,过得如鱼得水——
“小泽,我们今天吃什么?”
“笋炒肉、酸笋鱼汤、炒鸡蛋……”
手执大勺的王祐泽正在铁锅前,边忙活边回答的时候,赵殊从外头进来了。
第一句话就是,“祐泽,今天有竹筒饭吗?”
“有有有。”王祐泽头也不转地连声应道。
等饭菜上桌后,李新航迫不及待地给他看自己的收获,“小泽,你看,我今天在竹林里发现了蘑菇。你放心,这些蘑菇我在书上看到的,绝对可以……”
话还没说完,赵殊一手拎着自己的篮子放在面前。
祐泽探头看了一眼,十分惊喜,“这是……活虾?”
却见里头,正活蹦乱跳着一只只野生虾。
赵殊颔首,“溪边捞的。”
闻言,祐泽赶忙提醒他,“下次去的时候一定要叫上我。”
就怕出什么意外,他不能第一时间赶到。
道完这话,他弯着笑眼,小梨涡深陷,“新航,赵殊哥,你们辛苦了,说吧,等下想用蘑菇和虾做什么菜。”
那二人就等他这话了!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三人吃着碗里的食物,望着篮子的食材,聊着锅里的食谱。
除了伙食有所改善外,他们还在这悠闲的日子里,用竹子做出许许多多的家具,小至漏勺,大至椅子。
第一个椅子还有点丑,不耐坐,到第四个、第五个,就有模有样了。
下一步,李新航想做出竹桌子和椅子配套,赵殊想做出能乘凉的竹棚。
若不是祐泽还记得他们是来录节目的,恐怕那两人连乐器制作都抛开了,简直是玩得不亦乐乎。
后台监控室。
这是蔡鸿第二次来这里。
许久没听到节目录制消息,总归有些担心。
进门的时候,他见到许导一手执筷,一手拿着饭盒,扒两口饭,抬头瞧一瞧,瞧完以后再低头扒两口饭。
“怎么样,老许,祐泽几个人过得还好吗?”
一面问着,蔡鸿走到许导的旁边,顺着他的视线观看监控摄像。
“你应该问,我过得好不好。”许导瞥了他一眼,接着继续低头扒饭。
蔡鸿不明所以。
直至旁边的一位编导解释了两句,方才明白过来。
他仔细瞅了瞅监控里,那三人摆上桌的热喷喷菜肴,再瞧了瞧老友饭盒里凉冰冰又油腻腻的饭菜,啼笑皆非。
“也确实,我看他们的伙食还挺丰盛,”说着,他神色一动,虚虚指了指屏幕,饶有兴趣道,“这些东西都是他们自己做的?”
他指的地方,正是野外用竹子搭建的鸡舍。
许导哼了一声,没好气道:“除了他们,谁还这么闲做这个?你看他们三个,每天都到鸡舍抓鸡捡鸡蛋,吃得油光满面。”
却原来,这三人为了吃鸡方便,特地花了一天的时间,把竹林里散放的鸡一次性抓起来,装到用竹子编好的鸡笼里,再放到搭建在野外的简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