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陪着笑道,“如今老爷太太住在荣禧堂,琏儿在外头做官,琮儿又上进, 按说二妹妹嫁个门当户对人家的嫡长子也是能够的。只是我暗暗瞧着,二妹妹是个与世无争的性子 ,虽说如今有戴嬷嬷指教着长进了许多,依旧还是有些柔顺。依着二妹妹的性子,倒不如嫁个门第略低一等的人家,又有咱们在外头撑着,只怕过得反倒好些。”
她说的十分谨慎,只怕邢夫人不悦意,又笑道,“若是太太怕委屈了二妹妹,只当媳妇没说这些话就罢了。”
这两年凤姐在邢夫人跟前十分乖顺,又时不时的送些稀罕物件孝敬,且生了芾儿这个乖孙,邢夫人心里委实已然拿这个媳妇当闺女一般看待,平日里得了好东西,也是迎春一份,凤姐一份。
故此听凤姐说了这话,倒也并未觉得不妥,只沉吟了半日,方道,“ 老爷原是想着替迎儿寻一户好亲事,咱们大房只有这一个姑娘家,我也只怕委屈了她。只是你说的也不无道理,等老爷回来,我再和他提一提这事罢。”
凤姐忙笑道,“老爷自然也是心疼二妹妹的。”
晚间贾琏回来,凤姐便对他提起此事。贾琏笑道,“太太那性子如今倒改了许多,肯听你说这样的话。”
凤姐道,“我也是替二妹妹打算的,太太自然能体会我这一番苦心。”
贾琏笑道,“你倒像是老爷的闺女,只想着替人做媒。”
凤姐听这话有些来历,便问道,“老爷要给谁做媒?”
贾琏笑道,“还能有谁。今日老爷说起吕先生的夫人去了这些日子,家里没个主持中馈的人,且吕公子年纪尚小,打算帮他续一房好亲。 吕先生说自己年纪大了,早就歇了那些风月之心,并无此意。老爷说男女居室,人之大伦,怎能孤守一世,妨了大节,死者反不安了。 ”
凤姐笑道,“老爷相中了哪家小姐要说给吕先生的?”
贾琏道,“我听老爷那意思 ,倒并未择定了人,只是先探探吕先生的口风罢了。 谁知吕先生只是不肯,老爷也无法。”
凤姐眨眨眼,笑道,“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配给吕先生再好不过,只怕她不肯。”一面伏在贾琏耳边悄悄说了几句。
贾琏笑道,“果然妥当。我竟忘了她,亏得你提起来,待我明日去和老爷提一提。”
凤姐道,“且慢。明日我再去和太太提一提这事。若是女家不肯,岂不是白费功夫。”一面忍不住又笑起来。
邢夫人也正有话要和凤姐说,出了荣庆堂便笑道,“昨儿我和老爷提了你说的那事,老爷倒也是肯的,说只要迎儿不受委屈便好。”
凤姐便上来搀着邢夫人的手,小声在耳边说了几句话。
邢夫人也微微一怔,旋即笑了起来,道,“亏你想得出,倒要把我也拉进来。”
凤姐笑道,“我哪能有太太的体面呢,自然要太太帮着说几句话,想来嬷嬷也不大好推辞的。 ”
第126章()
且说凤姐思谋了半日;只怕郑嬷嬷心志如铁;邢夫人轻易打动不得,便命小琴写了帖子请黛玉带了李嬷嬷和郑嬷嬷过来赏新荷。
这一世的大观园虽说比前世少了几处要紧的景致;藕香榭却是有的;依旧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
现下天气渐热,在这上头坐着赏荷,倒比别处清凉许多。贾母这几日身上不大爽利;便说不过来了。余下邢夫人无事;带了郑嬷嬷戴嬷嬷并大姐兴冲冲的过来。迎春惜春岫烟自然是一起过来的;凤姐又命请了探春来。
上面一桌便是邢夫人带了郑嬷嬷戴嬷嬷,并黛玉那边的郦嬷嬷和扈嬷嬷。姑娘们都和凤姐一桌,大姐也只跟着黛玉。
凤姐早已悄悄的求了郦嬷嬷和扈嬷嬷帮着说些话,务要打动郑嬷嬷才好。那两个都是和郑嬷嬷自小的情分,知她少年时为情所伤,才立誓终身不嫁。
只是如今时过境迁这么多年,凤姐提的那位又是自己老爷的旧友,素日里常听老爷夸赞那位吕先生诸般不凡,郑嬷嬷又是个与众不同的,若是能成就一段佳话,何乐而不为。因此都笑着应了下来,待酒过三巡,这两个便拉着郑嬷嬷往无人处闲话去了。
黛玉心细如发,见自家的两个嬷嬷拉着郑嬷嬷走了,便觉得有些奇怪,回头见凤姐正盯着郑嬷嬷的背影笑的有些异样,便道,“ 凤姐姐笑甚么?”
她终究是待字闺中的姑娘家,凤姐自然不肯和她提这些,只笑道,“只是瞧着郑嬷嬷那身段倒像是和我年纪相仿的人,因此才觉得好笑。”
黛玉一向信任凤姐,自然不会疑心其他,也笑道,“按说这几位嬷嬷都是年纪相仿的,偏生郑嬷嬷瞧上去年少许多。天生丽质大约便是如此了,想来嬷嬷年轻时不知是怎样的风华。”
可巧惜春正拉着大姐的手过来,听见最后一句,便问道,“姐姐说的是谁?”
黛玉方欲说话,凤姐先笑道,“刚送上来的荷叶粥吃完了么,巴巴的跑过来听我们说话。”
大姐拉着娘亲的手撒娇道,“那粥做的不如小月姐姐前儿做的好吃,我要吃小月姐姐做的粥。”
凤姐笑道,“我瞧着你不过是不想吃了,胡乱找个藉口罢。方才我命人去捞些新鲜嫩藕出来 ,等下洗净了切成片用冰镇了,你必定是爱吃的。”
说话间迎春和岫烟也走了过来,正听见吃藕之语,迎春便笑道,“到底是嫂子想得到,这样大热天的,可不是正想吃那个。””
如今岫烟只跟着迎春一处居住,晴雯和绣橘早得了凤姐的吩咐,并不敢小瞧了她,何况如今屋里那些嘴尖性大的丫鬟婆子被打发了几个,余下这些也都并不敢放肆。因此岫烟过得倒也十分如意,在瞧着凤姐素日里待自己和迎春几个并无分别,更感念这份情谊,兼着待大姐也格外亲近起来。
因此听迎春说了这话,岫烟也笑道,“凤姐姐自然是最周到的。”
正说笑间,远远地见外头郦嬷嬷和扈嬷嬷并肩回来,却不见了郑嬷嬷。凤姐便假说有事,脱空出来,笑着问说的怎样。
扈嬷嬷笑道,“虽说没有依允,倒也有几分得手了。”
凤姐大喜,忙笑道,“若是日后成事了,必定好生答谢两位嬷嬷。”
郦嬷嬷道,“二奶奶言重了。这本是天大的好事,我们也不忍心看着郑姐姐孤独终老。难得二奶奶和太太肯撮合,我们姐妹帮着说几句话自然是分内的。”
那边小丫鬟送上切好的嫩藕,邢夫人也瞧见了这两位嬷嬷回来,便命人请过去一道品尝。凤姐正欲转身回榭里,却见旺儿家的匆匆走来,便立住脚等她过来。
旺儿家的忙紧走几步,先请了安,方笑道,“方才二门外小厮来回话,说是有个刘姥姥来了要找周大娘,还背了许多东西。 听说周大娘如今不在这边住了,便说要求见奶奶,因着不大认得她,并不敢教她进来,可巧我瞧见了,赶紧过来问问奶奶 。”
上回刘姥姥来时,虽说是周瑞家的引见送出,旺儿家的也听说了一言半语的,故此今日便多留了心 ,过来禀告凤姐。
果然凤姐一惊一喜,笑道,“是她来了么。直接请过藕香榭这里来罢。”
旺儿家的应了,出去半日,果然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来。赔笑给凤姐见礼道,“请姑奶奶安。”身边板儿也跪下磕头。
凤姐见板儿如今比前世规矩懂事了些,倒也喜欢,忙命身边小红拉起来。只是见刘姥姥比着上回来时老了许多,不免怜惜她偌大年纪,为了儿孙犹在外奔走,遂笑道,“今日你老人家来的巧,我们这里正赏荷吃嫩藕,一道跟着乐乐罢。”
旺儿家的何等有眼色,早瞧出凤姐待这刘姥姥十分亲热,忙在一旁补道,“老人家扛了许多新鲜瓜菜来,小的已经命人送过二奶奶屋里了。”
凤姐道,“姥姥年纪大了,日后再来不必带那些东西,怪沉的,大热天的没得累坏了倒不好了。”一面命小红去拿一盘冰镇的嫩藕过来给板儿和刘姥姥尝尝。
刘姥姥陪笑道,“因着庄稼忙,总是不得空来瞧奶奶太太们。只是今年的瓜果菜蔬长得比往年好许多,就留着尖儿孝敬奶奶太太们尝尝 。我想着奶奶山珍海味的吃腻了,尝尝这些野意,也算是我们的穷心,奶奶别弃嫌,倒也并没有稀罕物儿的。”
凤姐笑道,“ 昨儿老太太和太太还说,想地里现撷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不想佛祖显灵了,今儿姥姥就送过来了。”
说着向身后小琴道,“ 回去和小月说一声,就挑着姥姥今日送来的这些菜整治一桌子出来,今儿晚饭我要请老太太和太太尝鲜。 ”
小琴笑着应了自回去。凤姐便又带着刘姥姥先过来见邢夫人。
邢夫人正和扈嬷嬷郦嬷嬷几个人说话,见凤姐带了个乡下老婆子过来,倒有些纳罕,忙问是谁。
凤姐不欲提起王夫人,只笑道,“原是和我们王家联络有亲的一户人家,只是如今住的远了些,不常走动。先前曾来过一会,那时太太还未住过来,因此并未见过的。方才送了许多新鲜瓜菜来,我已命人收拾了,晚上请老太太和太太吃酒尝鲜。”
见邢夫人笑着点头,便向刘姥姥笑道,“这是我们太太。”
刘姥姥虽说是个村野人,却有些见识,方才在二门外听说周瑞家的并二房都不在这里住了,心里还打鼓了半日,只怕这一趟白来。谁知凤姐依旧对待的很好,那心便又热起来。听说是太太,心里一转便知是凤姐的正经长辈,忙忙跪下要磕头。
邢夫人原见她穿的十分破旧,心里不免有些轻视之意,只是见凤姐有些喜欢,倒也不好驳了她的面子,忙命人搀住不令她磕头,笑道,“老人家年纪大了,我哪里受得起。”
凤姐在一旁笑道,“我们太太最是怜老惜贫的,姥姥不必拘束。”一面给刘姥姥使个眼色 。
刘姥姥会意,笑道,“我们乡下人也不懂得礼数,只怕太太和奶奶姑娘们见笑。”一面给邢夫人福了福,又命板儿跪下磕头。
邢夫人见她说话做派十分憨直,便也笑了。凤姐见她有些喜欢了,便附耳说了几句。邢夫人便笑道,“也不为甚么大事,随你便罢。”
凤姐便向刘姥姥笑,“姥姥也不必急着回去,大热天的莫中了暑热,不如在这里住两日再家去不迟。横竖我们这里空房子还有几间 。”又看一眼板儿道,“小孩子家家的难得上城一回,也叫他在这里乐几日。”
刘姥姥陪笑道,“他如今在私塾里头念书,听说我要过来给太太奶奶们请安,才和先生告了一天的假 。倒是不好教他缺了功课。”
板儿在一旁站着默默点头。凤姐瞧着好笑,道“也罢了,不如明儿一早用了饭再走罢。那时雇辆车回去也无妨的。”
郦嬷嬷扈嬷嬷不意凤姐待这样一个穿着寒酸的乡下姥姥十分亲热,倒有些刮目相看,私下和邢夫人道,“二奶奶真是怜老惜贫的很,倒是太太素日教导的好处。”
因此邢夫人也有些得意,便发话道,“凤丫头说的是,老人家不若在这里住一夜。明儿趁着凉快时候雇个车再家去不迟。”
刘姥姥便不好再推辞,陪笑道,“ 也不知我是几世修来的福气,能得太太奶奶们如此瞧得起我。板儿快过来磕头。”
板儿便依言跪下又磕了个头。凤姐原是嘱咐王家须令板儿念书的,如今见他比前世知礼许多,便知王狗儿到底是大家之后,肯花费银钱供养儿子上进,心里也觉熨帖,笑道,“好生生的又磕头,还不快拉起来,小红去拿两吊钱 ,吩咐二门上的小厮带他出去顽一会子去。”
小红便带着板儿出去了。凤姐便又亲自带了刘姥姥去认姑娘们。刘姥姥只见珠环翠绕,花枝招展,只觉的眼睛都花了,半日笑道,“姑娘们个个都是仙女一样的模样,怪道人家都说大家子出美人,我今儿才算见了,竟比画上那些美人还要标志十倍。”
说的黛玉迎春几个都拿着帕子掩着嘴笑起来。凤姐原知道刘姥姥是会说话的,只是这一回却不忍拿她做女篾片,只招手令大姐过来。
第127章()
大姐正拿着一片冰镇的嫩藕小口小口的吃着;见凤姐招手;忙把藕片放下,笑着跑了过来,仰头脆脆的道,“娘 !”
凤姐笑道,“这位是刘姥姥,看见长辈也不知道行礼;真是没规矩。”
大姐知道娘这样的口气并未生气;只嘻嘻笑了一声;便对刘姥姥福了一福,道;“见过姥姥。”
刘姥姥慌得忙伸手拦住;道;“这可使不得,小姐是金尊玉贵的人,哪能给我这乡下老婆子行礼,这不是折我的寿么。”
她说这话大姐也有些疑惑,只微微侧着头看着凤姐。
凤姐微微的叹了口气。
前世自己夫妻连带平儿双双下了大狱 ,外头王仁便坏了心肠,竟把亲外甥卖进了青楼。王夫人李纨丝毫不肯施以缓手,唯有这位得过自己滴水之恩的刘姥姥,变卖了家中所有房舍田地,连自己多年积攒的棺材本都一并送给了鸨儿,才赎回了险些就要沦落风尘的巧姐。
这样的一份恩德,便是跪下给她磕三千响头 ,也不为过,何况只是行个最平常的福礼。
思及至此倒想起另一件事来,便请刘姥姥在桌旁坐了,又拉过大姐笑道,“方才我想起来,我这孩儿还没个名字,姥姥若是肯,就给她起个名字罢。一则借借你的寿;二则你们是庄家人,不怕你恼,到底贫苦些,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她。”
果然刘姥姥听说,便想了一想,笑道:“不知小姐是几时生的?”
凤姐儿听她问的和前世一般无二,不觉笑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
刘姥姥又想了片刻,笑道:“这个正好,就叫她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她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