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梦之凤鸣朝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一梦之凤鸣朝阳-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纨的寡婶带了李纹和李绮两个上京,原就是打算投奔依附李纨过活。只是李纨如今住的院子并不十分宽敞,若要再住下这娘三个便觉得有些勉强。

    原想着王夫人如今锱铢必较,必定是不肯出手相帮,谁知李婶带了李纹和李绮过去给王夫人请了安,王夫人便十分亲热的留他们住在这边,又命人即刻去收拾毗邻李纨院子的那几间屋子。

    因着如今王夫人十分看重贾兰,李纨只当是看在贾兰面上,忙笑着谢了王夫人。李纹和李绮也都重新福了一福。

    王夫人自从把金钏儿赐给贾兰之后,玉钏儿后头又生了病症,出去养了许多时日也不见好。王夫人便有些不耐烦,索性把她放了出去,又把宝玉屋里的小翠要了过来补了空子。另外挑了两个小丫头过去服侍宝玉。

    如今宝玉整日里不大出门,只在自己屋里看书,有麝月一个带着小丫头子在跟前服侍便足够了 。小翠这一二年间大了些,瞧着那眉眼越发俊俏可人,王夫人便有些不大放心。只是这小丫头十分伶俐乖顺,要打发出去又觉可惜,故此和宝玉要了过来。

    果然这丫头是个可造之材,没几日便能十分麻利的服侍王夫人梳头盥洗。且虽然说话不多,说出话来句句都十分入耳,王夫人便越发离不得她。

第123章() 
且说王夫人命人好生收拾出了几间屋子;安顿李氏母女住了进去;又命小厨房预备一桌酒席,给李婶母女接风洗尘。

    自从宝玉那腿出事之后;别院这边一向是愁云惨雾;王夫人脸上也总是见不着一丝笑意。 贴身服侍的彩云彩霞这几个丫头都有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怕哪句话说的不合太太心意;便要被罚跪或是掌嘴。

    偏生贾环过去那边吃了顿饭;又被老太太留在了那边住着。二老爷回来狠狠训斥了赵姨娘;却也并未过来太太这边说话。如今瞧着老爷和太太倒是越发生疏了。王夫人自然那脸色便更难看。

    今日难得王夫人露了笑脸,厨房里那些人也不敢怠慢;忙忙的置办了一桌子酒菜出来。王夫人十分谦逊;请李婶坐了首席,又拉着李纹和李绮都坐在自己身边;笑着问长问短。

    李纨只坐在李婶身旁,看着王夫人的做派,只觉得隐隐的有些不安,却又说不上到底哪里。

    李婶只觉王夫人十分和气,又不拿大,便悄悄和李纨笑道,“你们太太竟然是这样极好的人,倒是你的福气了。”

    李纨心里紧了一紧,眼角余光扫到身后站着小翠和彩云,也笑道,“那是自然的。 我们太太宽厚慈善,一向是最好相处的,婶子只管安心在这里住着便罢。”

    说话间王夫人回头向小翠道,“去瞧瞧宝玉怎的还未过来。”

    李纨的脸色蓦地变了。

    因着方才安顿行礼十分仓促,李纨不及说起,李纹和李绮并不知道宝玉是何许人也,只听说荣国府有个衔玉而生的公子,一时都有些好奇,便都抬起头来。

    半日果然见宝玉进来。李纨知道宝玉近来只在自己屋里看书,极少出来,也不甚修饰 。

    谁知抬头瞧时,却见宝玉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只是那腿显然有些瘸跛,偏又不用人搀着,自己挪了进来,给王夫人请了安。

    王夫人见宝玉打扮的十分齐整,便笑着对麝月点点头,才道,“这是你大嫂子的婶娘和两个妹子,还不快过来厮见。”

    李纹和李绮忙都站起来福了一福,宝玉也躬身还礼。 王夫人笑道,“都是自家亲戚,不必拘礼,宝玉过来我这里坐着,且开饭罢。”

    李纨的脸色微微的有些苍白,却笑了一笑,招呼李婶且用饭。

    饭毕各自回房,素云见李纨脸色不好,小心问道,“奶奶今日脸色不大好,可是哪里觉得不好?”

    李纨叹了口气,道,“许是春困,偏又没歇中觉。你且出去,我一个人躺一会子。”

    素云便退了出去。李纨歪在炕上,不觉又叹了口气。

    王夫人十分亲热的留下了李家母女,原以为是看在自己和兰儿面上。方才见了宝玉被打扮成那副样子,李纨是过来人,心里还有甚么不明白的。

    不过是瞧着李纹和李绮姐妹两个生的好,举止又端庄大方,意欲给宝玉求配罢了。若是宝玉先前那几年,这桩亲事倒是李家高攀了。只是宝玉如今这模样,岂不糟蹋了这两个女孩子。

    只是如今自己和兰儿还须仰仗着王夫人过活,自从自己守寡,父亲便嫌晦气,再也不肯往来,李家与自己又有何用处。若是自己的堂妹嫁了宝玉,倒比从外头娶进来的更好拿捏。

    思来想去,便只装个不知道,也不去在李婶母女跟前多言。横竖宝玉如今那样子她们也是瞧见的,若是他们不嫌,自己也乐意成人之美。

    别院那边的动静凤姐也听闻了一些,不过一笑置之罢了。李家与自己毫无瓜葛,若是李纨都不肯多言,自己更懒得管别家的闲事。

    况且这边如今每日也是十分忙碌。芾儿渐渐长大,每日若是不抱过来顽一会子,便哭闹不休。凤姐也喜他和自己亲近,纵使十分忙碌,也必定命奶娘抱过来和他顽一会子。

    又有苏州那边的人回来回话,说是姜家的事已然办妥。

    原来凤姐早命旺儿带了几房心腹家人护送妙玉回乡回乡探视。如今荣国府名声显赫,苏州知府也是有心巴结,压着姜家族里开了祠堂。

    妙玉的叔父见侄女如今背靠大树,况且自己原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只得搬离了老宅,又一一清点了妙玉父母的财物,做了册子,旺儿带了人清点过了,见并无大的纰漏,便将册子交给妙玉。

    妙玉收了,却不肯留在苏州原籍,只留了一房家人看守老宅,那些贵重细软便装了船带回了京里。

    凤姐听旺儿细细禀明了,便笑道,“她倒是个十分聪明的女子,知道如今只有靠着咱们才能事事如意 。”

    旺儿也笑道,“那是自然的,便是夺回了这些东西,若是她孤身留在苏州,只怕没几日连人带银子都要被人谋夺了去。”

    凤姐便命他出去,又命人去请妙玉过来说话。

    那小丫头去了半日,来的却是妙玉跟前的一个心腹婆子,进来恭恭敬敬的给凤姐见礼毕了,便呈上一个匣子来,道,“这是妙玉师父命小的呈给二奶奶的东西。”

    小红忙接过呈给凤姐。凤姐打开看时,原来就是姜家的财物册子,上头有田庄若干,房子若干,都写得清清楚楚,又有各样房契地契都齐齐整整的放在里头 。

    那婆子说道,“妙玉师父说,多承二奶奶恩惠,才能拿回爹娘的东西。只是她清静惯了,并不想还俗受那些红尘烦扰。这些身外之物无法打理,竟要依旧烦二奶奶操些心。 ”

    凤姐笑道,“ 这如何使得。没得倒教外人说我替她出头原是图谋她家的产业。”一面合上匣子,道,“这个我收不得,你依旧拿回去罢。”

    那婆子十分为难,忙跪下道,“ 妙玉师父说,这些原不该是她的东西,故此才不要的。若是二奶奶不肯收,她便要将这匣子一把火烧了,免得烦恼。”

    凤姐原也不过是装腔作势的推脱一番,见这婆子说的诚恳,便顺水推舟的收了。

    晚上贾琏回来,听凤姐说起此事,不由笑道,“这一笔大财足够给大姐做嫁妆了。不想你倒有这样的主意,又得了好名声,又得了实惠。”

    凤姐笑道,“我不过是瞧不起那些欺负人家孤女的做派罢了。”

    见贾琏有些不懂,方想起黛玉如今可不是孤女,倒不由笑了,道,“听说蔷儿那边已经请了媒人去吕家换了八字,大约过几日就能定下日子来了,我想着替那丫头出些陪嫁,先和你说一声。”

    贾琏如今并不在意这些,只道,“你待她倒好,也不知她哪世修的这样的福气。”

    凤姐笑道,“自然是前世修的,这一世我还给她罢了。”

    贾琏只当她说笑,自己也想起一桩笑话来,笑道,“薛大傻子又闹出笑话来了,你可知道?”

    凤姐道,“我这几日忙的那样,哪里顾得上听他家的笑话,你倒说来听听。”

    贾琏道,“薛大傻子前几日去东府不知道做甚,瞧上了珍大嫂子的妹子,一门心思的非要娶了人家,天天的往东府跑。谁知道襄王有意神女无心,那位尤小姐居然看上了那个破落户柳湘莲 ,珍大嫂子也糊涂了,竟然由着她的性儿,命人去柳家倒提亲事。

    不想那柳湘莲也是左性的,当场便一口回绝了,一点面子也不肯留。 那位尤小姐气的没法,又想起薛大傻子来了。只是薛大傻子如今和姓柳的时常往来,这些事都是尽知 的,哪里肯再娶人家不要的女人回去。

    且姨妈那边手脚更快,已经聘定了桂花夏家的那位小姐,连进门的日子都定了。如今只把这位尤小姐撇在了半道上,你说倒是可笑不可笑。”

    果然可笑。更可笑的是,尤三姐居然没抹脖子。凤姐心里想着,嘴上道,“那姓柳的不过是个穷小子罢了,倒瞧不上珍大嫂子的妹子,也是命里没福的人。”

    贾琏道,“你道他因何不肯。 我听说小秦相公如今和北静王生疏了,只和姓柳的成日里一处厮混,他哪里还有心思娶亲。”

    凤姐斜睨他一眼,道,“这样话也敢乱说,小心得罪了王府,没得结些仇怨。”

    贾琏笑道,“我也就是在你跟前提一句罢了,外头我自然不肯说的。如今北静王和咱们家也算交好,我巴结尚且不及,哪里敢得罪了他去。”

    一面又想起一事,笑道,“方才回来时,看见环儿正在外头坐着,他那病还未好全不成?”

    凤姐道,“三姑娘在老太太跟前哭了一场,哭的老太太心都软了,答应她暂且不送环儿回去了,就教环儿在琮儿外书房那边住着,和琮儿一道念书,等着八月秋闱一道下场。听说二太太也是赞成的,倒命人给环儿送了好些东西过来。”

    贾琏冷笑道,“她干的那些好事,如今倒想遮掩么。”

    凤姐道,“我瞅着三姑娘如今是明白的,倒不必你我费心思了。她和二妹妹可不是一路性子,得罪了她未必就是好开交的呢。”

    贾琏笑道,“你说的是,咱们且不急。我今儿听说林姑父大约又要高升了。”

第124章() 
听贾琏说起林如海又要高升了;凤姐并不十分吃惊 ,只道,“林姑父回京也不过这一二年的光景;倒是越来越简在帝心了。”

    贾琏笑道;“他娶得是忠顺王妃的表妹;自然和忠顺王爷交好。谁不知道忠顺王爷是太上皇跟前最得意的人;便是圣人也让他三分。且林姑父深喑为官之道,连那些御史都捏不着他的错处;圣人自然也是喜欢的。'”

    凤姐想起黛玉,笑道;“也好。大树底下好乘凉,便是咱们也未必不能得些庇佑。只是林姑父的官儿做的越发高了,老祖宗再想着亲上做亲是越发不能了。”

    贾琏嗤笑道;“原本就是老祖宗一厢情愿罢了。林姑父是何等样人,哪里就瞧得上宝玉了。便是我的闺女,也不肯给他那样不知所谓的东西。何况如今又瘸了腿,你去打听打听,京里那些人家,谁肯把好端端的姑娘嫁过去,便是庶女也不肯给的,只怕被外人笑话。”

    他说的自然是实情。

    自花自芳去都察院告了宝玉,虽说最后得咎的是花家,宝玉连面也未露,明眼人都瞧得明明白白,不过是贾家的小公子和丫鬟闹出了风流韵事罢了。按说大家公子收几个通房丫头也是司空见惯,却不至闹到公堂上这般丢丑,可见这位贾公子是个没成算的人。

    二房的奴才自从跟着王夫人和贾政搬到了别院这边,体面进项都大不如前,再看着大房那边的奴才们一个个都过得趾高气昂,心里越发不安分起来,背地里自然不少嚼说主子。

    自宝玉那腿跛了之后,那些奴才们哪里肯守口如瓶,没几日就传的无人不知。更有甚者纷纷传说当日两房分家,也不过是因为大房只怕被二房带累坏了名声云云。至此宝玉的名声算是一败涂地,原先和他来往那些人也都断了往来,只怕带累坏了自家的名声。

    凤姐也听说了这些闲话,一笑置之罢了。只和贾琏又说了些迎春择婿的事,小夫妻便相挽就寝。

    且说贾珍和尤氏拿了贾蔷和茜雪的八字请了高人卜吉,都说日干一体,阴阳一起,十分相合。且贾蔷十分执意,贾珍便命人下了小聘大聘之礼,此事便算定了下来,只等着请期和亲迎。

    凤姐因知泽儿之母身子不好,不能操持这些大事,便求命旺儿夫妻过去帮着吕家料理一些。

    如今天气和暖,黛玉时常过来和大姐迎春一道作诗消遣,也听说了茜雪和贾蔷之事。 她先前也是见过茜雪的,只觉得她和晴雯袭人都不大相类,并不会在自己跟前说些好话,不想却能得凤姐的喜欢。

    想起凤姐那些年对自己的关照,她看重的人自然有不凡之处。那日见凤姐和平儿正打点箱笼给茜雪添妆,黛玉便留了心,第二天便命人送了一个鸡翅木的箱子过来,里头装了些头面首饰,金银□□,绸缎衣料,倒也满满当当。

    平儿亲自打开给凤姐看了,心里也暗暗钦佩到底是林家,不过随手送出的东西,却一点不寒碜。

    凤姐细细看了,回头向黛玉笑道,“教妹妹破费了。回来倒要教茜雪好生答谢妹妹才是。”

    黛玉也笑道,“不过是些平常东西罢了。 总归是姐姐心爱的丫头,我也该帮着添些东西,别教人家小瞧了她。”

    这时大姐从外头跑进来,先给凤姐请了安,见黛玉果然在这里,便上来拉着手笑道,“姑姑快跟我过去罢,二姑姑和四姑姑还有邢姑姑都在作诗呢,姑姑过去做一首好诗,压倒她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