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梦之凤鸣朝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一梦之凤鸣朝阳-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可惜前世她说这番话的时候,自己并未真的体会到冥冥之中自有深意。凤姐只觉心里一酸,却又笑道,“ 这个名字好。巧姐,快过来谢过姥姥。”

    大姐年纪虽小,却十分伶俐,隐隐觉得娘亲待这个姥姥十分亲厚,竟是心腹相托一般,倒也并不怠慢,规规矩矩的又给刘姥姥福了一福。

    又说了些别的闲话,凤姐便打发小红带刘姥姥去自己那边洗澡换衣服。巧姐见她走远了,方道“娘为何对这个姥姥如此亲厚?”

    凤姐笑道,“娘觉得和她十分投缘。再者她是个心地良善的老人家,娘也想着替你和芾儿积些福寿,只盼你们这一生平安富贵。”

    巧姐有些不懂,只笑道,“娘喜欢的孩儿自然也喜欢。”

    凤姐不由笑道,“偏生你这张嘴生的巧。倒也难为姥姥替你取得这个名字。”一面拉着巧姐往邢夫人那边说话,禀告方才取名之事,几个嬷嬷都上来给巧姐贺了几句。

    黛玉那边也听说巧姐得了个好名字,便笑道,“凤姐姐倒是真的看重方才那乡下姥姥,连妞妞的名字都肯用她取。”

    迎春也笑道,“我也瞧着那位姥姥十分和善讨喜,和素日见的那几位嬷嬷都不大相类。”

    惜春笑道,“二姐姐说这话若是教嬷嬷们听见了,一准罚你多学好多规矩。”

    探春比她们多了许多心事,自然想的也更多些,虽也猜不透凤姐因何待刘姥姥格外好些,却多留了些心思。待散了席面,便回自己屋里找了两匹绸子,命侍书送过凤姐那边去,只说是给那位刘姥姥的。

    刘姥姥洗了澡,换了平儿的一套衣裳,正在凤姐屋里坐着说话。听侍书说是送给自己的,忙道,“哪里敢当小姐的东西。”

    凤姐道,“三姑娘有心了。”一面命小琴接了 ,侍书便告退出去。

    记得前世刘姥姥在这里住了数日,哄得老太太诸人十分喜悦,最后走时自己送的不过是青纱一匹、月白纱一匹、两个茧绸、两匹绸子、一盒子各样内造点心、两斗御田粳米、一口袋园子里果子和各样干果子、四块包头、一包绒线,还有旧的两件袄儿和两条裙子,外加八两银子。还有一百两银子竟是王夫人拿出来的。

    后面鸳鸯那边听说也送了些东西,倒有一半是刘姥姥提过的。 可怜她这般年纪了,装痴卖傻的得了这些好处,回去虽说过了几年殷实日子,终究最后还是连本带利的报答了贾家。

    想着便悄悄的吩咐了平儿几句。平儿虽有些诧异,却也知道奶□□回见这姥姥便十分慷慨的,且她本性也是个怜老惜贫的,只依言预备打点妥当。

    因着贾母依旧不大爽利,晚饭依旧是这些人一处吃完,自有小丫头安置刘姥姥和板儿在客房歇息,并无别话。

    第二日一早刘姥姥便起来了,带了板儿过来道谢做辞。凤姐笑道,“姥姥日后闲了,只管来府里寻我说话,我已命人和门上的小厮吩咐过来,姥姥来了只管带进来便是。”

    刘姥姥忙压着板儿又要磕头,凤姐忙止了,又命平儿带她出去坐车。

    平儿便带了刘姥姥出来,只见院门口早套好了车,又有几个小丫头子抱了几样东西,都放在车上。刘姥姥便看直了眼,平儿笑道,“这都是奶奶送姥姥的,那几匹料子留着年下做衣裳穿,还有几样米粮用你昨儿拿来的袋子装好了,那都是外头贡上的,虽说你们庄稼地里也有,未必及得上那个。这个匣子是奶奶嘱咐要姥姥家去再瞧的。别叫外人瞧见了。”

    说着递过一个小小的红木匣子来。 刘姥姥接了过来,只觉得入手有些分量,心里便有些疑惑却不敢问。待上了车到底忍不住悄悄打开瞧了瞧,不觉吃了一惊,慢慢流下泪来。

    那里头放了两张一百两的银票。银票下面还有一对沉甸甸的赤金镯子。板儿一抬眼也瞧见了,刚要说话便被刘姥姥伸手捂住了嘴,小声道,“万万不要声张!等到家了再给你娘瞧。”

    板儿便点点头,伸手替刘姥姥擦了擦泪,低声道,“姥姥别哭,等我长大了,一定好生孝敬你老人家的。”

    刘姥姥便小心的把匣子抱在怀里,又摸一下他的头,道,“好孩子,奶奶昨儿还嘱咐我,说你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一定要你爹好生供你念书上进。日后你若是出息了,万万不能忘了二奶奶这份恩情。”

    且不说这祖孙两个如何惊喜,单说平儿送走了刘姥姥,自回房和凤姐交差。主仆俩正说话的功夫,外头小琴笑道,“鸳鸯姐姐来了。”

    自赖家出事之后,鸳鸯便和凤姐格外亲近起来,时常的过来说几句话。凤姐自然也悦意笼络这个老太太跟前的红人,两下里一拍即合。

    只是今日鸳鸯却像是有些心事的样子,几番欲言又止。 凤姐瞧在眼里,便笑道,“鸳鸯姐姐是个最爽快的人,便是有什么难处只管和我说便是,我岂有不帮你的。”

    屋里只有平儿小琴在跟前,鸳鸯左右看了看,迟疑片刻道,“倒并不是奴婢自己的事。是咱们家大小姐的事。”

    凤姐心里一动,道,“娘娘有甚么事?”

    鸳鸯道,“二太太这些日子过来给老太太请安,总说起宫里的夏太监和周太监几位大人时常的出来借些银子等事。说是因着娘娘在宫里,并不敢得罪这些人,故此手里越发紧了。老太太自然是心疼大小姐的,便命先拿了几千两的银票给二太太救急。”

    前世贾府最后大厦将倾,和宫里这些阉人狮子大开口打秋风也有些干系。后头府里自家使用的银子都接不上,哪里能应付这些欲壑难填的东西。这一世凤姐费尽心力分家,也是为了撇开这层关联,不想那些人照旧和王夫人伸手去了。

    元春是老太太最得意的孙女,老太太自然不舍得她在宫里受委屈,虽说如今不大待见二房那边了,却不能不待见元春,肯周济王夫人银子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鸳鸯如今打定了主意要交好凤姐,这样大事自然要来悄悄递个消息。 如今两房分了家,老太太的东西虽说并无账册,可大房这几位老爷太太都是心有七窍的,又有赖嬷嬷前车之鉴,若是都被二房搬了去,日后贾赦老大人还不闹翻了天去。

    凤姐原是知道迟早有这一回的,只笑道,“老太太的银子自然是老太太随意支配的,况且又是为了咱们大小姐在宫里地位稳固。只是那些人往常并不大来的,如今倒是有些不顾脸面起来,怕是这里头有些不妥也未可知。”

    鸳鸯是聪明人,一点便透,微微吃惊道,“二奶奶莫非是说?”

    凤姐笑道,“老太太一时情急,未必想不到这一层的。只是这样的事原不该扰她老人家,如今二太太也这么没心没计了。”

    鸳鸯笑道,“哪能都似二奶奶这么女中萧何。”又说了些闲话,便起身告辞。

    平儿送她出去,回来向凤姐道,“奶奶可要去和太太说一声此事。”

    凤姐道,“不必了,太太如今也不大管事,何必再教她生气。 况且二太太并未和咱们借银子,难道要为了这事去寻老太太说话不成,倒教鸳鸯难以做人了。”

第128章() 
且说凤姐听了鸳鸯的话;便等晚间贾琏回来;和他提起此事。

    果然贾琏皱皱眉;道,“当初分家的时候并未少分给他们,如今倒算计起老太太的东西来了。真是不堪的很。”

    凤姐笑道,“这也罢了;老太太虽然年纪大了;并不糊涂;如今宝玉又是那个样子;你瞧着她老人家还肯偏疼那边么。不过是看着娘娘的面子, 二太太开了口;不好太伤她的脸。 如今给她了;日后自然给的就少了。

    我原先想着;或者是二太太见银子进的少出去的多,指着娘娘来和老太太打秋风也难说。故此今儿悄悄的打发人去那边问了,却果然有那些事。说那几个大太监今年时常的派小太监出来说话,指着各项名头借银子使唤。他们说是借,哪有还的日子呢,不过是说着好听罢了。

    二太太原是省俭的人,如今偏要应付那些人,可不是心痛肉痛的,才想起搜寻老太太来了。只是二爷可曾想过,宫里那地方,惯是捧高踩低的,这起子小人行出这样的事来,想必娘娘如今不是圣眷正隆的时候了。前儿我听说吴贵妃家里又送了两个姑娘入宫帮衬,也不知真假。”

    贾琏道,“自然是真的了。只是吴贵妃如今身怀龙裔,圣上偏肯体恤她。虽说进了新人,也未必就能冷落了她。只是咱们家娘娘,倒也难说。”

    凤姐心里微微一动,道,“吴贵妃竟是有孕了么。”

    贾琏叹气道,“如今已过了三个月了,胎像稳固,宫里才传出信儿来。我也是昨儿才听南安王府的人说起,方知道还有这回事。上回吴贵妃封妃,圣上还提了吴天佑两个品级,若是这回诞下小皇子,只怕还要升他的官儿了。”

    记得前世吴贵妃生的是位小皇子,可惜还未抓周便夭折,算算日子便是如今这一胎了 。吴家和忠顺府过从甚密,圣上只怕也并不想那个孩子长大。 可怜吴贵妃不日便疯魔了,从此被打入冷宫,再也不知下落,吴家也便跟着败落了。

    想道这里,便笑道,“圣心难测,皇子的母家也未必就是那么好当 的。依我说,大姐在宫里 安安稳稳的不招人嫉恨,咱们在外头反倒过得踏实些。 琮儿今年便要乡试,若是中了举,明年春闱焉知不能一飞冲天?若是琮儿有了出息,那才是咱们荣国府的荣耀呢。”

    贾琏笑道,“你当桂榜提名那么容易呢。便是过了桂榜,春闱那么多学子挤破头,哪个不想着一飞冲天?”

    凤姐道,“ 横竖琮儿年纪还小,便是再等三年也无碍。何况咱们家的孩子只要肯上进,日后自然有好前程。便是二爷如今不也是五品官了么?”

    贾琏伸手搂过她笑道,“爷是武将,琮儿那样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哪里能和爷相提并论。”

    凤姐忍着笑道,“那是自然的。人家说的文武双全,可不就是说琮儿和二爷呢。”一面按住贾琏的手,一面道,“只是娘娘未必瞧得清,二太太也未必瞧得清楚。她两个不清不楚的,只怕老太太也被蒙蔽了。这事倒要老爷在老太太跟前提一提的好,却不要提借银子这一节。”

    贾琏想了一想,道,“那我明日便去和老爷提一提。”说着想起一事,道,“ 今儿我在街上遇上了薛大傻子,瞧着那样子得意的很,说过几日便要纳珍大嫂子的妹子。谁不知道那女子原是柳二郎不要的,他偏要当宝贝一般的娶回去。”

    凤姐睨他一眼,道,“怎的二爷有些心疼了不成?”

    贾琏忙道,“这可是没有的话。只是薛家和夏家眼瞧着就要结亲了,薛大傻子偏要闹这一出,也不怕外头人笑话。”

    凤姐冷笑道,“他这些年闹得笑话原也不少 ,也不在乎多这一出了。何况尤家那位三小姐原是个利害的,要拿捏住他自然不费力气。 亏得姨妈早早的搬了出去,若是还住梨香院,倒是比那帮小戏子唱的还热闹些。”

    说的贾琏不由笑道,“ 偏你促狭的很。咱们家也要热闹一回了,吕先生和郑嬷嬷的亲事已经说定了,来年开春便迎娶。”

    凤姐立时便喜悦起来,笑道,“果真么?”

    贾琏笑道,“谁扯这谎作甚么。有老爷和林姑父保媒,吕先生哪里好推辞的。况且郑嬷嬷那样的人品,虽说年纪略大几岁,也算的百里挑一,过了这个村儿,只怕打着灯笼也没处找去。”

    凤姐道,“那是自然的。娶妻不比纳妾,娶妻娶德,纳妾纳色。偏生郑嬷嬷颜色生的也好,日后吕先生见了,只怕觉得讨了便宜也未可知。”

    贾琏忙搂着她笑道,“这话说差了,我这贤妻颜色生的也好,可见我也讨了便宜了。”一面在凤姐身上摸了几把。

    过了几日薛家果真兴师动众的摆席请客纳小妾,那排场比香菱当日还要大些。王夫人因着宝玉和薛蟠先前闹那些事,和自家妹子生疏了好些,只带了小翠彩云几个丫头过来略坐了一坐便起身告辞,送的东西也十分淡薄。

    凤姐只推身上不爽利,并未亲来,却打发平儿过来送了一份厚礼。

    待人走客散了,宝钗和薛姨妈细细的瞧了一遍礼单,两相对比,越发对王夫人不满起来。

    薛姨妈虽说原是不赞成薛蟠赶在夏家姑娘进门前纳妾,只是后来细想了想,贾府如今比薛家兴旺许多,偏生自己的亲姐姐有些指靠不上,能和东府结亲也并非全无益处,因此也就将计就计的答应了。

    只是瞧见了尤三姐那狐狸一般的模样,心里便微微的有些不喜。再想到自家儿子被她迷得五迷三道的,只得叹口气。

    好在尤三姐进门之后倒也安分,虽说不似香菱那般恭顺,又不肯做那些女红针黹的活计,却能教薛蟠许多日子不出去鬼混,每日只在家里陪着她顽笑。

    香菱原就是个任圆任扁的性子,薛蟠不来她屋里,反觉得轻快了好些,每日只在薛姨妈跟前立规矩侍候,或是和宝钗莺儿一处做活,倒也相安无事。

    尤三姐见她是个这样的性子,也懒怠和她结交。薛蟠反觉得两房小妾各得其所,十分得意。只宝钗心思细密,隐隐觉得这位尤姨娘眉眼上不是很安顿的,只怕她生出事来,便悄悄的和母亲提了一提。

    薛姨妈叹道,“自她进了咱们家,你哥哥倒是不出去胡混了,我也就知足了。不过是个小妾,好不好的随她去罢,只要你哥哥悦意也就罢了。”

    宝钗便不好再说甚么了,只是暗暗地留了些心。 母亲执意要和夏家结亲,自然是为了夏家这位小姐无兄无弟,日后或者可以帮扶薛家东山再起。

    只是人家还未进门,哥哥就闹了这么一出,摆明了是要打夏小姐的脸面。若是个性子软绵的也就罢了,若是个性子有些刚强的,只怕母亲这算盘便要落空。

    薛大姑娘自然想不到,夏家这位小姐比她见过的那些厉害人还要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