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福谋- 第3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带几个机灵的,去对面看看。”

    亲信早在回来之时,便听其他人说起最后一幕。

    当下明了田都尉吩咐何事。

    他领了命,快步离开。

    田都尉则是上了哨岗之上,遥望远处。

    此时那里一片黑沉,只有外围的火把散发淡淡微光。

    第二天,一大清早。

    田都尉才刚醒转,就听亲信来报。

    梁家大营确实很不寻常。

    主帐似乎有事,整个营地情绪都有些浮动。

    不过他们担心被人察觉,没等走近,所有情况还不能完全确定。

    田都尉摸了摸胡子,道:“今晚再探。”

    梁康是梁家的希望。

    只要不断气,周小六和崔三就不会放弃。

    如果梁康真像徐大所说的那般伤情严重。

    再没有彻底断气之前,周小六和崔三肯定不敢把他留在这个医少药更少的方。

    到时,定会把人转移去可以更好的地方。

    哨探重又潜了过去。

    因着前次的顺利,他们又再往前行了几十丈。

    因着地利之便,他们可以居高查探。

    如此便可清楚地看清主帐。

    眼见军医行色匆匆的进进出出,哨探们面面相觑。

    其中一人起身,道:“我回去禀告。”

    另两人点头,待其走远,两人缓而慢的趴伏下去。

    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三天。

    终于,第四天的傍晚,崔三和周小六自营帐行出。

    两人气色均差得不行。

    很快的,阜头看似备船。

    哨探一看情况不妙,忙奔回大营。

    “大郎君,梁家军主帅调了两艘船,看样子是要从后路北上。”

    “什么?”

    徐大一下子从椅子上起来。

    “快,”徐大急急道:“传田都尉。”

    哨探从地上弹起,直奔帐外。

    没多会儿,田都尉阔步进来。

    “都尉,我许你一万精兵,以后路包抄,务必把船截下。”

    田都尉眉头一动,上前接了徐大手里的令符,以比来时更快的速度奔出。

    徐大来回的挪蹭着两脚,两手用力搓着。

    想以疼痛让自己冷静下来。

    只是,他心里实在太过兴奋,这点疼痛根本无济于事。

    另一边,伤员已经被包裹严实的抬上大船。

    送了大船,崔三忧心忡忡的回转。

    跟前,护着他的兵士也有些魂不守舍,竟全然不曾发觉只距离这里不足百丈的哨探。

    哨探立时将情况回禀。

    这下,徐大更可以确信,梁康的伤情极重,甚至真如他估计一般,命不久矣了。

    他呵呵的笑着,身体微仰,靠上椅背。

    手指或急或慢的点着扶手。

    想来入冬之前,便可以归家了吧。

    徐大闭了眼,哼着离开前夜,依依不舍的爱妾为他哼唱的小调。

    那小调婉转缠绵,徐大音调低沉,哼起来并不协调。

    但他忆及爱妾,脑中顿生旖旎。

    他呼吸顿时急促。

    只是不待他怎样,帐外便出来兵士的回禀。

    他哼声一顿,睁开眼。

    兵士疾步进来,递上竹筒。

    “哪儿的?”

    徐大起身。

    兵士低头,“淮南所来。”

    徐大接过来,觑了眼,微微皱眉的摆手。

    兵士立刻退下。

    徐大将蜡封的竹筒拆开,拿出里面的字条。

    其上是他别院管家来报。

    唐氏不安分,支开嬷嬷,意图逃窜。

    结果不慎落入水中,虽救得及时,却也染上风寒,如今已卧病在床。

    徐大拧着眉头,把纸条烧尽。

    若不是卢先生坚持,他一早就把人弄死了。

    现在这样也好,总归是跑不掉了。

    徐大没有回信。

    在他想来,左右不日就会回返。

    到时再说就是。

    如此过了几天,田都尉一直没有回信。

    徐大等得急了,便送信过去。

    不想,信鸽儿才刚发出,就收到来信。

    田都尉在大船离开的三天后,便追上了。

    只不过梁家军反应极快,在其合围之前,靠岸,上了陆路。

    陆战是梁家的强项。

    即便护送梁康回返的兵士只有三千不到的兵士,却也很让田都尉头痛。

    两方以山林为战场,展开拉锯战。

    最终,田都尉以三千伤亡的代价,硬逼梁家军与绝地。

    眼见就要将其歼灭。

    梁家援军赶来。

    如今他陷入内外夹击,请徐大速来救援。

    看完信,徐大面色顿时一片铁青。

    他用力的揉碎纸条。

    梁家军出营,他离得这么近居然没有得到消息。

    他叫来兵士,“派几个人去梁家大营看看。”

    兵士立刻出去。

    徐大面色沉沉的回到案几之后。

    即便还没得到消息,他也可以确定。

    派出去的几个哨探定然凶多吉少了。

    果然,没到天黑,便得了准信。

    几个哨探皆被人一刀封喉,没有半点抵抗迹象。

    非但如此,整座大营全都空了。

    根本没有半个人影。

第八百一十三章 探() 
船夫们抬着人很快进了舱室。

    客船轻荡,在床弩的掩护里,安然靠上阜头。

    船夫抬着担架,很快下来。

    哨探盯着崔三郎,见他在听到船夫回禀之后,面色惨白,整个人都显得失魂落魄,才回转大营。

    听得哨探确认,徐大静默片刻。

    待到哨探离开,他翘起嘴角。

    笑意自嘴角溢出,渐渐变大。

    最终变成震动整个大帐的朗笑。

    田都尉正好进来,听得笑声,他皱起眉头。

    “你来得正好,”徐大笑着招手。

    “梁家那小儿已命不久矣。“

    田都尉轻哦了声,敛住脸上的急色。

    徐大浅笑,待其坐定,才道:“此事张刚应居首功。”

    他将事情大略讲了讲,朗笑道:“那崔三得了消息,已惊得面无人色。”

    田都尉思忖片刻。

    梁康是谁?

    那可是梁家的命根子,会这么轻易的就被箭射中?

    “郎君,这其中怕不是有诈吧?”

    “不会,”徐大脑袋连连的晃。

    “我故意带兵回转,实则派了哨探出去。”

    “他亲眼所见,崔三接到人时,面无人色,几欲晕厥。”

    徐大微微昂头,满是得色。

    田都尉抿了嘴。

    既然他已确定,那想来是没有错了。

    他将没能追上虞氏的消息禀告。

    徐大不在意的摆手。

    不过两个垂垂将死的老太婆,怎及梁家独苗重要。

    田都尉也是想到这点,才在过后说起。

    两人又闲话几句,田都尉告退出来。

    走到距离主帐几丈之外,田都尉叫来亲信。

    “你带几个机灵的,去对面看看。”

    亲信早在回来之时,便听其他人说起最后一幕。

    当下明了田都尉吩咐何事。

    他领了命,快步离开。

    田都尉则是上了哨岗之上,遥望远处。

    此时那里一片黑沉,只有外围的火把散发淡淡微光。

    第二天,一大清早。

    田都尉才刚醒转,就听亲信来报。

    梁家大营确实很不寻常。

    主帐似乎有事,整个营地情绪都有些浮动。

    不过他们担心被人察觉,没等走近,所有情况还不能完全确定。

    田都尉摸了摸胡子,道:“今晚再探。”

    梁康是梁家的希望。

    只要不断气,周小六和崔三就不会放弃。

    如果梁康真像徐大所说的那般伤情严重。

    再没有彻底断气之前,周小六和崔三肯定不敢把他留在这个医少药更少的方。

    到时,定会把人转移去可以更好的地方。

    哨探重又潜了过去。

    因着前次的顺利,他们又再往前行了几十丈。

    因着地利之便,他们可以居高查探。

    如此便可清楚地看清主帐。

    眼见军医行色匆匆的进进出出,哨探们面面相觑。

    其中一人起身,道:“我回去禀告。”

    另两人点头,待其走远,两人缓而慢的趴伏下去。

    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三天。

    终于,第四天的傍晚,崔三和周小六自营帐行出。

    两人气色均差得不行。

    很快的,阜头看似备船。

    哨探一看情况不妙,忙奔回大营。

    “大郎君,梁家军主帅调了两艘船,看样子是要从后路北上。”

    “什么?”

    徐大一下子从椅子上起来。

    “快,”徐大急急道:“传田都尉。”

    哨探从地上弹起,直奔帐外。

    没多会儿,田都尉阔步进来。

    “都尉,我许你一万精兵,以后路包抄,务必把船截下。”

    田都尉眉头一动,上前接了徐大手里的令符,以比来时更快的速度奔出。

    徐大来回的挪蹭着两脚,两手用力搓着。

    想以疼痛让自己冷静下来。

    只是,他心里实在太过兴奋,这点疼痛根本无济于事。

    另一边,伤员已经被包裹严实的抬上大船。

    送了大船,崔三忧心忡忡的回转。

    跟前,护着他的兵士也有些魂不守舍,竟全然不曾发觉只距离这里不足百丈的哨探。

    哨探立时将情况回禀。

    这下,徐大更可以确信,梁康的伤情极重,甚至真如他估计一般,命不久矣了。

    他呵呵的笑着,身体微仰,靠上椅背。

    手指或急或慢的点着扶手。

    想来入冬之前,便可以归家了吧。

    徐大闭了眼,哼着离开前夜,依依不舍的爱妾为他哼唱的小调。

    那小调婉转缠绵,徐大音调低沉,哼起来并不协调。

    但他忆及爱妾,脑中顿生旖旎。

    他呼吸顿时急促。

    只是不待他怎样,帐外便出来兵士的回禀。

    他哼声一顿,睁开眼。

    兵士疾步进来,递上竹筒。

    “哪儿的?”

    徐大起身。

    兵士低头,“淮南所来。”

    徐大接过来,觑了眼,微微皱眉的摆手。

    兵士立刻退下。

    徐大将蜡封的竹筒拆开,拿出里面的字条。

    其上是他别院管家来报。

    唐氏不安分,支开嬷嬷,意图逃窜。

    结果不慎落入水中,虽救得及时,却也染上风寒,如今已卧病在床。

    徐大拧着眉头,把纸条烧尽。

    若不是卢先生坚持,他一早就把人弄死了。

    现在这样也好,总归是跑不掉了。

    徐大没有回信。

    在他想来,左右不日就会回返。

    到时再说就是。

    如此过了几天,田都尉一直没有回信。

    徐大等得急了,便送信过去。

    不想,信鸽儿才刚发出,就收到来信。

    田都尉在大船离开的三天后,便追上了。

    只不过梁家军反应极快,在其合围之前,靠岸,上了陆路。

    陆战是梁家的强项。

    即便护送梁康回返的兵士只有三千不到的兵士,却也很让田都尉头痛。

    两方以山林为战场,展开拉锯战。

    最终,田都尉以三千伤亡的代价,硬逼梁家军与绝地。

    眼见就要将其歼灭。

    梁家援军赶来。

    如今他陷入内外夹击,请徐大速来救援。

    看完信,徐大面色顿时一片铁青。

    他用力的揉碎纸条。

    梁家军出营,他离得这么近居然没有得到消息。

    他叫来兵士,“派几个人去梁家大营看看。”

    兵士立刻出去。

    徐大面色沉沉的回到案几之后。

    即便还没得到消息,他也可以确定。

    派出去的几个哨探定然凶多吉少了。

    果然,没到天黑,便得了准信。

    几个哨探皆被人一刀封喉,没有半点抵抗迹象。

    非但如此,整座大营全都空了。

    根本没有半个人影。

第八百一十四章 螳螂捕蝉() 
“整军,”徐大语调沉沉的吩咐。

    距离这声号令半刻钟左右,徐家大军以绝对的扫荡姿态,踏平只有空空大帐的梁家大营,沿着水道一路向北。

    了哨立在桅杆之上,紧张的盯着陡峭山势。

    生恐有人埋伏其中。

    如此警惕的行了三十里,眼见山势见缓,周围也没有动静。

    了哨心底松了好大一口气。

    路程如此的顺利,徐大的脸色却黑得几乎能滴下墨来。

    彻得如此干净彻底,只能说明一点。

    早前离开的确是梁康,所以梁家军才会在他遇险之时,倾巢而出。

    同时也证明,他的决策没有问题。

    出问题的是田都尉。

    是他不够快速,给了梁家军喘息之机。

    反而害得自己陷入被动。

    多么好的机会,就这么浪费了。

    谢大气怒的捶了几下案几。

    疼痛瞬时袭来。

    他收回拳头,细细摩挲,眼眸盯着地图。

    田都尉所在距离此处并不是很远。

    只是那里山势绵阳,林木葱郁,地形有些复杂。

    徐大在心里快速定下策略。

    在兵士来报之时,他穿上甲胄,阔步上了甲板。

    兵士们皆已准备就绪。

    待搭板一架好,便快速下船。

    徐大眯着眼,遥望远处。

    似乎隐约有未散的青烟氤氲升起。

    想来是战时刚歇不久。

    他转头看后面靠近的大船。

    船头有都尉与他点头示意。

    徐大勾了勾嘴角。

    这里的确是梁家军擅长的不假。

    但其人数有限,他以五倍兵力,对他们。

    就不信拿不下来。

    兵士随着徐大往山上行去。

    后面的大船顺着水向远处快速行去。

    半山腰,了哨探知情况,如灵猴滑下来。

    “都尉,人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