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福谋- 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乃是最下一策,是没有办法之时才用的,”柳福儿道:“再有,阿娘就只会花拳绣腿,也没本事攻城。”

    她道:“阿娘只是去看看,帮你阿耶鼓鼓劲,看看有没有其他可能。”

    梁康抿了嘴,即便柳福儿掩饰,他还是听出了意思。

    柳福儿摸了摸他脑袋瓜,道:“永州是刘家最为重要的关卡,只要破了那里,以梁家军的善战,定会势不可挡。”

    梁康缓缓靠近柳福儿,把头埋在她怀里。

    柳福儿的心瞬时软绵绵的。

    她微微用力的抱着他,道:“阿娘保证,只要成了,就立刻回来。”

    梁康微微点头。

    缓缓的松开抓着她衣裳的小手,仰着脸,乌黑的眼珠定定看她。

    柳福儿勉强挤出一点笑,摸了摸他滑嫩嫩的小脸,朝另外两只笑了笑,转身走了。

    梁康看着柳福儿的背影,小嘴抿的死紧。

    柳福儿疾步出了角门,上了战船。

    才刚坐稳,船便起航。

    柳福儿起身,倒了个浆,才要喝便看到一熟悉身影。

    她眼睛蓦地瞪大,阔步出了舱室,道:“谁让你来的?”

    那人扭了脸,咧出个笑容,道:“征讨逆贼,怎能少了我?”

    “崔八郎,”柳福儿咬牙,道:“你别忘了你是谁?”

    “无令擅离,该当何罪?”

    崔八郎微皱眉头。

    这话的确没错,但他又岂能就此被打败。

    他斜挑了眉毛,道:“我又不是你辖下兵士。”

    柳福儿闭了闭眼,她忘了,早前崔八郎不过是帮忙,后来便留在军中。

    这些日子他一直很老实,她一时也忘了这茬。

    现在再想补救,显然是来不及了。

第六百七十一章 好厚的乌龟壳() 
楼船行速极快,在两人说话之时已驶离卡口。

    瞧着柳福儿咬牙遥望城池,一副想赶他下去,却又拿他没办法的模样,崔八郎呲了一口白牙。

    柳福儿转了头,既然无法命令,那就索性眼不见为净。

    瞧着柳福儿重又回去舱室,崔八郎笑得更加开怀。

    转眼便是大半个月,衡州城池遥遥可望。

    船顺水而下,没多会儿便进了卡口。

    书吏早早候在那里,见她忙上来见礼。

    柳福儿拦了他,道:“都尉在哪儿?”

    “城外不足百里之地,”书吏应道。

    “带我过去,”柳福儿吩咐。

    书吏忙看了眼在后跟来的崔八郎。

    “无碍,”柳福儿示意船掉头,直奔城外。

    一路上,书吏介绍起了永州和守将情况。

    就如柳福儿了解的一般,永州三面环山,一面开口,正好是个口袋形状。

    刘家又在开口之处建了厚厚城墙,高度更是寻常城池的两倍之多。

    可以说,已经把城围成了个铁桶。

    再有,这里的守将乃是出身寒微的韩三郎。

    其是一路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兵一路爬到高居四品的将军。

    柳福儿点头。

    刘家是个讲究裙带的地方,他能升到此等位置,本事可见一斑。

    “都尉呢?”

    柳福儿道:“攻了几次?”

    “两次,”书吏道:“那韩将军只守不攻,便是叫阵,也不肯出战。”

    柳福儿没有吭气。

    梁家军的威名不是盖的,刘家的兵士根本就不是对手。

    她要是韩将军,也守在坚硬壳里,绝不出来。

    说着话,不知不觉便来到梁二驻扎的营地。

    下了船,兵士急急往主帐回禀。

    没多会儿,梁二便阔步迎来。

    “你怎么来了?”

    多日行船,柳福儿面色有些泛白。

    梁二忍不住拧起眉毛。

    “我不能过来?”

    话一出手,柳福儿便察觉自己语气太冲。

    她缓了下,道:“听说这边守将很是难啃,我过来瞧瞧。”

    梁二唔了声,道:“这边风大,进帐再说。”

    柳福儿点头,与梁二一前一后的走着。

    书吏脚步微顿,不着痕迹的往后挪了两步,与后面的兵士平齐。

    柳福儿边走便环顾周围。

    梁二的营地选在平坦之地,最适合冲锋。

    再远些,便可见拔地而起的高山,蜿蜒绵延,看不到终处。

    梁二带着她来到帐边,撩了帘子。

    柳福儿提步入内。

    帐篷内一如既往的简洁。

    居中一张开阔的桌几,其上堆叠着公文和地图等物,边上是武器架,上面架着他的长枪。

    角落里有架藤编的榻,角落摆着张单薄的被子。

    梁二两步来到桌几旁,迅速的擦了擦,道:“坐。”

    柳福儿当仁不让,直接坐定。

    随手摊开手边的地图。

    那是永州附近地图。

    上面村集等标注得很是细。

    柳福儿低头,将所有地方看了个遍。

    显然,早在设立此地时,刘家便已经想到退路,这些村集都设在城外,要想入城,只有绕路通过卡口一途。

    但卡口已被韩将军守住,便是过个耗子也得被检查几遍。

    “与我说说韩将军吧,”柳福儿忽的抬头。

    梁二正贪婪的看着她。

    猛地与她对上,他蓦地一慌。

    “啊,好。”

    梁二收敛情绪,正色道:“这人,我早前就有听闻。”

    “很是擅忍,精通兵法,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柳福儿点头。

    不是如此人才,也不可能把他挡在外面。

    “其他的呢?”

    她道:“他的弱点。”

    梁二皱着眉头,想了会儿,道:“他为官清廉,待底下人也不错,风评很好。”

    “那家里呢,交友情况,这些你可知道?”

    梁二摇头。

    “我知道了,”柳福儿起身。

    “你去哪儿?”

    梁二呆呆的跟着站起来。

    “我已经了解了,具体的以后再看,”柳福儿说着往外走。

    “这么快,”梁二迈着步子跟着。

    柳福儿轻嗯了声,出了主帐。

    “要不我再带你去附近转转,看看是不是有突破的地方?”

    眼见柳福儿头也不回,梁二实在没能忍住,扯了她袖子。

    “不用了,”柳福儿转眼看他,道:“攻城一道不是我强项。”

    她勾了勾嘴角,道:“你应该知道,我擅长什么。”

    梁二嘴唇紧抿。

    柳福儿缓缓的,缓缓的,把袖子从他手里抽出来。

    梁二用力握紧拳头,手背青筋突突的跳。

    柳福儿恍如未见,只转了头,往阜头去。

    梁二微微抬头,动也不动的看着她背影,越来越远,直到隐在帐篷之后。

    郑三从后面过来,道:“既然舍不得就去追。”

    梁二猛地转头,回了主帐。

    郑三左右看看,摸摸脑袋,走了。

    楼船上,柳福儿叫了书吏来,道:“给全四传信,让他彻查韩将军所有,他的生平,还有家人亲朋,或是与他有过什么瓜葛的人,都给我查清楚。”

    书吏急忙去写信。

    崔八郎在门边探了脑袋出来。

    柳福儿斜他一眼,道:“你怎滴还在?”。。

    崔八郎挑眉。

    柳福儿道:“你不是想打仗?跟着梁家军才能打,我可不行。”

    “不急,我这会儿的任务是要保护你,”崔八郎笑嘻嘻。

    柳福儿翻了个白眼,没搭理他。

    崔八郎摸摸鼻子,呵笑道:“你查韩将军作甚?”

    “知己知彼,不是应该的?”

    柳福儿与他打着太极。

    崔八郎点头,慢悠悠走了。

    柳福儿摇头。

    看吧,早前她就是顾忌这个,现在真的应了她所想了。

    天色擦黑,船重又进了衡州。

    住进早前便住过的屋子,柳福儿便着手查看粮草等事务。

    前两次的强攻,梁二耗费的武器不少。

    而今所余,最多也只能应对两次不到的强攻。

    柳福儿挠了挠头。

    唐皇那里没有秘密,想必下诏令的当天,各方势力便已收到消息。

    此番,梁二过来,还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她的势力如今能安安稳稳,其中也有梁家军的威名所在。

    若他这战败了,不提梁家,便是她这里,也少不了会有些麻烦。

    她是个很讨厌麻烦的人。

    因此此战只能胜,绝不能败。

第六百七十二章 夺权() 
全四的消息很快。

    没出半个月,便将韩将军的各式消息送到柳福儿案前。

    看完之后,柳福儿不得不承认。

    这位韩将军是她所见的,不多的好官之一。

    面对这样一个人,柳福儿有种无处下手的感觉。

    她站起来,左右踱步。

    半晌,她一计涌上心头。

    只是……

    她叫来崔八郎道:“我有一事,需得你帮忙。”

    崔八郎兴味的挑眉。

    这半月,柳福儿一直把他当空气,现在又来说这话,想来这事不大容易。

    “你先说来听听,”崔八郎笑呵呵道。

    柳福儿将消息递给他。

    待他看完,才道:“我想你去南地,放出风声。”

    “就说韩将军据城自守,意欲据称而立。”

    崔八郎正了神色,片刻又撇嘴,道:“这等缺德事,我不干。”

    柳福儿瞥他一眼,道:“那你就去那边等着,若韩家有难,你想法搭救。”

    “你不觉得这太损了吗?”

    崔八郎露出鄙薄神色。

    “或者你想看着梁家军付出近半代价?”

    柳福儿冷冷怼他。

    崔八郎不吭气了。

    柳福儿低头写信,把这等小道消息传播的事交给全四。

    崔八郎等了会儿,见她真个不搭理他,便摸摸鼻子,道:“我这就去?”

    柳福儿淡淡嗯了声,连头都没抬。

    崔八郎心知自己刚才的话惹怒了柳福儿,便悻悻走了。

    柳福儿叫了兵士,把信递出去。

    而后又给梁二传信,让他千万莫急,等待时机。

    寥寥两句,梁二却如获至宝,左右的看还不够,便是夜半想起来,也要跳起来,把纸条握在手里,想起时便看上一眼。

    翌日清早,郑三久等也不见梁二来校场,便过来寻人。

    梁二正歪在床上,笑眯眯的看着掌心。

    “都尉,今早不操练了?”

    郑三进来便嚷道。

    “嚷什么?”

    梁二斜他一眼,道:“我不去,你们就不能练了?”

    “不是你说,我们练得不成,要监督我们吗?”

    这可是他的原话。

    “是吗?”

    “我改主意了,”梁二漫不经心的道。

    郑三来到他跟前,瞄见他手里的物什,挑眉道:“大郎来信?”

    梁二唔了声,终于抬眼道:“你怎滴还没走?”

    很是理所当然。

    郑三闷了下。

    他一个大活人,就站在跟前,竟然还能看不见。

    梁二歪头道:“赶紧的,这几天底下可是有些懈怠,你可要抓起来。”

    郑三答应,见梁二重又垂下眼,只得走了。

    另一边

    全四接到柳福儿吩咐,想着此事关系到梁家,为了万无一失,他决定亲自过去一趟,与之同行的,还有他几个得力的左膀右臂。

    一番操作,南地很快谣言四起。

    刘家内部很快也得了消息。

    有些人心思立刻活动起来。

    几番博弈,众人心照不宣的握手言和。

    在接下来的家族议事时,众人便将韩将军一事拿出来说。

    毕竟,韩将军能领军前去永州,乃是得了刘家主应允。

    刘家主这几天也是听说了这事。

    听到众人言,他笑说无稽,又道一早让人看了韩家,其家中亲眷皆在,由此便可看出其忠心。

    进言失败,众人不再多话。

    只是在散了之后,悄然聚与一处。

    韩将军将其属下等的一干官职,他们都已经瓜分完毕。

    现在人却不下来,他们岂能相容?

    于是乎,接下来的议事里,韩将军便是他们最为关注的事。

    所谓三人成虎,这话不是说说的。

    几次三番的劝说之下,刘家主也开始动摇。

    尤其每日里,马嚼人吃,消耗实在不是个小数。

    没几天,他便派了人前往永州督战。

    没多久便传来回信。

    韩将军的确如传闻所言,只据城而守,便是接了刘家主的命令,也还是不肯出战。

    那督战之人几次三番的催促,反倒把韩将军惹怒,被赶来回去。

    那人回去禀报,韩将军所领兵将皆只以韩将军马首是瞻。

    言外之意便是,根本不把刘家人放在眼里。

    这话直接戳到了刘家主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

    要知道,韩将军可是领了刘家半数兵力。

    若真个自立,那他一时还真没有办法。

    反复思量之下,他往永州派了另一可信之人,与韩将军交接。

    接到指令,再看来人,韩将军气极而笑。

    裘亦年及弱冠,以文采被人熟知。

    后娶刘家旁支女,进而进入刘家掌权人的眼中。

    他不晓得其懂不懂兵法,但他可以肯定,此人要是全盘接手,照其现下的状态,定会出兵。

    就他了解,还没有人在平原之上能打过梁家。

    他可以断定……此战必败。

    但这又与他何干?

    他撸下虎符,要交出去。

    “将军,”立于下首的孙都尉急忙拦下,道:“不能啊,梁家还在城外虎视眈眈,你若就此撒手,那我等可该如何是好?”

    韩将军手一顿,看向恳切看来的部下,握着近百斤长枪都稳稳的手,微微颤抖。

    裘亦很不满,他盯了眼那人,冷声道:“令行禁止,孙都尉莫不是忘了自己是谁家的兵了?”

    孙都尉耷拉下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