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福谋- 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福儿歪头。

    要是没记错,他从迎客到现在,最多也就一个多时辰而已。

    梁二转眼,看柳福儿黑白分明的眼珠,笑着刮了下她鼻头,道“你怎滴也回来了?”

    柳福儿撇嘴,道“你不是也回来了?”

    梁二呵呵的笑,凑到柳福儿跟前,道“这是不是你我之间的默契。”

    柳福儿失笑。

    什么默契,她是不喜应酬。

    他是不耐烦与文绉绉的人打交道。

    若是行伍之人过来,看他还会不会这般。

    门口,赤槿听得梁二这话,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梁二展了手臂,将柳福儿搬到怀里,道“左右时间还早,不如再歇会儿?”

    “不早了,”柳福儿道“我还得去趟前院呢。”

    “不急,”梁二紧了紧手臂,将她圈进怀里。

    柳福儿意思的挣扎了下,见挣脱不开,便顺从的躺了回去。

    于是乎,在内外院皆是宾朋之时,两夫妻交首而卧,没心没肺的睡上了。

    将近正午,赤槿进来将两人叫醒。

    柳福儿睡意迷蒙的睁开眼,道“要入席了?”

    听得这话,赤槿都没眼看她。

    梁二看了眼天光,长臂微微用力,把她推起来,道“去吃两口,再回来。”

    柳福儿迷糊的随着他动作下了榻。

    赤槿手脚麻利的帮她把松散的鬓发挽好,又投了帕子过来,帮她重新净面敷面。

    待到收拾妥当,柳福儿看着镜中雍容端庄的贵妇,满意点头。

    梁二歪着头看她,半晌道“还是刚才好看。”

    柳福儿翻了个白眼。

    暗道他眼神有问题。

    刚才她睡得脂粉都蹭掉了,完全就是原生态好吗?

    柳福儿扶着赤槿的手起来,侧头道“你也赶紧的,阿耶还在席上呢。”

    梁二嗯了声,很不情愿的起来。

    柳福儿拿了一早备好的外衫,帮他换了。

    夫妻两人相携着出了院子。

    。

第六百五十章 将来如何?() 
入夜,宴会落幕。

    送走最后一波宾客,梁二长吐了口气,道:“终于完事了。”

    一旁,司空八郎无语的看他。

    前后就出现三次的人有什么资格说这话。

    整天照应宾客的人在这儿好吗?

    柳福儿呵呵的笑,拱手向司空八郎和孟氏,道:“今天多劳大兄和阿嫂了。”

    “自家人,莫与我客气,”司空八郎摆手。

    这些时日,他与崔家几个郎君交往频频。

    在他心里,已将他们当做朋友。

    为朋友,便是再辛苦,他也甘之如饴。

    宴会之后,日子一如从前。

    却又似乎与从前不大一样了。

    首先变化的便是前来书院就读的学生。

    早前来到书院就读的多是想要学得一技之长,以便养家糊口的百姓。

    但是现在,城里世家的庶出子开始过来求学。

    没多久,有些小世家的嫡子以及周边城郡的世家子也跟着进来。

    再有便是商业。

    家中子嗣前来就读,为了就近支应,他们便要购买房产与商铺。

    其他世家见状,生恐自己落后,也都跟风买。

    只两个月不到,江陵的地皮上翻了三倍不止。

    书吏满脸喜色的将情况报给柳福儿。

    柳福儿只笑了笑,交代葛大等人加紧内外巡防。

    在她看来,所有事情的基准都是人命。

    安全保证了,其他的自然而然就会好。

    而在淮南。

    徐族长很快知晓崔家动向。

    当确定不止崔家族长和崔三,便是崔家其他人也在江陵时,他忍不住面色铁青。

    事情还是发展到了他最不想看到的地步。

    便是收缴了崔家大半财帛,也没能让他心情好起来。

    院外,宁氏带着丫鬟疾行而来。

    “你怎么来了?”

    徐族长见到她,顿住皱起眉头。

    “我不能来吗?”

    宁氏一如从前的盛气凌人。

    “有事?”

    徐族长反问。

    打出去的拳头落了空,宁氏有些发闷。

    她哼了声,道:“我已得了消息,颖娘的确就在江陵。”

    她道:“你是这个家的大家长,子嗣流落在外,是你的责任。”

    “我会看着办,”徐族长淡声回了句,低头做自己的事。

    半晌,他又抬头,诧异看她。

    宁氏瞧出他的意思,顿时气了个倒仰。

    她面色铁青盯着徐族长,努力压抑心头的怒火,冷着声音道:“你打算如何办?”

    徐族长眉头微皱,道:“这个涉及到两方势力交涉,你就不必操心了。”

    “我怎么不操心?”

    宁氏忍不住声调拔高,道:“那可是我的亲孙女。”

    徐族长嗤笑了声。

    自身的教养让他忍了到嘴边的讥嘲。

    可就是这样,宁氏也还是忍受不了。

    她尖着嗓子,执意要徐族长给答复。

    徐族长也是忍无可忍,便道:“这会儿倒有长辈模样了,早前干什么去了?”

    “那孩子差点死了的时候,你在哪儿?”

    宁氏语塞。

    那时她正忙着帮九郎铺路,让他可以挤下大郎,哪儿有功夫管个站不住的孩子。

    徐族长从鼻腔里发出一声哼音,淡声道:“我劝你,为了你自己,还是少折腾的好。”

    “你,”宁氏张口就要辩驳。

    “这个家早晚是要交给大郎的,”徐族长道:“你放心,他定会孝敬你的。”

    徐族长略带深意的加深孝敬两个字。

    宁氏紧盯着他,明白他的意思。

    孝敬和孝、敬,字想通,意思确实决然不同的。

    孝敬是小辈对长辈诚心的侍奉与爱重。

    孝、敬,却是只在外人跟前做些表面功夫而已。

    宁氏大半辈子都管着内院,岂会不懂其中的差矣。

    想到自己曾经施展过的手段,若是落到自己身上……

    她不由背脊发凉。

    徐族长拿起公文,再没理她。

    宁氏脚步虚浮的出了正院。

    待回到自己院子,她第一次考虑在没有了九郎之后的将来。

    多年来,她的规划里,一直都是以九郎为中心,她则稳坐幕后,操控着内宅的一切。

    而今,她的九郎没有了。

    她的规划成了个笑话。

    她……也成了个笑话。

    宁氏捂着脸,轻笑起来。

    渐渐的,她声音变大,甚至有些凄厉。

    候在门边等着传唤的丫鬟诧异的撩了帘子。

    才要进来,就被新提拔上来的大丫鬟阻了。

    片刻,宁氏猛地呛咳一声,便再没有声息。

    只有那捂着脸的手指缝间有水滴蜿蜒滑落。

    门外,大丫鬟无声叹了口气,示意小丫鬟们各自去忙。

    她一人留在门边守着。

    天色渐渐黑沉下来。

    大丫鬟望了眼天空,转去茶水间。

    半晌,她端着盅炖品出来。

    屋里安静得没有半点声息。

    大丫鬟轻叩两下门板,退了门进来。

    宁氏坐在榻边,动也不动。

    大丫鬟蹑手蹑脚上前,低声唤了句“夫人。”

    宁氏没有吭气。

    她将托盘搁在几上,转去屋角点了灯烛。

    蓦然亮起的光芒直晃人眼。

    宁氏眼睛微眯,下意识躲闪。

    大丫鬟走过来,道:“夫人,时辰不早了,吃点东西吧。”

    宁氏没有动。

    大丫鬟将汤盅打开,清甜的鲜香瞬时飘散开来。

    她盛了大半碗,搁在宁氏跟前,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论如何,也不该伤了。”

    宁氏眼神微晃。

    这种话半规劝半安抚的话,她有多久没有听到了?

    她抬起头看眼前的丫鬟。

    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

    她是喜欢用用惯了的人的,有桑麻在,她的眼里基本没有旁人。

    桑麻死后,她便随意的提了个丫鬟。

    便是眼前这人。

    大丫鬟见她定定看自己,也不慌。

    只得体一笑,将调羹摆在宁氏跟前。

    宁氏低下头,看着面前冒着热气的汤碗,缓缓捏起调羹。

    大丫鬟站了片刻,见她开始用,便转身去门外。

    宁氏手指微顿,听着她在外交代小丫鬟们烧水,复又继续喝了起来。

    几近宵禁之时,宁氏洗了个热腾腾的澡,周身的毛孔被热水蒸的全部打开。

    相应的,心情也跟着好转些许。

    大丫鬟拿着厚巾帕为她绞头发。

    宁氏闭着眼,坐在榻上。

    心里则在思忖着将来。

    执掌内宅多年的她,绝不甘心坐以待毙。

第六百五十一章 急症() 
时光匆匆。

    转眼便是三年。

    初夏才过,汴州便来了信。

    刘氏突发急症,平伯请了城里所有郎中,皆没有起色。

    如今已卧床不起。。。

    平伯不敢耽搁,急忙传信来问怎么办。

    梁帅一接到信,便急了。

    张罗着要回去。

    老常不敢做主,忙命人去寻柳福儿。

    听说是刘氏的事,柳福儿不敢轻忽。

    又让人去找梁二。

    很快的,两人回到府里。

    只这会儿工夫,梁帅就已经收拾妥当。

    看到已经准备妥当的梁帅,柳福儿看梁二。

    “阿耶,”梁二上前,道:“便是急,也得等船准备妥当才行。”

    “准备什么,一条船就够了,余下的路上再买,”梁帅撑着拐,急急往前走。

    “那怎么行?”

    梁二急忙跟上。

    这几年梁帅一直调养着,身体才见好些。

    若是断了药,病情是要反复的。

    梁帅却不管那些,听儿子这么说,顿时竖着眉毛吼道:“那是你阿娘,你是不是忘了从哪儿蹦出来的了?”

    梁二梗了下。

    柳福儿拉住他,上前道:“阿耶莫急,郎君的意思是,婆母病重,我们做小辈的自要服侍在侧。”

    “只是我们手头还有事情,需得交代下才能走。”

    梁帅表情微缓,看柳福儿,道:“你们若是走不开,便缓些。”

    “那怎么行?”

    若是跟梁帅分两拨走,明白的知道是有公务,不知道的,定会生出口舌。

    刘氏那性子,要是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保不齐又要生出什么事端。

    柳福儿可不想给自己找事。

    她抬眼,见梁帅皱眉,忙道:“再有婆婆那边,也许得交代一声。”

    “她老人家年纪大了,我怕旁人去说,失了分寸。”

    “如此,”事关母亲,梁帅明显好说话许多,“我随你一道过去。”

    他转头瞪梁二,“这回时间够了吧?”

    梁二嘴唇抿起。

    柳福儿轻轻摇了下。

    他低低嗯了声。

    梁帅转了头,直奔院外。

    柳福儿拉着梁二落后两步,低声道:“你去趟前院,把康儿也叫上。”

    真个要是有什么事,也好让老人见孙儿一眼。

    梁二明了柳福儿的意思,脸色有些难看。

    转了头,往前院行去。

    柳福儿立在原地,看着他明显耷拉下来的肩膀,心里有些不大好受。

    缓了片刻,她转身。

    只这会儿工夫,梁帅便行了老远。

    柳福儿想了想,索性居后。

    如此一前一后的来到虞氏所居院落。

    候在门边的丫鬟屈膝行礼。

    柳福儿点了点头,进了屋。

    虞氏眼角有些泛红,见柳福儿过来,便露出一点笑。

    柳福儿上前见礼。

    虞氏道:“你婆母有事,我这个老婆子怎好袖手在这儿享福。”

    她道:“我与你们一道回去。”

    柳福儿顺从的点头。

    早在刚才,看到虞氏神情,她便已料到了。

    里间,麦苗很是利索,没用半个时辰便收拾出几个箱笼。

    可就这,梁帅还是觉得慢。

    瞧着儿子就跟屁股底下长了钉子的模样,虞氏忍不住瞪他。

    梁帅见状,才有些收敛。

    麦苗很快来报,虞氏拄着拐起身。

    柳福儿忙扶了她,往外行。

    才出门,便看到梁帅带着梁康过来。

    梁康颠颠跑到虞氏跟前,仰着脸叫太婆婆。

    虞氏摸了摸他滑嫩的小脸,微微点头。

    柳福儿侧眸示意。

    梁康挤了下眼睛,跑去梁帅跟前,拉着他道:“翁翁,我扶你。”

    “乖,”梁帅眉头微松,朝孙儿浅笑了下。

    经了这一小插曲,周遭的气氛才略有些好转。

    众人随即来到停在阜头的船上。

    才刚坐稳,船便开动起来。

    柳福儿陪着虞氏来到舱室。

    安顿好了之后便来到船尾。

    此行他们走得太急,有些事情根本来不及交代。

    好在梁二办事周到,将信鸽儿带了上来。

    她简单写了封信,送去峡州,让谢大关注些其他几城,尤其过些日子便要秋收了。

    而后,她来到厨下。

    见那里只有些果蔬菜肉。

    粗粗看上去,只能应付几天而已。

    柳福儿皱了下眉头,寻了人,交代就近停靠时,不论价钱,只把东西备齐。

    梁二从上面下来,听到交代,又道:“还有那药,每天三副,万不能断。”

    柳福儿点头,打发了那人,道:“阿耶歇下了?”

    梁二摇头,道:“估计要等喝了药了。”

    柳福儿叹气,低声道:“好端端的,怎么会病了?还这么急?”

    梁二面色沉重。

    “可请了包娘子了?”

    柳福儿道。

    “请了,”梁二道:“她身子不方便,我让陈郎中带着她慢些过来。”

    柳福儿点头,道:“她月份也是大了,慢些也好。”

    河风轻拂,吹乱柳福儿鬓角的发丝。

    “外面风凉,”梁二将碎发笼在她耳后,拉着她回舱室。

    坐定后,柳福儿垂眸倒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