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福谋- 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这么个寻常人,他怎滴就看愣了。

    入夜,一座不起眼的农庄里。

    两汉子叩响紧闭门板。

    内里,很快有人应门。

    打开来,见是陌生面孔,来人一愣,道“两位可是有事?”

    高个子抹了脸,道“于伯,是我。”

    “三郎君,”于管事低呼了声,在转眼看他身侧的汉子。

    高矮和身形与族长相似。

    “这是……老爷?”

    于管事低声道。

    崔三点头。

    于管事顿时红了眼眶,道“太好了,你们终于来了。”

    他忙让了路,让两人入内。

    紧合上大门,他道“早前有人来与我说,老爷和三郎君一定会回来,我还道那人唬我。”

    于管事极快的抹了下眼睛。

    崔三郎笑了笑,眼望黑了大半的庄子,道“其他叔伯呢?”

    “已经送走了,”于管事努力平复心情。

    三人绕过前院,来到角门。

    崔三诧异抬眼。

    于管事打开门,指了泊在阜头的篷船,道“那是那人一早备好的,他留了话,说等你们到了就立刻走,万万不得耽搁。”

    “那他们可有说自己?”

    崔三追问。

    于管事摇头。

    崔三一默,转头看父亲。

    崔族长面色沉凝,显然与他想得一样。

    于管事却不管那些,在他心里,自家老爷郎君最为重要。

    他快步来到篷船边,道“老爷和郎君来了。”

    篷船轻轻一晃,一个人影从篷里钻出。

    见到两人,他搭上搭板,示意两人上船。

    崔三看他一眼,见是陌生面孔,便看于管事。

    于管事凑到近前,低声道“这人是跟着船留下的。”

    崔三了然。

    他扶了崔族长上船,转头道“你尽快安排家眷,与我们汇合。”

    于管事一愣,片刻又欢喜起来。

    他连连点头,没口子的道好。

    那人已撤了搭板,手握着船杆轻轻一撑。

    船便悄然无息的离了阜头。

    于管事立在阜头,看了半晌,才转回门里。

    随着一声当啷的栓门声,夜重又恢复早前的寂静。

    而在水面上,水波随着撑杆发出哗啦啦的响动。

    崔三坐在撑杆汉子身后,道“今天护我们出城的,可是你同伴?”

    汉子低应了声。

    “那你可能知晓他们情况?”

    崔三问。

    “不能,”汉子答得干脆,手下划得越发利落。

    崔三垂下眼,望着月光倒影的水面。

    圆月随着波纹荡漾,逐渐破碎得不成样子。

    一如他此时的心情。

    。

第六百四十八章 重逢() 
篷船行速不快,加上要避人耳目,就需得绕行偏僻难行的小路。

    走了大约大半个月,就在粮食和水既要耗尽之时,汉子松了口气,道:“进泗州了。”

    崔三撩了帘子,望了眼外面的崇山峻岭,没有吭气。

    汉子转头,道:“两位,过了前面的卡口,便可以补给,你们可有什么要的?”。。

    崔三摇了摇头,自从怀里摸出荷包递过去,“一切就有劳了。”

    汉子半点客气也没有的接过。

    待到来到集市,他依着自己心意,买了好些吃食回来。

    只是在上了船之后,面色有些阴沉。

    崔三神经素来敏锐,察觉他不对,便道:“可是有事?”

    汉子看他一眼,便低下头。。

    崔三眨了眨眼,也垂下眼。

    他可以很肯定,适才从汉子眼里,看到了杀意。

    崔三瞬时警觉起来。

    汉子将手里的袋子扔到篷船里,撑了船杆用力一滑。

    再次上路。

    这一次,崔三再不敢安逸的睡着。

    他时刻留意周围动向。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船一直平安无恙的行着,直到进入宣武地界。

    到了这里,就等于彻底安全了。

    汉子直接把船行到最近的驻守营地,让那里的兵士送崔家父子前往江陵。

    他转了头,大步回到船上,急急撑杆离开。

    崔三追了几步,见他是往东行,不由皱眉。

    他缓步走回营地,见父亲正与驻守这里的都尉说话。

    他安静的来到近前。

    都尉笑着拱手,指了就近的营地,请两人歇息。

    两人道了谢,进屋盥洗,准备安歇。

    躺在床上,崔三辗转反侧,脑中不断回想汉子那时的神情。

    终于,他掀了被子,出门。

    崔族长从梦中醒来,迷糊问怎么了。

    “没事,”崔三道:“我出去一下。”

    他说着,推开门。

    崔族长看他一眼,本想等一会儿,奈何多日行船已让他疲乏不堪,没多会儿便重又沉沉睡去。

    崔三则去寻了都尉,道:“不知都尉可有渠道与淮南联系?”

    都尉看他一眼,笑道:“我是知晓那边有人,只是到底如何联系,却不是我能知晓的。”

    崔三抿了嘴,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那些人等同于暗部存在,若他是掌权者,也不会随便把这条线告知旁人。

    他拱手一礼,转身出去。

    都尉想了想,追到门边,道:“郎君可是有事?”

    “若是急事,我可以先写信往江陵。”

    “没事,”崔三淡淡的笑着拱手,提步出门。

    都尉望着他背影,微微摇头。

    崔三回到屋里,重又躺平。

    看来要想知晓到底出了何事,还得去江陵再说。

    崔三郎定了心,没多会儿便睡了过去。

    有几天,都尉收到江陵回信,便备好船,来请崔家父子。

    送到船上,都尉拱手道别。

    待到船行远,他立时转回营帐,往江陵去信。

    江陵城里,柳福儿将来信递给司空八郎,道:“这时事你来安排。”

    毕竟早前崔家子弟之事都是他接的手。

    司空八郎拿过信,看了一遍,道:“崔家族长一来,便等同于崔家彻底投靠。”

    他道:“你说,要不要办个宴会,一方面可以让崔家与大家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大家知晓,崔家动向。”

    “毕竟崔家威望在那儿,有这个开头,其他世家定也会动心。”

    到时就不愁书院不兴旺了。

    “也好,只是现下时间不大对,”柳福儿道:“还是等过了五月再办为好。”

    司空八郎点头,道:“如此时间也更充裕。”

    他话是这么说,人却已经起来,要去准备。

    柳福儿知晓他的性子,便由得他。

    大半月之后,崔家父子抵达江陵。

    柳福儿与梁二以及司空八郎等人一同来到卡口相迎。

    崔三正立在甲板,远远望到众人,他忙去请了父亲出来。

    待船停稳,崔族长大步下了搭板。

    梁二看了眼柳福儿,阔步迎上,拱手见礼。

    崔族长笑吟吟的与梁二寒暄。

    目光慈和。

    柳福儿在旁观察,见梁二神态平和,眉宇间并没有应对其他世家时的不耐烦。

    她顿时有些诧异。

    一旁,崔三笑着见礼,道:“此番崔家能得脱离险境,多的柳城主相助,活族之恩,我记下了。”

    “你这就外道了,”柳福儿笑道:“你和十一是亲人,她与我是朋友,朋友的亲人不就是我的?”

    “便是帮忙,也是应该的。”

    崔三翘了嘴角,拱手一礼。

    柳福儿微微一笑。

    大家是聪明人,有些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崔三也知道,柳福儿绝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当然她能出手,其中也有十一的关系,但另外也有其他目的。

    比如,依靠崔家的号召力,将依附在崔家势力之下的世家手边。

    世家之间皆是盘根错节。

    那些二三流的世家更是尤甚。

    有些为了更好发展,还会把女儿送进依附着的势力,目的便是为了家族的发展。

    若是经由这些人的口将消息传递过去,便是不能动摇徐家的根本,也会削弱其影响。

    一旁,梁二与崔族长谈话以改日拜访梁帅作为完结。

    众人一道来到崔府。

    此时,崔家的一干老小都已经聚在前院。

    见到崔族长,众人皆激动万分。

    崔族长上前,安抚的朝众人点头。

    柳福儿借机扯了扯梁二,示意离开。

    梁二很是从善如流。

    司空八郎正笑呵呵的看着崔家一家团聚。

    其后,仲六扯了他一把,向后示意。

    司空八郎转眼,见梁二夫妻已经上了车,便急忙忙过去。

    才一坐稳,车便行了起来。

    司空八郎晃悠一下,道:“小妹,你就这么走了?”

    “不走作甚?”

    “难道留下来吃饭?”

    柳福儿诧异。

    “好歹也等会儿,”司空八郎嘀咕道:“不然费了这么大劲,岂不白费了?”

    “不会的,”梁二道:“崔三不是说记下了吗?”

    梁二道:“他是个聪明的,知道应该怎么做。”

    柳福儿转眼看他,道:“你不是在跟崔族长说话?”

    “是啊,”梁二咧嘴,露出一口白牙。

    柳福儿失笑,微微摇头。

第六百四十九章 默契夫妻() 
五月眨眼便过。

    待到司空八郎将事宜料理得差不多时,柳福儿广发请帖。

    因着是要正式介绍崔家,为了突出崔家,宴会便以文会为主。

    宴会当天,不止城里各世家,便是复州和周围城郡也有大半世家前来。

    司空八郎一身正装拉着几次三番想要开溜的梁二,笑吟吟的在前院迎客。

    柳福儿则在后院与才刚赶回来的管静说话。

    这是她嫁出去后第一次回来。

    虽说两边时有通信,柳福儿也知晓她过得不错。

    但有些事还是要亲眼见了才行。

    眼见她面色红润,眉宇舒展,便是身形也略有些丰腴了,柳福儿才算放了心。

    “姨姨放心吧,”管静拉着她的手道“我会过得好的。”

    柳福儿微笑点头。

    谢大的本事不是盖的,经过他的传授,要再搞不定个庶出女,她可就要找他算账了。

    屋外,赤槿急忙忙进来道“娘子,崔家夫人们来了。”

    “来了,”柳福儿看了眼天光,拉着管静道“你随我同去。”

    管静笑着点头。

    郡守让她过来,其目的便是让她与崔家打好交情。

    不想她什么都还没说,姨姨便已经想到了。

    她跟着柳福儿出了院子,望着她柔和的侧脸,心里很是感激。

    花园旁蜿蜒的水廊上,崔家族长夫人盛氏带着妯娌们和娘子们随着丫鬟行来。

    见到柳福儿,夫人们顿时浮出笑意。

    柳福儿同样笑吟吟的迎上去。

    两方见了礼,柳福儿便管静介绍。

    夫人们笑着点头,盛氏目光在管静身上极快的转了圈,便笑着夸赞起来。

    临来前,她已细问过崔十一,对柳福儿跟前的人多少都有些了解。

    对这位被柳福儿一手包办,嫁去邻城的侄女,她也是知晓的。

    听得盛氏如此,其他夫人也都没口子的赞了起来

    崔家的夫人们出入各类宴会不知多少,对如何得体又不失身份的夸人,她们很是驾轻就熟。

    相对比起来,管静就生嫩得多。

    没听两句,便俏脸泛红,本就漂亮的眼睛更是灿亮如星。

    柳福儿瞧着好笑。

    她摆了手道“这孩子心眼实,你们再说下去,她怕是要当真了。”

    夫人们听出柳福儿是怕把管静捧杀了,便笑着转了话题。

    柳福儿侧手一请,因着众人来到花厅。

    此时,花厅里已有几位夫人先来。

    孟氏正陪着几人聊天。

    见到柳福儿过来,众人忙起身行礼。

    柳福儿笑着还礼,将崔家夫人介绍给众人,尤其着重介绍崔三郎的母亲盛氏。

    众人立时还礼,并笑吟吟的自我介绍。

    盛氏含笑,每听得一人说话,便很适宜的表示自己认识她的荣幸。

    柳福儿微微挑眉,微微退后半步,将场地让了出去,同时看孟氏。

    孟氏与她对上眼神,笑着颔首示意,表示可以应付。

    柳福儿弯了眼,在众人说得热络之时,悄然离开。

    出了花厅,她轻吐了口气。

    前方,又有宾客随丫鬟过来。

    没等她开溜,宾客便已看到她。

    柳福儿搓了搓脸,以化解笑得僵硬的面部,重又迎了上去。

    待到把人送进花厅,她再次故技重施。

    这一次,她直接拐到侧面的小径。

    这次不错,直到进了自家院子,也没遇到人。

    进了门,她舒心的吐了口气。

    坐进软榻里,丫鬟奉上才刚冲泡的清茶。

    柳福儿美滋滋抿了口,靠近软软的迎枕里。

    半晌,赤槿从外面进来,见到柳福儿不由摇头。

    柳福儿笑眯眯道“都安顿好了?”

    赤槿点头,道“过会儿就要开席了,你是主家,不好不去。”

    柳福儿点头,眉头无奈的皱起,复又轻扬。

    “还有前院,”赤槿道“适才八郎君着人来说,各家族长基本都来了,让你抽空过去露个脸。”

    “郎君和老爷呢?”

    听得还要招呼外院的人,柳福儿顿时懒洋洋的。

    跟那些老于世故的人打交道,实在累心。

    “老爷在与崔族长说话,郎君不知道去哪儿了。”

    柳福儿。

    不用想,定是跟她一样,开溜了。

    门外丫鬟请安见礼。

    赤槿转头,见梁二撩了竹帘,阔步进来。

    她眨巴下眼,看了眼柳福儿,屈膝退下。

    梁二大步来到柳福儿跟前,把她整个往里移了移,一头倒在她身旁,叹息“累死了。”

    柳福儿歪头。

    要是没记错,他从迎客到现在,最多也就一个多时辰而已。

    梁二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