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福谋-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福儿对视线格外敏感,一转头便看到,“怎么了?”

    润娘心知自己越谕,忙低下头撅嘴道:“娘子自己看吧。”

    她示意柳福儿随她进门,指着睡得仰面朝天,呼呼打着小呼噜的梁康,道;“郎君哄小郎君靠墙站着,还说要站一刻钟才行。你瞧把小郎君累的。”

    柳福儿过去摸儿子胖乎绵软的小腿。

    梁康忽的哆嗦了下,小腿一勾一勾的,像是有点抽筋。

    “他才多大,你就折腾他,”柳福儿瞪了眼梁二,将手摊开,托着儿子的腿,力道轻柔的给他揉腿。

    梁二摸摸鼻子,小声道:“我是说让他站着,可你也该根据具体情况机变呀。”

    润娘翻着眼皮看他一眼,转了头,去柳福儿跟前。

    梁二瞄了眼低着头的柳福儿,心里哀叹。

    只怕刚才那个香香的澡要白洗了。

    又等了一会儿,眼见柳福儿半点也没有收手的意思,他试探道:“我去校场看看。”

    柳福儿低应了声,头也不抬。

    梁二心里叹气,悔不该一时得意,结果坑了自己。

    他郁郁来到校场,此时正是午歇,能容纳几千人的场地空空,便是看守都寻个阴凉地方打盹。

    梁二一脸严肃过去将他踢醒。

    看守从椅子上一骨碌起来,见礼:“都尉,你回来了。”

    梁二嗯了声,道:“人呢?”

    “他们,”看守看了眼空地,反应极快,“我这就去叫。”

    梁二扫他一眼。

    看守立刻明了,一路快跑的直奔营地。

    不到小半刻,兵士们便从几处营地涌来。

    梁二立在高台之上,冷眼瞧着他们慢吞吞找队形。

    待到都站定了,他上前两步,温声道:“我离开这里许久,大家都忘了我了吧?”

    “都尉好,”兵士们的声音响亮整齐。

    “好,”梁二呵了声,猛地拔高嗓门,道:“你们都散漫成这样,我能好吗?”

    音波从高台扩散,带着回响,如同冲击波,一圈圈震荡众人脑壳和心灵。

    偌大的校场,安静得没有半点声音。

    梁二背着手,缓缓睃了圈,道:“回去,重来。”

第三百六十二章 做好事得留名() 
六月一过,便是立秋。

    按照惯例,农忙过后,各家都要张罗家里的大事。

    只是今年瘟疫横行,流民游荡,江陵城的收成十分惨淡。

    百姓们认定今年不是个好年头,一致将添人进门一事往后顺延。

    谢大心里也有计较,便在某天柳福儿来府衙时,提及这事。

    柳福儿对这些讲究并不是很在意,便问:“你怎么想的?”

    谢大笑道:“一年变数太多,还是早些把事办了,心里稳当。”

    柳福儿笑眯眯道:“正巧我前两天才去问了大师,下月初六是个好日子。”

    她道:“梁二应该也在,还能一同参加。”

    “也好,”谢大点头,道:“物什什么一早就齐了,如此我便着人把东西挪过去。”

    两人商讨了细节,便去各自准备。

    待到成亲那日,柳福儿和梁二一早便赶到王二的小院。

    待到王二迎亲回来,两人便以大家长的身份主持。

    第二天一早,王二带着谢小娘子过来见礼。

    柳福儿送了对手镯,温和的道:“你们两个少时都吃了不少苦的,以后要互敬互爱,一起好好过日子。接下来的余生,你们要相互扶持。”

    谢小娘子用力点头,温驯的接过锦盒。

    梁二就严肃的多。

    “对娘子好些,早点开枝散叶。”

    王二点头,“知道了,姐夫,我会努力。”

    声音响亮的,便是立在门外的丫鬟都转头来看。

    谢小娘子窘得脸颊泛红,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

    柳福儿薄嗔的白了梁二一眼,心说,这种话等到两人独处的时候交代一声也就是了,哪有当着新嫁娘的面,大张旗鼓的说呀。

    入夜,柳福儿处理这几天积下来的公文。

    梁二在她跟前转悠了一圈,又一圈。

    柳福儿搁了公文道:“你有事?”

    梁二转过来点头,两只眼睛巴巴看着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柳福儿轻吸了口气,道:“我不是不让你走,只是再过几天山南那边粮食就收了。我一早就跟魏节度使打了招呼,他会想办法留下一船。”

    她道:“你带着一起过去,到入冬前应该够了。”

    “娘子,”梁二瞪大眼。

    梁帅在外行军已大半年,唐皇能号令的地方有限,边关的粮草从来都十分紧巴。

    尤其今天流民四下流窜,各城郡的收成皆影响巨大,唐皇能分出来的粮定然就更少了。

    只是如今但凡只要不傻,就都知道粮食的珍贵。

    魏堰素来精明,怎滴会这么轻易就答应了?

    梁二道:“你用什么与他交换?”

    “能有什么?”

    柳福儿笑道:“你忘了,我旁边有个供不应求的大山,只要从那儿运一船回来,便够粮食的钱了。”

    柳福儿所指,便是距此不远的寻阳。

    早前瘟疫蔓延,段郡守佯作全然不知,还拒绝收留流民,反而赶往江陵的恩情,她可是要报答的。。。

    “辛苦你了,”梁二摸摸她耳垂,柔声道。

    “为了你,不辛苦,”柳福儿笑回。

    梁二一脸感动,抱住她,柔柔的亲吻。

    柳福儿淡笑领受。

    翌日,柳福儿来到府衙。

    谢大递给她一封朝廷下发的公文。

    柳福儿一扫而过,道:“峡州和襄州都离咱们这儿不远,既然他们也爆发瘟疫,怎滴不派人过来求助?”

    谢大将公文收好,道:“有件事我没与你说。”

    他道:“年前时,我经过峡州,咱们的船险些被扣。”

    柳福儿眯了眯眼。

    谢大笑道:“我猜他大抵是觉着咱们不会援手,这才绕了个弯子。”

    柳福儿轻哼一声,心里万分鄙薄。

    她是那等小肚鸡肠的人吗?

    她道:“那襄州怎么回事?我记得那位郡守跟梁家关系不错。”

    “听说早在年初,两家就结成亲家。”

    柳福儿微张了张嘴。

    所以他们这是要联手了?

    想想两州所处位置,柳福儿顿时不好了。

    她道:“我去寻包娘子,你立刻寻些好手跟船,让他们护送包娘子去剑南。”

    谢大道了声是。

    柳福儿脚步匆匆的直奔包娘子那间药香满溢的小院。

    包娘子正在晒药,见她过来,便撒手过来,道:“怎滴了?”

    她十分自然的把手搭在柳福儿腕上。

    柳福儿一翻手,拉住她,道:“把早前整理的,关于这次瘟疫的记录和方子拿着,我送你去剑南。”

    “去哪儿作甚?”

    包娘子诧异。

    柳福儿心急,便道:“你先去拿,咱们路上说。”

    包娘子只得带着东西随她出门。

    路上柳福儿将两州特地兜了个圈子的事讲了,又道:“这是千古扬名,造福一方的功德。谁能担保没人起贪念?“

    她道:“为了以防万一,我也只有小人一把。”

    “你带着东西过去,不管怎么样,也不能让别人把你们的功绩给占了。”

    包娘子侧目盯着她,笑了。

    “你笑什么?”

    柳福儿瞪她。

    包娘子摇头,道:“你该不会是觉得他们故意找唐皇来压你,才故意找事。”

    “我是那样的人吗?”

    柳福儿死咬着牙不认。

    包娘子失笑,没揭穿她的嘴硬。

    柳福儿道:“峡州襄州两城刚好一南一北夹着河道。”

    “他们联手正好形成一道屏障,万一他们使坏,完全可以把江陵挡在外面。”

    “这对我们十分不利。”

    包娘子点头,心说这跟她去剑南抢占先机有什么关系?

    柳福儿道:“你们可是拿生命救人,总要让人知晓到底是谁做的吧。”

    包娘子摇头。

    好吧,算她解释通了。

    她道:“那城里的郎中呢,也都一并署名?”

    柳福儿点头,道:“这个我一早就准备好了,你把单子一并送去就行。”

    两人说着话,来到府衙。

    谢大已立在院子里等着,见包娘子过来,他将手里的信递过去,道:“把这个交给朱小郎,他知晓该怎么做。”

    包娘子谢过,将信收好,沿着角门去阜头。

    谢大叫住柳福儿,道:“我有些想法,想与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

    柳福儿朝包娘子摆了摆手,往谢大跟前行来。

第三百六十三章 怎么可以联合纵横?() 
两人相携进了屋里。

    安坐之后,谢大道:“峡州和襄州关系实在太近,尤其峡州。”

    “要想往山南去,峡州旁的河道便是必经之地。”

    柳福儿点头,道:“你打算怎么做?”

    谢大道:“此次之事便是机会,我们可以以梁家故交名义,将郎中全派往襄州,城主可以写信往峡州,说明情况。”

    他道:“此时天气炎热,瘟疫定会更加凶猛,早几天晚几天,情况会相差巨大……”

    “不行,”没等谢大说完,柳福儿便否了。

    “百姓是无辜的,”她道:“那些人为了私心,可以无视百姓的命,我们不可以。”

    “不然岂不跟他们一样了吗?”

    谢大轻叹了口气,道:“我就猜到你会拒绝。”

    “那就各派一半吧,”他道:“不过细节由我斟酌。”

    柳福儿吸了口气,微微点头,道:“别太过分,也别牵扯到百姓。”

    “我尽量,”谢大笑着点头。

    柳福儿起身,谢大又道:“早上时接到魏郡守来信,他已提前收了些粮,问我们几时要。”

    “尽快吧,”柳福儿想想又道:“咱们现在有多少粮?”

    “除开平日开销,应该够柳家军一月所需。”

    言外之意,要是去打寻阳,还是可以支撑的。

    柳福儿斜眼看他。

    有时候真觉得他就是她肚子里的蛔虫,她想什么,他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谢大含笑,道:“城主尽管礼下于人,其他的有我。”

    柳福儿微翘嘴角,又强自压回去,道:“那就有劳谢长史了。”

    柳福儿摇了摇头,快步出去。

    谢大笑着送了柳福儿,回转来叫娄大,道:“去问问王百夫长,这次瘟疫之事,哪些郎中做事比较稳妥尽心,哪些偷懒耍滑,做事糊涂。”

    “不用问王百夫长,我就知道,”娄大是本地人,又干的人力活计,每日里见过的听过的不知多少,对各坊市的家长里短皆信手拈来。

    谢大淡笑道:“那正好,你将我说的分成两拨。”

    他略微凑近到娄大耳边,低声吩咐。

    娄大认真的记在心里,末了道:“长史放心,我一准办妥当了。”

    他快步往府衙外去。

    下晌时,两艘快船一前一后出了城西的卡口。

    娄大悄然回到府衙,正要进去,子输将他拦下,道:“长史正在谈事。”

    娄大笑着退后两步,去回廊等着。

    子输转眼看他,想了想又过来,道:“这边说不好几时结束,你若没有急事,就等明天再来。”

    娄大点头,走到通往大门的甬道上,顺风听到吕三郎的声音从厅堂里传来。

    他转过头,正好看到吕三郎的身影。

    他微挑了下眉头,又朝子输笑了笑,才出门。

    绕过府衙,他立在墙边,等了好一会儿才见吕三郎满脸通红的出来。

    他歪头端量吕三郎,若他眼睛没瞎,这吕三郎绝对是吃过酒了,且还没少吃。

    娄大心里泛着嘀咕。

    吕三郎那一帮素是靠着家里蒙阴,耀武扬威。

    要说做事,可比不上自己。

    谢长史到底有什么事要跟他商议?

    娄大边走边琢磨,直到进了家门也没能想明白。

    而在府衙,谢大面色微凝。

    他叫来全四,道:“前几天,徐家有船来,这事你可知晓?”

    全四点头,道:“徐家不是来给小郎君送贺礼嘛?”

    他看谢大,这事大家都知道啊。

    谢大道:“送贺礼的船当天便出了城,其后还进了一艘从淮南来的船。”

    他道:“是伏家三郎带着师友,偶然途径这里。”

    “你可记得?”

    “是有这事,”谢大病愈之后,全四便负责城里治安。

    不过他的管辖有点广泛,下属也遍布各处,主要任务便是暗查细作。

    “那你手底下的可曾探知,那里面有一个是杜家的远亲?”

    “这个我知道,”全四道:“不过他那说辞经不得考究,我估计就是跟杜家沾亲带故,也是出了五服的。”

    “不可大意,”谢大面色微凛,道:“你可别忘了,城主可还赏了杜郎君一刀呢。”

    全四轻咳一声,那个他怎么能忘呢。

    船舷上的血,他也有份收拾的。

    据说,杜五现在可是三条腿呢。

    “我这就派人去淮南,仔细打听一下。”

    “再查查那个符家吧,”谢大道:“如今这地界,符家也还勉强排的上号。”

    “我这就去办,”全四要走又被谢大叫住。

    “我送了些人去峡州,这段时间你留意些,适当时候帮着鼓噪声势。”

    全四点头,快步出门。

    谢大交代这几件事,除开最后一个,其他两个都费时费力。

    他必须尽快进行才行。

    而在城主府里,柳福儿命重槿尽快赶出些热天也能放得住的吃食。

    赤槿将这段时间赶出来的秋衫冬袄全都打进箱笼。

    老常则去寻船,只会每日往府里送菜的菜贩多送些菜来。

    梁二悠哉的去了小跨院,继续陪着梁康玩儿靠墙站,你追我跑游戏。

    还真别说,经过这些天的折腾,梁康走路明显稳当了,就连叫羊,发音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