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石道-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也把它放在选好的肉石旁。

    此时,九龙又把目光放在了一方蜡石上,此方蜡石是典型的冻蜡,呈红黄色,油性足,没有上油便闪闪发亮,堪比黄龙玉了。

    九龙目测了一下,约40公分,够大够气派。

    他试探性问了问娜姐,这方石头开价多少,对方直接伸出一双手指,开价十万。

    九龙太喜欢了,可是看到这个价格,还是超出了心理价位,只好放弃。

    最终,这两方选好的石头都是开价一万,在小苹果讨价还价后,都打了五折,收入囊中。

    王天然老师此次收获也不低,他看中了不少食品系列奇石,统统拿下。

    铁蛋儿和九龙不同,他尽找贵的买,九龙看上的那方冻蜡,也被他以八万价格拿下。

    山寺桃花更有意思了,她专门挑有古典造型的,最好是能体现瘦皱漏透的,大小无所谓,只要见到就往包里塞,当然,她并没有忘记付款给娜姐。

    小苹果更绝,她根本不是按个来买,而是直接看上一大堆,叫娜姐打包,统一按某个价格收购。

    当然,这价格是商业秘密,小苹果并没有和九龙细说。

    沿途捡石、淘石,不体验不知道,一体验洗心革面。

    岂止石头生成的环境恶劣,就是淘宝的环境,也并没有想像的那么美好。

    这里没有网络,无法打电话,上厕所更是遭罪,远远就闻到简易厕所里的臭气熏天,到了里面,连落脚地都没有,屎尿横流,对习惯上干净厕所的九龙来说,简直无法忍受。

    铁蛋儿笑九龙愚蠢,一个大男人,随便找个地儿,站着就能解决,干嘛非要这么讲究。

    可九龙不这样看,毕竟同伴有女士,怎么能如此不讲文明。

    女士就更惨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山寺桃花从厕所出来,整个人脸色苍白,作干呕状。

    总算熬过了一夜,回望玛瑙湖,几乎每个石友都读懂了彼此眼神里的惆怅和担忧,以及从今往后真正善待和珍惜每一处绿植,每一地水源,每一颗石头的紧迫。

    住了一晚,一行人并没有原路返回,而是朝乌拉特后旗开去。

    望着这片干旱贫瘠的沙漠,虽然淘到不少好石头,可是没有捡到一方戈壁石,大家再没有去时路上的欢呼雀跃。

    戈壁石,缘何有这样的魅力,即使条件艰苦,还令无数有识之士竞折腰。

    同行的小苹果给出了她的理解。

    九龙问:“你为甚那么欢喜石头?”

    答曰:“因为我就是一枚石头。”

    九龙又问:“那你欢喜什么样的石头?

    答:“欢喜我身上缺乏的那些特质的石头。”

    九龙再问:“哪种石头有你缺乏的特质?”

    答曰:“只有戈壁石。”

    小苹果的心里似乎只有戈壁石了,在她看来,戈壁石,它地把自己面对世界,自地狱之火熔炼后,放浪形骸,电光火石之间,倏然寂寞。

    任凭狂风挟持,噼里啪啦;也随暴雨滂沱,劈头盖脸。

    一时烈日暴晒,一时冰雪尘封。

    百千万年,棱角尽磨,火气尽消。

    小小的石头,恰如我们的人生,历尽劫难,孤独前行,肌肤皲裂,意志摧折。

    前方的路没有陪伴,只有坚持。

    成功了是经历,失败了也是经历。

    繁华也好,落寞也好,圆润但是坚硬,多彩但是奢华。

    石上内敛的精光,就像我们突破艰难险阻后从容的微笑,沉默中心性平和,只是那些峥嵘的岁月早已湮灭,无人见得了。

    真正的情怀,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图腾。

    显然,小苹果对石头的出离早已经上升到人格化的赏石观了。

第三百五十七集 筋脉玛瑙() 
经过五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乌拉特后旗。

    旗,起初很纳闷的一个字,后来豁然开朗,相当于咱们其它地区的一个县级行政机构。

    来到乌拉特后旗,才知道,天哪,乌拉特后旗竟然在阴山脚下。

    小学的课堂上,谁不曾摇头晃脑地背过汉乐府民歌呢:

    刺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

    查了地图,才知道,阴山东西走向1200多公里。

    可以形象地说,北京在阴山的东头,乌拉特在阴山的西头。

    而山寺桃花最钟爱的贺兰山,那个阿拉善的贺兰山,那个岳飞满江红里的贺兰山,竟然南北走向,横亘在阴山山脉以南。

    贺兰山,不仅是由银川进入阿拉善的地理标志,也不仅是淘石之路上必经之山的亲切。

    距离阿拉善东南30公里的贺兰山主峰一一一巴音笋布尔的山脚下,有座南寺,里面供奉着仓央嘉措的灵塔。

    山寺桃花曾经为此登临过主峰海拔3500多米的敖包。

    有石友曾说,“山寺桃花”四个字,其意其境,简直可以媲美仓央嘉措。

    山寺桃花说她也是第一次来乌拉特后旗,对于习惯了阿拉善淘宝的山寺桃花来说,其圣地般的位置,早已经深入人心,不可撼动,所以一开始对距离阿拉善还要往北的乌拉特之行委实有点摇摆。

    还是小苹果厉害,她鼓动山寺桃花说:“你不知道吧,乌拉特也是戈壁石真正的主产地之一,石种丰富,资源庞大,再加上地域与文化造就的差异,兴许能淘到人家视之鸡肋而我们又特别向往的石头呢。

    “你知道么,尤其是当地玛瑙湖所产的戈壁蜡石,油脂感令人发指,色彩绚丽迷人,独特的地理环境的赋予,很容易出现你喜欢的景观石。”

    小苹果的这番话,令山寺桃花跃跃欲试,最终瓦解了山寺桃花内心的举棋不定。

    山寺桃花心想,在追求可观可赏可游可玩的景观石之路上,风凌的景观,英石灵璧太湖的景观,还有水石的景观,早已经炙手可热,倘若去玛瑙湖能拥有一颗玉化纯粹的戈壁蜡石的景观的话,岂不美哉。

    可惜玛瑙湖之行,并没有给山寺桃花多少美好印象,毕竟连象样些的戈壁石都没捡到,更别提景观蜡石了。

    来到乌拉特后旗,她满眼都是期待。

    乌拉特后旗位于内蒙古西北部,属巴彦淖尔管辖,是内蒙古19个少数民族边境旗县之一。

    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95。25公里,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乌拉特后旗辖3个镇、9个苏木,面积2。5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的少数民族边境旗。

    乌拉特后旗境内有狼山、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善岱古庙等景点,曾被评为“2012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旗”,位列全国第六名、自治区第一名。

    这里石馆林立,数不胜数。

    9月22日上午9点,为期8天的“2013”乌拉特后旗首届戈壁奇石展销会隆重开幕,前来观看盛会的群众络绎不绝,那达慕会场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各种车辆聚集于此。

    后旗是西部最大的石资源产地之一,盛产玛瑙、蛋白玉、碧玉、树化玉、水晶、黄蜡石、风凌石以及各种宝石级的矿物晶体40多种。此次首届戈壁奇石展销会举行的同时,在乌拉特后旗的市属所在地巴彦淖尔还举办了第三届全国观赏石博览会,也是市、旗两级观赏石协会依托当地良好的资源,联手打造的一届纯牧民戈壁石展。

    展会风格独特,广受好评。

    展会同期还举办了大型石展、精品展、玛瑙湖赏石采风探宝、露天宿营、篝火晚会、民族文艺表演、大型书画笔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欣赏了多个石馆,以及即将开始的展会上的精品展,又遇到了来自各地的一线石友后,才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的孤陋寡闻。

    全境人口只有近7万的乌拉特后旗,早在2007年就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观赏石协会。

    继而创建了石博城,有100多家商户进驻。

    乌拉特后旗的石农、石友们,不仅本地相互之间的交易甚密,与附近临河、银川、乌海、中后旗、阿拉善等的互动也经年频繁。

    大家呼朋引伴,都将展会当成自己家门口的一场盛宴,从这热情上就可以一窥究竟。

    随着每年一届的观赏石文化旅游博览会的成功推介,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石商、石友、玩家、藏家前来相互交流。

    乌拉特后旗的石友们,尤其是活跃在石界的大多数精英,他们无论在石种的推广上,还是具体到展馆的设计、底座的演绎、空间的展示上,理论与实践方面都不亚于其他各地,可谓在当地以及周边地区形成了核心的引领力量。

    九龙在展会指定的奇石展销交易市场仔细的寻找着自己心目中的奇石,他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石种,当地人称之为筋脉石,问小苹果是怎么回事,小苹果连称九龙没见识,怎么连这个都不懂。

    小苹果说这个品种也是刚出来几年,她也特别留意。

    经营这个摊位的男子,也就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名叫博凯,包头市人,一开口,鸭公大噪门,讲起筋脉石头头是道,他把一框红筋脉石放到九龙面前,边吆喝边介绍筋脉石的脉纹分类。

    第一种:树籽脉纹。

    树籽脉纹形同树籽散布于籽料上,树籽脉纹与筋脉籽料色彩不同,通常“玉化”程度高,籽料和树籽脉纹晶莹剔透,招人喜爱。

    第二种:鱼籽脉纹。

    鱼籽脉纹形同聚合在一起鱼籽,颗颗外鼓,晶莹剔透,通常“玉化”程度也是很高的。

    第三种:龙眼脉纹。

    龙眼脉纹形制类似鱼籽脉纹,特点是突出的小鼓包上还带有一圈“眼睛”,如同突鼓的龙眼。

    此种筋脉石较为稀有。

    第四种:花鸟画脉纹。

    这种脉纹非常珍贵,其纹理如同中国花鸟画中的树枝、花朵,纹理清晰如同微雕,整个籽粒如同微缩版的绘画,令很多画家和雕刻家扼腕慨叹,感叹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第五种:自然脉纹。

    这种脉纹属于抽象形纹理,虽不具象,但符合形式美的原则,简洁大方,舒朗大气。

    第六种:巧色脉纹。

    这种巧色是针对花鸟画脉纹和自然脉纹而言的。

    很多精品籽粒脉络和花朵上神奇般的出现巧色,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一粒精品筋脉石籽粒上出现三种以上色彩包括巧色,那么其价值成倍增加。

    “请问一下,这个筋脉石是哪产的,怎么形成的呢?”

    九龙是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对没有出处的石头,他是不会轻易去碰的。

    

第三百五十八集 卓玛讲石() 
“这个……”博凯抓了抓头皮,似乎不知怎么介绍好。

    “帅哥,还是由我来介绍吧,这个我熟。”

    此时,一位在摊位上默默挑选筋脉石的女士抬起头来,对博凯说道。

    这位女士长发飘飘,长着鹅蛋形的脸,脖子上挂了几条筋脉石玛瑙串成的项链,年约四十出头,很有文艺范。

    “这位是卓玛老师,我们筋脉石界的精英,由她来介绍最好了。”

    博凯如释重负,连忙给九龙介绍这位女士的身份。

    卓玛老师也不客气,详细介绍了筋脉石的前世今生。

    筋脉石是戈壁奇石的一种,主要产自内蒙古和外蒙古的戈壁滩上,新疆戈壁也有少量。

    它是几亿年前海洋火山爆发喷射出的岩浆冷却而成,又历经海水的侵蚀和戈壁黄沙的磨炼,使其表面形成各种自然纹路,酷似人体筋脉,因此得名筋脉石。

    2007年牧民在戈壁滩发掘筋脉石至今已六年之久,在这不到十年时间里,筋脉石以它奇特的面貌华丽现身,受到国内外玩石、宠石、爱石等人士的追捧。

    一般筋脉石体积较小,尺寸在1。0…5。0cm之间,是藏家理想的微观奇石收藏石种。

    内蒙古筋脉石产量少,包浆好,质地比较圆润,但是颜色比较单调,透着一种质朴、内敛的美感。

    2009年外蒙筋脉石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它们色彩斑斓,通体脉纹纵横,形状各异,天然去雕饰,是可以直接佩戴在身上的天然微观奇石,能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和风采。它们仿佛复制了世间万物,犹如大地的“舍利”般珍稀不可再生,也是一种新的宝石品种。

    筋脉石的形成过程有数亿年之久,主要为二氧化硅玛瑙质地,并含有铁和铜的成分,硬度达到7…8,它历经沧海桑田,被风沙雕琢和矿物质长时间侵染而演变形成。

    1。5亿……3亿年前,形成筋脉石的戈壁滩还是一片茫茫大海,经常会发生岩浆的运动,形成火山喷发,喷发层数达十层之多,中间夹红色砂砾石或粘土层,单层厚由2—3米,到35米不等,最厚地段总厚达296米,对成矿意义最大的层位是气孔充填型杏仁状玄武岩。

    海底深处的玄武岩浆喷发或溢流出来,在海水中迅速冷凝,岩浆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被冷凝其中,气体占位使玄武岩形成了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空间气孔或裂隙,为后来充填成矿预备好了地方。

    大批玄武岩浆喷发后,二氧化硅或含碱性金属阳离子很高的热液呈胶状富集,沿裂隙挤上来,在高温高压作用下,无孔不入,一旦钻入玄武岩气孔,便被冷凝成玛瑙等气孔充填物。

    玄武岩气孔的形状,如同铸造工艺中的模具,硅胶热液如同铸造中的铁水,气孔的千姿百态,决定了充填物的千奇百怪。

    这些玛瑙填充物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筋脉石的雏形,并历经海水的侵蚀。

    由于气候的变化,气温降低,由海洋蒸发出来的水,在陆地上结成冰川,不能回到海中去,因而海水减少,浅海就变成陆地,此外,河流每时每刻都在把泥沙带入海中,天长日久也会将一部分海滨冲积成陆地形成茫茫戈壁滩。

    因此,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为筋脉石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戈壁滩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

    干旱、狂风,昼夜温差变化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岩石的物理风化很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