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国术无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之国术无双- 第5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洛阳守城时,裴仁基倒是跟李世民天策府军马狠狠打了几仗,却是不落下风。

    最重要的是,他的儿子裴行俨也是一员难得的猛将,如今已是洛阳徐子陵手下第一将领,声望很高。

    因此,裴仁基此次被苏辰调来长安,协助都城防御事,是为了彻底清除李渊在军中的影响力。

    裴仁基的想法很好理解,他在洛阳时,被李世民手下尉迟敬德军马突袭后军,很是死了一些裴家后辈,甚至自家小儿子也死在军中,因此对李世民深恨不已,哪里愿意见到那家伙躲在一旁隔岸观火?

    “突厥打不打暂时不重要,毕竟是马背上长大的野兽,并不会开府建制,牧养黎民,他们就象强盗一般,杀了抢了就会跑掉,终究不会对大吴天下有着什么威胁,反而是秦王李世民的天策府,潜力巨大,这是足以改朝换代的力量。

    一战夺取长安,破了李世民的根基,也斩断了锁住他的缰绳。

    毫无顾忌的李世民能发挥多大的破坏力?裴仁基最是理解。

    吴军一旦跟四十万胡骑苦战,必会迁延日久,让李家二子逐渐壮大,到时候事情很可能会再起变化。

    所以,无论从公还是从私,他都想要先行破了那股天策军,斩杀李世民。

    ……

    “陛下不可啊!”

    一个白胡须老头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满脸正气、声嘶力竭的喊道。

    “突厥狼骑破坏力量惊人,若是不加理会,只顾攻伐李世民的天策军,必会令江南江北生灵涂炭……百姓何辜,受此大难?老臣以为,如果无人拦阻那些胡骑,不但天下残破,生民泣血,恐将重演永嘉旧事,到时悔之晚矣……”

    所谓永嘉旧事,他指的是五胡乱华……

    苏辰芯片记录了许多历史资料,虽然不求甚解,对这件事印象却是十分深刻,每当思及也是怒愤难平。

    当时西晋八王之乱后,匈奴、鲜卑、羯、羌、氐等外族入侵,汉人十室九空,被胡贼随意残虐杀害,不如鸡犬,这是十分悲惨的一段往事,史称“中原陆沉”、又叫“中原沦陷”。

    这老头名叫樊子盖,字华宗,庐江人,也是隋朝老臣。历任枞阳太守、辰州剌史、武威太守、金紫光禄大夫、民部尚书、东都留守等职,为官清廉谨慎,不纳贿赂,治军严格,因平叛有功,曾封爵建安侯。

    自天下大乱之后,樊子盖就对隋朝绝望,挂印归家后不问世事。

    苏辰在江南所行仁政被他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感叹着天下终逢明主。

    又加上石之轩的另一身份裴矩盛情相邀,他心动之下,不顾七十余岁高龄,毅然出仕吴朝。

    平日里,他尽心尽力为新朝谋划,做事手法圆熟老辣,对苏辰辖下内政帮助极大。

    樊子盖听得裴仁基上奏放任突厥兵马胡来,他哪里还能忍得住,差点一口老血吐了出来。

    当即老泪纵横,苦劝不已。

    从隋室走过来的老人,总是看遍了这些年的生民疾苦,对君王的一意孤行那是深有顾忌,更何况这人生性耿直,心有所思立刻谏言,生恐苏辰一时糊涂,被裴仁基说动了。

    樊子盖一边说着还一边恶狠狠的死瞪着裴仁基,看对方的眼神如同要吃人。

    所有大臣都看明白了他心中所想:“百姓何辜,奸贼如此心狠,出此绝户计……”

    如果不是在金殿上,苏辰都怀疑这老头会冲上去厮打。

    这两人一发言,长生殿中登时乱成了一锅粥,各有数位十数位文臣武将随声附和。

    有赞同裴仁基的,也有附和樊子盖的。

    寇仲看得目瞪口呆,只觉得这些人出发点虽然不同,却也不是无理取闹。

    自投靠新兴的大吴朝以来,因为新朝尚未一统,有心的无心的总想混个从龙之功,行事也算是克己奉公,勤于王事。

    这时候若能表现出才干忠诚,简在帝心,以后必可福泽家族,富贵延绵。

    所以,此时争论国事,为君分忧,大多数人出自真心,故而情真意切,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就算是寇仲,也完全听不出到底谁说的才是正理?

    ”怎么选择,才能对大吴最是有利?“

    苏辰挠了挠鼻子,听两伙人争得面红耳赤,还有一伙人站在中间不停劝架,这是中间派,长生殿中如同菜市场一般,心知这才是朝堂真相。

    世人说及明君,总会谈到君王善于讷谏,从善于流,亲君子远小人等等。

    其根源自然是因为,无论是哪一件事情,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做法,就有着不同的结果。

    有些时候看起来是坏事,实际上得到的结果反而是好事,反之亦然。

    毕竟,谁都不知道后事发展,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尽善尽美。

    这时候就需要多方考量,权衡利弊了。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能当上大臣的多是一些智谋高深、见识广博之辈,让这些人群策群力,得出最好的结论,君王再优中选优,自然就是明君。

    至于那些一意孤行,只顾自己下令,从不理会臣下所言的君主,当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因为他也只不过是一张嘴巴而已,能下令让人不敢反抗,却挡不住别人腹诽,甚至在背地里大肆谈论、诋毁。

    以一人之口去抵挡天下悠悠众口,下场可想而知,这就是昏君了。

    苏辰如今坐在这个位置,就渐渐的体会到了这种“君王的苦恼”,自己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为昏君。

    他当然明白,以效率的方式来看待问题的话,此时最快鼎定中原的做法当不是先打突厥,而是先以孝义之辩,去斥责李世民,把他声望打压下来,再用雷霆之势把这位“未来的唐太宗”干掉,就如后世某人来一个‘攘外必先安内’。

    等到再无内患,就可集合中原所有实力,令行禁止,跟突厥来一场决定国运的会战。

    杀戳胡骑,追亡逐北,犁庭扫穴,报得生民血仇,到时自可获得万民称颂,是为明君。

    但人心可欺,天心难欺,苏辰竟然发现,这种事半功倍的做法,他此事已经不能选择。

    ”明明可以挡住突厥人,至少可以救得数千万黎民百姓免于苦海,却去为了所谓的王图霸业而装做不知,别人会怎么看?又怎么能过得了内心这一关?“

    得与失,有时候并不是那么清楚明白。

    ………………………………………………………………

    感谢书友20170223224543552打赏500起点币~~

966 无法无天(上)() 
“还是因为实力不够啊,如果能朝夕之间就灭掉李世民,又哪来的左右为难……我终究没有枭雄之心,见不得胡骑肆虐的种种惨状。”

    苏辰暗暗叹息一声,已是有了决定,就算是给了李世民发展壮大机会,给吴朝平添许多波折,也必须先行应对胡骑,事关民心,事关气运,却是含糊不得。

    “我明明心里也是这样想,但为何还是如此不爽呢?这些臣子用道德的名义绑架君王行事,如此行径,着实令人难受。难怪历史上忠臣一定命不长久,原来根源在这。”

    他敢肯定,只要自己认同裴仁基所言,不去理会突厥骑兵入侵,而是先行对付李世民,行【安内】之实,殿上虽然不会有着什么阻碍,但暗地里却会有着一股海潮般的力量,自发的把自己的名声搞得奇臭无比。

    正当他坐直身体,准备开口,突然心里一动。

    “不对,也不能一口应承樊子盖等人所请,答应得太快的话,就表露出了某些倾向,那些本就心存疑虑的文臣武将,都会觉得君王心善,尽做傻事,看不到多少胜利把握,从而平生事端……甚至有可能会暗地里跟李世民相通,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留中不决,既不让樊子盖这些心念黎民的忠贞之士寒心,也让那些为搏取功名想要从龙的投机分子以希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样,就算明日我再做出决定,先行打击胡骑,如裴仁基等人心里仍会有着念想,认为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走到最后……”

    “咳……”

    苏辰轻咳一声,待到长生殿内安静下来,才貌似为难的说道:“此事重大,朕得好好想想,今日暂且搁置,明日再议……”

    当下使了个眼色,就有太监高喊退朝。

    苏辰急急散朝,还有着一个原因,就是芯片突然动了一下,似乎有着异变发生。

    这事关系到他的根本,此时已没有心思玩朝堂奏对把戏了,得回去好好研究。

    ……

    回到寝宫,苏辰挥退左右,细细体味芯片的变化。

    那一道宛如长河浪涌的金色气运河流,此时已经慢慢变得细小,最后如潺潺溪水,注入叶片。

    因为分化气运分身而损耗掉的第四个叶片已经重新长了出来,第五个叶片只是长了小半片就没了动静。

    玉色花骨朵还是那么泛着莹光,没有开放的迹象。

    到了此时,气运基本不再怎么增长。

    每日收集的气运,甚至还比不上五岳世界传来的气运流,可以看做已经停止。

    “按道理说,打下长安,推翻唐皇李渊,立大吴皇朝,应该不止这么一点气运,这还比不上当时洛阳一战的收获呢?”

    苏辰仔细看来,就发现不对了……

    当初打下洛阳,收宁道奇,杀四大圣僧、折服慈航静斋,声望传播天下之后,他立刻增长了庞大气运,长出了三片叶子。而打下长安,推翻李唐,只长了区区一片叶子。

    “这是为什么呢?”

    “两次事件,还是有着一些不同的。”苏辰眉头展开,似乎想通了一些东西。

    占下洛阳,是走出了从南统北扎实根基极其重要的一步,从那之后,只要广积粮,缓称王,就可以洛阳为跳板,进可窥视中原,退可割据一方,所以能够称王,牧养一方。

    而此次占据长安,乃是兵行险着,虽然打下了唐皇朝的政治中心,但在天下人眼中,大唐根本还在。

    尤其是在天地意志眼中,李渊等人本就不是真命天子,长安朝庭对后世的影响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真正的实力全在李世民那里。

    只要李世民的势力犹在,大唐这份气运自己是得不到多少的。

    气运之所以停滞不前,也是因为突厥入侵,李世民虎视在侧,前途未卜。

    如果胜了,自然是气数大涨,有着质的突破。

    如果败了,那很可能就会气数削减,想维持先前的局面都不可行。

    说不定还会有着反噬,气运掉光……

    那时才是真的有很大。麻烦。

    这一点,也能看出,此时自己仍然有着失败可能。

    突厥入侵这一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打,或许还有着生命危险。

    以至于这方天地仍然认为李世民有着一统天下的很大可能,不再看好自己,气运也就没有多少进帐了。

    天心大部分时候代表着民心,既然天心如此,百姓看法可想而知。

    “这事,还真的需要慎重了,不知李世民和突厥人到底准备了什么样的阵仗来对付我?”

    苏辰心里警惕了一些。

    分析了眼前形势,他越发明白了,先前在大殿之中的争执,在自己这里其实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气运的增减也告诉他,这一仗,任何取巧的行为其实都不可行。

    必须堂堂正正把敌人全部摧毁,并尽最大可能保存中原大地的原气,如此方能获得最多气运。

    若是收获一个残破的江山,最后的结果或许会让自己很失望。

    ……

    当然,在长生殿中芯片的异动并不是气运的大小变化,而是差点被苏辰忘掉的左云天的灵魂烙印。

    在时空通道之中,曾经对苏辰进行夺舍的这片小小灵魂烙印,本就被苏辰用芯片直接保存镇压在最深处,作为穿越时空的坐标引子。

    这份烙印一直以来沉寂若死,苏辰也没想过要彻底清除,此时却不知为何动弹起来。

    “微微散着金光……并非他自主发动,这金光有着悲悯、慈祥、兼济众生的一种博大,气数竟然旺盛了起来,有了一丝生机……”

    “而且,这份烙印多了一种微弱的反抗力,想要脱离飞走,对了,这份气数并非此方世界的东西,难道在那个世界之中,左云天躺在床上,还能干出什么大涨气运大增功德的事情来?”

    苏辰有些疑惑,又加大了一些镇压力度。

    对于这个意图夺舍自己的左云天,苏辰可没有半分怜悯。

    无论是什么原因,这人重获生机,他都不可能放手。

    一个随随便便就能见到四阶高手的世界有多么难得,他此时无比清楚。

    这就代表着那个世界存世力量层次很高。

    不会象现代社会、五岳社会,或者是大唐世界一样,到了某一个境界就上升无路。

    只能无目的破碎虚空,去茫茫时空之中搏一个未知前程……

    那也太过凶险了。

    在那种能容纳更高境界的世界之中,自己才可以获得更大进步,也能知道五阶怎么突破,甚至知道其上的六阶七阶究竟是什么模样?

    练到哪一步方可长生久视,达到不朽。

    可怜苏辰如今只是冥冥中知道自己下一步的目标,让芯片中这七片叶子全都长出来,花朵盛开,就可能会五气归元,成就元神……

    具体修练进程,他已是一无所知。

    所见过的所有道家秘籍和神功秘典,最高也只描述到了破碎虚空这一步,也就是他现在的阳神阶段。

    甚至两个阴神阶段拼死搏杀也能极其巧合的破虚离开。

    这么说来,他已经走到了此世巅峰,已经没人能指导他的前路。

    “这就是另类的【无法无天】吧!”

    “没有法,就无从问鼎天道!”

    修行之道,法财侣地,连修的什么法都不明白,也没有对自己能起到帮助的道侣,此时再有财有地又能如何?

    无非跟某些前辈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