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头来看现在的中苏之间的分歧,有没有可能通过对话和谈判得到解决呢?
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同盟出现分歧的时候有一个谈判的平台,双方可以谈,最后化解危机。
其实中苏之间不是没有谈过,1958年赫鲁晓夫来中国,双方就在谈;1959年赫鲁晓夫又来,后来天字第三号人物和工贼也都去了,但都谈不拢。为什么?
因为双方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话语权和主导权的关系。
关键要看分歧在什么地方。
在来到了美国的这些日子,凯瑟琳基本明白,欧美之间的分歧本质上是双方利益的差异,或者说,是商业利益的关系。大资本家用他们的一套规则在玩。双方谈的是利益,利益最好谈了,利益可以分割,利益可以让渡,无非你多一点,我少一点,总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就好像是博弈,大家都在下国际象棋,这边就没什么了。
但是,中苏之间谈的不是这种规则内的利益问题,而是原则问题,就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是规则的问题。
这时候是什么情况?
苏联人想玩五子棋,而中国人想要玩围棋,这时候根本不是下棋的问题了,而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
双方这时候根本就没得谈了。
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更要重了,不行啊,两盘棋,咱们做的地方不够了啊,这时候,他们便都是看对方不顺眼,想要pk一下。
而坐得远远的山姆大叔看着挤在一起的两人,便觉得有机可图,便带着棒棒糖,过来搞yòu。拐了。
总而言之,艾尔莎的妄想,那是根本不可能。
所以对于艾尔莎的看法,凯瑟琳只是轻笑。
“为什么中苏都不可能合作呢?”
看起来德雷克似乎和艾尔莎的想法差不多。
“因为大家的追求不同,而根本的意识也不同。这个时候,怎么可能合作呢?”
“可是……在20年前的时候,苏联不是援助了中国很多么?”
德雷克问道。
“但是那可都还了啊,而且他们之间的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们之间的争论,可比我们之间大多了,我们之间还能够互相谈话,他们之间……嗯,除非其中一方倒下去才行……”
不是有句话说得好么。
只有死掉的老大哥,才是好的老大哥……
凯瑟琳并不认为安德罗bō夫能够就苏联,因为安德罗bō夫始终不能脱离现在的意识形态。苏联的分裂,实际上是整个上层与下层之间的分离,是上面的人搞不定。
这只是时间的早晚的问题而已。
“我之所以认为中国能够第三个登月,是因为我去过中国,德雷克先生,我想,如果你能够去一趟中国的话,你也能够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也希望有那一天。”
双方之间的谈论,到此便结束了。
……
而这时候,凯瑟琳便回到了伊甸。
“现在就差第一学区的建设了吧?”
坐在车上,凯瑟琳看了看窗外。
“嗯,差不过就是这样。”
艾尔莎点头。
“那就好了。”
凯瑟琳很满意。
在中国的传闻是美国人的孩子,18岁就必须经济独立,生活独立,父母的形象是标准的中国式严父慈母,老鹰把不肯飞的幼雏硬推出巢那种。
而在美剧中,很多美国人的孩子独立的比较早,很小就琢磨在麦当劳,咖啡店什么的打工,成年后和父母都有点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
但是看各种美国豪门子女的新闻啊,八卦啊,总统的姑娘啊,议长的儿子什么的,看着都tǐng大岁数了,还是和父母黏在一起,履历也是这个学校到那个学校,中间都没空闲的,都是好学校……
感觉很有差异吧?
但是这就是现实。
这就好像是现在的议员们都看中了学区是一样的。
穷人家孩纸又不需要用心培养也没那资源——你还指望他将来成为国会议员么?
美国阶级固化比很多人想象的严重,真正出身社会中下层能靠自己爬到上层的,那是少之又少。
虽然人人都能被选为总统,只是有从政经历的比没有的更适合治理国家,但是你见过有普通政府公务员去选总统还能选上的么?众议员总统有么?虽然州长和参众两院议也是谁都能当,但你见过艾迪墨菲那模子的底层黑人直接上台么?
在美国历史上,议员们很多都是传承了百年的家族,这便能够看出这一点,。在美国历史上,议员们很多都是传承了百年的家族,这便能够看出这一点,。在美国历史上,议员们很多都是传承了百年的家族,这便能够看出这一点,。
……
囧了个去的,没办法了,因为时间不够,所以只要三合一章节了,不过也是9k字,拆开正好……。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925章 海弗里克的研究()
第925章 海弗里克的研究
海弗里克在显微镜下面观察子蛋白的生成。
“真没想到居然还能这样培养子蛋白……”
珍妮在一旁感叹着。
不远处,几个助手实验员,则在匆匆忙忙的搬运着物体。
虽然这些人是助手,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他们究竟在研究的是些什么。
不过没了他们可不行,两个人怎么发展,也是弄不快的。
“在模拟的人体环境下,只要细菌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更迭蛋白就会全面的运作起来,而在分泌子蛋白的时候,更迭蛋白本身是不会进行更迭反应的。”
海弗里克沿用了珍妮的更迭的名字,并且将更迭蛋白对细胞进行最优化处理的过程称之为更迭过程……嗯,事实上用更新或者刷新来说,似乎是更好。
而如果不进行更迭反应的话,在更迭蛋白里面的记忆因子就不会和更迭蛋白进行共同反应,而这个时候,更迭蛋白便能够长期储存了,只要对方自身的存在不会被破坏,子蛋白的分泌,就不会停止。
“子蛋白的化学性质更为稳定,常温下也能够储存两天的时间并保持活性,很了不起。”
海弗里克点着头。
“不过或许我还要进行一些实验,这其中面临的问题可能也不少。”
“临床试验?”
珍妮挑了挑眉头。
“是的。这位史密斯先生不肯亲自现身,我们就不能对这种蛋白本身的作用和史密斯先生身体的异常进行判断,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做一些临床试验,也是不错的选择。”
海弗里克唯一想知道的,就是自己的这个实验究竟应该怎么做。
首先,保密是肯定需要的,这样的物质对海弗里克自己的诱惑都非常巨大。
这种蛋白质代表着什么——长生
是的,只要蛋白本身不出现任何问题,便能够长生
“人类基因里面有很多沉睡的基因以及片段,这些基因在人长期的进化中,逐渐的消退:人没有了浓密的毛发、没有了复乳、没有了腮,但是,如果这些基因之中的某一个片段被激活了,又会产生怎么样的反应呢?”
海弗里克是在自言自语。
不过一旁的珍妮倒是眉头挑了挑。
在美国,进化论肯定不是主流,这种学说在学校里面教授的话,甚至整个学校都要面临检查——因为教授进化论在很多地方都是违法的。
美国人大多都是清教徒——至少表面上是,所以这个时候,进化论什么的,肯定是不行的。
中生代、恐龙什么的,这样的自然科学,美国当然也有,但是很多时候,他们都会避开进化论,所以很多时候,学生们学着都莫名其妙。
“现在的角度,只能用进化学的观点来看了。史密斯先生这样的状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返祖,而另一种,则是良性的变异。”
“返祖?”
珍妮曾经也有过类似的看法,但是她很快就否决了。
“这个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也不是没有,而且如果真的是返祖的话,我猜测这可能与植物或者是极早时期的某些生物类似——追溯到寒武纪都不为过。”
“但是在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什么长生的生命……嗯,植物例外。”
理论上,植物只要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下,便能够一直存在。
一百万年、一千万年、甚至上亿年
这些植物,都是可以存在的。
但是要说这个蛋白源于植物……珍妮觉得很不可能。
“这要派人调查一下,因为即便是永远存在的生物,也不一定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说不定他们便就是因此而灭绝,所以一切都不能肯定。”
不愧是专家,连这个可能性都想到了。
珍妮点点头。
的确啊,即便是有什么物种能够永生,但是地球的环境却是在改变的。
“在上亿年前,地球的含氧量是30%以上,但是氧气的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的,过度的氧化反应很可能会对生命本身造成威胁……”
珍妮也知道那些事情,30%的含氧量的话,昆虫都能够长得巨大,那时候会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自然也不是不可能。
“我猜测,这段基因如果真的是因为返祖的关系而出现的话,其基因的来源,很有可能就在这个时候:那时候的生命为了让自己更良好的生存下去,于是就进化出了一种能够让他们的细胞维持在最佳状态的蛋白,而这种蛋白在接下来的数百万年内,便保证了这些生命的良好的生存——但是在更久之后,空气的含氧量下降,拥有这种蛋白的生命反而因为无法适应这种生活而死亡了……”
的确,现在的含氧量是21%,的确很难适应。
“这种蛋白在进行更迭反应的时候,会大量的消耗能量,在食物和氧气都减少了之后,人类的原始祖先很有可能就为了生存,而让这种蛋白隐藏了起来——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海弗里克在草稿纸上涂涂改改,将自己的理论写了下来。
“首先,我们需要让人寻找当年的物种……嗯,或许我们还需要和古生物学家进行合作,必要的时候可能其他的一些人接触……”
“我会让人去把现在已知的古代物种的表格列下来。”这事情就不用麻烦大科学家亲自去做了,自己打下手就行了。
“好的……如果是‘巴别塔工程’的第一阶段能够有什么成果的话,我觉得这对我们的帮助肯定会更大。我们能够对比不同人在这方面的基因,说不定……让全世界的人都永远健康、长生不死,这都可能……”
想到这里,海弗里克却似乎想到了什么似的,然后突然站了起来:“不不能这么做这将是场灾难”
珍妮奇怪的看着海弗里克。
“怀特小姐,这件事情如果能保密的话,请尽量保密,因为如果相关的消息泄露的话,很有可能就会成为灾难”
珍妮有些不理解,大家都能够活着,这不是很好么?
但是珍妮很快就明白了过来,没错,这事情表面上看很不错,但事实上,这事情却糟糕透了
“全世界有四五十亿的人口,如果没有人死亡的话,一百年……不,或许五十年的时间,人类就将面临灭顶之灾”
海弗里克的想法让珍妮点点头。
的确如此。
只不过这和珍妮本身的想法却是不一样。
海弗里克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的,而珍妮却是从社会学的角度。
或许大家都能够长久的活着了,但是加入全世界的人都失去了生育能力,让世界人口永远保持下去,这同样也是一场灾难。
越是长久的生命,人们便越有可能是失掉拼搏进取的精神,在长久的生命之下,很有可能就是已经腐朽掉了的世界和人生。
“我现在倒是希望这种蛋白最好是一种不能遗传的良性突变就好了……如果只是一种突变的话,那肯定是一种很难实现的突变——至少在数百万年内,这是被发现的头一宗案例。”
海弗里克有些庆幸着。
“算了,我们现在的研究还是以子蛋白为主吧更迭蛋白本身具有的价值很高,但是在没有人类基因图谱的现在,我们研究这样的蛋白,对我们而言,帮助很小,如果能够研究那些合成这些蛋白的基因的话,对我们的研发才是最靠谱的……”
海弗里克已经打定主意了,只要没有逼他,他就尽可能的不去研究这样的更迭蛋白,无论这个实验室抱着什么目的,但是海弗里克就是不想让这种蛋白能被量产,因为那样所导致的后果,很有可能就是灾难性的
只是海弗里克本人对这样的蛋白还是很有兴趣的,所以这个时候的海弗里克决定转而研究子蛋白。
与更迭蛋白不同,虽然子蛋白是被母体生产出来用来“应急”的,但是子蛋白本身的修复能力毫不逊色与更迭蛋白,这种蛋白能够促进红细胞的火星,能够让人体恢复正常,但是却不会有如同更迭蛋白那样更深层次的改变,相反,这种蛋白在促进人的伤口愈合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增加细胞的分裂次数——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因为人大多都不能活到细胞分裂的极限便死去了,只要人不是都死在175岁这个理论极限值上面,这种细胞就是良好的。
按照海弗里克的想法,如果一个人长期注射这样的子蛋白的话,至少也能活到120岁左右,而且对方在死去的时候,大概也能够如同中年人一样的身体素质——因为海弗里克发现,子蛋白对于进入末期无法分裂的细胞是没有作用的,所以在那个时候,使用者会迅速的衰老。所以想要保持青年的状态死去,是不大可能的了。
而旁边的珍妮,这时候则准备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了。
但是……如果其他人的体内也有类似的基因,或者也能够产生类似的突变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珍妮没由来的打了个冷颤,随后她便摇了摇头,接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