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好评最高的《辛德勒的名单》,被凯瑟琳放在了最后,成为了自己的压轴大戏。
当然,拍摄的时候,时间间隔还需要扩大一些,要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会产生审美疲劳,这时候,影片的票房就得不到保证了。
而且这个时候辛德勒与何凤山这个时候还都活着,所以要拍戏的话,凯瑟琳觉得,有时候还是征求一下个人的意见比较好,这样,拍出来的影片,就能够更加的真实。
影片的上映,被放在了1967年的6月1日。
到那个时候,凯瑟琳也就19岁了。
等拍完了影片,凯瑟琳就回到了自己的公司。
在拍摄的过程中,凯瑟琳可是一刻都没有忘记IBm的。
自从凯瑟琳的枪手文写下去了之后,IBm就是忙于招架。
枪手将RGB格式在面对色差格式的劣势,都反反复复的在报纸上宣扬,而且很可惜的是,这又不是谣言,而是事实,所以IBm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迫于无奈,临近破产的索尼公司首先反水,推出了新的电视机,开始兼容凯瑟琳的色差标准。
而IBm也不得不开始提供色差标准输出。
凯瑟琳的企业,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凯瑟琳并没有就因此而懈怠。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计划,就出现在了凯瑟琳的脑海之中。
掌机
凯瑟琳立刻想到了这个在日后出现的风靡世界的游戏媒介。
但是以现在的技术,就连黑白屏幕的掌机,都是不太可能的,而且游戏成本太高,也会导致自己的计划破产。
可是很快,凯瑟琳就有了主意。
能够称霸世界的游戏,不会是《魂斗罗》,也不会是《街霸》,即便是《超级马里奥》,离“称霸”也有一定的距离。
这个世界上最最强大的游戏,应该是属于——《俄罗斯方块》。
当然,现在是《艾玛方块》。
没有什么比《艾玛方块》更能够吸引人的游戏了。
即便是“历史上”,从最简单的黑白GB掌机,到号称能够模拟地球的超级家用机PS3,都离不开这个充满魅力的方块。
不一定每个人都了解超级马里奥的玩法,但是不会玩《艾玛方块》的人,却几乎不存在。
“就这个了~”
凯瑟琳就确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至于屏幕的问题,这时候就好解决了。
凯瑟琳这个时候就想到了传说中的发光二极管。
对于《艾玛方块》而言,并不一定需要液晶的屏幕,甚至连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印刷液晶,也都大可不必,只需要采用发光二极管,也完全是可行的
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种“伪屏幕”的掌机,就是利用遮挡板,还有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打开机器,里面只是一个个的LEd的灯而已。
更何况,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使用LEd制作的俄罗斯方块的掌机
凯瑟琳拿出了一张纸,开始设计掌机的模样。
首先,是屏幕,这是重中之重。
在“画面”上,屏幕是灰色的,但是在里面,却有着各种发光二极管,能够在通电的时候,将颜色打在方形的灯罩上,然后在灰色的屏幕上,显示出一个彩色的方块。
然后是按键。
对于单独的俄罗斯方块的掌机而言,十字键似乎没有了什么意义。
所以,凯瑟琳对此设计了五个按键。
这五个按键,分别是左右,还有变换形状,和快速降落。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按键就是开关。
至于电源的话,现在可没有锂电池,所以,自己必须采用其他的电源。
这方面,使用一般的干电池就好了。反正这种出现在世纪初的电池,技术已经变成成熟了起来。商业化生产的碱性电池,也在1960年开始出现了。
除此之外,还要加上计分的装置,同样用LEd灯管,就可以搞定了。
然后,掌机的模型就成了。
至于控制器,采用单片机就可以了。
这样,一台掌机的成本,就只有十几美元而已。
凯瑟琳这个时候,立刻打电话到了桑德斯的办公室。
“桑德斯,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这有个新计划。”
凯瑟琳很是兴奋,立刻就将桑德斯叫了过来。
“埃德森小姐?”
桑德斯有些奇怪,但是看着凯瑟琳那兴奋的样子,却似乎并不是什么坏事。
“是这个。”
凯瑟琳将自己的图纸交了出去。
“掌上游戏机?随身携带的俄罗斯方块?”
LEd的光,是冷光,所以并不怎么消耗电源,亮度通过电流就可以调节,唯一的难点,就在于电源的电路上面,在其他方面,几乎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居然还能这么做……”
桑德斯也似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是的,通过LEd。也许我们还能够用各种颜色的灯,做成各种颜色的掌机。”
凯瑟琳兴奋的说着自己的计划。
“不仅仅是这种伪屏幕的掌机,我们以后还要推出拥有真正屏幕的掌机”
她突然停住了。
“桑德斯……你说,这个技术,能不能用在哔哔小子的面板上呢?”
凯瑟琳突然眼前一亮,
这么做……似乎可行?
“哔哔小子的面板?”
桑德斯愣了一下。
“对,不同于cRt显示器,我们将哔哔小子的面板做成固定分辨率,然后在每个像素点内放入三个LEd等,分别是红、蓝、绿,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凯瑟琳越想越觉得可行。
在没有SEd和FEd之前,用这个做成替代似乎也可以。
用过三原色来调节颜色,通过电流,来调节光暗。
只是,LEd的灯光亮度可调区间很小,电路如果出现问题,那PN结就会烧毁。所以对于控制电路的要求很高。
“我想,可能需要和技术部讨论一下。”
桑德斯在这上面并不在行,他只能这么说道。
“嗯,那就这样了。”
凯瑟琳点点头。
“不过我们暂时还是以掌机为主,先解决了掌机问题再说吧”
掌机完全没有技术难度,恐怕只要几个月,实物就可以弄出来了。
1967年,真是一个不错的年份。
凯瑟琳感觉真不错。
……
求订阅~求票票~
:
第195章 十亿订单()
第195章十亿订单
凯瑟琳所思考的这种屏幕,就是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这种显示器,在凯瑟琳所在的未来,也有运用,只不过大多数的时候,是用在街上。
例如很多广场或者火车站,都会有这样的大屏幕。
只不过在小屏幕上面,却很少使用。
当然,也不是没有,oLEd也算是这方面的东西了。
凯瑟琳的想法,就是将LEd灯缩小,然后缩小到一个小面板上面,这样就成了。
因为是冷光,所以相对于现在的cRt显示器,能够节省很大一部分的电,对于部队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的二极管,都朝着高亮度发展,不过凯瑟琳却希望能够找到亮度没有那么强烈的二极管,然后将三个二极管集成到一个像素点上。
像素点可以采用磨砂的材质,这样,就能够将颜色混合变得更加真实。
“似乎是可以的。”
技术员在一番讨论之后,就将一份报告交给了凯瑟琳。
从技术上来说,这是可行的,但是对于芯片控制而言,这却是很麻烦的。
每一个像素点里面都有三个二极管,每个二极管都需要进行亮度控制。
这对于未来而言,是很简单的,但是在现在,却有些麻烦。
因为这与cRt显示器几乎完全是不一样,所以设计思路完全要重新来过才行。
凯瑟琳也毫不含糊,立刻就将这个设想交给了哔哔小子的攻关小组,让他们负责研制。
反正现在自己的资金富裕,完全可以匀出一些资金来。
这个计划很困难,凯瑟琳自己都没有整过,她虽然对控制电路有些心得,但是在她看来,这并不能让工程的进度进展太多。
不过,凯瑟琳还是为这种屏幕设置了一些规定。
例如,凯瑟琳采用的就是宽屏。
事实上,所谓的宽屏,就是厂家为了节省材料和成本,然后想出来的一个噱头。
就拿17英寸的液晶屏来说吧。
17英寸的普屏,分辨率是1280×1024,点距0。264毫米。
其对应的17英寸宽屏,分辨率则是1280×768,像素点距是0。2895毫米。
宽屏比普屏的技术难度更小,而且更节省材料。
这回,凯瑟琳也要当一个奸商了。
反正被坑的,也是五角大楼。
虽然五角大楼可以说是凯瑟琳的衣食父母,但是凯瑟琳在坑爹方面,是丝毫不含糊的。
当然,宽屏也不是一无是处,在游戏和视频方面,的确能获得不错的视觉体验。
接着,凯瑟琳又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掌机上面。
既然能做出《艾玛方块》了,那为什么不去做一些其他的游戏呢?
凯瑟琳立刻就想到了《贪食蛇》,还有《打砖块》,这些游戏,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没道理不加进去啊。
毕竟,自己的伪屏幕只是一个LEd灯的屏幕而已。
当然,考虑到用电方面,凯瑟琳的屏幕不能做得太大,所以游戏上面,也有些限制。
首先,这游戏必须要是单色就能够玩的,然后,游戏对于画面的大小,要求需要少一些,以尽量延长续航时间。
虽然是LEd的屏幕,但是凯瑟琳也用了心思。
就例如《打砖块》。
在游戏之中的子弹,完全能够做出一种动感的效果。
先把路径设置好,再通过设置三个亮度,让子弹拖出一个尾巴,就能够做出“动”的感觉。
在亮度设置方面,因为控制电路的复杂,凯瑟琳采用的是串并联电路控制光暗,总共也是三阶。
只不过这样,原本设计的按键,就需要修改了,凯瑟琳很干脆的就将掌机变成了十字键和A、B键的设计,然后加上可暂停键和开关,这样就成了。
另外,在旁边还有一个三段式的滑动开关,用来切换游戏。
这是一种硬切换的方式,和软切换有些不太一样,毕竟,凯瑟琳要尽量节省成本。
掌机和LEd的屏幕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凯瑟琳立刻就准备将自己的资金全部提取出来,然后准备交给索罗斯。
可就在这个时候,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却突然找了上来。
于是,凯瑟琳就不得不在办公室接待这位沃克先生了。
不管自己怎么在心中恶意的诋毁他们,但是在表面上,凯瑟琳还是要做出一些样子来的。
关于这位沃克。史密斯先生,凯瑟琳了解不多,不过对方可是自己的“上属单位”的,凯瑟琳对待他也需要尽可能的慎重。
“沃克先生。”
当对方进来的时候,凯瑟琳、桑德斯、奥尔森和拉尔夫。罗伯茨四人,都已经等在了这里。
拉尔夫。罗伯茨,是美国电信的cEo。
可以说,关于五角大楼的全部事务的负责人,都在这边了。
“这次我过来,是因为五角大楼下达的命令,他们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沃克先生开门见山,他似乎也很是着急的样子。
事实上,从对方并不是打电话,而是直接来到ARK的总部,凯瑟琳就知道事情似乎有些不太寻常。
“五角大楼拟定了一个城际光纤的计划。”
沃克将计划分发了出去。
凯瑟琳将计划打开,却是吓了一跳。
十亿元得订单?
凯瑟琳的公司市值都没有这么多呢
对方竟然一口气就下达了一个十亿元订单的计划过来?
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一下子把凯瑟琳砸得晕晕乎乎的。
不仅仅是凯瑟琳,那那边,拉尔夫和奥尔森,都惊呼了起来。
“十亿美金?”
凯瑟琳试探着问问,她给确定,对方并不是多写了一个零上去。
“没错,我们要铺设的是连接全美各首府的城际线路,如果预算不够,我们还可以继续追加。”
还能继续追加?
凯瑟琳没想到有这么好的事情。
他又拿出了一份规划地图,上面用红线标注的,就是计划的光纤络的线路:“这条从旧金山到华盛顿的光缆线路最为重要,必须优先建设。”
如同当年贯穿东西的铁路一样?
光纤络在军事上面,要比常规电缆好多了。
保密性好,资料传输不怕丢失,速度稳定,不怕干扰。
这的确很棒。
凯瑟琳早就对五角大楼的订单有心理准备,却没想到对方一开始,就需要建设一个覆盖全美的光纤骨干络
凯瑟琳隐约觉得,事情有些不太寻常。
“最后,东西络必须要在一年内完成,这是我们的最低要求,而整个络,我们需要在两年内搞定。我们必须要抢在苏联的西伯利亚线路完成之前搞定一切。”
苏联的西伯利亚路线?
凯瑟琳挑了挑眉,这话似乎有些不寻常的意味在里面。
“西伯利亚路线是什么?”桑德斯问道。
“我们的间谍已经得到了苏联方面的一份计划,苏联正准备建造一条横贯西伯利亚的电缆线路,这条线路,连接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与莫斯科。很显然,苏联方面是准备和我们竞争了,我们绝对不能输在这方面”
对方一脸肃穆的样子。
而凯瑟琳则是一脸古怪。
苏联居然这么快就把互联计划上马了?
这……太奇怪了吧?
“对方用……电缆?”
拉尔夫有些奇怪。
“是的,对方并不打算将线路开放民用,他们的络的代号是‘大苏维埃联合络’。我们的情报人员已经得知,对方想要将这个络与那些秘密的核弹发射井联系在一起,只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