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活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世之活着-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好事的问了一句:“李大柱你敢当着小宋骂一个破字不?敢骂一个破字,我佩服你一辈子!”

    李大柱脸红脖子粗想吼过去。

    又有人加了一句:“小宋过来了,还带着狗。”

    李大柱一肚子国骂顿时就憋了回去,四下看看,转身就跑了。那天晚上他离得近,看得清清楚楚,那个拿刀的坏人手腕子被小刀子扎了个对穿。

    “哦哦,吓跑了吓跑了!”后面一群起哄的。

    三头猪的肉,在村里分完之后剩下的净肉不多,宋希留下一些肉和排骨,剩下的肉和骨头连同猪血猪下水都给沈越送了过去。

    糖糕送过去的,回来以后看着宋希,想往人身上扑,在队长的杀必死目光下生生止住了,说:“猴子说要我替他请男神收下他的……”

    没说完,被宋希打断:“停,我对他身上任何部位的零件都不感兴趣,完全没有药用价值,根本就是个赔钱货!”

    猪倌羊倌牛倌三职兼于一身还能护院种地烧锅炉的前大兵突然发现自己还是很有用的,完全不赔钱!

    很快,就到了李宝田结婚的日子。

    照例是婚前一天吃宴席。李三炮特意开豆腐坊做了豆腐,水豆腐和干豆腐都有。这将是今天的主菜。

    吃宴席这一天酒菜简单。炖水豆腐,炒干豆腐,炖土豆,炒洋葱,都放了肉,只是不多。菜的种类少,桌子上人多,上菜的时候就用了大碗。一碗菜上去,马上伸进去十来双筷子,瞬间翻个底朝天,捡干净里面的肉以后才开始吃菜。好多人都只吃菜不吃饭,吃相一个比一个难看。

    散了席就剩一家人以后,全根婶数落了一遍村里吃相最难看的几个妇女。有一个,连小孩子已经夹在筷子上的肉都能抢走自己吃。

    全根婶一边说一边撇嘴。

    李宝刚闷头加一句:“没有小宋,咱们家也一样馋肉。”吃相肯定也好看不起来。

    一家子都不吭声了。他们家大儿子话是不多,可每次一张嘴准能把人噎个半死还让人反驳不了半句。

    到了结婚正日子这一天,还不到十一点村里人能来的就来了个齐活。现在买不到糖,全根婶就炒了两袋子花生当喜糖散了下去,一人一把,谁也不多给。

    宋希和穆允峥在家里帮忙蒸了好几锅馒头,是给来随礼吃酒席的人压篮子用的。一百二十个白面馒头,这是给外村亲戚的。剩下都是两合面馒头,是给村里随了礼的人家的。

    宋小多被柳叶带了过去,没多久就从李宝田家院墙外面的柴火垛里扒出两块方肉叼到了李宝刚脚边。

    李宝刚摸了摸宋小多脑袋,拿着肉没吭声。媳妇说肉不对数,差的还真不是一点半点,从犄角旮旯找出来的肉都有十几斤了。过来帮忙能摸到肉的,可都是他们本家人。

    昨天柳叶第一回见到被藏起来的肉时,想着都不容易,就当没看见。可一天下来就看见了三回,后来就不声不响捡了回去。今天肉更多人也更多,半天下来就“不小心”捡到了许多被藏起来的肉菜。柳叶一想,干脆就把宋小多带了过来。果真,前军犬宋小多过来没多久就扒出了不少生肉熟肉和新鲜蔬菜。

    想着是小儿子一辈子一次的好日子,全根婶被大儿媳妇劝着强忍了下去。

    宋希家前厅坐了两桌,几乎是上次李宝刚结婚时的老阵容,都是相熟的,只是多了两个孩子,也是来投亲的。

    有一个七八岁大的小男孩,跟着李瑞过来的,筷子头极准,几乎眨眼间就把面前几个盘子里的肉给捡干净了,在饭碗里堆得高高的,像扒饭一样扒肉吃。李瑞特意给盛的半碗大米干饭一口都没吃,半个白面馒头更是看都没看,只吃肉。

    李今朝一看好多肉都没了,也跟着跪在椅子上,把自己面前菜盘子里的肉都捡到了碗里,转头分了妹妹一半。

    李瑞讪讪的:“我二姨的孙子,起大早送过来的。也不知道家里都教了什么,一来就说是来吃肉的。”

    宋希说:“他肚里有虫,肉吃多了肚子会疼的,疼得在地上打滚那种。”

    李瑞:“……”

    果真,一碗肉扒完,没多久小孩子就捂着肚子缩到了桌子底下。

    李瑞赶紧把人抱了起来。

    宋希说:“在他肚子上揉两把,喉咙里抠下来,吐出来就不疼了。”

    李瑞抱着小孩直奔厕所。

    回来的时候小孩一身酸臭味,应该是不疼了,正在踢打着李瑞,又哭又闹:“要吃肉,我要吃肉!我奶奶说你们这儿有肉吃,我妈说当饭吃往饱吃,我还没吃饱呢,我要吃肉,吃肉!”

    所有人:“……”

    宋希强忍着上前给人把了一下脉,又拿来一颗小药丸,说:“回去加水捣两头蒜,喝一碗生蒜水,完了吃这个,过俩钟头就好。”

    李瑞没好意思多话,也没脸留下来接着吃,抱着又哭又闹的小孩回家了,路上被小孩把脸抓花了。

    宋希皱了皱眉。很多年前就消灭了的寄生虫,居然又出现了!

    有机肥果真有弊端!

117第 117 章() 
  吃完饭;宋希回屋;把柳叶换出去吃饭;自己帮忙照看孩子。||

    小孩叫李素;名字是他小婶之前取的,爬得飞快;又好动;一眼不着就能爬出好远;身边片刻不得离人。

    柳叶把儿子往宋希怀里一塞就毫不犹豫走人了。上午大伙都在忙,原来是小孩的姥姥在这边帮忙看孩子的;吃饭的时候才换了班;让小孩的姥姥过去坐席。

    让宋希帮忙照看孩子,柳叶放心得很。小宋是医生,儿子本来就是他接生的。人又细致,就说李琳家双胞胎吧,亲爹一抱就哭,到了小宋手上马上转脸笑。

    中午散席以后,李宝刚过来撤碗盘顺便看儿子,说:“菜不够吃,把你送过去的豆芽都炒了,饭和馒头剩下不少。”

    宋希了然。好多人为了晌午这一顿都没吃早饭,甚至有的人连昨天的晚饭都没吃。上了桌子更是把菜当饭吃,往饱吃,不吃饭只吃菜的人多着呢!他这边两桌,桌上小孩子都没怎么吃饭,也就李明月扒了两口米饭咬了两口馒头,还是吃菜吃咸了用来淡嘴的。拿菜下饭和拿饭下菜,根本两个概念。

    李素姥姥吃过午饭很快就回家了。柳叶要忙着照料家里那一摊子事,就放心大胆地把儿子扔下不管了。

    宋希头都大了。小孩子是多难伺候的生物啊,他会做不代表喜欢做啊!把屎把尿喂奶哄睡觉,宋希盼到快天黑才见李宝刚端着几屉生饺子过来。

    宋希赶紧把小孩往他亲爹怀里一塞,过去烧火帮忙蒸饺子。

    李宝刚抱着儿子,嘿嘿傻笑。

    李素小巴掌拍着老爹的脸,也嘿嘿傻笑。

    父子两个别提多傻了。

    穆允峥看了一眼那边的父子俩,再看看如释重负的宋医生,吊了半天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看来宋医生并不喜欢小孩子,太好了,他刚好不会生!

    晚上吃完饺子闹洞房,宋希给李宝田灌了一杯酒。自己酿的高粱酒,酒不烈,就是后劲大。李宝田一向很没酒量。

    闹洞房的人散去以后,李宝田抱着媳妇傻乎乎表白了一个晚上,天蒙蒙亮的时候才爬上炕睡下,连衣服都没脱。

    一家子等到中午才见李宝田迷蒙着眼出来找饭吃,身上衣服还是昨天那套,皱巴巴的。

    看到明显被整到的弟弟,李宝刚顿时就想起了自己结婚的时候宋希给他喝的那碗汤——那次他媳妇早上都没能起床。

    小宋真坏。

    嘿,嘿嘿。

    九月初,地里那一亩地瓜也可以挖了。

    这次穆允峥雇来挖地瓜的人里多了几个南方人,军管区逃难出来讨生活的。两个南方男人都是四十来岁,上有老下有小。

    宋希顺着那两个男人的目光看到了他们的家人,离地瓜地远远的,都拿着篮子和小铲子小锄头什么的,等着这块地收完以后拾地瓜。

    里面有一个小姑娘,看身量大概十三四岁,脸上脏兮兮的,又是灰又是泥,衣服也灰扑扑的,眼睛一直看着地面,并不看人。

    宋希偶然和小姑娘看了个对眼,明白了。这小姑娘长得太漂亮了,眼睛又大又亮,怪不得家里把她打扮成这个样子。

    宋希心里有些憋闷。这个小姑娘家人不错,知道护着孩子。前些日子他可是被人拦过路的,十六七岁的亲闺女,一个晚上五十斤粮。

    宋希多看了小姑娘两眼,引得那边做活的小姑娘父亲担心极了。

    宋希过去跟穆允峥说了几句。

    穆允峥又过去跟那个男人说了几句。

    男人大喜,冲穆允峥和宋希连连作揖,跑到另一边跟正在捡地瓜的媳妇说了几句话,又指了指宋希。

    母女两个忐忑不安地跟着宋希进了院子,再出来的时候小姑娘脸上就多了一道疤,从右边额角划过眼皮拖到嘴角,看上去吓人得很。

    小姑娘摸着脸上的疤,小声说:“谢谢叔叔。”

    小姑娘的奶奶和妈妈同时背过身擦了擦眼泪。

    宋希沉默着回了家,上网刷新闻。

    现在很多网站都关闭了,还坚持着的大多是与国家有些关联得了支持的。比如原本应用最广的X度,现在就出了一个种植技术宝典,还做了一个城市室内阳台种植全集。即使好多地方的网络已经崩溃了,点击量仍旧十分可观。

    扫了几条新闻,宋希关了电脑。新闻大多是真的,或许偶尔有些夸大,比如各地温室的收成产量。为了稳定民心,也可以理解。但那些新闻大多报喜不报忧,总会有一些隐瞒。比如各地遭灾死亡人数,各地屡禁不止的大小乱子,以及作乱被处决的人数。自然,也是为了稳定。

    宋希收到一条短信,陈小胖发来的。一条网上早就过时的小笑话,加了许多表情符号。宋希看得一头雾水,就把手机丢给了穆允峥。

    穆允峥看完,脸色变了变,转身就去找了糖糕。

    战友两个关起门来研究了一下午,得出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穆允峥说:“海平面比冰川融化的时候上升了十二公分,而且还在继续上升,速度也在加快,现在每个月差不多在一到两公分。”

    宋希呆了。

    国家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平原区,平原区的海拔是多少来着?

    宋希只想到一个词。灭顶之灾。

    一个月一到两公分而且还在加速,那么一年就能上升十二到二十四公分甚至更多。只要三五年,只怕东部平原都得淹没在海水之下。

    平原区几个亿的人口呢?

    内迁?

    以内陆高原区并不肥沃的土壤和干旱少雨的气候,养得活那么多人吗?

    宋希在地图上点了点自家的大致位置,再比划一下东面大片平原,心里有些发凉。

    他们家的位置倒是不用担心,正处在两个阶梯的相交地带,往东是华北平原,往西翻过群山就是黄土高原。山脚下的村子,海拔不高不低,两三百米的样子。

    宋希就想起了早前用一筐虾跟他换了几罐羊奶粉的渔民。

    穆允峥走过去,拍了拍宋希肩膀,见人没反应,就用力捏了捏,把人从呆愣中捏醒了。

    宋希说:“我觉得我知道我老头儿为什么会死了。”

    穆允峥静静地看着宋希。

    宋希说:“早年身体落下毛病是一个,我怀疑是给人逆天改命遭了反噬。十五岁以后我有了独立生存能力老头儿不再担心是一个,窥探天机是一个。我想起来了,最后那半年,老头儿已经很少用我的血了,给我囤了许多东西,还一遍遍告诫我宋家家规——军人免费。上次小师叔给了我启发,赚功德,是保我命的最大底牌。养我十五年,老头就带着我攒了十五年功德。”

    宋希越说越难受,只觉得胸口闷闷的,涨涨的。

    穆允峥说:“去给父亲上坟。”

    两人拿了东西,半夜出门,给养父上坟。

    这次穆允峥只磕了三个头就避开了,只留了宋希一个人坐在坟前。

    上坟回来,宋希一连消沉了好几天。

    九月十日,下了一场霜,温度一下子降了七八度。

    村里人都有些发慌。

    地里的庄稼再过些日子就能熟了,可千千万万不能再降温了啊!

    温度降了一天就回升了,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宋希看着外面地里的萝卜白菜有些犯愁。小半亩冬小麦,一亩土豆,一亩地瓜,收完以后就种了萝卜白菜。时间上比较乱,拔完麦子种的长得最好,挖完地瓜种的还很小,一场霜冻下来就有些打蔫。至于那一亩多黏高粱,现在看着还好,就是长得不够饱满,还不到收割的时候。

    九月十五日,下起了小雨,夹着细小的雪花。

    宋希赶紧把种的最早的小半亩萝卜白菜蒙上了中棚,后面的眼看着是不中用了,就不管了。

    一天雨夹雪之后转了小雪,一下两天,气温也更加愁人。白天出了太阳会升到七八度左右,化冻。晚上会再次降到零下两三度,结一层薄冰。

    宋希把黏高粱收了回来,收拾好以后一过秤,五百多斤。一亩半还多的地,比往年一亩地打得还少。高粱粒都有些发瘪,今年的药酒是不能指望这一茬高粱了。

    村里人也把玉米收了回来。两个棒子,第二个几乎全是瘪的。第一个尖尖上也是瘪的,底下的长得也不太饱满。

    全根叔舍得上肥,用了双地膜,一亩地有六百斤出头。只用了一层地膜的人家,一亩地上了五百五十斤的都没有。

    来做短工的人也都安安静静的,只管埋头干活。干一天的工钱降到四斤粮不管饭也没人说什么。收成不好,主人家全都窝着火,闹起来,岂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真撞了上去,以后就没法到这边村子干活了。

    没多久,上面下来征税了。

    今年税粮和去年一样,每亩地收一百五十斤粮。

    去年亩产九百斤,收一百五十斤。

    今年亩产五百斤,还收一百五十斤!

    宋希心想,大概要出事了。

118第 118 章() 
  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