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一九七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江一九七八-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华娱乐置业的三个大老板都是香港的大名人,尤其是邓肇艰,他还是九龙巴士的创始人之一。虽然以前九龙巴士的股份是雷家占大头,现在的股份是新鸿基地产占大头,但是九龙巴士的话事人其实一直都是邓肇艰。

    这三个家伙各有各的主业,此时闹散伙倒也正常。

    “皇后大道中的大厦,4800万能买下来也不错。”李轩想了想,忽然问道:“对了,我记得娱乐大厦对面就是陆海通大厦吧,那里有家皇后戏院,我们可以……”

    “额,李先生。”张楚柏犹疑地说道:“如果你还要买陆海通大厦的话,那钱可就没多少了。”

    李轩皱了皱眉,问道:“陆海通大厦很贵?”

    “不准备六千万左右,很难拿下这栋大楼。”张楚柏说道:“陆海通置业虽然在这次股灾中栽了跟头,但栽得也不大,再说陆海通的话事人陈福祥和恒隆置业的陈启宗本属同宗,到时候肯定会拉陆海通一把,我们不出血很难拿到这种楼。”

    “唉,六千万,的确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李轩叹道。

    张楚柏也点了点头,说道:“再说既然有了娱乐戏院,也没必要在一个地方连续整两个大戏院了。”

    “嘿嘿,张先生,你这话可不对。”李轩笑道:“戏院只要地理位置好,可不会互相抢生意,比如嘉禾的港威戏院和海运戏院,也不就离得近嘛。”

    “是是,李先生说的对,是我疏忽了。”张楚柏摆了摆额头笑道。

    “行了,那你就帮我把娱乐大厦拿下来吧。”李轩看着手里的资料,继续念道:“福德广场戏院大楼,分为环球戏院和宇宙戏院,一共820个座位,”

    张楚柏在一旁继续解释道:“德福广场是观塘区唯一大型商场,甚至辐射到了整个东九龙,人流量不错,不过这两家戏院可能会有点贵,因为它们是远东集团的产业,而远东在这次股灾里基本没受多大影响,我估计得花一千五……”

    “等等!”

    李轩忽然抬起右手打断了张楚柏的话,随即看着手里的资料问道:“你刚刚说这两家是远东集团的产业?”

    “额,是,认真地说整栋戏院大楼都是远东的产业。”张楚柏应了一声,又问道:“李总是不是有什么想法了?”

    “这栋大楼你不用管了,我给你十万块的奖金,算是你查这栋楼的辛苦费。”李轩笑了笑,看着资料上的照片说道:“我手里除了钱,可还是有邱德庚感兴趣的一样东西的。”

    “额……”张楚柏愣了一下,随即说道:“那就谢谢李总了。”

    “不用谢。”李轩摆了摆手,随即看着下一份资料问道:“四海大厦,15层,3300万,这栋没有戏院?”

    “这栋大厦是没有戏院。”张楚柏指着照片介绍道:“但是它就在弥敦道上,地理位置很不错,而且我看了,它的二三四层都很适合改建成戏院。而且它的业主鹰君地产从去年到现在已经亏损了20多亿,处在破产的边缘,现在正是我们下手的好时候。”

    他奶奶的!李轩心里一阵暗骂,自己手里不到两亿都用得小心翼翼的,这些地产大鳄随随便便一年就亏损了20亿,这让李轩情何以堪啊。

    “20亿啊,说没就没了。”李轩叹道。

    “嘿嘿,李总,20亿还算少的。”张楚柏嘿嘿一笑,继续说道:“香港地产界的龙头老大置地集团,从去年到现在整整亏损了150个亿。”

    “……”

    (注:貌似这是第三更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lwxs520 ……》

第285章 动手() 
“太平戏院!怎么回事?源家不是不卖吗,邹汶怀和雷觉昆打它的主意很久了也没拿到手。”李轩看着资料上的那张照片,惊讶地问道。

    张楚柏摇了摇头,解释道:“不是不卖,是源家开价太高了,他们觉得买了划不来,我放在这里也只是给李总一个参考而已。”

    李轩微微皱了一下眉头,问道:“源家开价多少?”

    “4000万……”

    李轩这下接下去的话也懒得问了,直接翻页看向了下一条资料。

    太平戏院可不是写字楼或者商厦,能有额外的附加值,就这么一块地皮外加一间戏院,这价钱的确是太贵了。李轩可不认为自己的嘴皮子和面子能高过邹汶怀和雷觉昆,然后让源家心甘情愿地降价把太平戏院卖给自己。

    “哎,可惜了这么家好戏院。”张楚柏犹自叹道。

    “可惜什么?”李轩自顾自地说道:“这戏院不是还放在那的嘛。”

    张楚柏摇头说道:“现在还在那,不过很快就不在了,听说要是再没人买这家戏院的话,源家就打算把它拆掉盖商场,这么大这么老的一家戏……”

    “张先生!”李轩突兀地打断了张楚柏的话,冷声说道:“我不是慈善家,我也不是什么大亨,所以就不要在我面前说这么无聊的话了。”

    “呃……”

    张楚柏微微一愣,随即低头说道:“对不住对不住,李总,我也只是想起以前常在太平戏院看电影,有感而发罢了。”

    “有感而发?算了,只要你没什么别的心思就好。”李轩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即指着资料问道:“这家宝石戏院。才刚刚开了十年,设备也还行,地理位置不错。座位也有1400多个,算是大戏院了。为什么只要400万?”

    “哦,这间大厦整栋都是私人物业,基本上分成了好几百户,李总要是买这家私人戏院的话,400万买戏院的两层物业肯定够了,但是下面的地皮什么的就不用想了。”张楚柏解释道。

    李轩听完解释皱了皱眉,这家宝石戏院位于红矗J呛齑|区最大的戏院之一,从地理位置和人流量来看都不错。他一开始选择买戏院连上地皮一起买,就是因为香港电影黄金十年之后会有不少戏院倒闭,到时候留着点地皮也能继续发财。

    不过400万买一间1400个座位的大戏院。光物业来说的确也很划算了。

    李轩犹豫了半响,终于说到:“那就买下来吧。”

    ……………………………………

    1983年3月中旬,李轩的一系列动作终于开始实施了。

    3月11日,李轩花费550万,买下了金茂坪戏院;

    3月13日。400万拿下宝石戏院;

    3月15日,李轩又花掉850港币,买下了大光明戏院;

    3月21日,买下四海大厦,花费3100万;

    3月25日。李轩经和邱德庚商议,用6的亚视股份从其手中拿到了位于九龙的环球戏院和宇宙戏院,以及位于荃湾的荃湾戏院;

    3月26日,李轩以2100万的价格从希慎兴业手中购买了位于铜锣湾恩平道十层的‘兴宁大厦’。

    希慎兴业属于利氏家族旗下的上市公司,自从利孝禾去世后,利氏家族一改以往的保守政策,将家族名下的各大公司纷纷上市。就连以前极少容许外人“分享”祖业,也纷纷拿出来售卖,比如这栋‘兴宁大厦’。

    利氏家族根本就没有在这次股灾中受难,如此奇怪的动作自然惹出了很多猜疑,不少人还以为利家得到了内部消息准备集体移民,因此在香港闹出了不少乱子。

    不过李轩却不管那么多,只要能在好地段拿到好物业便好。

    3月29日,李轩花费2500万,从喜欢进行旧楼买卖的裕泰丰置业手中拿到了十二层的‘华丰大厦’,这间位于旺角亚皆老街的大厦地里位置也非常不错,旁边不远处就是新建起来的旺角中心。

    4月3号,李轩终于花费4800万从中华娱乐手中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娱乐大厦。

    至此,李轩手里的一亿六千多万港币花得只剩下一千七百万左右,虽然还可以买一两家小型戏院,但李轩却暂时不准备再入手了。

    旧戏院的翻新改造、新大厦的戏院修建、公司的日常运营和新戏的保证资金,都要求李轩必须留下这笔钱做保障,只有等到《英雄本色》的外埠分账到手后,他才能继续大手大脚的做事。

    不过外埠分账的时间,算算也快到了。

    如此算来,等戏院全部修建改造完成后,李轩手里将会至少拥有十家戏院,其中大部分都将是香港新兴的多功能放映厅。而在这四家戏院中,娱乐戏院和宝石戏院完全可以当龙头戏院,再拉拢十来家独立戏院结成联盟,完全有可能跟嘉禾与金公主他们斗一斗。

    独立戏院其实很吃亏的,没有片源绝对是其一大弊端,比如地理位置都很不错的大光明戏院与宝石戏院,空守着这么大的资源,却只能放映二轮片和色情片,平白无故的收益少了一大半。

    所以后世黄柏鸣出来自己做院线时,在香港叫了一声就一下拉拢了三十多家戏院,都是没片源给闹的。

    至于好片源,李轩这里会少吗。

    王金正在拍他的《开心鬼》,这个快枪手已经快要杀青了。吴雨森递交了一份《喋血双雄》的剧本,李轩点头同意了。这时候英雄片火了,林岭岽也跟风要来拍摄一部英雄片,一个李轩很熟悉的名字——《龙虎风云》。

    还好这两部电影和戏院的改建翻新不用把钱一下拿出来,可以慢慢投资,不然李轩马上就要去银行贷款了。

    不过现在这戏院是有了,可管理戏院的人才去哪里找呢?

    ………………………………

    “六哥,你知不知道那个李轩最近在干什么?”邱德庚看着半岛酒店外面川流不息的人流,轻笑着问道。

    “李轩在做什么?”邵一夫想了想,疑惑地问道:“不是在拍电影吗?”

    邵一夫和邱德庚虽然分别是无线与亚视这两个死对头的大老板,但是这两个人公私却分的很清楚,私下里还是很要好的朋友。这就跟现在的邵一夫与邹汶怀差不多,这两个斗了十多年的生死冤家,现在有时也能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了。

    这倒是颇有一种看破世事,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感觉。

    邱德庚笑道:“看来六哥还不知道啊,皇后大道的娱乐大厦现在可是改姓李了。”

    “呃?”邵一夫微微一愣,随即问道:“他买娱乐大厦干什么?做房地产么。”

    “哈哈,他可不止做房地产。”邱德庚端起茶杯,回道:“李轩那小子前几天还从我这里拿走了三家戏院呢。”

    “嘶——”

    邵一夫倒吸了半口凉气,惊愕的说道:“李轩要搞院线?”

    “不错!”邱德庚点了点头啜了一口茶,随即说道:“我让人查了查,这小子手里现在起码已经有了7家戏院,还有三栋临街的商务楼。”

    “……”

    邵一夫苦笑着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哈,这还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1982年是香港电影飞速发展的一年,按照香港税务处的税收统计,去年全香港的电影票房加起来是四亿五千万港币,比1981年的两亿八千万整整多了一亿五千万。

    香港电影空前的繁荣,但邵氏却很苦涩。

    邵一夫知道那个很让人伤心的数据,1981年,邵氏的全年香港票房是6800万,但到了1982年竟然还低了一点,只拿到了6400万……

    虽然1981年邵氏有那部《笑傲江湖》的神片助阵,但这两个数据至少也证明邵氏这两年的票房根本就没有涨过。

    可不要忘了,香港的电影票价每年都在涨的啊。

    邵一夫并没有忘记电影,去年投资西片《银翼杀手》,可惜票房大败,然后又投资那部神级科幻片《星际钝胎》,本来说好投资1200万,结果被方宜华吹枕头凤,预算一砍再砍,最后拍出来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

    这两年邵氏一直在亏损,方宜华就曾经说过邵氏现在每天都在亏损一辆高级轿车。就算邵氏家族再有钱,也不可能这么长久的支撑下去了。

    现在的邵一夫,已经完全对邵氏影业失望了。

第286章 院线管理者() 
“德庚老弟就这么把戏院交出去,难道是不想再做电影这一行了?”邵一夫感慨了一番后,忽然问道。

    “哈哈,年纪大了玩不起咯!”邱德庚笑了笑,回道“这些年我也老了,几个孩子大的大小的小,又各有各的学业和事业,现在我和达城打理一家电视台都感觉累了,更何况戏院呢,还不如送出去的好。”

    “有气魄!”邵一夫点头赞道。

    邱德庚摆了摆手,回道:“无奈之举罢了,想必到时候六哥肯定比我更有气魄。”

    “额……”邵一夫愣了一下,忽然大笑道:“哈哈,是啊,看来我还是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了,徒增笑料啊。”

    邵氏的衰退不仅体现在票房上,也体现在电影的制作数目上。

    去年全年邵氏的电影产量是28部,基本上一个月就要出两部半的电影。可是今年邵氏的拍片计划,竟然已经减到了17部。尤其是很少上映外片的邵氏院线,今年起也开始接受一些独资电影公司的电影上映。

    但是这些独资电影公司的电影,是注定排不到好档期的,所以邵氏影业跟本就没有任何起色。

    想来邵氏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跟邱德庚一样送出手里的戏院。

    后世不少的港娱小说写到主角建立院线时,都会请岑健勋这个香港有名的丑男来管理院线。

    的确,这个男人虽然长得丑,但是行政能力却很不错。还曾经当过香港著名杂志《号外》的主编。而且他的交际也很广。认识不少新浪潮导演。比如徐可吴雨森之类。就连无线和亚视他都有关系,经常跑去上节目。

    这个岑健勋,真正是个万金油的人。

    不过他的人缘虽好,但是显然好过头了,岑健勋是香港有名的刺头左派,不仅公然反对资本主义,早在1978年大路那边刚刚提出改革开放时,他就在报纸上大力赞扬支持那位老首长。旗帜鲜明地站了队。

    可是他站队也就罢了,却又时不时反对甚至谩骂大路的一些改革政策。

    如此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台湾方面自然有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