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别样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太太的别样生活- 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惠!”孙石几乎哽咽着呼唤出声,管事叹了口气,不过他并未说什么,孙信慧把目光投放在这个陌生的中年男人身上。

    起初,孙信慧只是很诧异,但是这个伯伯怎么哭了?但是越看她越觉得狐疑,她对自己父亲还是有一点印象的。

    半响,孙信慧瞪大眼,孙石已经忍不住出声道:“小慧,我是爹爹啊,爹爹还活着,终于找到你了!”

    “爹?”孙信慧眨了眨眼,眼眶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捂着嘴不敢置信地道:“爹,你怎么才来?娘已经没了。。。。。。”

    这对父女已经哭得不能自已,小孩听到母亲哭,不明所以,也跟着嚎啕大哭。

    孙信安从书铺回来,刚刚走到街口,就见姐姐和外甥女哭得这般伤心,不由得心下一沉,加快脚步。

    孙信慧已经看到弟弟了,先一步抓住弟弟的手,脸上还挂着眼泪,激动地道:“小安,爹爹他还活着,他来找我们了。”

    孙信安脸色一变,目光落在孙石身上,目光有怀疑和防备,但是就是没有激动。

    孙石这会正激动呢,哪能仔细分辨儿子的神情,看到儿子这般大了,更是激动得无以复加,抹了抹眼泪,有些局促地道:“小安。”

    小安那会才三岁左右,不记得他很正常。

    孙信安接过外甥女抱在怀里,说道:“进屋再说。”又看向管事,歉意地道:“抱歉,余叔,怠慢您了,请进来再说。”

    管事摆摆手:“我只负责带他来,你们久别重逢想必有许多话要说,我就不进去,不差这杯水酒,我去看看我孙子孙女,吃过晌午饭就回别庄。”

    管事说走就走,上了马车独自驾着车就走了,而孙石跟着儿女进了屋,起初孙信安心里可能是埋怨什么情绪,表情并不好,但是知道父亲的经历之后,也忍不住红了眼。那种情况还能说什么埋怨之言?父亲能活着已经是大幸,何况父亲并未放弃寻找他们。

    父子父女之间话说开了,虽然因为多年不见有些生疏,但是孙石不在意,时间长了,他们总会亲近起来。

    对于周东这个女婿,孙石现在没有话语权,不过都是和女儿一起长大的,想必人品没问题才是,其他的以后再观察。

    接下来孙石就拿着这两年的积蓄买下了周家隔壁的三进院子,原本他的钱就花在了寻找儿女身上,这又是好不容易才积攒下来的,这样买了高价房身上就几乎身无分文,不过没关系,他以后再挣就是,儿子以后成亲的房子有了,还差补上女儿的嫁妆。

    孙信慧原本想带父亲去林家见老夫人的,当年若不是老夫人心善,她和弟弟只怕早已经饿死了,不过她一说,孙石点头又摇头。

    “过一段时间吧,等皇上的万寿节之后,我该郑重地向老夫人致谢。”

    自从林家回京之后,孙信慧每个月会到林家看望老夫人的,此次她亲自向老夫人说明了,艾草已经从管事那里获知了孙石的情况,也让林海打听了一下孙石所说是否实情,知道孙石确实是孙信慧姐弟俩的父亲,且这些年确实没有放弃寻找两个孩子,而且也并未另外成家,以后两姐弟不存在与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争锋,她也就放心了。

    不过这孙石确实有几分本事,在军中确实是建立功勋最佳的途径,但是相比于科考,军中是要拿命来拼搏的,往往你拼了前程,却享用不了,只能惠及后人,但是后人所得也有限,也就是一些钱财的补偿而已,而拼搏出来的军衔也不可能遗承到后人身上。

    万寿节这日,长平帝与昭郡王完成了新旧两代帝王的交接,同时两人在皇宫检阅此次卫老将军麾下的士兵,同时为各获得功勋的将士颁发褒奖,不论是军衔还是钱财。

    获得四品将军头衔的只有五个人,孙石是其中之一,为扬威将军。王大定是五品虎烈将军,比孙石低一个品级,不过他们能从白丁奋斗到如此境地,就好像鱼跃龙门,且已经跃成功了,门庭已经改换,这已经是极大的成功了。

    孙石回到家里,就把获得的钱财分成了三份,一份是让女儿准备谢礼,他要去林家亲自向林老夫人致谢;一份是让女儿捐给别庄,感谢他们这些年对儿女的教养,一份就分给儿子女儿,让他们攒起来。

    孙信安嘴角抽了抽,他已经想明白了父亲为何会拖延这么久,定然是买了房子之后,身上没有钱了,就等皇上发奖励。

    孙信慧自然也看得明白,心底流窜过几许温情。

    “我已经向上面请了两个月假,打算回老家把你们娘的坟墓迁出来,以后不回孙家村了。”那是个伤心地,他们父子三人都不想再涉足,把余氏的坟墓迁出来,在京郊买块墓地,以后他们就在京城安家落户了。

    孙信慧紧咬着唇点了点头,她不记得老家具体的地方,是以这些年从未回去。孙信安也点了点头,正要开口,孙石却道:“你们不用回去,小安要准备科考,小慧还有外孙女要照顾,我很快就会带着你们娘回来的。”

    孙信慧往林家走了一趟,老夫人一直都在家,是以让他们尽管上门就是。

    翌日,艾草见到了孙石,看他走路挺直了腰背、目光坚毅,她对孙信慧这对姐弟以后的生活倒也不担心了。

    “老夫人,多谢您多年前救了我的孩子,孙石感激不尽!”孙石行了一个大礼,腰都快弯到地面上去了。

    艾草让孙信安赶紧把他父亲扶起来:“您这样客气,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小惠小安是两个乖巧的孩子,也带给我许多欢乐,高兴的事情谁都会做的。”

    从林家离开的下午,孙石就离京回千里之外的老家孙家村,一路车马劳顿,一个半月后孙石带着妻子的棺椁回京,余氏被重新葬在西郊那片坟山,逢年过节孙家一家老小来扫墓,孙石更会在休沐日来坟前唠叨几句,告诉妻子,他很好,孩子们很好,等他老去,他再到地底下向她赔罪。

第235章 番外 〇二() 
若是长平帝不退位;顺延时间长平三十四年便是三年一届的科举;现在新皇登基,年号为昭正;是以昭正元年的科举依旧如期举行。

    刘凌,现年二十一岁,已成亲;妻子林氏乃苏氏别庄一同长大的青梅林西,妹妹刘静也与同是苏氏别庄一同长大的范承宣成亲一年;两人年纪相当;且都在准备昭正元年的会试。

    苏氏别庄出来的孩子,有读书天赋的人有限;大部分人读书识字到十五岁;若是不能考中秀才;便转而谋其它生计。

    春天了;在这生机勃勃的时节;万物焕发生机。

    刘凌与范承宣收拾好笔墨书本从归元书楼出来;道路两边的大树抽出了绿芽;大树底下花草奋力争夺一点阳光。

    归元书楼现在是京城标杆式的建筑物;带动了这一片街道的经济发展。

    范承宣看着脸上带着微笑的大舅子;心里叹了口气,他在学识上是赶不上这个大舅子的,只是大舅子心思太重,迫切地想要金榜题名,从而导致三年前春闱之前感染风寒,久病不起,耽误了科考时间。他也不知该如何劝慰,毕竟这是大舅子的一个心结,换了他,他心底也不会放弃那段仇恨。

    “子凌,今日就到我家去吃饭吧,静儿可是一早就嘱咐我的。”范承宣含笑道,两人这就要转过街口了,其实这边离他们住的地方还挺远的,起码有小半个时辰的路程,不过为了锻炼身体,他们通常都是一早一晚走着来回的。

    刘凌点头:“行啊,好几天没见静儿了,我先回去向西西说一声。”

    范承宣拍了他的肩膀一下,打趣道:“不用了,这会只怕嫂子与静儿正一起在厨房忙活。”两家人住在同一条街,不过中间隔着好几户人家,不是不想住邻居,实在是京城房子紧俏,这两间两进的院子还是当初刘凌和范承宣追得紧才买到的,差点就被别人买去了。

    槐树街,顾名思义,街口有三棵大槐树,街道两边各有好几百间院子,都是一进二进的院落,住在这条街的人都不是有钱人,只是比穷困的人过得稍微好一点而已。

    刘静和林西正在厨房准备晚饭,听到敲门声,刘静把自己湿漉漉的手在腰上围裙擦了擦,便走出厨房来打开了大门。

    “哥哥,夫君,你们回来啦!”刘静脸上露出一丝甜笑。

    刘凌眼里闪过一道光,垂下眼眸又快速抬起头,笑道:“妹妹这是做什么好吃的了吗?”

    范承宣在心底又是无奈地一笑,刘静嬉笑道:“可不是我做的,是嫂子做的,嫂子的厨艺才好呢。”

    一家人吃过晚饭,刘静和林西收拾桌子和厨房,刘凌与范承宣移到书房说话,范承宣想了许久,还是开口道:“子凌,又快会试了,你别把自己绷得太紧。”

    刘凌双手握成拳头:“我只是恨!”以前他告诉自己还小,没有资本与那个女人对抗,随着年纪的增长,心底的那丝恐慌就被放大,他怕这辈子都无法为母亲讨一个公道。

    范承宣沉吟片刻:“岳母大人在世,也不想你背负着仇恨过一生,人这一生不只是仇恨,你想想静儿,想一想西西,想一想你们未来的孩子,我记得刘家除了岳母已经没人了,难道你就不想代岳母把刘家传承下去吗?报仇固然重要,但是这不能让你放弃以后的人生,你才二十来岁,那个女人已经老了,天道轮回,等你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赵家看到这么优秀的你,没准会主动放弃那个女人。那个女人至今未生下一子,唯一的女儿也在出嫁后难产而亡,为了子嗣后代,赵家会给出你想要的公道。”

    刘凌狠咬着嘴唇,抚了抚额头,往门口走去:“我知道,我和西西先回去了。”他知道,他什么都知道,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他心里住着一个魔鬼,随时都想要破体而出,但是他清醒地知道,他不能够这样做,否则会让妹妹、妻子伤心,让母亲天灵难安。

    从这天开始,一同在京城生活的朋友们都相继来刘家探望刘凌,有的已经过了科举,在朝为官,为了让刘凌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大家都轮流来找刘凌谈话。

    孙家,孙石从儿子那里了解了刘凌兄妹的遭遇,顿时也是唏嘘不已,他现在在京郊大营,每五天有一天休息,是以这一日他都来找刘凌,带刘凌锻炼身体,说刘凌身体太差,才会在换季之时染上风寒,对于儿女这些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孙石虽然做不到像对自己的孩子那般,但是像对待亲近的子侄一样还是做得到的。

    刘凌对此哭笑不得,没有想到,三年前那场病,竟然让大家如草木皆兵,那场病有心里的因素,但是最多还是身体不够强壮,是以这三年,刘凌也在有针对性地锻炼身体,哪怕他这次心里压力再大,他也不会再生病了。

    锻炼配合着妻子准备的补品,一个月后,刘凌就觉得自己脸上圆了一圈,面对朋友的好意,他又不好意思推却,心里想着春闱之后就好了。

    春闱如期而至,三月九日会试,连考三场,十九日清晨辰时,贡院大门大开,从里边出来的考生仪态不一,但是脸上都带着几分憔悴,刘凌和范承宣尚好,还能看出年轻公子的模样,坐进了马车内,也还能保持清醒。

    马车在槐树街停下,迎接着妻子和妹妹担忧的神色,刘凌含笑道:“别担心,这次我从头到尾都挺好的。妹妹与承宣回去休息。”

    刘静见哥哥神色如常,心底那块石头才落了地,挽着夫君往自家走去,刘凌和林西也往自家走去。

    艾草对别庄的孩子的重要事情还是关注的,她这会身边的丫鬟就在汇报有关于别庄上几个孩子参加会试的情况。

    “希望小凌早日摆脱心魔,天道好轮回,欠了他们兄妹的迟早都会还回来。”

    成勇伯府现在几乎泯然于京中勋贵之列了,家中子孙不成器,成勇伯还健在,把持着爵位不放手,世子赵晋年过不惑,一事无成,整日结交清客不问世事,膝下又无儿子,就一个嫡女和两个庶女,他年纪也这般大了,想要再生一个儿子的希望不大。

    而赵家宗族皆盯着成勇伯这个爵位,纷纷都打着好算盘,想把自家儿孙过继到成勇伯府,这样成勇伯府的爵位按照规矩哪怕降一级,也比庶子连降三级来得好。但是成勇伯不甘心,家业不交给嫡亲的儿孙,交给外人?他死也不瞑目!整日盯着儿子让儿子生一个孙子出来,哪怕是庶子,爵位降三级就降三级,至少家业还能传到自己嫡亲的儿孙手上,可惜儿子不争气,儿媳妇整日就像个神经病似的盯着儿子睡哪个女人,他真是很想把这个女人休掉。

    会试的结果在四月三日公布,刘凌和范承宣榜上有名,一个在第五名,一个在第四十名,两人皆考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绩。

    紧接着便是四月九日的殿试,此次会试录取人数两百零八人,相比于上一届少一些,但是比以往却多了几十个名额。

    长平帝退位之后,就过上了含饴弄孙的好日子,今日不是把这家孙子孙女叫来作陪,明日就是把那家孙子孙女叫来作陪,当然不只是简单的陪玩,他是要考孙子孙女的学业的,要是七岁的孙子孙女却连三字经百家姓都背不出来,很抱歉,他不惩罚孙子孙女,把儿子叫来狠揍一顿,于是襄郡王等人原以为父皇退位之后,他们也能清闲一下,结果却发现,他们在受到双重暴击,在兄弟那里受到心灵的打击,在父皇这里受到皮肉之苦。

    殿试这日,闲来无事的长平帝依旧跑来围观考生们考试,长平帝穿着很随意,考生都以为只是朝中哪位大人,倒是不太在意。长平帝在太和殿走了一圈,回到上首的位置。

    “老七啊,下面有个考生,朕总觉得有些眼熟。”现在一有什么问题都问儿子的长平帝是个问题老人,他指着第二排左边第一个考生,长得很年轻俊秀。

    昭正帝扫视了一眼,小声道:“叫什么名字?”会试前面二十名他都特意了解过,不说对其背景倒背如流,倒也了解得一清二楚。

    长平帝说道:“京郊人士,刘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