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的风波很快在众人的默契中被刻意忽视了。
这玩乐的街市其实挺有意思,众人自然不想再待在酒楼,便纷纷走了出来。一行人走走停停,四处看看。
很快,皇帝那里找人来传话,说是给太后安排了其他节目。
柳儿拉了拉程紫玉的袖子,想来便是皇帝命了李纯准备拿下的比试要开始了。
太后被请上了竹轿,抬到了这街唯一的宅院——潘家的一处偏院。
这处宅子无人居住,又被重新设计和装点一新,只见精妙园林,而完全不似民宅。
太后等人到时,男宾们早已齐聚后园。
皇帝上来说是给太后安排了一场比试。
“哦?何人的比试?”
“昨日宴上,朕与众宾把酒言欢时便谈到了咱们大周人才辈出的好男儿们。您看,不管是以皇子们为代表的皇室男儿,还是以李将军为代表的朝臣新力量,又或是潘公子,石公子们那样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都是年轻有为,是我大周将来的栋梁和基石。所以朕想着,便给年轻人安排一场比试,也看看他们的能力和实力,更是用他们的活力来给母后祝个寿!母后以为如何?”
“皇帝有心了,自然是好的。”年纪大了,许多事做不了,但不妨碍太后喜欢感受年轻人的活跃和热闹。
“好!那朕便宣布,今日上至皇子,下到宾客,均可参加比试。前十可得赏银百两和赏赐一份,最后取前三,朕自有大嘉奖!尤其是头名,朕会给个大恩典,外加赏金百两,白银三千两。”
背手的皇帝不着痕迹地悄悄在身后将手肘一推李纯,示意那头名的赏赐都是为他准备的,他若拿不下,这么多金银就都浪费了。
李纯回以轻轻的一声“嗯”,算是应下了……
不少人本就跃跃欲试,再听到大手笔的赏赐,更是蠢蠢欲动起来。
对于皇子贵人来说,为了不落颜面,自当竭尽全力。
对于下层公子们,这不但是千载难逢出人头地,可以入皇帝眼的机会!更是绝佳可以为家族争光获益的良机。
怎么都要试试!
尤其是皇帝特意卖了关子的恩典和嘉奖,又将会是什么?
于是,就连往日眼高手低的纨绔们这会儿也都起了兴致,暗自妄想借机一飞冲天。
……
。
第四六三章 一声令下()
太后兴致愈浓。
“既是为了给哀家祝寿,哀家自然也不能寒酸了。哀家也凑个热闹,添些赏赐,哀家这里,前三十都有赏!前十大赏,前三给嘉奖。头奖另外有彩头。此外,哀家还会给表现尤其出色的公子额外赏赐!”
“这么热闹,怎好缺了本宫。”皇后也参与了,表示愿意将珍藏的一幅古字帖和一柄宝剑做彩头,希望在场的大周栋梁们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祝福大周长治久安,盼望百姓安居乐业!
皇后话说得漂亮,皇帝眼中凌厉稍缓。
“好!彩头定下了,朕希望大伙儿都能发挥实力,力争上游!也希望各位可以一视同仁,公平竞争!有要溜须拍马,结队营私的,最好不要打那个念头。记住,朕在看着你们,朕要看到的,是你们的真实力!”
其实除了那桩婚事,安排一场这样的比试也是皇帝最近一直很想做的。
儿子们似乎都长大了,都有想法了。这是好事。
他很想要看看所有儿子站在平等机会前,谁能脱颖而出。也想看看将儿子们放在差不多同一年龄阶段的公子里,又是什么水平。
所以其实哪怕不为李纯的求娶机会,这场比试也在他的原计划之中。在镇江时,他便生出了这想法。随后暗中开始设计这比试了。
只是太子不在,稍微可惜。。。
“说到公平,不知皇上要比什么?若让文臣比武,让武将作诗,那肯定不公啊。”太后提醒了句。
“母后所言甚是!因此这次比试朕早有安排。内容是由已致仕的常老将军和谢阁老按着朕的要求讨论给出。两位前几日便完善好了比试方案,并暗中做好了准备,今早才开始调人来布置了场地。就连于公公对比试内容也是一无所知。以保证公平公正!
诸位,今晚不比文,也不看武,只比魄力,比胆量,比细心,比果敢,比耐性,比心性,比心态,比应变,比判断能力!至于具体内容,诸位到达现场后便会知晓!”
足够诱人!
一听不比文武,比的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那些品行,兴奋之辈又多了不少。本打算看戏的公子们都坐不住了。
这么一听,似乎每个人都有机会?
何况常老和谢老均乃颇具威望的先帝时期重臣。足保此次比试的权威和公平。
报名者很快有了近百人。
而众皇子不管愿不愿,也皆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程紫玉扫眼出去,瞬间对上了朱常安看来的眼神。
这是个什么眼神?
程紫玉心下怪怪的。
志在必得?
没道理啊!
前世今生,他的位置和能力,使他鲜少有这种底气。他这是觉得他有脱颖而出的把握吗?把握从何而来?
倒是朱常哲,注意到了朱常安的目光后,不动声色斜向上前一步,刚刚好挡开了这位兄长的视线。
程紫玉冲他微一颔首表示了感谢……
报名的公子们被悉数请去了比试点,而剩下围观的众人也早已准备了“观战区”。这院中原本的三层戏台已被拆掉重装,此刻装点成了一个露天的三层高台。
居高临下,可将比试的进程尽收眼底。
李纯从皇帝身后走过来,正好与程紫玉擦肩。
他神情依旧淡淡,“放心”二字轻轻飘来,莫名带着坚定。
事实程紫玉并不怎么担心,一来是对李纯的信任。第二便是她深知皇帝是个什么人。他能让李纯求娶,便是已经打定了主意。朱常安哪怕拔得头筹,哪怕当众求娶,皇帝也不会答应,最多就是以别的形势补偿而已。
所以这场比试,她大可好好观赏。
太后和帝后带着一众贵人上了戏楼三层,其余大部分宾客则上了二层。地方够大,灯火亮如白昼,看得也清楚。
从三层放眼看去,才察觉场地规模如此之大,绝对不是敷衍,而是费了心思的!
众公子被带去了几十丈外,原来从那里一直到皇帝他们所在的戏楼这一大片,都是比试的场地。
至于比试的项目,却还做了个噱头。场地的这整个一大片黑乎乎,无灯无火,尚未开启。
太后惊奇,皇帝则一边解释。
“比试是按闯关形式进行。有人开启下一关后,那一片区域的灯光才会亮起。既方便咱们观看,也能对场上局势起一个引导作用。”
“有点意思!如此一来,那灯光也是一种对心理的考验了。”
“不错。落后太远的会感觉无望,稍微落后和略微领先的,都会紧张,领先一大截的则要想法子保持优势,他们如何消除压力,能不能顶住和化解压力,到时候每个人的具体表现都很有看头!”
太后点头,程紫玉悄悄瞧了意得志满,手持千里眼的皇帝一眼。
这老狐狸果然掌控欲不一般。这比试压根就是为了他考验和考察所有人心性而设计。就一灯光还有这么多看头,那一关关下来,众人的心性,程府,眼光,判断力,应变等能力还不都被皇帝看了个透彻?……
所有人都暗暗觉得这比试可比看戏强了百倍。
放眼场中,既有能力出众的一众皇子,也有文韬武略的年轻朝臣和勋贵世家子弟,更有地方上颇负盛名的各路才子。
济济一堂的才俊打破身份和特长的隔阂同场比试,百年不遇啊!所有人皆是翘首以盼,并热情高涨。
加油鼓劲声也开始此起彼伏。
这饱满的情绪比当日大皇子和太子各带一路人比赛马球还要热烈了许多。如此氛围,自然让太后和皇帝都很满意。
比试是常老将军亲自主持。他已是古稀之年,但说话底气依旧十足。
他先是对所有公子的参与表达了赞赏,随后开始介绍起来。
“由于咱们人数多,不可能同时进场。但若随机选择先后,又未免不公。所以入场的先后,咱们先通过一个小任务来定一下顺序。诸位觉得如何?”
得了一声应后,常老一拍手,不远处有一片灯光亮起。
“看见前边了吗?红布下,藏着你们的第一个任务。”
一个巨大的花坛被红布覆盖,不知下边何物。
“请各位公子选择一个位置站好,随后咱们便开始了。”
众公子均是摩拳擦掌,只等一声令下……
第四六四章 一步一坑()
那花坛足有好几丈长,参加比试的公子们全都占上一席之地也不觉得拥挤。
而地上花坛半丈外还画了条红线,比试开始前,公子们被示意须站在线后。
公子们兴致勃勃站好位,盯着眼前红布覆盖下的花坛,暗暗猜测这是个什么比试。
该不会是让他们比种花,比种菜,比拔萝卜吧?
有人摩挲手掌,跃跃欲试;有人来回走动,舒缓紧张;有人交头接耳,小声猜测;还有人在左观右望,寻思要不要调个位置……
更有一群人,便是朱常珏李纯那样的,随便一站便雷打不动,不说话,无表情,不知作何想法和盘算。
然而他们虽同是沉默,却又有不同。
朱常珏恶狠狠将在场人等扫视了一圈又一圈,看得出他很不耐烦这样不得不为的比试。按着他的身份,压根没必要。这群人,哪个有资格与他站在一条起跑线的?真烦……
朱常安依旧少有地自信,在左右略显焦躁和聒噪的公子中显得鹤立鸡群。不少人看他模样淡定后便多了几分钦佩,而站在高台三层的昭妃对儿子的表现尤其满意,向着皇帝和太后将儿子夸了一遍又一遍。
太后和皇帝都拿千里眼看向了朱常安。
的确不错!
这个时候依旧保持平常心,轻松面带微笑,保持往日风度,的确叫人刮目相看。
最近的几日,皇帝看这个儿子总是生出了几分复杂的情绪。
这家伙,说他没用吧,他总能时不时给出些惊喜。可当真对他委以信任,他又常常成事不足。
长进很大,却总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是能力不够,还是历练的机会太少?皇帝也有些疑惑。
但有一点,自己往日里对老四的确是疏忽了,毕竟他的生母出身不好,有着最本质的局限,若有人引导还好,但万一是好苗子却被养废,那就太可惜了。
皇帝觉得,这个儿子或许以后也该多些关注了……
还有老五,也是突飞猛进。某些方面甚至赶超了他的兄长们。
千里眼里,此刻的朱常哲旁若无人,只自顾自地打量周围布置和环境,眉头微蹙,似在凝思。从头顶宫灯,到地上青砖,他都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观察着……
皇帝总觉得,老五身上有自己年轻时的影子,虽有些阴沉,却实在讨厌不起来……
事实皇帝从来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过,若是老五能争气,他是愿意把位置交给这个最像自己的儿子的……
至于老七,等到回京后,也该封王了。有了朝鲜国力量做靠山,这个儿子将来的势力只怕也要飞涨,是自成一派,还是成为举足轻重的筹码,此刻尚不好说。
选择多了,皇帝是满意的。太子那里被打压后,各皇子势力就均衡了。八仙过海,今日就是他们实力和能力的一次完整展现……
话说众公子围于花坛,渐渐从兴奋变得紧张,这会儿更有些焦躁生了出来。
位置选定后,便开始了点名,随后足有十名宫女上来在他们身后刷刷记录什么。差不多半刻钟的时间,一众宫女才离开并站到了常老的身后。
“好,今日,参加比试的共一百零三人。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开始。诸位可准备好了?”
众人齐声应是。
终于,花坛上覆盖的那巨大的红布被掀开。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
“……”
整个花坛已被清空,没有泥,没有花,却被注满了水,水下可见一条条黄色的鱼。
咦,那鱼竟是不动的?
死鱼?有人看出,那分明都是木鱼!
所有人摸不着头脑地看向常老。
“都看见了,正是一池子木鱼!这里将是诸位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在这里,你们的速度很重要。最先完成任务得到木鱼的,便可以先一步进入比试场了。诸位可听清了?”
这话一出,不少人已经跨出了一小步准备往池口去。
“别急,老夫话未说完,来,请看老夫的右手边。”
有宫女掀开了一边长案上的红布。
远看过去倒似是一大堆的长杆。
是鱼竿吗?
难道是比钓鱼?
“你们的任务,是用这里的鱼竿去钓出一条木鱼来。水中每一条木鱼的口上都有一个小铁环,你们的鱼竿上则带了一个小钩子,这是个难度极低的适应性比试。只要心定手不抖,就能成功!
但!这些鱼竿是先前准备的,数量上有可能富余,也有可能不够!你们明白老夫意思吧?”
哪有人不明的!意思是参与比试的人多,鱼竿数量可能不足。若是谦让,若是动作慢,直接连参与比试的资格都或许没有!
“那么,请诸位先拿鱼竿吧!”。。
常老话毕,只见嗖嗖的人影窜了出去。
长案前顿时挤作一团。
那不满半丈长的单条长案最多围站十人便已拥挤,哪里经得起上百人同时疯抢。
拿到的想出来,后来的想进去,一时间呜呼哀哉。
反倒是几个皇子和勋贵子弟们稍一愣,几乎同时蹙眉。
抢,还是不抢?
大皇子极不情愿,与一群人疯抢,当真有碍风度,可他一错牙,还是冲了出去。
李纯和朱常哲没动。
李纯属于信心足,先不提此刻已有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