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传承。如今,你倒是想起制造新工具的功劳了,上辈子的时候,怎么不见你把心思放在这个‘新’字之上?”
对于王安石的变法活动,苏轼一如既往的嗤之以鼻,虽然他在后世的声誉越来越高。但那是后世的人需要把它美化一下,然后拿出来粉饰门面的正常需要。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王安石变法的整个过程,在元祐党争期间被修改的一塌糊涂,而后经过金人南下和蒙元荼毒等多次破坏,以及南宋时期的多次修改,早就已经面目全非,到了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的时候,又把这段历史从坟子里挖出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来接客。以证明他们的行为是多么值得提倡。到头来,直到二十世纪末期,才有人想起要研究她的真面目,但能够找到的历史片段已经少得可怜。
更关键的是,曾经的苏轼认为那是坏了他们享乐官途的变法,如今在苏轼的眼睛中,却不是冲着现代的发展而来的。除了变相的劫富济贫,其实他们也没有周济贫苦,而释放到国库里用到打仗上去了,也算是缓和了矛盾之外,其他的方面,根本就不曾朝着现代的发展方向看一眼。所以苏轼仍然觉着,王安石的变法只不过是在形式上追求新颖,但终究不是从根本上寻求出路。
王安石看到苏轼的表情之后,就知道这家伙依旧不欣赏自己当年的举措。重生之后,王安石其实也看过很多评论自己当时变法行为的文章,的确也意识到了当年的不足之处,所以他对苏轼的不以为然也没有太多的意外和意见。
说起来,王安石和三苏之间不是一点过节都没有。苏辙曾经在制科考试当中,说仁宗贪恋美色,但举出来的例子,却是街头巷尾谣传的东西。考试结束之后,很多人认为苏辙这是利用不实消息,沽取直名,主张不能录取这种人。王安石也是其中之一。当时他担任的是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书。在听到消息之后,他立即声称即便苏辙通过考试,他也不会为其草诏。没有诏书的承认,苏辙的考试结果就毫无意义。
这件事情一直闹腾了一年多。苏辙虽然最终获得了认可,但双方彼此结下了梁子。不久之后,王安石母亲去世,他回家丁忧之后。苏辙的父亲苏洵兴高采烈的写了一些不该写的东西,在充分展现了自己幸灾乐祸的本事之后,把这个梁子结的更深了。
后来苏轼苏辙先后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他们的理由其实并不正当。苏辙最开始是站在变法派一侧的,还加入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也不知道他和王安石是怎么和好的。但苏辙反正是和新党的投机分子们走到了一起,直到后来发现,王安石的变法得罪了很多人之后,才离开他们。
苏轼的遭遇则比他更惨。新党干将李定是苏轼好友僧佛印的同母异父弟弟,其母死后,李定被指责没有为母亲守孝。这件事情究竟是谁爆料出来的,已经没有足够的史料证实。但苏轼却在这个时候,为一个孝子大唱赞歌,以此讽刺李定。双方就此结下梁子。
李定以赡养父亲的名义两年没出来做官,复出之后,他曾经派儿子去参加苏轼的宴会,想来是存着和好的意思,但苏轼却在宴会上嘲讽李定之子,就此加深了梁子。
不久之后,李定接到举报,说苏轼的诗词之中有诽谤朝政的嫌疑,就此揭开了乌台诗案的序幕。这其中,大科学家沈括所扮演的角色恐怕也不是很光彩。但当时的朝廷之中,有很多人都在政治投机。曾巩的兄弟曾布,大科学家沈括,还有后来戳穿宋徽宗不看为帝的章惇,都是如此。苏辙只是个投机失败的例子,而苏轼,恐怕也少不了一个恃才傲物的评价。
然而如今的苏轼与王安石,却已经能够平静的面对对方了。
第二二零章 大汉农牧9。9375()
诸葛亮悠闲地看着邻桌的苏轼和王安石,即便他们想一千年前那样有开始争执变法的事情,诸葛亮也没有丝毫阻拦的意思。坐在诸葛亮对面的爱丽丝,津津有味的品尝着中国菜,对邻桌的吵闹声充耳不闻。她正在暗暗下定决心,准备花上几个月去把中国的各色美食都吃个遍。
她当然不会知道,诸葛亮此时心中所想的是什么东西。对与王安石,诸葛亮是有一定的钦佩之情的。和其它文学家不同的才华,就是他甘为民争先的认知。整个大宋朝,只有旴江先生李觏看到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他的学说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视,只有王安石继承了他的很多观点,率先开始强调国有经济调控市场的重要性。即便做的一塌糊涂,诸葛亮也吝啬自己的钦佩之情。
先说那个青苗法。官府贷款给没有足够资本进行农业生产的主客户,让他们不至于失去自己的土地。这在某种程度上减缓了贫富差距的拉大,自然是有利于国家的。
这一条法令在二十一世纪也有影子。如果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农业银行的话,那么他的主营业务就应该是青苗法。而事实却是,国有银行们都有类似的业务。王安石当时没有做到的,仅仅是没有完成政企分开而已。
均输法,是官方动用行政资源、国有人力资源参与运输业的法令。王安石的均输法比桑弘羊的好一些。他的助手薛向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引进了民间资本,阻止了很多贪官污吏从中中饱私囊的行为。
而这一条法令在如今的社会之中,也是有影子的。诸葛亮的老家现在也算是个物流之都了,他自然最清楚这一点。只不过现代官府控制下的邮政系统,比起许多民间经营的快递企业没有竞争力,这一点和当时略有不同罢了。
农田水利和方田均税法,虽然有很多称呼的法子,但它的实质却是非常简单的,对没有申报的天地进行统一的测量,验房有人进行逃税漏税。虽然形式上比较比较复古,但实际上也为国家增加了不少的税收。如今的时政热点之一,不动产登记制度和方田均税法的某些内容很像。在当时的测量技术和数学发展情况之下,王曼等人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取得这样的成果,足够让后人佩服。
至于现在,测绘技术的进步,足够保证每一快递都有卫星看着。好在苛捐杂税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所以大家也没有人在乎看着了。但兴修水利,测量田亩面积的事情,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不是名头响亮的转基因作物能够挤下去的。
保甲法,就是宋代版的预备役制度,对于一个统治阶级文弱,民间还算不上文弱的朝代,风气倒是更应该从上层开始改正。但王安石毕竟也是个文人,这样的要求怎么看都有些过分了。身在庐山中,云深不知处,再正常不过了。
至于贡举方面的新法,说说内容之后,大家会有很多熟悉的感觉。王安石在提倡兴办学校,对科举内容以及录取名额分布情况作出调整之外,比较经典的一个改造就是,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需要依次晋升。说起来这个也简单,不就是一二三年级吗?堂堂国立大学,设置个一二三年级,有什么大不了的?司马光们反对个毛线啊?
免役法这个就不用说了,现在我们都不去服徭役了。去服兵役的还得国家拿着各种优惠政策来**,不能不说王安石这个法子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宋代的各种差役品种之繁多,都快赶上热带鱼了。王安石这个法子,对老百姓是很有益处的。当然,有些名义上在官府服役,其实在官员家里听候使唤的人,得到解脱之后,他们的“主子们”可是相当不高兴的。
市易法,就是官府参加到商品的贩卖当中去。当时的销售方式,比天朝的还要黑暗些,每一行的行首,几乎就是个托拉斯或者卡特尔的指挥者,对于国家经济的危害很大。更关键的是,外地小商小贩进京售卖货物,都需要把货物交给这些行首代理售卖。行守门从中抽取差价,比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都多。资本积累的速度很快就可以和内藏库比肩。而市易法就是为了冲着这帮人开刀而准备的。
至于这条法令,现代社会的影子则更加明显。每一名初中生都熟悉这样一句话,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虽然市易法的实际操作人吕嘉问人品堪忧,就连水果也都要贩卖。但对于国家经济安全来讲,对宋超可能不太重要,但对现代社会,必要的时候买卖水果也可以接受。
至于保马法、户马法。让老百姓来帮助朝廷养马,这是大宋朝的无奈,但却是国防建设的需要。让稍微富裕些的民众,分担一下国防建设的经费,理论上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当时更应该分摊这一笔成本的,是拥有免税等特权的官员士绅家庭,可惜王安石没那个决心把他们得罪死了。
这条法令在现在的影子就不是很明显了,如今我们可是家家都有车。国家没有限制我们拥有汽车的数量,只是限制出行而已。当然,如果国防事业真的需要,一战期间巴黎出租车司机们做的事情,我们不是做不出来。
至于将兵法,是指让平时负责训练的军官带领部队上战场。这在“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宋朝是需要额外强调,但在现代,却是普遍的现象,没什么好说的。
王安石的这十条,比起庆历新政之中,范仲淹提出那十条更具有现实意义。但却不被农业社会的统治阶级所接受。诸葛亮甚至想,即便是在星猫农场推行这十条,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当然了,现在的星猫农场,可没有改革必要。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情,是等待那位客人的上门。
第二二一章 大汉农牧9。96875()
ps:一个月前,这本书就已经沦落为冲量类型的了。而如今,你们也看到了,已经开始为下一本书准备资料了,还把一些粗浅的看法塞进这本书里和大家分享。不过这本书还是要折腾的。其实我应该认清现实的,既然已经是冲量型的了,那么快本什么的也没必要占用时间了,现在,提前开始九月的疯狂。
诸葛亮正在其它他的客人们提前上门。只可惜事与愿违,想要尽快看到的客人还没有具体的打算,而不想看到的人,已经开始仔细筹备了。
“我早就听说锦绣国是个出色的农业国,从古到今都是这样的。”莫雷诺农场里,老莫雷诺先生正在和唯一的儿子交流着自己的看法,“土豆和地瓜要是原产于东亚,我相信他们的国度一定会变得更加昌盛,说不定,西方的文明就没有能力住在现在这个世界的秩序。”
小莫雷诺先生小鸡啄米一样的点着头。他对于锦绣国的文明没有恶感,这虽然是在接触过赵云和诸葛亮以后才明确起来的感觉,但也和他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个性分不开。他的性子里还是比较单纯的,否子也不会对天文学那种只能花钱的学问一直抱有那么强烈的研究热情。
对于老头子的看法,小莫雷诺先生没有反对的必要,果断的说道:“如果您一定要去餐馆他们组织的展览的话,我想我应该陪您去。田地里的活计都已经忙完了,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事情能够让我老呆在家里的。”
“你不是还要研究天文学吗?阳台上那么大个的望远镜在那里摆着,怎么能说没有事情可以做呢?这个月不是有那个什么英仙座的流星雨吗?你就不准备看看?我觉得你还是看看吧,万一这个流星雨再调到我们家里来,这可怎么办?”
“流星雨怎么会掉进家里来?”小莫雷诺先生哭笑不得的说道,“他们只会从距离地球很晕的地方掠过,仅仅是反射的光芒会射进我们的眼睛,仅此而已。我反正是不太放心您一个人出行,还是我陪您一起去吧。”
“不用了。”老莫雷诺先生坚持道,“有你妹妹陪我一起去就行了。你跟着算怎么回事儿?现在你可是远近闻名的大天文学家啊。地球上的土地早就不够用了,你还是趁早给我们找个星星移民吧。这才是你的正经事儿。”
“爸,您就别再说笑了。就算能够找到一个差不多的行星,一千年之内,我们是没办法移民过去的。”
“有个盼头也是好的嘛。”说完这句话,老莫雷诺先生挥挥手离开了。他最终还是不想让儿子陪着去,反正做记者的女儿是要去采访这次展览会的。
贝卢先生居住的别墅里,一杯葡萄酒被气急败坏的关进了贝卢先生的肚子里。老管家站在身边进展的看着他,一言不发的摇摇头。
这种沉默知道西来森先生的到来才被打破。
“我的私家侦探,你有没有在保护我的女儿?”有些醉意的贝卢先生,说话的语气有些冲,但是西来森先生并没有生气的倾向,只是很礼貌的躬身施礼之后,就直截了当的回答道:“您的女儿最近对中国美食很感兴趣。聪明的她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的筷子。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诸葛亮离开这里的时候,您就要看着自己的女儿和他一起返回那个东方的古老国度了。”
“那也没有什么。”贝卢先生喝下一口酒,摇摇头说道,“只要她幸福就好。”
放下手中的酒杯,贝卢先生将自己的视线投向窗外,屋子里重新恢复刚才的寂静,寂静到让人感觉有些窒息的地步。稳重而又老辣的西来森先生甚至已经有些喘不过气来了,最终,他还是忍不住打破了这种宁静。
“先生。我觉得有必要告诉您一些竞争对手的最新动态。”
贝卢先生听到这句话之后,兴味索然的摇了摇头。老管家知道他现在已经没有在商场上继续拼打的意思了。但是他的企业也不能拱手让给别人,他还是需要提醒眼前这个还没有读过中年危机的人,是时候该站起来重新面对一切了。
西来森先生只见到一个苍老的头颅在贝卢先生的脑袋旁边黄动了几下,十几个听不太清楚的音符从哪个银白色的头颅里蹦了出来。然后,这些音符就像充满魔力一样,让刚才还有些颓废的贝卢先生重新坐直了身子。
“他们究竟有神额最新动态。以为我们这家罗马帝国就要被突厥人打败了吗?”
“这可不是一个好比喻。”西来森先生笑着说道,“突厥人可是锦绣国的手下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