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尴尬夫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尴尬夫妻- 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芸笑道:“这段日子忙碌,我还没去二叔那边,待我去二叔那边问过了,再来回姐姐可好?”

    米兰笑着客气道:“那就有劳二爷了。”

    贾芸这才出来,一路往本家二叔那儿去了。

    到了二叔院里,见了宝玉,贾芸便把这些日子忙碌的事情告一段落一说,又接着道:“二叔辛苦了,如今我也得了闲,就不知有什么是我能插得上手的。”

    贾宝玉闻言忙招手让他进去里间,又指着桌上的单子对他道:“来对对,看我可有漏记什么人,这旁支的人我没你熟悉,就怕漏了哪家,日后被人说你攀了高枝瞧不起人了。”

    叔侄俩都知道这是玩笑话,笑一笑也就罢了。贾芸这边上前来看,心里默默对着旁支的几家,心道二叔这心细的程度可比自己还甚,这里头不但每家旁支都有了,就连有的旁支比较重要的亲戚也写了上去。

    “二叔,这就很好了。”贾芸忙道:“好些人,连我都不记得了,得亏二叔记得住,否则就真要被人戳脊梁骨子骂我狗眼看人低了。”

    贾宝玉走过来笑道:“你当我这么好的记性?不过是求了父亲,要了那族谱过来对着写的。家里但凡能请上的亲戚我都写了上去,你另还有哪些朋友和商道上的关系要请,那就得你自己来拟了。”

    贾芸想了想,提笔来添了几个名字上去,宝玉一旁看着,见他停笔不写了,忙问:“就这么几个?你打小就在京中长大,当真不多请些了?”

    贾芸讪笑道:“虽打小在京中长大,可幼时家贫,无人愿与我亲近,就是旁支的一些兄弟,也不过见我可怜,才来与我说话。

    “再大一些,叔婆出手相助我一家,原先与我说话的旁支也不待见我了,便越发的少与人说话了。

    “再说那会儿天天跟着几个叔叔瞎混,哪里敢跟外头的狐朋狗友乱来,乱了自己的心智就罢了,若是带坏了几个叔叔,叔婆定不会轻饶我。”

    宝玉感慨道:“这般谨慎谦虚,难怪伯母待你与旁人不同。我母亲常道,大太太一双慧眼如炬,果真不假。你若不好,她也断不会管这闲事。”

    贾芸被说的有点不好意思,忙岔开话题问道:“我才来时,打林家来,听闻林家宴请了老太太,米兰姐姐问我,咱们这边请了老太太不曾。”

    宝玉笑道:“你姓贾,你媳妇姓林,孰轻孰重这还不知道?老太太就算要出席,自然也是姓贾的这边。”

    贾芸忙道:“叔叔的好意,侄儿明白。老太太若是来了,侄儿的腰杆也能挺得比人家直些。只是……”

    贾宝玉心里一动,笑问:“只是什么?怕你媳妇没了面子,想老太太给她去撑腰?”

    贾芸脸上微微有些发烫,低着头低声道:“她虽放了出去,可她父母依旧是咱家的管家,若无这层关系也就罢了,可有这层关系,就怕日后有人说她是……”

    贾宝玉忙笑道:“懂了懂了,好一个怜香惜玉的芸二爷。罢了,老太太那边我替你说去,也省的你再臊的这样满脸通红的,怪难看的。”

    。

第七百零九章 惦记她了() 
贾芸打本家出来,满心欢喜的想的都是小红。回了家里,见母亲忙的脚不沾地,忙过去帮忙搭了把手。

    五嫂子其实也没什么可忙的了,一切东西都有本家过来打点,她只需把家里收拾赶紧就好。

    如今儿子终于有了空闲,她便嘱咐儿子道“咱们原是在广州买的宅子,新房也是布置的那头,可如今要在京城成婚,这新人房不布置也不好看。林家想必也没准备京城这边的摆设,你得了闲带小红去铺子里看看,买些现成的回来摆上。”

    贾芸心中感激母亲对小红的照顾,笑着应了下来,又想起方才在本家与二叔说的话题,有心试一试母亲便问“听闻老祖宗要去林家那边的宴席,母亲何不进去给老祖宗说说,让她来咱们这边,也好让母亲面上多些光彩。”

    五嫂子听了这话,不但没有高兴,反倒拉下脸来,她见左右都有下人忙碌,便招手让儿子进屋。

    进了里间,五嫂子这才板着脸问“我原以为你这几日忙碌,没想到竟是与那等乌合之众玩耍去了?是谁教的你回来说这话,你且把名字报来,看我不打上门去?

    “枉你叔婆自你幼时便将你接近府里教导,你吃穿住行读书认字皆是跟你叔叔一样。可怎地你叔叔成了才,你却耳朵根子软成这样。不过被人撺掇几句,竟有了这样的心思。”

    贾芸笑着继续道“母亲这话严重了,我又怎地学坏了?这样的心思又不是什么坏事,那林家不过是一家子奴才,咱们好歹也是旁支正经的亲戚。若是老祖宗去了他们那边,咱们这里岂不是叫人小看了去?”

    五嫂子被他这话气的手直发颤,指着儿子的鼻子骂道“什么奴才不奴才,亲戚不亲戚的,你又比谁高贵的了哪儿去?若不是你叔婆早年间怜惜咱们,给你一口饭吃,拉扯你母亲一把,如今你别说读书认字,就是正经差事也找不到一份。

    “那林家再是家生子,好歹也是老老实实当差,体体面面做人的。总好过那些个旁支,整日里只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只会嘴巴上说人闲话!

    “你若是这样的玩意儿,也不必再提什么娶妻,当初见了小红姑娘,心心念念的要将人娶进门来,如今倒又嫌弃人家一家子是奴才了?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不是东西的玩意,真真该一头撞死算了!”

    贾芸见母亲当真恼了,忙笑着解释道“母亲莫恼,是儿子不孝,儿子是担心母亲不待见他家的身份,这才试上一试。原是米兰姐姐同我说林家请了老祖宗过去,问咱们请了没有。

    “儿子方才去二叔那边,已同二叔说妥了。咱们这边只给老祖宗去个帖子,但老祖宗那边,还得母亲进去说道说道,那日若真要参加,只去林家那边就好。”

    五嫂子一时缓不过来,被儿子弄得哭笑不得,一时恼的上头给了儿子两下。

    “吓死我了,你这小兔崽子。”

    贾芸捂着脑袋嘿嘿直乐,他虽然知道母亲对小红的身份没有什么不满,可是对于亲家的身份,母亲一直都没表过态。如今知道母亲对亲家的身份也没有不满,那就万事大吉了。

    几日之后,五嫂子当真进去了一趟,说是给老太太和二太太请安,只不过是去说林家的事情。

    当听到五嫂子说请老太太过林家那边的宴席,贾母还很是惊讶了一下,但马上便笑的一脸慈祥的道“当真要我过去?那我可就真过去了?”

    王氏听了笑而不语,只拿眼瞅五嫂子,见她当真一脸坦然,心下也是佩服。

    “瞧老祖宗说的,这话还能假了不成?”五嫂子笑着道“林家也是府里的老人了,又是老祖宗跟前的红人,若是他家都没这脸面,那谁还要得起这样的脸面?

    “再说了,小红已经放了出去,如今是个自由人的身份,她又是大奶奶身边的红人,老祖宗不替她撑腰,让人小瞧了她去,她日后还怎么活?

    “芸儿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我这人也不懂什么身份面子的,只知道这一家子和和睦睦的就好,别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搞得一家子不愉快,那才真的划不着。”

    王氏听到这里,这才开口笑道“不愧是嫂子身边的人,连说话做事都跟她一模一样。想必这不争不抢,也是跟她学来的。

    “老祖宗就依了她吧,再说那林之孝还伺候过老太爷,不看僧面看佛面,让他风风光光嫁个女儿,权当老太爷给他的赏赐了。”

    贾母乐了“你又知道我不去?早先宝玉就来提过这事儿,我不过怕你侄儿媳妇这边不肯,才没答应下来。如今她自个都进来说了,我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说到这里,贾母扭头对五嫂子说“罢了,你先去吧,到那日自有分晓,你只管放心。”

    五嫂子千谢万谢退了下去,王氏等她走了问贾母“您老莫不是两边都要跑一趟?”

    贾母乐道“又有什么不妥?难不成如今我老婆子迈两步路,都得你来同意了?”

    王氏叹了口气道“老太太也忒为难媳妇了点儿,前儿太医可叮嘱过了,叫老太太不可太过劳累。若是去了林家,少不得要奉你为上座,又是敬茶又是敬酒的,折腾一番下来,还往芸儿那儿跑,您怎么受得了?”

    贾母笑了笑道“她去了广州那么多年,也没忘家里。如今她送芸儿回来,你当真是为了那点子货不成?许是知道了宝玉的事,特地派个人回来开导来的。

    “不然人家在广州宅子也买了,新房也布置了,甚至嫁妆都备好了,何苦这么兴师动众的,带着大箱小箱的往回折腾?”

    王氏闻言,心里一动,鼻子不知怎么就酸了起来。

    “她也是的,既然担心,为何自己不回来看看。”

    贾母听见这话,笑出了声“怎么?惦记她了?既然惦记,为何不是你去看她,要等她来看你?”

    。

第七百一十章 两全其美() 
王氏对邢霜的依赖,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邢霜走之后,大大的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

    邢霜刚走那几个月,王氏甚至还会经常忘记嫂子已经不在家里,动不动就让人送东西去清远居。

    每次丫鬟提醒她,大太太已经不在了,王氏尝尝会一阵唏嘘,坐在那里发呆许久。

    几年下来,她倒是渐渐把这种习惯给淡忘了不少。可每次有人提起嫂子,王氏依旧会涌起一股浓浓的思念,恨不得现在就能见上嫂子一面。

    贾母只是玩笑,说了句“你怎么不去见她”,可看到儿媳妇面上认真了,她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笑道:“老大那边也不知要连任多久,兴许再过一年就能回京叙职了。”

    王氏把心思压了下去,勉强的笑了笑道:“大伯在两广可是极有口碑呢,听闻两广一带连往年的灾民叛乱都没出现过,可见他极受民众爱戴。珠儿也没提过什么不好的消息,想必陛下对大伯也是极为满意的。”

    贾母心中叹道,自个这个大儿子,要真的发起狠来,那是连自己都不怕的人,以他这个性子,能在朝中立得这么稳,也是件奇闻了。

    婆媳俩不愿再提广州的事,话锋一转到贾芸身上,不免就提到了宝玉的事情。

    “他这些天可是精神多了,每日不到辰时就起了,忙里忙外的,除了晨昏定省皆见不着他人。我倒是宁可他多在外头跑跑,总好过缩在家里虚度时间。”

    王氏提到儿子,也是感慨无比:“只是他国学突然不去了,这事儿倒不好办。原因为陈家的闺女病逝的事情,闹得外头沸沸扬扬,国学里头有几个老学究,对他也是冷眼相待。

    “如今他又旷了学不去,那几个老学究更不想他回去了,李大人提了几回,那几个老学究皆持了反对。

    “我倒不指望他也跟他大哥似的,在朝中有一席之位,只是咱们这样的人家,不谋个一官半职的,又能做什么?

    “思来想去,倒不如拿钱给他捐个官算了,一来祖上蒙荫,他也不必这么辛苦,二来有他哥哥在前,他若强行继续进学,结果不如他大哥,岂不是让他心中更加难受?”

    贾母听完王氏的担忧,倒是十分赞同:“你说的不无道理,且咱们那族田的密室,不也是那孩子管着?如今老大家的虽不在了,那密室每年给咱家带来的收入可也不少呢。

    “听闻他每年除了上学,还要给密室想十几个新玩法出来,可见他那心思也不在学里,只怕强迫他念下去,也没什么好结果。

    “再说他是个次子,也不必强求他光宗耀祖飞黄腾达,珠儿既然走了仕途,那么他在家当差,领些事情做做,打发打发时间也就罢了。至于捐官,我看也别勉强,他愿不愿意,还得先问了再说。”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王氏自仙鹤堂回去,便叫来了宝玉,没说原因,只问他是愿意回国学继续上学,还是想留在家里,领些差事,如同他二哥哥那样。

    宝玉听了,一时没有回答,只说他要回去想想,考虑清楚了再给母亲答案。王氏便放他去了,又过了几天,宝玉主动找来,说是不想回国学了。

    王氏心里早有准备,听到儿子这么说,也稍微有些遗憾。不过她很快就调节好了心情,笑着对儿子道:“既不愿再去,便罢了,我同李大人说一声就是。”

    宝玉有些担忧道:“就怕我这不去了,反倒让李大人误会,先头那事儿,他便三番五次寻人来问儿子的状况,如今若是彻底不去了,嫂子会不会面子上也过不去?”

    王氏安慰他道:“这你不必担心,我自会同她说明,再说你去不去国学,跟她有何干系。又不是她撺掇的你不去上学,她父亲又怎么会拿她的不是?”

    宝玉走后,王氏叫来了李纨,把宝玉这一事一说,又道:“我知道你父亲对他素来关爱有加,国学里那几个学究回回找宝玉的麻烦,也是他替宝玉挡了下来。如今宝玉无心向学,我也不想勉强他。就怕你父亲知道了,心中埋怨咱们不思进取,好好的孩子,白糟蹋了。”

    李纨听了认真的想了想,抬头对婆婆道:“国学里倒也罢了,二叔不去也没什么。我父亲那边,由大爷带着二叔去打个招呼,想来也没什么问题。虽说少不得一顿训斥,可我父亲那人,训斥一顿也就罢了,倒也不会太较真就是。”

    王氏叹道:“既然如此,待珠儿沐修,寻个日子给你父亲陪个不是去。随礼我这边会备好,你父亲平日爱些什么,你可知道?”

    李纨将她父亲的喜好告知了婆母,见没其他事了,便要告退,王氏又叫住她道:“妙姐儿也到学管家的年龄了,该教的你得上心了。你伯母可是自打你二妹妹七岁便教她管家了。”

    李纨笑道:“太太说的是,我明儿便让她跟着我来直节堂。”

    李纨走后,王氏觉得越发的没劲,自嫂子走后,她每日除了管家就无事可做,年纪越大,就越觉得这权利不是个东西,只不过拖着自己寸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