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尴尬夫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尴尬夫妻-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元春又提议道:“既如此,放在祖母那儿吧?”

    邢霜又反驳道:“她老人家那儿摆设又多,又是贵重的东西。撞坏一个,我拿什么赔她?”

    元春无奈了:“那这猫儿,似乎也没去处了。”

    邢霜笑道:“可不是?我这儿有账本,既养不了猫儿,那你母亲那里也是一样。老太太那里也不行,你妹妹那里只怕也是不行的。思来想去,你那儿倒是清净,不如你替我养着?”

    元春突然明白过来,怔怔的看着伯母,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一家子,难道只有伯母和她的儿女,对自己是真心的吗?

    这般拐弯抹角的叫自己来,这般拐弯抹角的给自己塞一个猫儿,只为了逗自己开心。

    这般深情切意,自己这一辈子,只怕也难还的清了。

    “你替我养着,我还欠你一人情,日后定好好谢你。如何?”邢霜说到这里,笑着提起猫儿的后颈,递到元春跟前。“你瞧,这小子倒乖巧得很。”

    元春看着那只猫儿,冲着自己也不张牙舞爪,只是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瞬间心就软了下来。等她反应过来,那猫儿已到了自己怀里,正倒躺在怀中,拿小爪子勾住自己的头发想往嘴里送。。。

    元春仿佛听见耳边钟声一响,自个的魂都不知飞哪儿去了。她一见着这小东西,就满心的欢喜,倒是把什么烦恼都给忘了。

    “快抱回去,路上莫让它跑了。”邢霜说着,又拿出个套来,给那小家伙套上,套后头还系了根绳。

    “来,牵着,它若半路跑了,你也揪的回来。”

    元春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接过绳子的,她只知道自己回到屋里时,那猫儿顿时从她怀里跳到了炕桌上,吧唧一爪子把茶碗打翻了。

    “呀!这坏猫!”抱琴气的上前要打,一把被元春薅住了。

    “不许打它,它还小呢,顽皮一点儿也是常事。”

    正说着,小猫就着桌上的茶水添了起来。元春一看忙对抱琴道:“瞧见没,它定是渴了才会打翻茶碗,你去倒干净的水来喂它,快把桌上擦了,莫叫它喝这不赶紧的茶水。”

    抱琴无奈,叹着气出去了一会儿,端回来一碗清水,放到桌上。那猫儿果然弃了桌上的茶水,来喝清水了。抱琴便趁机赶紧把桌子擦了,又把茶碗给收了。

    这一上午的,元春就这么笑眯眯的看着猫儿,眼睛一刻也没离开过。连丫鬟进来叫她过去吃午饭都没听见,直到探春亲自来叫。

    看见这猫儿,探春也是大喜,倒是把元春愧疚的不行,想着这但凡有了好东西,伯母都第一个想着她,反而冷落了亲女儿。

    探春倒是没吃醋,反笑着道:“这可好了,我早想养个什么,偏又怕糟蹋了东西,只敢养些鱼啊鸟的。林姐姐有只会说话的鹦哥,我都嫌吵呢。如今这猫儿养在姐姐这儿,我得了闲便过来看看,还不用我麻烦。”

    元春听了这话放心下来,噗呲乐了:“你这丫头,倒是会躲懒。”

    探春嘻嘻一笑,拉着元春道:“快走吧,先午饭去。那猫儿都吃上了,我还饿着呢,姐姐难道不饿?”

    元春嘱咐了抱琴几道,这才跟着探春去了仙鹤堂。

    进了屋,里头已经落了座,贾母对着两人笑道:“就等你们了。”

    元春忙上前致歉,又落了座,贾母也不多问,便开口宣布吃饭。

    待吃完了,上了第二道茶,贾母这才问元春:“方才做什么了,怎么这么迟?”

    元春站起来赔罪道:“才得了只猫儿,一时看得迷了,让老太太就等,还请老太太恕罪。”

    贾母一听哈哈乐了起来:“说起猫儿,我想起我做姑娘时也养过一只,如今倒是老了,不耐烦那闹腾的畜生。你既喜欢,好生养着,每日叫厨房送上好的鹿肉给你,你拿去喂它。我以前那只就是喂的鹿肉,条顺毛亮,人人见了都羡慕的很。”

    迎春听了道:“有上好的鹿肉,拿来微炙,两面煎的焦黄,再撒点盐,便是极好的美味。”

    贾母大笑:“你这丫头,就知道吃。那鹿肉肥油少,人吃着硌牙,倒是猫儿吃着极好。”

    惜春和黛玉在一旁窸窸窣窣的咬了会儿耳朵,过了会嘻嘻哈哈也笑了起来。

    迎春一见,抓着惜春不放道:“你两个又说什么,是不是背地里笑话我了。”

    惜春忙道:“好姐姐,饶我一回,我可不曾说,全是林姐姐说的。”

    黛玉赶紧叫了起来:“你这小蹄子,平日里谁最疼你,竟出卖我?”

第四百零三章 午饭() 
有了姊妹们的打趣,元春倒是把那些不愉快给忘得差不多了,回到抱厦里头,又有猫儿给她解闷,心情也渐渐好了起来。

    再说族学那边,自王狗儿任监理之后,因其老实,见不惯那些歪风邪气,对族学之风气抓的很紧。

    原先族学里还有几个旁支,因生的较弱动人,想以此攀附家境好些的子弟,弄得一时有些暧昧。

    但王狗儿一来,先处置了这几个学生,倒是让他们不敢再随意献媚。之后又每每发现这样的问题,王狗儿从来不讲情面,一律秉公处置。

    几回下来,学里的风气逐渐转好,再没那等事情发生,学生们的心也渐渐回到正轨之上。。。

    这一日杰克按例进来给贾府调钟,邢霜问了两句,听说族学有了监理风气大好,心里也是宽慰。

    于是待杰克走后,邢霜派人去赏了王狗儿,并让金钏亲自去为刘姥姥一家张罗进城居住的地方。

    不出半个月,刘姥姥带着女儿和孙子孙女一起进了城。一家人住在柳西胡同,邢霜给的赏银,让她们能住进二进的小院里,这令一家人都十分欢喜。

    这一日刘姥姥带着女儿进门请安道谢,正值李纨妙姐儿生辰。李纨把妙姐儿抱至刘姥姥跟前,刘姥姥就着手里瞅了一眼就道:“看姐儿这面相,日后定是个福大之人。”

    邢霜知道刘姥姥金口玉言,忙笑道:“那多谢姥姥的吉言。”

    李纨见伯母这么看重刘姥姥,也不敢怠慢,笑着道谢。刘姥姥一时在怀里掏了半天,掏出个丁点儿大的长命锁来。

    “不是什么好东西,还望奶奶笑纳。这是我打我们那儿的小庙里求的,跟国寺里求来的比不上,可也是正经菩萨跟前供过的。”

    邢霜见李纨稍有犹豫,忙道:“姥姥可太客气了,那些国寺里求来的,多不过是求个心安。唯有那小庙里的菩萨,日日受庄稼人真心供奉,才是真正灵验的菩萨呢。

    “这么好的东西,姥姥不自个留着?看着这样子,怕不是要给板儿的吧?”

    刘姥姥笑道:“他哪里用得着这个,早过了那个年龄了。奶奶放心拿着,这锁是专门送给姐儿的。原只是没想找是姐儿的好日子,也是赶了巧了。”

    李纨忙把妙姐儿给一旁的素云抱了,自个上前双手接了,又小心翼翼的放在了喵姐的怀中裹好。

    李纨这动作,让刘姥姥心里也很是欣慰。心道这大将军府一家子,别看权大势大家大业大的,可人人都谦逊有礼,又亲善近人。

    一时她嘴里忍不住道:“好人必有好报,太太奶奶们都是这般做派,日后小公子小小姐们必定会有福报。”

    邢霜被她说的,心里也是高兴极了,一想到有她老人家的金口,说不准还真就是这样了。

    于是她也欢喜起来,硬是留了刘姥姥和她女儿一块吃饭,吃完了饭又闲聊了一会儿,问起刘姥姥的女儿刘氏:“你怎地也姓刘?”

    刘氏笑着回道:“也是赶巧了,爹娘是同姓,外头不知道的,只当我与娘姓了。”

    邢霜笑问她:“平日做些什么?”

    刘氏道:“还在家里时,只操持家中,偶尔替育才学院做些短工。”

    邢霜又细细的问了她平日做的事情,心里想了想道:“如今狗儿在学里做监理,也正缺一人操持庶务。我有一事,正在计划,不知可否听我一言。”

    刘氏忙道:“太太请讲。”

    邢霜笑道:“我们家那些旁支,平日里上学都是自个带着吃食。可我听说,有些家境贫寒的,一日不过一个窝窝就了事了。

    “我想着,这学里的孩子,都正值长身子的时候,只一个窝窝,连饱腹都不行,就更别提长高了。

    “再者说,各人带饭,也难免攀比。遇上恃强凌弱的,见着别人的吃食不好,难免当众欺凌别人,这与学风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于是我便想着,倒不如族学开个食堂,统一放饭。一来让这些孩子平日有口热的吃,二来一视同仁,免了那不公平的事情发生。

    “这要办食堂,除了厨子,还需要好些杂工,人多了事儿我又怕手杂嘴多的,须得有人管理才好。

    “这事儿本该监理来做,可狗儿的事儿也不轻松,又要管着学生的纪律,又要顾着先生们的日常。再让他多管一个食堂,只怕他分身难顾。

    “所以,你若是得闲,可能替我接管这食堂的事儿?平日也无需你动手,只替我看着这些在厨子杂工等人。

    “一来莫叫他们平日闲下来时吃酒赌钱或是瞎逛玩闹,吵了学子们的清净。二来不叫偷懒耍滑,或是贪污钱饷克扣餐费。”

    刘氏听了这差事,心里确实很是向往,可仍要问个清楚,便没有先应下来,而是只问:“那这食堂平日所需费用,乃族中所出供给,还是府中所出?”

    邢霜想了想道:“族中族田虽多,可旁支也不少,每年光是收成分下去,也不得尽够。我想着老爷是族长,我又乃当家太太,少不得为族里分担一些。”

    刘氏忙道:“太太快歇了这心思,切勿如此。”

    刘姥姥也道:“升米恩斗米仇,太太虽心善,可也不得不防着那小人贪得无厌。如今太太要自个出资给他们吃饭,待他们习惯了,指不定以后还会要些更过分的。”

    邢霜忙问:“那依姥姥看呢?”

    刘姥姥道:“太太这事儿问我,我可不敢随便说话。狗儿祖上虽也当过官儿,可没府上这般风光。咱不过是小打小闹,上不得什么台面。”

    邢霜笑道:“姥姥客气了,我只说一个道理,姥姥看是不是。这家大业大有家大业大的规矩门道,可这寻常百姓也有寻常百姓的经验。如今这事儿,并不干着权势什么,而有关人心。

    “达官贵人们想些什么,我是摸得清。可这旁支子弟,家中又如何想的,还是姥姥有经验些。姥姥不提点我,难道看着我日后吃亏受气?”

第四百零四章 可行也() 
邢霜这么一说,刘姥姥仔细想了想,觉得也是正确。

    正好李纨也在一旁帮着说辞,刘姥姥便张口道:“那老身就唐突一回,说的不对还望太太海涵。”

    邢霜忙点头:“您老请说。”

    刘姥姥犹豫了片刻,开口道:“只说这每日吃食花费多少,想来太太仁慈,必不会只给素的不给荤的。一日下来,少说也要几百个铜钱了。”

    邢霜一怔,她还估摸着一天得好几两银子呢,怎么才几百个铜钱?

    见邢霜有点懵,刘姥姥掰着手指给邢霜算:“狗儿家来说过,如今学里二十几个学子,加七八个先生,这满打满算也是三十个人了。

    “这学里平时到了下午就放课了,晚饭必是不会留的。因此只有午饭这一说了,只这一餐,每日也吃不了一斤的肉。顶多一人一两,一斤十六两,三十个人,便算两斤肉好了。

    “如今上好的猪肉也不过一斤三十至三十五文,两斤到顶了才七十文钱。若是嫌猪肉贵了,鱼肉也才二十文一斤。若想好些,无非是鸡子,一百钱也能买五十多个了。

    “七七八八算上,一日只有一顿,可不只有几百钱?”

    邢霜一听,顿时恍然大悟,自个家吃的都是精巧的食物,她倒是忘了,外头并没有那么多讲究。

    “姥姥请继续。”

    刘姥姥又道:“这一日几百铜钱,便是太太自个全担了,一月下来也才四五两银子。看着虽少,可那些个旁支家里只道太太财大气粗不在乎。。。

    “倒不如叫那些旁支子弟意思意思交上一些,一来他们自个给了钱,必定不会浪费,也少了那糟蹋粮食的情形。二来也免了他们觉着太太好欺负,日后得寸进尺。”

    邢霜听了又问:“可这族学本就是族中提供,家中不必交钱,才会有人送来读书。若是听说还要交钱,那些家境困难些的,不肯再送孩子来读书,岂不是耽误了他们?”

    刘姥姥又道:“这便是太太施恩的时候了,银钱可免,可需其他的来补上。”

    邢霜顿时明白过来:“让那些交不起钱的孩子们,担些先生们的庶务?”

    刘姥姥笑道:“太太果然聪明。只是这话,我可不敢说,少不得有人说我故意给自家姑爷找清闲。”

    邢霜笑了起来,李纨插嘴道:“监理一职本就不管先生庶务,只管着学里的纪律就好。太太不过是怕事儿少了,你们心里忐忑,这才多加了些事情给他。”

    邢霜忙道:“正是如此,她父亲可是国子监,那可是正经桃李满天下的人。”

    刘姥姥肃然起敬,忙起身要给李纨行礼。李纨吓得躲开了不敢受,又对刘姥姥道:“姥姥睿智,这些主意平常人可想不出来,就连我也没有想到。”

    丫鬟们知道太太素来尊重这老人家,也不敢让刘姥姥真的行礼,纷纷把刘姥姥拉住了,按在了凳子上,这才退下。

    刘姥姥接着道:“这法子其实就是以劳换物,太太奶奶们想不到,寻常百姓其实都能想到。

    “这天下没有掉下来的馅饼,且这吃食免银钱,也难免会让些清高的人家觉得是嗟来之食。既然做些差事便能吃饭,谁会乐得而不为呢?”

    邢霜忙点头称是,又与刘氏确认了她是否担下那差事。

    刘氏为难道:“家里男人已有差事,我若也出去做事,家中还有两个孩儿……”

    话说到这里,刘姥姥打断她道:“太太抬举,那是太太宽厚。自个不争气,还能指着别人一辈子都抬举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