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那会儿我和姑太太通信的勤,说起玉儿的启蒙,她便提了这么一个人。我再回信去问,竟得知便是那贾雨村。
“我当时心中觉得蹊跷,便让老爷写信与姑老爷,将此人品行告知。姑老爷得知此事便将那贾雨村辞去,我本以为这人便消停了。可谁曾想……”
王氏见邢霜不再说下去,急的嘴角都快冒泡了:“接着呢?”
邢霜皱着眉叹道:“如今却又听冷子兴说,那贾雨村如今在江南甄家做着西席呢。”
王氏一拍炕桌,怒目圆睁:“他这是没完没了了?!”
邢霜也附和道:“谁说不是呢?我原就觉得此人心胸狭窄,却没想到竟能这般记仇。且这仇还是他求妾不得而来,却忘了我干兄给予过的资助。又三番两次的接近林家与甄家,谁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
“这天底下有权有势又有钱的人家多的去了,为何偏偏选哪家都跟咱们有关系?他若不是伺机想害咱们,我却是不信的。”
王氏怒道:“这哪里是记仇,分明是恩将仇报!此等不仁不义之人,万不可留在身边,日后必成大患。嫂子叫我来的意思,我懂了,你且宽心,不日便会有好消息。”
王氏走后,邢霜这头松了口气,若是贾雨村在林家,她还能让丈夫从中插手,将这贾雨村赶走,可在甄家,就得靠王氏了。
王氏与甄家的关系,非同一般,虽不知具体是怎样的牵连,但甄家那会儿抄家敢把私产送到王氏这儿来放着,就能看出两家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了。
邢霜这头放下心了只等消息,过了一个月,江南甄家便送信来,说是已将贾雨村赶出去了。
邢霜这下是真的放心了,日后即便贾雨村再能复用,也不是跟四大家族相关的人推荐的,真要是这人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也摊不到他们的头上来。
这倒不是邢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她一个妇人,怎能干涉的了那么多?加之丈夫也不好出面打压一个普通人,没得让人觉得自家仗势欺人。
所以只要把贾雨村赶出去,便是他们能做的最大的努力。
至于百姓会不会受苦,会不会有冤案错案,贾雨村还会不会草菅人命,这些都不是她能管得了的了。
眼瞅着这一年到了六月,王家派人来报,说是王子腾升任九省统制,不日便要奉旨查边去了。
邢霜听到这消息,笑眯眯的让人即刻开库房寻礼去送,又一面叫来王氏同她道:“你哥哥马上要走,你也不去送送。若是走几个月也就罢了,这一去少不得也要几年,你兄妹二人本就难得一见,如今去送一送他,也好安心不是?”
王氏听了笑道:“头里我妹妹的事儿,还是嫂子想法子送了我回去。如今又要我去送哥哥,嫂子还真是不怕老太太责备。”
邢霜又道:“这骨肉亲情谁能抹得去,本就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老太太心中也明白其中道理。便不说我了,就是我老娘知道这事儿也会撺掇你去,你信不信?”
邢老太太今年三月就回金陵去了,她来的时间已经够多了,足足两年之久。她这一来调和了一番,如今整个大将军府倒比以往和睦了百倍。她只怕也是瞧着放心了,这才回了金陵。
王氏这里听到邢霜提起邢老太太,忍不住脸上带着笑道:“她老人家可好?这才走了几个月,我就惦记的很,恨不得她常住在咱家才好。”
邢霜笑着打断她道:“别跟我转移话题,叫你去送送你哥哥,你怎地不回答我。”
王氏又道:“送是要送的,但不必刻意上门。他自要来辞行,倒是告别就是。”
邢霜又道:“这就不同了,你主动去,说明你心里有兄长,你等他来,没得让人心寒你出了嫁便忘了娘家兄弟。”
王氏被她说动了,便同邢霜一道去贾母那儿说了情况。
贾母如今也大度的很,听说王子腾要奉旨出巡,忙让王氏回去辞别。又派人开了自己的库房,拿了些升官的贺礼出来,让她一并带回去。
王氏这厢去了一日,再回来时,倒是给邢霜带来了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怎地突然就要待选?”邢霜心里咯噔了一下,自己过日子都过糊涂了,没想到已经到了薛宝钗进京的这一年。
书里头,黛玉到的那天,隔天王氏就收到了薛家的来信,可是时间上却对不准。
一开始说黛玉是六岁进京,可薛宝钗进京的年龄却是十三。而薛宝钗比黛玉大了三岁,也就是说薛宝钗其实是黛玉十岁时进京了。
邢霜心中暗自懊恼,今年给黛玉大办十岁的生辰,她就总觉得忘了什么。如今看来,是忘了这一茬了。
没想到自己派出王氏,给薛家解决了财产的问题,依旧没能阻止这一家子进京来。但好在如今这一家子没有被人占了财产,应该不至于在自家住着不走吧?
想到这里,邢霜笑着试探道:“既是姻亲要来,那必要好生接待。我让人收拾个院子出来,好叫姻妹一家落脚。这京城她们也人不生地不熟的,不如就住在咱家好了。”
王氏忙道:“嫂子一片好心,却万不可如此。她家在京城原就有宅子可住,又不是那落魄的人家。叫她们常住,万一让人以为这薛家落败了,反倒生意还有影响。”
邢霜欢喜的笑了起来道:“这是我考虑不周了,不过若是她信得过咱们,我可以请育才的家政工,去将他们的宅子先打理一番。”
第三百五十二章 依律当斩()
王氏倒是挺赞成这个主意的,于是回信与妹妹说了一声,便叫了育才的人进来,租了二十几个家政工,过去打扫屋子。
薛家在京中的宅子可不小,又长期没怎么打理,虽有几个老家仆看着,也只是日常清洁他们常住的房间。
是以这一打扫下来,竟花了足足五日的时间。刚打扫完,金陵又来了信,王氏一看顿时失了魂了,跌跌撞撞来找邢霜。
“什么?闹官司了?”邢霜惊讶的问道“究竟怎么回事,你且好生道来。”
王氏哭哭啼啼的把事儿一说,说的邢霜满心一片凉意。
原来这没了甄英莲,却依旧拦不住薛蟠抢人的事儿。这一回却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又遭了秧。
好在此次薛蟠打的并非冯渊,那个与香菱有缘的公子哥儿逃过了命中一截。但另一个却也是个书生,听说是想买那丫头做个丫鬟,也并未找薛蟠纠缠,只叫那牙子把买人的钱还了。
这事儿本不该薛蟠什么事儿,可这愣头青去领人,听得那书生骂那牙子,一言不合就上去给了一巴掌。
书生本就体弱,被他这一掌下去,打的头晕眼花,一只耳朵都打聋了。
邢霜皱着眉问道“虽没死人,可这将人致残也是大事儿。弟妹,我素来随和,可这心头也是有一杆秤的,是非曲折恩怨黑白,咱们还是当分清些好。
“当初那人对你这般无情,我甚至还起了杀心最后都忍得住,可你这侄儿却看着不把人命当一回事啊。”
王氏哭着道“我知蟠儿素来被娇宠坏了,可这孩子心并不坏。他也是看那牙子被骂,只当是被人欺负了,这才替他出头。谁知那书生这般不禁打,才一巴掌下去,就聋了耳朵。”
邢霜叹道“你就庆幸只是一只耳朵吧,他这样子,只怕日后闹出人命来都不怕。”
王氏忙道“不会不会,嫂子信我一回,他虽顽劣,也不是全然不懂事儿的。”
邢霜心中冷笑道,薛蟠要是懂事,那猪都会站起来叫妈妈了。书里的薛蟠就是打死了人,还是两回。第一回是有个贾雨村给他掩盖过去了,第二回可就没那么好命了。
只是这会儿也不能跟王氏直说,即便说了王氏也不会信。邢霜只能道“但愿如此,但弟妹也勿就此放心,此子顽劣,必要好生管教,别的不怕,家中这些子嗣,你那儿还有兰儿环儿,切勿叫他带坏了才是。”
王氏一怔,心中隐隐有些不爽,却听邢霜继续道“倒不是我不让你亲近侄子,她们这一家的遭遇我也同情,不然也不会让你过去帮忙。
“只是咱家好容易消停下来,若是再有个意外,老爷被人奏上一本,虽不一定会被人拉下马来,也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看似只是打人,可却将人致残,虽未死人,却叫伤者日后生不如死。弟妹想想,好端端的一只耳朵聋了,便是断送了那书生的前程。日后他再怎么苦读,也无非到那金銮殿上,一试身手了。
“若只是个普通人,也就罢了,可偏偏是个书生,这杀人依律当斩,此事也就比杀人轻上一分,少说也是徙刑了。”
王氏听了顿时慌了起来,哭着问“嫂子,听闻那应天府府尹与你家是旧识,求嫂子帮个忙,替我那可怜的妹妹说道说道吧。我发誓,不日他们上了京来,定叫我妹妹好生管教,再不叫他胡闹!”
邢霜心里一怔,没想到老娘跟自己说的人,竟这么快就有机会接触到了?
可是自己并不是邢氏本人,也不知该怎么开口好,真的要帮吗?
邢霜看了看王氏,见她一脸期盼的看着自己,心里一横道“我只能帮你问问,却做不得数。更别想叫我拿了老爷的名帖,去命人家做那草菅人命的事儿。”
王氏破涕而笑,忙道“嫂子放心,便是我这里也会让妹妹多封些赔金给那书生,好叫他一世无忧。”
邢霜点了点头,算是应了下来,待王氏一走,便叫来探春,让她替自己代笔写信。
探春还不明白为何这次母亲叫的是她,只是这一等母亲开口,写了没两句,她就一脸震惊的看向母亲,手中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邢霜见状叫屋里的丫鬟都出去,看向她叹道“没错。”
探春微微的摇了摇头,恳求母亲道“这事儿咱们不能管。”
邢霜小声道“你当我不知?可你婶娘求到我这里来了,我能拒绝?”
探春眼眶都湿了,小声问道“真的不能不管么?母亲……她……”
邢霜知道探春说的意思,忙对她道“你放心,我必不让她再住进来,只是你婶娘的面子我不好驳。只是我唬了她一通,到时就算真的判下来,也不过打几十杖就好。”
探春忙问“不曾死人?”
“不曾!”
探春松了口气,突然想起什么又道“可甄姐姐……”
邢霜忙道“她没事,不然我不会早早救了她下来,又认了她做干亲,又早早的给你哥定了下来。”
探春始终不放心,举着小狼毫难以下笔,可最终听了母亲的信后,她却笑了起来,开始奋笔疾书。
很快这信被送去了金陵邢家,邢老娘看到这信冷笑了一下,叫来了丫鬟道“拿了我的帖子,送去应天府,若是府尹大人问起,就说我这老婆子一人在家害怕的很,想请他相商这金陵治安的问题。”
这丫鬟本就是买进来的,一时也不知道邢家老太太有多大能耐,心道这老太太莫不是疯了?
可当那名帖送了出去,应天府府尹竟亲自登门拜访,这一家子的丫鬟奴才这才知道,自家老太太可不简单。
薛蟠这头已在去京城的路上,结果走到一半被一队官兵快马加鞭的追上,直接拿了人押回了金陵。
薛姨妈一看这情形,京城也没心思去了,只得叫家仆护送姑娘先去拜访姨妈,好做待选,而她自己则回了金陵,打点薛蟠的事儿去了。
。
第三百五十三章 宝钗进京()
薛宝钗进京时,就与书中不同了。书里她何其风光,与母亲一道进京,荣国府大开正门迎接,又是在荣禧堂大厅接待,又是治席接风,又是为她哥哥引见家中各男丁。
而如今,她不过一席小轿,从角门抬入,直接进了直节堂拜见她姨妈。再由姨妈领着她去了清远居拜见当家主母邢霜。
邢霜早早就将接待薛宝钗的事丢给王氏处理,就想看看王氏怎么做的。如今见王氏并未对这侄女另眼相待,心里也是松了口气。
再看那薛宝钗,十三岁的年纪生的如花似玉,容貌上竟与黛玉不相上下,各有千秋。也难怪会一进府,就把黛玉比了下去。
试想一下,两个都漂亮的小姑娘,一个和和气气,一个毒舌耿直,在这个处处儒学思想深入人心的地方,那个毒舌耿直的,自然就不受欢迎了。
黛玉的性子,在书里其实就体现的很充分,她很会开玩笑,但稍微有些毒舌。她那张嘴,只要说出话来,能噎的人憋气致死。
而薛宝钗,八面玲珑,做人圆滑。即便拿姐姐身份压人,也说的人心悦诚服。
黛玉的幽默,在那个时代是别人欣赏不来的,而宝钗的圆滑,却是当时人人都赞慕的性子。
是以,黛玉遭到排挤,也不是意外。何况她在薛宝钗一进府就看出了薛宝钗假,处处与她有口角,俩人早就不对付,这在书里也有写过。
既然两人早早就不对付,自然这姑娘们也随着自己的喜爱站了队。以至于后头薛宝钗笼络了一堆人,将黛玉孤立了起来。
邢霜心道这一回看她还能怎么在自家翻天,怎么在这大将军府里如鱼得水。
薛宝钗尚不知自己才一进府就被人厌弃上了,此时正中规中矩的给邢霜行礼,口里叫着“伯母”。
邢霜收回心思,笑着让她起来,又命金钏送上见面礼。
薛宝钗得了礼,忙不迭笑道:“此番进京多亏得伯母一家照应,听闻伯母与姨妈还早早替我家收拾了宅子,母亲惶恐,怕不能报答伯母恩情,预备了一份薄礼,还望伯母笑纳。”
说着,外头有人抬进一个箱子来,打开来一看,里头金银珠宝尽是。
邢霜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的道:“你母亲未免客气,只是这打点也并非我一人之力,该好生谢谢你姨妈才是。”
薛宝钗见伯母并不领情,心中一愣,又笑着道:“姨妈那儿已送过了,这一份是伯母的,还请伯母不要客气。”
邢霜转头看向王氏,笑着问:“哟,你早得了?怎么不告诉我,得了些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